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阴虚火旺怎么食疗 黄连阿胶鸡子黄岑汤

阴虚火旺怎么食疗 黄连阿胶鸡子黄岑汤

配方:黄连10克,阿胶15克,鸡蛋2个,黄岑9克,白芍12克。

做法:将黄连、黄岑、白芍煎煮好大约300毫升药液,阿胶单独烊化后与药液同煮,最后冲入鸡蛋黄即可。

功效:阿胶、白芍、蛋黄都是能够有效帮助滋阴泻火的,特别是心火旺盛的人。


阴虚火旺应该怎么调理

阴虚火旺型失眠与体质关系密切,好发于经常熬夜的“夜猫子”及老年人群。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除有上床后难以入睡、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等主要症状表现外,往往还同时兼有心烦、心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俗称上火的症状。而这惹祸的“火”,却不是那种单纯喝点凉茶清清热就能解决的“实火”,而是中医所说的“虚火”。

不熬夜 食清淡

过食辛辣、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津液损耗,虚火内生,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连子心、酸枣仁、黄鱼等。

中医的措施是:滋阴降火,消心安神。中药选方采用以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等为主的黄连阿胶汤。方中黄连、黄芩降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阴,共同起到清心安神之功效。针灸选穴以心经及肾经穴位为主,如神门、内关、照海、大陵等,针刺以泻心经、补肾经、安神为法。

节欲

中医中的精属阴分又称阴精,故耗损过多,立即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

阴虚火旺吃什么药

阴虚火旺是指阴阳失调、阴虚则阳亢并生热化(成)火,出游阴虚内热现象外,尚有面红、目赤、咽干、喉痛、出血、心烦、苔少、舌质红瘦、脉细数等证。

病因病机

阴分的主要功能,除了滋养、濡养各脏腑组织外,还负责制约阳气,以免阳气外露。阳气是以热、动、升为特点,阴分则以寒、静、降相对应。若阴分亏虚,无力制约阳气,人体会出现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所谓“阴虚则生内热”。《内经》:“年过四十,阴气自半。”随着年纪增长,或热病之后,或房事不节等,均易耗损真阴。

阴虚火旺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一般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临床火热征象往往较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均为虚火上炎所致。

阴虚火旺往往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临床表现

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临床以心、肺、肝、肾的病证为主,主证多见咽干口燥,心烦易怒,轰热升火,舌质红绛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夜寐多梦,心悸,舌碎,小便短赤(心火);或头痛,面红,目干涩痛,口苦大便干结,脉弦(肝火);或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肺火);或骨蒸潮热,颧红升火,伴头昏,腰酸乏力等,男子遗精,甚则阳强易举,女子梦交(肾火)。各脏的火旺可以交叉出现。

辨证施治

证候: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体温比常人高;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伴头昏,腰酸乏力等。治则:育阴泄火。主方:黄连阿胶汤。方药:黄连、黄芩、阿胶(烊化,冲)、白芍、生鸡子黄。水煎、去滓,纳胶详尽,再纳鸡子黄搅合,分3次服,每日一剂。

若偏于心火亢盛,而见口舌生疮者,可加莲子心、竹叶、灯芯;若偏于阴虚甚者,可加生地、麦冬、女贞子;若兼气虚者,可加黄芪、太子参、或西洋参另炖兑服,若小便短赤不畅者,可加白茅根、车前草;兼胃阴虚者,加石斛、玉竹、荸荠汁(兑服),若失眠者,可加远志、合欢花。

血精怎么治疗最好 药膳治疗

药材:女贞子,墨旱莲各30克,熟地黄20克,山药,山茱萸各15克,牡丹皮,云茯苓,泽泻各9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主治:肾阴不足,热灼血络之血精症。症见精血鲜红,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耳鸣耳聋,潮热盗汗,心烦口感,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药材:天冬,黄柏,地骨皮,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枸杞子各15克,墨旱莲,白茅根,生地黄各30克,蒲黄,龟甲,菟丝子,女贞子,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主治: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之血精症。症见精血鲜红,腰膝酸痛,头晕耳鸣,潮热颧红,口干咽痛,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药材:黄连,阿胶,当归各10克,鸡子黄2枚,白芍,生地黄,山栀子各12克,大蓟,小蓟各15克,小茴香20克。

用法:上10味药取7味先熬20分钟,小茴香后下,2分钟后去渣,放入阿胶烊化,备用。将上药分三次服,早,晚各取鸡子黄一枚冲服。

功效:滋阴降火,养血凉血。

主治:阴虚火旺,下扰精室至血精症。症见精血鲜红,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口干咽燥,爪甲不荣,耳鸣眼花,膝软无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药材:生地黄,牛角末,藕节,地锦草,丹参,白茅根各15克,牡丹皮9克,知母,生黄芪,党参,金樱子,地榆各12克,黄柏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益气养阴,凉血止血。

主治:气阴两虚,精血不固之血精症,症见精神萎靡,气短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脉细弱数。


阴虚火旺的辨证施治

证候: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体温比常人高;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伴头昏,腰酸乏力等。治则:育阴泄火。主方:黄连阿胶汤。方药:黄连、黄芩、阿胶(烊化,冲)、白芍、生鸡子黄。水煎、去滓,纳胶详尽,再纳鸡子黄搅合,分3次服,每日一剂。

若偏于心火亢盛,而见口舌生疮者,可加莲子心、竹叶、灯芯;若偏于阴虚甚者,可加生地、麦冬、女贞子;若兼气虚者,可加黄芪、太子参、或西洋参另炖兑服,若小便短赤不畅者,可加白茅根、车前草;兼胃阴虚者,加石斛、玉竹、荸荠汁(兑服),若失眠者,可加远志、合欢花。

睡眠质量差中医教你咋睡个好觉

如今,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熬夜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给保健带来很大的隐患。经常熬夜,阴虚火旺等症状就很容易缠上你。再加上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喜欢吃一些抵御寒气的热性食物,更容易加重“上火”症状。此时,不妨试试中医疗法,对缓解症状很有帮助。

中医认为,熬夜会造成阴虚火旺,所以中医说阴虚火旺好发于经常熬夜的“夜猫子”及老年人群。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除有上床后难以入睡、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等主要症状外,往往还同时兼有心烦、心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俗称上火的症状。而这惹祸的“火”,却不是那种单纯喝点凉茶清清热就能解决的“实火”,而是中医所说的“虚火”。

阴虚火旺型失眠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和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属火,肾属水,水能制火,在生理情况下,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偏旺而扰乱心神。经常熬夜、房事太过、老年肾气渐衰等,导致肾水不足以制火,心火就会亢盛起来,扰乱心神,肾阴虚而心火旺,阴阳不相和谐,因而发生失眠。可见,此型失眠,总的病理机制是阴不足而阳有余。

失眠是慢性病,中药、针灸等具有安眠药所没有的、既不成瘾也不产生依赖性的特点,故失眠症者选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治疗,效果明显。符合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可尝试中医保健疗法。

疗法一:不熬夜食清淡

阴虚火旺型失眠与熬夜、饮食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子时(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另外,南方气候湿热,过食辛辣、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津液损耗,虚火内生,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

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酸枣仁、黄鱼等。在此介绍一些食疗方:

枣仁地黄粥:酸枣仁20克,生地黄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滋阴安神之功。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5克,红枣5~10个,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养血安神之功。

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粥食用,有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者服用。

盐莲子心茶:将莲子心30粒用水煎,放入盐,每晚临睡前服用。有清心去热、改善睡眠之功效。

疗法二:耳穴压丸法

选穴:神门。材料:质硬、表面光滑的小圆粒(多用王不留行子,药店有售)、胶布(剪成0.6厘米×0.6厘米大小数块,备用)。

方法:先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央,用75%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廓,然后将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加压力。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天,贴压期间,要每天自行按压2~3次。

疗法三:足部按摩疗法

每天睡前半小时,赤足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也可选购简便的塑料健康路)走约5~10分钟。

如果出现失眠症状,连续两周以上,经过以上治疗仍不缓解,并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白天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时,那就要服药治疗了。中医的措施是:滋阴降火,静心安神。中药选方采用以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等为主的黄连阿胶汤。方中黄连、黄芩降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阴,共同起到清心安神之功效。针灸选穴以心经及肾经穴位为主,如神门、内关、照海、大陵等,针刺以泻心经、补肾经、安神为法。前面介绍的轻症失眠疗法仍可配合使用,作为辅助治疗。

适用于阴虚火旺者的

简便验方

酸枣仁250克,于中午烈日下暴晒1小时,略炒后用粉碎机(或家用磨豆浆机)磨成粉,用瓶子封存。每晚睡前取一汤匙,加蜂蜜适量,热开水冲,搅拌后服用,可改善睡眠。

莲子50克,加清水两碗,煮约半小时,然后取一个鸡蛋,去蛋清后将蛋黄放入碗中,倒入滚烫的莲子汤,搅匀,加少许冰糖后食用,每晚一次。此汤可清心安神,改善睡眠。

阿胶有滋阴补血之功效

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安胎的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妇女月经不调、妊娠胎漏等症。

1、滋阴补血: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均可配用阿胶,以滋阴补血。

2、养血止血:用于虚性失血,如上消化道溃疡吐血、肺结核咳血,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等,本品止血作用是借其滋补黏腻之性善于凝固血络,其作用与补血同行达生血止血之功。

3、滋阴润燥:①用于心阴虚心火亢盛,症见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等,可与黄连、黄芩、白芍、鸡子黄、生地等同用,如黄连阿胶汤。②用于肺虚有热之燥咳,可与杏仁、马兜铃、牛蒡子等同用,如补肺阿胶汤。③用于阴血亏虚不能养筋所致的痉厥抽搐,可与当归、牡蛎、鸡子黄等同用,如大定风珠。

阴虚火旺怎么调理 食疗药膳

配方:黄连10克,阿胶15克,鸡蛋2个,黄岑9克,白芍12克。

做法:将黄连、黄岑、白芍煎煮好大约300毫升药液,阿胶单独烊化后与药液同煮,最后冲入鸡蛋黄即可。

功效:阿胶、白芍、蛋黄都是能够有效帮助滋阴泻火的,特别是心火旺盛的人。

用料:酸枣仁50克,粳米75克。

做法:先将酸枣仁炒熟之后加水煎20分钟,将汁液取出来之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素颜照人具有补肝养心、安神敛汗的功效,服用酸枣仁粥能够帮助养阴宁心,补肝安神。


中医治疗失眠方法

很多老年人年纪大了以后最担心最害怕的一件事情,那么就是失眠了,其实现在很多的疾病都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不过是老年人会出现失眠,年轻人工作族都会出现失眠的现象,生活的压力过大,加班,精神的压力,还要长期的熬夜做文档和做稿子,久而久之,觉得越来越不抵不从心,那么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的来一起了解一下。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征。轻者有入寐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亦存在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寐。

中药调理之一: 虚证

(1)心脾两虚:治法为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药用归脾汤:党参、黄连、白芍、在神、桂圆、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木香。

(2)阴虚火旺:治法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药用交秦丸;黄连和肉桂;或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黄羊、白芍、阿胶、鸡子黄。

(3)心虚胆怯;治法为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用安神定志丸:人参、快车、在神、远志、石昌蒲、龙齿。

中药调理之二: 实证

(1)肝郁化火;治法为疏肝泄热、佐以安神。方药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岑振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

(2)痰热内扰;治法为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药用温胆汤:半夏、橡皮、在革、竹茹、积实。甘草、生姜、大枣。 用中医治疗失眠,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改善失眠的症状。

心悸出汗的治疗方法

1.心虚胆怯之心悸: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可选服安神定志丸。心悸、怔忡、惊恐不宁者可服用定心汤:龙眼肉30克,酸枣仁15克,山茱萸15克,炒柏子仁12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二次,十日一疗程。肝气偏旺或惊恐所致的心悸、不寐等,可食茯苓粥:茯苓30克,羚羊角粉2克,粳米100克,先将茯苓捣细煎汤去渣,入粳米煮粥,加入羚羊角粉2克,调匀,温服,每日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有平肝息风,宁心安神之功。

2.心脾两虚之心悸:心脾气血两虚证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可服归脾汤:龙眼肉20克,炒枣仁12克,炒白术12克,茯神9克,当归9克,黄芪15克,人参6克(另煎),木香8克(后下),远志6克,炙甘草3克,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一剂,日服二次,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或选蜜枣龙眼羹:蜂蜜、大枣、龙眼肉各300克,生姜汁10克,将大枣、龙眼肉洗净,加水适量煎至七成熟时,加入蜂蜜和生姜汁,继续用文火煮熟,每次饮用药汁30克,食用大枣、龙眼肉各5枚,每日三次,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脾虚血少等症,有痰及湿滞停饮者不宜服用。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缺乏,舌质淡,脉细者可选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子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人,每日一次。

3.阴虚火旺之心悸: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的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黄连阿胶汤:黄连3克,阿胶9克(烊兑),黄芩9克,白芍9克,生鸡子黄2枚,水煎2次,阿胶烊入,用生鸡子黄调入药汁,分二次温服,有滋阴降火安神之功。心肝阴虚血少所致的心悸可选甘麦百合安神汤:小麦50克,甘草9克,百合15克,大枣10枚,生地黄18克,生龙骨18克,先将生龙骨先煎后,再入其它药一起煎,每日一剂,日服用二次。或选二冬枣仁粥:蜂蜜、麦冬、酸枣仁(微炒)、天冬各10克,粳米100克,先煎麦冬、酸枣仁、天冬去渣取汁与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蜂蜜稍煮即可,睡前食服,有养阴清热,安神定志之功,适用于阴虚火旺之心悸、失眠。

4.心阳不振之心悸: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者可选用桂枝龙牡汤:桂枝6克,炙甘草12克,生牡蛎12克(先煎),生龙骨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三次,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的功效。

相关疗法

疗法一

不熬夜 食清淡

阴虚火旺型失眠与熬夜、饮食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子时(相当于每天的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另外,南方气候湿热,过食辛辣、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津液损耗,虚火内生,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连子心、酸枣仁、黄鱼等。在此介绍一些食疗方,供读者选择:

枣仁地黄粥:酸枣仁20克,生地黄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滋阴安神之功。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5克,红枣5~10个,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养血安神之功。

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粥食用,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之功。

百台糖水:百合100克,加清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两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

盐莲子心茶:将莲子心30粒用水煎,放入盐,每晚临睡前服用。

疗法二

刺激耳穴、足穴

耳穴压丸法

选穴:神门、肾、心、脑点、皮质下、失眠、百灵等。

材料:质硬、表面光滑的小圆粒(多用王不留行子,药店有售)、胶布(剪成0.6厘米x0.6厘米大小数块,备用)。

方法:先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央,用75%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廓,然后将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加压力。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天,贴压期间,要每天自行按压2~3次。足部按摩疗法每天睡前半小时,赤足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也可选购简便的塑料健康路)走约5~10分钟。

疗法三

针药齐下如果出现失眠症状,连续时问两周以上,经过以上治疗仍不缓解,并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白天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时,那就要服药治疗了。

中医的措施是:滋阴降火,消心安神。中药选方采用以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等为主的黄连阿胶汤。方中黄连、黄芩降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阴,共同起到清心安神之功效。针灸选穴以心经及肾经穴位为主,如神门、内关、照海、大陵等,针刺以泻心经、补肾经、安神为法。

前面介绍的轻症失眠疗法仍可配合使用,作为辅助治疗。另外,结合心理疗法,从生理、心理备方面综合治疗,疗效更显著。

失眠的食疗方法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原料:黄连3克,白芍6克,阿胶汁15毫升,鸡蛋1个。

制法:黄连、白芍水煎100毫升,去渣,兑入溶化的阿胶,待药水凉至不烫手时,打入鸡蛋黄,拌匀。注意:千万不要在药汁滚烫时打入鸡蛋黄,鸡蛋黄若成蛋花,则会失去功效。

用法:每日3次,连服7日。

功效:适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虚烦失眠。


相关推荐

得了肺结核中医治疗效果好不好

1、肺阴亏损治法:滋阴润肺,抗痨杀虫方药:月华丸加减。方中北沙参、天冬、麦冬养肺阴;阿胶、生地、熟地滋肾阴;三七化瘀止血;贝母化痰止咳;服苓、山药补脾助肺;百部獭肝抗痨杀虫。阴虚较甚者加百合,玉竹、羊奶。咳嗽痰少而粘加甜杏仁。痰中带血加白芨、仙鹤草、藕节收敛止血、加白茅根,丹皮凉血止血,加蛤粉,炒阿胶滋阴止血。低热加柴胡、地骨皮、功劳叶、青蒿。乏力纳谷不香加太子参、服苓、白术、鸡内金、生谷芽以益气

女性朋友如何有效的补血补虚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补气虚药膳食疗方举例:玉珍鸡:母鸡一只洗净,鸡肚内放人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各30g,加调味蒸食,可补气养精。黄芪蒸鹌鹑:黄芪6~9g,鹌鹑2只共蒸食,可补气虚。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

月经颜色发黑的3款食疗

行气祛瘀食谱——砂仁猪肚配料:砂仁10克、田七9克、猪肚100克。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功效:行气醒胃,祛瘀止痛,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问题。补气血食谱——黑豆大枣配料:黑豆100g,大枣50g,红糖20克做法:将黑豆、大枣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加红糖调服,为1剂。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一

山东阿胶怎么吃

1、补血(1)阿胶加牛奶将阿胶粉碎成细粉状溶于牛奶中。补血润肺,补充钙、铁等各种营养成份,口味纯正,强身健体,老少皆宜。(2)阿胶煮红枣取大枣10枚置锅内,加水适量及阿胶6g。饮食枣。功效:养血健脾。主治:心脾两虚,心悸失眠等(3)阿胶鸡蛋阿胶10克,鸡蛋一只,阿胶加水一碗煮成蛋花,糖调热服。功效:滋阴养血,安胎。主治:阴血不足,胎动不安,烦躁不宁,虚痨咳嗽。(4)阿胶、黄芩、黄连、白芍。阿胶

阿胶的副作用

中医学认为,阿胶性味甘、平,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效。据研究,阿胶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钙等,能改善血钙平衡,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此外,阿胶还能升高血压,防止失血性休克,对动物实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在中药里,阿胶为妇科上等良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妇女胎、经、产病和一些内科疾病。阿胶与川芎、甘草、当归、熟地、艾叶、白芍同用,为《金匮要略》中“胶艾”,主治妊娠腹中冷痛或产后下血不止。

更年期综合症的药膳

1.阿胶鸡子鸡子黄1枚(生用),阿胶6克,生龟板20克,淡菜20克,水500毫升,先煮龟板、淡菜,取液200毫升,入阿胶溶化再放人鸡子黄搅匀,温服。2.枸杞淮山煲甲鱼:枸杞30克,淮山20克,甲鱼1只(去内脏)洗净切块,一同放砂锅内煲熟,加葱、姜等调料,佐膳服用。3.淮山枣肉煲瘦肉:淮山30克,枣肉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一同放砂锅内煲熟烂,吃肉饮。脾肾不足型[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先后

阿胶怎么吃功效大

(1)阿胶加牛奶将阿胶粉碎成细粉状溶于牛奶中。补血润肺,补充钙、铁等各种营养成份,口味纯正,强身健体,老少皆宜。(2)阿胶煮红枣取大枣10枚置锅内,加水适量及阿胶6g。饮食枣。功效:养血健脾。主治:心脾两虚,心悸失眠等(3)阿胶鸡蛋阿胶10克,鸡蛋一只,阿胶加水一碗煮成蛋花,加糖调热服。功效:滋阴养血,安胎。主治:阴血不足,胎动不安,烦躁不宁,虚痨咳嗽。(4)阿胶、黄芩、黄连、白芍。阿胶15克

这些食疗方助你治疗神经衰弱

1、阿胶鸡子黄配方:阿胶9克,鸡蛋1个,白糖20克。制作:阿胶烊化;鸡蛋去白留黄,放人碗中。用沸水把阿胶鸡子黄冲散,加入白糖煮沸即成。功效:补血和血,滋阴润肺。用于神经衰弱阴虚不足、烦燥不宁患者食用。2、阿胶牛奶粥配方:阿胶10克,牛奶200毫升,粳米50克,白糖20克。制作:粳米淘洗十净,阿胶烊化(用水和阿胶共放碗内蒸化,水30毫升;牛奶烧沸。粳米放入铝锅内,加水8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再用

中药黄连的食用方法

黄连的使用药方】:1、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局方》三黄丸)2、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150克甘草15

阴道痉挛瘤食疗

阴道痉挛瘤食疗方1、 甘麦大枣甘草9g、小麦18g、大枣5枚,放入砂锅内,用适量水煎煮20分钟,顿服,一日两次:方中主以小麦味甘微寒,调养心阴以安心神,此即《内经》“心病者,宜食麦”,以小麦之甘平,养心缓急之意;辅以甘草和中缓急;佐使大枣甘乎质润,并润脏躁。三药合用,甘润滋养,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患有阴道痉挛病的妇女不妨一试。2、龙骨荷包蛋将生龙骨30g久煎取汁代水,打入鸡蛋3个后,煮成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