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风湿热相关的心脏炎有什么特点

风湿热相关的心脏炎有什么特点

第一次发病的有关节炎的风湿热患者中,大约有 50% 有心脏炎。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胸口(心前区)不适。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首次风湿热发作时,一般于起病 1~2 周内出现心脏炎的症状。心脏炎是风湿热唯一的持续性器官损害。

风湿热应与什么疾病相似而需要鉴别

风湿和类风湿,很多人搞不清楚其中的差别,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和风湿热有某些类似表现,但有各自的特征:

(1)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呈持续性、对称性,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症状明显(晨僵),医院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影像学检查骨及关节损害明显;

(2) 反应性关节炎: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下肢关节炎为主。伴肌腱端炎、腰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 阳性;

(3) 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有结核感染史,结核菌素皮试阳性,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疗效不佳,抗结核治疗有效;

(4)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不断加重的贫血(进行性贫血)、瘀斑、脾肿大、血管栓塞、血培养可培养出细菌;

(5) 病毒性心脏炎:有鼻塞、流涕、流泪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检测病毒抗体效价增高,可有明显的心律失常。

急性风湿热症状有哪些

风湿热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疾病侵犯部位和程度。风湿热仅发生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1周至数周;发作活动期如不经治疗,一般不超过6个月;如不进行预防,可以反复周期性发作。风湿热多呈急性起病,亦可为隐匿性进程,风湿热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症、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证明原有链球菌感染是必需的诊断条件,咽拭子培养阳性或抗链球菌抗体阳性可证明有过链球菌感染。

1.一般表现 发热、不适、疲倦、胃纳不佳、面色苍白、多汗和腹痛等,个别有胸膜炎和肺炎。

2.心脏炎

急性风湿热最特征的表现是心脏炎,是惟一的持续性器官损害,初次发作时,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均可累及,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发生率为40%~50%,一般起病1~2周内出现症状。

(1)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伴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安静时心动过速,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脏扩大,心尖搏动弥散;心音低钝,可闻奔马律;心尖部可闻及轻度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中期杂音。

以上就是关于风湿热的相关特征的相关内容介绍。在发现自己患有风湿热的时候就要赶紧上医院去进行治疗,不可以拖拖拉拉,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风湿热就无法根治,会反复发作,危害人的身体。

小儿风湿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反映近期内链球菌感染及相关免疫的试验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测定:一般认为ASO滴度>500U才有价值,但也有人认为成人>250U、5岁以上儿童>333U,应考虑其滴度增高。目前认为一次试验结果对诊断意义不大,若多次试验(最好每2周1次)结果逐渐增高,则对风湿热和风湿活动诊断价值较大。如抗体长期恒定在高单位,多为非活动期;若由高单位逐渐下降,则为疾病缓解期。发病早期用过抗生素或激素者,ASO可不增高。此外,患某些肝炎、肾炎、肾病综合征及多发性骨髓炎时,ASO也可非特异性增高。

(2)抗链球菌胞壁多糖抗体(ASP)测定:根据链球菌胞壁多糖与人心瓣膜糖蛋白有共同抗原性的特性,应用ELISA法测定ASt-IgM、IgG,风湿性心瓣膜炎的阳性率高达80%以上;相反,非风湿性心瓣膜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急性肾炎、病毒性心肌炎等阳性率仅约10%~13%。本试验在反映风湿热活动方面优于血沉降,在反映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优于ASO,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抗链球菌激酶(antistreptokinase,ASK)测定:风湿热时ASK滴度增高,常>800U。

(4)抗透明质酸酶(antihyaluronidase,AHT)测定:风湿热时,常>128U。

(5)抗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B(ADNase B)测定:风湿热时,儿童常>250U,成人>160U。

(6)抗链球菌二磷酸吡啶核苷酸酶(ASDA)测定:超过1∶275U提示风湿热或风湿活动。

一般认为能同时检查以上链球菌抗体试验中的2项,每2周1次,若试验中的一种其两个稀释管或两个以上稀释管的抗体滴度增高,是风湿热或风湿活动的有力佐证。

2.反映血中白、球蛋白改变的试验

(1)血沉:增高,与血中白蛋白降低、γ-及α2-球蛋白升高有关。当风湿热合并心衰或应用水杨酸类、激素时可不增快。

(2)C-反应蛋白(CRP):阳性,表明血清中有能沉淀肺炎链球菌膜上C多糖体的球蛋白存在。本试验虽无特异性,但其水平与风湿活动程度成正比。

3.反映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破坏的试验

(1)血清黏蛋白试验:血清黏蛋白>40mg/L(4mg/dl)为阳性。

(2)血清二苯胺反应 >0.25光密度单位。

(3)血清糖蛋白增多:a1>20%,a2>38%。此外,血清蛋白己糖增高(正常值l210±21mg/L);氨基己糖增高(正常值为830±41mg/L)。

4.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试验

(1)补体试验:血清补体C3增高,免疫球蛋白IgA、IgG也可增高。

(2)外周血淋巴细胞促凝血活性检查:基于风湿热有细胞免疫参与,应用链球菌胞膜或胞壁多糖抗原为特异性抗原,刺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现其凝血活性增高,阳性率达80%以上(正常人、单纯链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者,阳性率仅为4%~14%),可作为风湿热或风湿活动的证据。

(3)抗心肌抗体测定:其原理是链球菌胞膜与哺乳动物心肌具有共同抗原性,可吸附风湿热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心肌抗体,其阳性率可高达70%,尤其对判断有无心脏受累有较大意义。

5.其他 风湿性心肌炎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及其同工酶(CPK-MB)、谷草转氨酶(GOT)可增高,其增高程度与心肌炎严重程度相平行。

6.心电图检查 风湿性心脏炎患者典型变化为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较多见)、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亦可有ST-T改变,心房纤颤和心包炎也偶可发生。过去认为P-R间期延长常见,甚至可高达70%~80%,近年仅见于1/3左右病例。

7.超声心动图检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炎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不但对临床症状明显的心脏炎,心瓣膜超声改变有较高的阳性率,Vasan R.S等还发现2例急性风湿热,虽无心脏炎临床症状(有多关节炎和舞蹈症),也有二尖瓣超声的改变,二尖瓣前叶出现小结节,经治疗后追踪复查,此结节样改变消失,故作者认为此等变化应属急性风湿热的一种超声心脏炎表现。目前认为最具有诊断意义的超声改变为:①瓣膜增厚:可呈弥漫性瓣叶增厚或局灶性结节样增厚。前者出现率可高达40%,后者可高达22%~27%,均以二尖瓣多见,其次为主动脉瓣。局灶性结节大小约为3~5mm,位于瓣膜小叶的体部和(或)叶尖,此等结节性增厚是最特征的形态学改变,多认为与风湿性赘生物形成有关,其形态和活动度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不同。②二尖瓣脱垂:其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异甚大,可高达51%~100%,低至5%~16%,此种差异被认为与检查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警惕性有关。瓣膜脱垂以二尖瓣前叶多见(占51%~82%),单纯二尖瓣后叶(占7%)和主动脉瓣(15%)脱垂则较少见。③瓣膜反流:是最常见的瓣膜改变,二尖瓣反流远较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反流常见,对操作熟练者来说能准确区别生理和病理范围的反流,如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更高,据统计二尖瓣反流发生率高达84%~94%,其中重度反流在复发性风湿热可达25%。④心包积液:多属小量积液,发生于初发风湿热占7%,复发性风湿热占29%。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风湿热时,可有上述多种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但在无心脏炎临床证据时,不可轻易单凭超声心动图的某些阳性改变而作出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以免与其他病因如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各种非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炎所致的超声变化混淆。

8.X线胸部检查 临床上只有严重的心脏炎心脏较明显增大时才能在体检时查出。大多数风湿性心脏炎的心脏增大是轻度的,如不做X线胸片检查难以发现。有时还须通过治疗后心影的缩小来证实原有心脏炎的心脏增大曾经存在。

可显示P-R间期延长或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表示可能有心肌炎,常规导联(除AVR外)呈马背向下ST所抬高提示可能有心包炎。

风湿热怎么诊断

1、诊断标准。有下列三种情况,又无其他病因可寻者,可不必严格执行该诊断标准。即:①以舞蹈病为惟一临床表现者;②隐匿发病或缓慢发生的心脏炎;③有风湿热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A组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的高度危险者。特别适用于初发风湿热和一些特殊情况的风湿热患者,但对近年流行的不典型初发性风湿热和复发性病例,尚存在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据统计可高达38%~70%。应该强调的是在应用上述标准时,必须结合临床情况,尤其是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有可疑的疾病作出鉴别诊断后才可作出风湿热的诊断。

2、“可能风湿热”的判断方案。上述内容对近年来某些不典型、轻症和较难确定诊断的复发性风湿热病例,尚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诊断指标。“可能风湿热”标准:主要针对不典型、轻症和复发性病例。凡具有以下表现之一并能排除其他疾病(尤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等)可作出“可能风湿热”的诊断。

风湿热怎样检

1、心电图检查。风湿热患者典型变化为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较多见)、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亦可有ST-T改变,心房纤颤和心包炎也偶可发生。过去认为P-R间期延长常见,甚至可高达70%~80%,近年仅见于1/3左右病例。

2、超声心动图检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炎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不但对临床症状明显的心脏炎,心瓣膜超声改变有较高的阳性率,Vasan R.S等还发现2例急性风湿热,虽无心脏炎临床症状(有多关节炎和舞蹈症),也有二尖瓣超声的改变,二尖瓣前叶出现小结节,经治疗后追踪复查,此结节样改变消失,故作者认为此等变化应属急性风湿热的一种超声心脏炎表现。

3、X线胸部检查。临床上只有严重的风湿热,心脏较明显增大时才能在体检时查出。大多数风湿热患者的心脏增大是轻度的,如不做X线胸片检查难以发现。有时还须通过治疗后心影的缩小来证实原有心脏炎的心脏增大曾经存在。

文章中介绍的这些仪器检查,每一项的结果都可以对风湿热的诊断起到积极性的作用,而且一般不会有出错的情况发生。不过如果想要更加准确的确诊,小编建议患者也可以去进行实验室方面的检查,比如一些免疫项目测试等。

湿热症状

湿热症状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与舞蹈病等,于链球菌感染后,单独或不同组合出现。发病期1-4周,约1/2患者有急性咽炎、扁桃腺炎、可有发热、乏力、出汗、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部分人亦可无任何不适。

一、心脏炎。

为最严重的病变,多见于青少年风湿热患者,心脏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发病年龄增长而渐减低。

二、关节炎。

是湿热症状最常见的主要表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关节炎多见,为不对称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者只有关节痛而无炎症表现,典型者可有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炎症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炎与心脏炎症严重程度不相关。成人风湿热患者多以关节炎为突出表现,而青少年幼儿则以心脏病变为主。

三、湿热症状皮肤表现。

环形红斑及皮下结节为特征性。环形红斑多发生于躯干或四肢的内侧,为一种轮廓清楚易消退的淡红色环形红斑,周边可有葡行疹,中央苍白,常呈一过性。皮下结节为2-5毫米大小的皮下硬结,圆形或椭圆形,不与皮肤粘连,无压痛,可移动。常出现于大关节的伸侧,尤其是肘、膝及腕关节,枕骨区或胸腰椎棘突等部位。

四、舞蹈症:成人中少见,在儿童中发生率也很低,多见于女孩。

临床上四种常见的风湿热类型

风湿热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慢性型(或称迁延型):病程持续半年以上,常以心脏炎为主要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症状缓解和加剧反复交替出现。既往有心脏受累,特别是有心脏增大或瓣膜病者发生率较高,但亦有为初发风湿热者。能坚持继发性预防和足够疗程抗风湿治疗者预后较好,放弃预防及治疗者预后较差。有统计约1/3瓣膜受累的慢性型患者,因放弃预防或治疗不坚持而于6年内死亡。

二、亚临床型(隐性风湿热):本型一般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有时仅有疲倦乏力、面色苍白、低热、肢痛,可有咽痛或咽部不适史。查体仅发现有颌下淋巴结压痛(提示近期有过扁桃体炎)。化验室检查常有ESR加速,α-糖蛋白增高,ASO效价增高,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持续增高,抗心肌抗体阳性。心电图正常或有轻度P-R间期延长,维持一段时间后可因风湿热活动性加剧而出现典型临床表现,或病情呈隐匿进行,若干年后出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三、暴发型:本型多见于儿童,急性起病,病情凶险,常因严重心脏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性肺炎等于短期内死亡。此型在国内已少见。但在西方国家,由于过去很长时间无新发病例,人群免疫力下降,近年报道有本型病例发生

四、反复发作型:本型最常见。在复发时具有重复以往临床表现的特点。复发常在初发风湿热后5年内可能性最大。有下列情况者复发率较高:①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者。②有风湿热复发病史者。③咽部链球菌感染后症状明显,免疫反应较强者。④本次链球菌感染距离前次风湿热发作时间少于2年者。⑤不能坚持继发性预防者。

风湿热的临床分型

1、暴发型

本型多见于儿童,急性起病,病情凶险,常因严重心脏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性肺炎等于短期内死亡。此型在国内已少见。但在西方国家,由于过去很长时间无新发病例,人群免疫力下降,近年报道有本型病例发生。

2、反复发作型

本型最常见。在复发时具有重复以往临床表现的特点。复发常在初发风湿热后5年内可能性最大。

3、慢性型(或称迁延型)

病程持续半年以上,常以心脏炎为主要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症状缓解和加剧反复交替出现。既往有心脏受累,特别是有心脏增大或瓣膜病者发生率较高,但亦有为初发风湿热者。

能坚持继发性预防和足够疗程抗风湿治疗者预后较好,放弃预防及治疗者预后较差。有统计约1/3瓣膜受累的慢性型患者,因放弃预防或治疗不坚持而于6年内死亡。

4、亚临床型(隐性风湿热)

本型一般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有时仅有疲倦乏力、面色苍白、低热、肢痛,可有咽痛或咽部不适史。查体仅发现有颌下淋巴结压痛(提示近期有过扁桃体炎)。

风湿热痹外用药有哪些

风湿热痹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出现此病,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该病。风湿热痹若不及时治疗,将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了解风湿热痹的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的发现疾病,那么,风湿热痹的症状有哪些呢?该使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呢?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一下。

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R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疾病,曾经是危害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可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皮下组织,但以心脏和关节最为明显,临床表现为心脏炎、环形红斑、关节炎、舞蹈症和皮下结节。

治疗风湿效果显著地试试蛇酒,蛇酒虽也有其他功效,但对风湿、类风湿有很好的效果。蛇酒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泡,自己泡要注意为安全起见要去除蛇头和社费内脏,风干后再泡最好。泡酒最好用纯粮食酒,现在好多打着纯粮的旗号其实都是食用酒精勾兑,如果用这种酒泡药泡水果,再好的药材也是废了,甚至适得其反,

风湿热痹外用药酒一般有国公酒,使国公酒。效果非常不错。风湿热急性发作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表现为严重的心脏炎、关节炎,风湿性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死亡。此型国内较少见。

在患者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患者首先要非常的注意,记得要放松心情,不要处于紧张的情况,因为要是过于紧张的话,这个疾病很难被治好家属自己的话是要多给患者一些关心和帮助的。

由于风湿热病变可呈急性或慢性反复发作,小编建议患病者最好尽早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所带来的更大的危害。现在老年人患这种病越来越多,所以作为子女们应重视起来,关心老人的健康。最好定时去医院检查,以防病症的加重。

急性风湿热诊断标准是什么

急性风湿热的诊断,对于临床症状典型的病例比较容易,但对不典型及轻症的病例则有困难。原因是目前尚无特异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只能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综合起来分析。目前主要采用Jones氏的1965年修订标准。

1.主要表现①心脏炎;②多发性关节炎;③舞蹈病;④环形红斑。

2.次要表现①关节痛;②发热;③急性反应物(ESR,CRP)增高;④P-R间期延长。

如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并有2项主要表现或1项主要表现加2项次要表现者,高度提示可能为急性风湿热。但有下列3种情况可不必严格执行该诊断标准,即①舞蹈病者;②隐匿发病或缓慢发展的心脏炎;③有风湿病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的高度危险者。

那么患有急性风湿热该怎么办呢?

1.卧床休息,如有心脏炎时应在风湿活动期停止后,逐渐增加运动量。

2.预防链球菌感染,如经常患有扁桃体炎时。可去医院手术摘除。

3.急性心功能衰竭时,病人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平卧位,也可轮流结扎肢体,每5分钟轮换一次,目的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并迅速送医院急救治疗。

以上就是有关急性风湿热的有关诊断的标准和应对的措施,希望我们介绍的方法能够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急性风湿热病症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做运动增强自己的体质,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当自己出现类似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因为去医院接受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急性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预防风湿热的方法介绍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射居住卫生,

小儿风湿热并发症

可见心力衰竭,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并发症。1.心力衰竭急性风湿热引起的心力衰竭往往由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所致,尤其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病情凶险。2.风湿性心瓣膜病75%~80%的风湿热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炎的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发炎的瓣膜充血,肿胀及增厚,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叶闭合处纤维蛋白沉着可使瓣叶发生粘连,瓣叶的改变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的粘连和缩短,使心瓣膜变形,产

风湿热指标都哪些?

1、诊断标准针对近年国外风湿热流行特点,新的标准主要针对初发风湿热的诊断该标准还作了如下补充,下列三种情况,又无其他病因可寻者,可不必严格执行该诊断标准。即①、隐匿发病或缓慢发生的心脏炎;②、以舞蹈病为惟一临床表现者;③、风湿热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2、“可能风湿热”的判断(1)、风湿性心瓣膜病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新近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第一心音减弱,或肯定的杂音改变,或新杂音出现,或进

风湿热的症状哪些

1.关节炎多关节炎是常见的初发症状,发生率达75%以上,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和活动受限。典型的关节炎特点为:①游走性,可在十分短暂的数小时或数天内,从一个关节迁移到另一个关节;②常为多发性,常表现为两个以上的关节同时受累;③多侵犯大关节,如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④关节疼痛与天气变化关系密切,在潮湿或寒冷时加重,随着环境的改善症状可自然缓解;⑤水杨酸制剂显效,用药24-48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什么区别?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相似之处很多,如都风、寒、湿外因及关节疼痛,但两者本质的不同。1、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2、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3、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

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

风湿热的次要表现:临床表现关节痛,发热;实验室检查急性期反应物质增加,细细胞沉降率、CRP升高;P-P间期延长。风湿热的症状随病期、病程、个体差异而异。风湿热的症状出现之前约2~5周,常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咽喉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轻者可无症状。急性发作期可因累及关节、皮肤、心脏而出现不同的表现。关节炎是风湿热的症状中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典型的关节炎呈游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后遗症哪些

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热后遗症,是因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研究指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一般在术后是不会出现后遗症的。所以,患者朋友无需太过担心后遗症的问题。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怎么治疗呢

1.指防止风湿热的初次发作,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甲链性扁桃体炎,凡发热,咽痛或不适,头痛,腹痛,咽充血和腭扁桃体分泌物者都应在治疗前作咽拭子培养,确定无甲链生长2.对明确风湿热病史或现风心病者都需要连续的抗生素治疗,预防风湿热的复发。取决于复发危险性大小,一般来说,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居住拥挤,医疗条件差者以及多次发作史者,复发的危险性高,预防用药时间宜长,反之,可适当缩短,已经过风

关于风湿热哪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应卧床休息2周;心脏炎无心脏增大者应卧床休息4周;心脏炎伴心脏增大者,应卧床休息6周;心脏炎合并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至心力衰竭控制为止。起床活动一般要待体温、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休息时心率正常。不应过分强调绝对卧床,而应按前述休息时间要求,安排起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对心力衰竭者,应严格控制体力活动。注意营养,应给予足量蛋白质、富含维生素A

风湿热哪些临床表现

风湿热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疾病,这种疾病会极大的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了解风湿热相关信息是很必要的。那么你知道风湿热哪些临床表现吗,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怎样才能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风湿热曾经是危害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可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皮下组织,但以心脏和关节最为明显,临床表现为心脏炎、环形红斑、关节炎、舞蹈症和皮下结节。病变可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