宝宝几个月可以竖抱
宝宝几个月可以竖抱
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头大、头重、骨骼的胶质多,肌肉还不发达,肌肉力量较弱。因此,1个月的婴儿只能稍稍抬头片刻,3个月时头才能初步直立。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1~3个月的婴儿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的重量。因此,抱1~3个月的婴儿的姿势是很讲究的,关键是要托住婴儿的头部。
1~2个月的婴儿,主要是平抱,也可采用角度较小的斜抱。平抱时让婴儿平躺在成人的怀里、斜抱时让小儿斜躺在成人的怀里。不论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只前臂均要托住婴儿的头部。另一只手臂则托住婴儿的臀部和腰部。对于易吐奶的小儿则应采取斜抱,这样可防止吐奶或减轻吐奶的程度。
3个月的婴儿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时小儿向上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小儿采取直立抱时,有两种姿势可供选择。一种直立抱姿势是婴儿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拦住婴儿的胸部,让婴儿的头和背贴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种直立抱姿势是让婴儿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部,让婴儿的胸部紧贴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
抱婴儿既要注意保护好婴儿,还要抱得舒服,同时使婴儿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动作要慢要轻。
怎么抱婴儿
新生儿——横抱最佳
1-2个月左右的宝宝,横抱是最佳姿势,同时尽量避免竖抱。横抱时,尽量让宝宝的脊椎与手肘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有利于保护宝宝脆弱的脊椎。
这时候因为新生宝宝头占全身长得1/4,竖抱时,头部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而此时,宝宝的颈椎和脊椎都是较软的状态,一定要注意托着宝宝的头部,保护好宝宝的颈椎。
两三个月——竖抱时间不宜过长
两三个月的宝宝,体重与出生时已增长一倍,脊椎、骨骼等得到发育,妈妈们可采用正确的竖抱姿势抱宝宝了。妈妈在竖抱宝宝的时候,应一手托住宝宝屁股,一手支撑宝宝颈部,以保护宝宝头部和颈椎。
细节提示:让婴儿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部,让婴儿的胸部紧贴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这时期的宝宝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虽可采取斜抱或者竖抱,但是竖抱的时间不宜过长。
4—6个月——面朝外视野更好
对于4到6个月的宝宝身体更加硬朗,可以有更多时间采用竖抱。另外,这个年龄的宝宝不再总是睡觉,对外界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带宝宝外出时,如果他正巧醒着,让他面朝外抱着他,他会更平静、不容易苦恼。采取面朝外的竖抱姿势,可让宝宝视线达到较佳,满足宝宝好奇观察外界的欲望。
如何给宝宝拍嗝
1.横卧式
爸爸(妈妈)可以将双腿并拢,然后轻轻的抱起宝宝,让宝宝侧趴在自己的双腿上,然后轻力地拍拍宝宝的后背就可以了。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婴儿初期的小宝宝。
2.对坐式
首先爸爸(妈妈)先坐在椅子上,然后让宝宝对着自己坐在大腿上,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用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就可以轻力的拍拍宝宝的后背了。
3.竖抱式
爸爸(妈妈)可以将宝宝竖抱,让宝宝的头部可以搭在你的肩膀上,然后另一只手同样轻力的拍拍宝宝的后背即可。
宝宝打嗝是常见现象,主要原因是喂奶姿势不对或者吃完奶后没给宝宝拍嗝造成的。爸爸(妈妈)可以将宝宝竖抱,让宝宝的头部可以搭在你的肩膀上,然后另一只手同样轻力的拍拍宝宝的后背即可。
新生宝宝在吃完奶后总会打嗝,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喂奶姿势不对或者吃完奶后没给宝宝拍嗝造成的。
婴儿竖抱早坏处是什么
1、婴幼儿期的脊柱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抱宝宝也要注意方法,6个月以下最好不要竖着抱,宜横抱。竖着抱宝宝会增加宝宝脊柱的压力,过重的压力可能导致脊柱的发育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抱小孩是一项技术活,乱抱很可能会伤害儿童脊柱。
2、1岁以前是宝宝脊柱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新生儿的脊柱非常柔软,几乎完全是直的。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宝宝开始出现抬头等动作,从而使肌肉得到强化,脊柱也开始形成第一个弯曲——颈椎前凸。宝宝6个月左右时,脊柱将形成第2个弯曲——胸椎后凸。此时,宝宝可以不用任何支撑就能单独坐着。1岁前后,宝宝学习走路时,脊柱形成第3个弯曲——腰椎前凸。
3、婴幼儿期的脊柱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抱宝宝也要注意方法,6个月以下最好不要竖着抱,宜横抱。竖着抱宝宝会增加宝宝脊柱的压力,过重的压力可能导致脊柱的发育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基本压在颈椎上,容易对宝宝颈椎的损伤,而且这些伤害当时不易发现,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
4、一些家长疑问,孩子吃奶打嗝了,给孩子拍嗝能竖抱吗?新生儿平时最好还是不要竖着抱,不过短暂的拍嗝是可以的。
乱抱可能会伤害儿童脊柱
如何抱小孩?对于成年人来说,想当然地认为,抱宝宝实在是小菜一碟。母婴专家指出,抱小孩是一项技术活,乱抱很可能会伤害儿童脊柱。比如,新生儿平时最好还是不要竖着抱。
1岁以前是宝宝脊柱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新生儿的脊柱非常柔软,几乎完全是直的。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宝宝开始出现抬头等动作,从而使肌肉得到强化,脊柱也开始形成第一个弯曲——颈椎前凸。宝宝6个月左右时,脊柱将形成第2个弯曲——胸椎后凸。此时,宝宝可以不用任何支撑就能单独坐着。1岁前后,宝宝学习走路时,脊柱形成第3个弯曲——腰椎前凸。
婴幼儿期的脊柱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抱宝宝也要注意方法,6个月以下最好不要竖着抱,宜横抱。竖着抱宝宝会增加宝宝脊柱的压力,过重的压力可能导致脊柱的发育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基本压在颈椎上,容易对宝宝颈椎的损伤,而且这些伤害当时不易发现,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
一个月宝宝可以竖着抱吗 宝宝几个月可以竖着抱
3个月以后可以竖着抱。
按照婴儿生长发育规律来说,宝宝两个月自己可以抬头,但只能保持片刻,且摇晃,至3个月时,头才能初步直立。所以,宝宝3个月以后,才可以适当竖抱,但时间不宜过长,竖抱时一定要用手托住头颈部,防止损伤颈椎。
两个月的宝宝可以竖着抱吗
横抱、竖抱对身体发育并无影响,只是这个年纪的宝宝还不能竖头,更不会挺直腰背。因此,竖抱时妈妈须用手托住宝宝的头和腰背部;或将宝宝的胸部靠在妈妈的肩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
两个月的宝宝能竖着抱吗
两个月的宝宝能竖着抱吗?
其实,现在的宝宝喜欢竖着抱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了,因此爸爸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一般情况下两个月的宝宝可以使用竖抱的方式来锻炼抬头能力,不过需注意的是要保护好孩子的颈部与腰部。
竖抱的方法:大人需使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孩子的背部以及臀部,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带宝宝到室内或者室外看看周边环境,若此时,还有另外一位家长在身边的话,可以用手指指点点以引起宝宝对各种食物的关注与兴趣。此游戏主要是为了帮助宝宝练习抬头动作,以及锻炼颈部的支撑力,并且,此互动还能够帮助宝宝认识周围的环境,可以培养宝宝的视觉能力与观察事物能力。不过因为这时宝宝的骨骼发育还未完善,因此不可长时间竖抱。此外,还需提醒家长的是在每次锻炼后需使用手轻轻地抚摸孩子背部,以此来放松背部肌肉,使孩子感受到家长舒适的爱抚。并且还没锻炼后也可以让孩子在床上仰卧休息下。
温馨提醒:上诉三个方法的练习时间均为1~2分钟/次,还需选择在宝宝精神好的时候进行,然后在结束后帮宝宝按摩下背部。
两个月的宝宝竖着抱影响发育
两个月的宝宝能竖着抱吗?宝宝现在两个月,就喜欢大人竖着抱。请问宝宝那么小就竖抱会对发育有不良影响吗?
两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可以把头抬起45度左右,并坚持一会儿;如果你拉住孩子的双手将他拉起,孩子已经可以持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在孩子三个月大,且能够支撑起头部以后,你就会很明显地发现,孩子喜欢你做类似这样的抱法:把他面朝自己,举到面前,并把他的小脚放在膝上。因为在上举孩子的时候,他已经能意识到他的脚会接触到你,并感受到你把他撑起。有些月龄尚小的孩子,尽管还撑不起头,也会喜欢这种抱法。
横抱、竖抱对身体发育并无影响,只是这个年纪的宝宝还不能竖头,更不会挺直腰背。因此,竖抱时妈妈须用手托住宝宝的头和腰背部;或将宝宝的胸部靠在妈妈的肩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
宝宝头睡偏了怎么纠正 多抱宝宝
不要老让宝宝躺着,多抱抱他。试试用不同的方式抱宝宝,竖抱、左右手换着抱、躺下来两腿并拢让宝宝趴在你的腿上等,保证不要让宝宝的后脑勺总是受压就好了。
宝宝呛奶别竖着抱
新生宝宝为什么容易呛奶
新生宝宝呛奶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呛奶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胃的内容物,因为血压增高以后,通过食道反流出来以后,孩子一呼吸刺激了喉部,或者是进了气管一些,引起了强烈的反射,导致了咳嗽,就是呛奶。第二个原因,就是孩子在吃奶的时候,因为气管封闭的不好,喉软骨软化的情况下,吃奶以后,会有一些少许的奶液进入到了气管内,导致了孩子一个剧烈的咳嗽反射叫呛奶。
宝宝呛奶时千万不要竖着抱
许多新爸妈在宝宝呛奶时,常常会心疼地赶紧抱起来靠在肩上,其实,这样是有危险的。儿科专家崔玉涛提醒家长,宝宝呛奶的时候,千万不要竖着抱,因为竖着抱以后这些分泌物,或者是奶液不容易被咳出来,反而容易进到更深的部位,导致呛咳会更加严重。
宝宝呛奶时该如何处理
宝宝呛奶时应该及时给予急救措施,如果宝宝呛奶严重而没有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宝宝窒息。
1.体位引流
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2.清除口腔的异物
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3.情况严重及时就医
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也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如何防止宝宝呛奶
1.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
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可有效避免宝宝呛奶。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2.选择恰当喂奶时机
不要在宝宝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3.控制喂奶速度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如果妈妈的奶水多,可用手指夹住乳房或乳头以控制奶的速度,宝宝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4.注意观察
妈妈应注意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的脸色、表情,如果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
5.喂完奶后要拍嗝
妈妈在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让其吃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
50天宝宝能竖起来抱吗
现在的宝宝在胎儿时营养好,所以2个月时就能直起颈部。宝宝几个月可以竖着抱,三个月以内最好不要竖抱,对宝宝脊椎发育不好。婴儿脊柱几乎是垂直的,但正常成人的脊柱呈“S”形,具有颈、胸、腰和骶四个生理弯曲。婴儿的骨骼含钙盐和其它盐类较少,脊柱柔韧,没有成人特有的弯曲。婴儿脊柱和背部的肌肉缺乏支撑能力,如过早竖抱易致宝宝的脊柱变形。宝宝可以2-3个月后竖抱,但时间不宜过多。宝宝在竖抱时一定要用手托住颈部,防止损伤颈椎。
如何正确的抱宝宝
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
腕抱法: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
注意事项:
1、抱宝宝时,妈妈不要与宝宝靠得太紧密,因为你的脸上、头发中及口腔内的病菌很容易给宝宝娇嫩的皮肤构成威胁。
2、如果想竖着抱宝宝,最好用手托住他的颈部,抱紧他。
正确的抱孩子
0~1个月要横抱,可用腕抱法或手托法。抱月子里的宝宝,要注意托住头和颈,头和臀部一定要保持一条直线。腕抱法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搂过来,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手托法是指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1个月后可竖抱,可让宝宝伏在肩上或背对自己。满月后或头能竖直后就可以短暂地竖抱了,3个月后可以适当延长竖抱的时间。一种竖抱方法是让宝宝趴在大人肩膀上,大人托住他的颈背,减少脊柱支撑,这种方法大人孩子都相对轻松些。
0~3个月的宝宝要适当进行颈部力量训练。初生婴儿有运动的潜力,但是必须通过锻炼才能被激发,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进行俯卧抬头练习或短暂竖抱。如果缺乏锻炼或者锻炼滞后,可能会导致孩子发育迟缓、行动迟钝。
3个月后抱孩子仍要保护头颈。此时,宝宝的颈部力量基本能支撑住头了,抱孩子就可以灵活一些了。6个月后宝宝头部就可自由活动了,家长抱的时候,也不需要再刻意帮孩子支撑头颈,只要稍微托住就可以了。
不同月龄宝宝的正确抱姿
育婴专家:过早竖抱宝宝,影响脊椎发育
横
1-2个月宝宝
常见错误姿势
没托住头没托住腰
“前两天一直躺着,喂宝宝也是横卧,这两天准备出院,偶尔抱宝宝时总觉得没有月姨抱得好,宝宝在手上也不安分。”新手妈妈小李有些小苦恼。
具有8年月姨经验的月嫂观察后提醒,小李抱宝宝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有效地托住宝宝的头部和腰部,也没有让宝宝紧贴妈妈的身体,“刚出生的宝宝颈椎比较软,头大、头重,身体比较软,所以重点是保护头部和腰部。”
【正确示范】
月嫂介绍,常见的抱新生儿的方法是,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时候妈妈的臂弯就是一个小枕头,护住背部的脊椎,双手交握时正好在小屁股上形成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斜
3-4个月宝宝
常见错误姿势
横着抱爱哭就竖着抱
“我们家宝宝就喜欢竖着抱,横着抱就哭闹。”王阿姨家的小孙子3个月大,身体养得很壮实,“但是现在还小呢,怎么办才好呢?”
对此,月嫂提醒,1个月的婴儿只能稍稍抬头片刻,3个月时头才能初步直立。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1—3个月的婴儿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的重量。因此,抱1—3个月的婴儿的姿势是很有讲究的,关键是要托住婴儿的头部。
【正确示范】
3个月大的婴儿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时小儿向上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但建议不要过早竖抱宝宝,防止影响脊椎发育。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
喂奶时斜抱为45度角,给宝宝拍饱嗝也应采取斜抱。
竖
5-6个月宝宝
常见错误姿势
面对面抱其实out了
“我家宝宝6个月了,喜欢东张西望跟人互动,竖着抱时,她会左右扭动,我都觉得抱不动她了。”石女士是个娇小的妈妈,面对活泼的宝宝,有点吃不消。
“宝宝六七个月大时,竖着抱不是问题,但是与家长面对面的抱法有点老土,不仅让宝宝的视线受到影响,还被束缚了手脚。”育婴师提醒。
【正确示范】
育婴师介绍,小儿采取直立抱时,有两种姿势可供选择:一种是婴儿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拦住婴儿的胸部,让婴儿的头和背贴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种是让婴儿面朝成人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部,让婴儿的胸部紧贴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最后一种方法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
■专家提醒
不同抱法要循序渐进
姚高燕还提醒,新生儿不宜长期竖抱。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会对宝宝脊椎造成损伤。
人们对新生宝宝总是爱不够,出生几天就抱来抱去。这种做法对孩子是有害无利的。
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长极为不利。平常抱出去晒晒太阳,增强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时间也不宜过久。
宝宝哭闹、睡觉或醒来的时候,妈妈都会习惯性地抱着宝宝摇摇,但你很难掌握摇晃的力度,如果力度过大,很可能给宝宝头部、眼球等部位带来伤害,而且你也会感到手臂酸疼。
宝宝成长中伴随的应该是横抱、慢慢增加角度的斜抱、背贴胸口竖抱,最后才是竖抱。竖抱的关键转折点在六七个月。抱宝宝时,家长不要与宝宝靠得太紧密,因为你身上及口腔的病菌很容易对宝宝的娇嫩皮肤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