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用药有讲究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讲究
1.用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因此要选择药性温和、药力持久,便于患者服用的降压药。
2.服用降压药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增加剂量。刚开始治疗的时候剂量应该由小到大。如果血压能降下来,患者就只需服用足以维持疗效的剂量,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3.高血压的用药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患者各有不同的情况,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用药治疗。例如:病情的缓急,病人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合并的症状,有没有会影响降压药疗效的其它疾病用药,患者的经济状况等。
4.高血压的形成是由于基因、血管、血液受损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调节血脂,活血化瘀,恢复血压来修复受损器官。在这一方面,中药的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5.当服用单一种降压药没收到良好的疗效,不要加大剂量,而是应换另一种降压药。
6.如果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已经持续多年,不要服用能快速降压的药物,否则患者会不适应药效而导致其他突发症状。
7.高血压患者不能长期服用西药来降压,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儿童高血压的饮食注意问题
第一、奶制品和零食选择有讲究。儿童喜欢吃奶制品以及零食,殊不知这也是导致儿童高血压的病因,因此,对于患有高血压的儿童来讲,奶制品和零食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专家指出,凡是受孩子欢迎的零食,往往都含有大量添加剂,偶尔吃一点对身体健康危害不大,但长期、大量食用就会对威胁身体健康,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儿童来讲,继续吃大量零食,很容易加重病情。例如生活中常见零食:方便面、果冻、乳饮料、蜜饯、火腿肠、薯片等,这些零食不是营养单一就是毫无营养,对于正处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很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会加重高血压。
第二、水果应该控制。很多儿童都喜欢吃水果,这本是无所谓,但关键是患有高血压儿童,再吃水果的时候,就应该格外注意了。专家指出,儿童高血压患者,少吃吃些水果是可以的,但切忌过量,因为水果虽然含有大量维生素,但吃多了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从而引发高血压病情加重,尤其是香蕉、西瓜、葡萄、荔枝等都是高糖水果,儿童高血压患者应该少吃。
儿童高血压的饮食应该严重注意。由于儿童的特殊性,以至于他们很难自我管制,这就要求儿童高血压患者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好在高血压的饮食,家长朋友们在生活中,切记不可因为溺爱孩子,而任由孩子随意吃喝,须知很多事物容易加重高血压病情,对儿童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
老年高血压患者吃药的正确时间
项也比较多,而且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吃药方面也是有讲究的,正确的吃药对于药效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高血压用药讲究有恒、有序、有度。高血压是种终身疾病,需要坚持几年,甚至几十年吃药。而且药物的降压作用也是循序渐进的,一般要三个月的时间,让你从高血压降到正常,要是突然把血压降下来的话可能会供血不足。
不同年龄、疾病的人,降压的控制目标也不同。60岁以下的人,一般控制在140/90以下;80岁以上的人一般控制在150/90左右;而有糖尿病的人则控制在130/80以下。
在关于吃药时间上,老年人一般在早上6点多时血压是一天中最高的,所以建议在早上起床时就吃,此时的降压效果应该是最理想的。
所以说,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好是一起床就吃药,这样药效更好一点,对身体伤害也小。
高血压能吃盐吗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肉
高血压患者也是可以适当地食用肉类的。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等元素,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长期不吃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等身体问题,对于高血压病情的缓解也是没有帮助的。不过,高血压患者吃肉也是有讲究的,应当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因此最好吃一些脂肪含量低的肉类,比如鸡胸肉和鱼肉等。
高血压患者用药存在三个误区
吃药时间因人而异
很多高血压病人都认为每天的降压药是越早吃越好。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确是越早吃越好,少数病人并非这样。每个病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掌握好吃药时间。
人体的血压变化在一天中基本遵循“两峰一谷”的规律。第一个血压高峰是上午6点至12点,第二高峰是下午4点至6点,血压低谷则出现在晚上睡着后。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后会出现血压的迅速升高,这被称作“晨峰现象”,对于这些病人每天的降压药是越早吃越好。少数高血压病人情况相反,是夜间入睡后血压升高,白天则血压相对平稳,对于这部分病人降压药应该放在晚饭后吃。
吃短效药不如选长效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认为短效降压药比长效降压药好。专家认为吃短效药不如选择吃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需要每天吃三次,每次服用都会引起血压的一次波动,长此以往对心脑血管系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短效降压药需要每天吃三次,对服药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目前高血压病人中一部分是中青年,他们的工作很忙碌,一忙就忘记吃药了。另一部分是老年人,他们的记忆力比较差,也常常会忘记吃药,或是吃了却想不起到底吃了没,这样便会造成漏服、多服、错服,这些都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血压平稳也不能停药
坚持服用一段时间降压药后,会有部分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得很好。这时候,有的人担心长时间用药会产生依赖性,或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把降压药停了下来。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在轻度的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的人在血压控制后也许可以停药,但这并不能保证血压就不会反弹。
对于高血压病人,一般建议要终生服药。如果血压控制得很好,医生在进行评估后,可能会把病人的药量减至很低,比如每天半粒,甚至隔天吃半粒,而不建议病人完全停药。在临床中有些病人自行停药后不久就出现脑中风了,高血压病人自行贸然减药、停药会增大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的风险。
压乐胶囊是不是真药
经查验,国家食药监局没有批准名称为"九九压乐胶囊"的药品(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查询返回的结果),"九九压乐胶囊"可能是济南华尚鲁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从源牌舒心胶囊(卫食健字(2003)第0071号)在广告中使用的名称,这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用于治疗疾病,保健功能:调节血压、调节血脂.
知识链接: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正确用药很重要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当前药物治疗还是主导的治疗模式,但是对于降压药物的选择、服药时间的掌控等方面,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正确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不少人认为,高血压病诊断容易,治疗也简单。治疗高血压,无非是每天服一两次药。实际上,高血压患者服药有很大的学问和讲究,服药不当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首先,高血压是否服药,需要分清类型
一旦发现自己血压升高,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需要服药。高血压分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如肾病等,一旦病因去除,患者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身服药。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有很多种,目前长期服药是治疗的常见选择。
其次,患者何时服药,时间有讲究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存在着自发性波动。一般来说,上午8~10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到高峰。因此,早上7时和下午2时服降压药最合适。当然,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起床后即服药,若中午不休息,则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夜间睡眠时,血压可大幅下降。高血压患者若白天经常忘了服药,而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因此诱发缺血性中风。
经查验,国家食药监局没有批准名称为"九九压乐胶囊"的药品(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查询返回的结果),"九九压乐胶囊"可能是济南华尚鲁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从源牌舒心胶囊(卫食健字(2003)第0071号)在广告中使用的名称,这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用于治疗疾病,保健功能:调节血压、调节血脂.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①忌有病乱服药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有病就乱投医的习惯,因为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对药品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药物的治疗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并且还有一些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不适合患者们经常服用,所以高血压患者们用药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
②忌以凭感觉估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和降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显现出来,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要以自己的感觉来评判估测血压的高低,而且还会导致错失治疗的时机,正确的做法是:主动测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二次。
③忌不遵医嘱服药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谨遵医嘱进行用药,不要按照自己的推断进行药物治疗,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的治疗,因为一旦药物的选择不当或者是不按照医生的知道进行用药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
④忌血压降得过快
高血压患者不要觉得血压降得越快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在降血压的时候要注意缓慢的降血压,不雅求之过急,否则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预防高血压要记牢
1、高血压患者要做好保暖的工作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外出时适当的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出现一系列的感染性疾病。在气温差别较大的时候还要注意定期的测量血压的状况,防止血压波动异常加重病情。
2、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
高血压患者用药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所有的季节用药剂量都是一样的,很多高血压患者一年四季的用药都是相同的药剂量,导致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如何用药要根据医生的要求,不得随意增减剂量。
3、高血压患者要多喝水
高血压患者多喝水有助于降压,稀释粘稠的血液,使血液流通顺畅,防止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出现。同时,还能补充身体水分。
4、高血压患者要限制饮酒
高血压患者中有很多人都有吸烟饮酒的习惯,但是,患病期间要注意及时的戒除,防止酒精摄入过多,血压升高。
预防高血压的“四不要”有以下几点:
1、降压不要太快
很多人都觉得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其实不然,降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血压下降过快,很容易发生严重的脑缺血或低血压现象。
2、不要把降压药作为评定药物疗效的标准
很多的降压要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副作用,因此,降压的理想药物应是降压期间身体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不影响自身的新陈代谢,这样的药物才是降压的做好药物。
3、不要盲目轻信偏方治疗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患者用偏方治疗,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所以,提醒大家,药物治疗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盲目服用很容易出现问题。
4、不要血压下降就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这是不对的,高血压患者须长期用药,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适当的调整药剂药量。
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已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三高症”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的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有讲究,有原则,对于老年降压药的选择,你知道多少呢?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病情,加之老年人的体质情况,都影响着选药。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糖尿病病人在降血压的药物选择上,跟非糖尿病只有一点点差别,就是说大家都能降压,但是糖尿病人注意在降压的同时,引起血糖升高,引起代谢,我们不建议患者大量使用多种药物来治疗降压 降脂 降糖。因为量大了,虽然降压了,但是会引起糖尿病病人血糖指标的变化,我们建议这类的患者用药更需慎重,考虑老年人疾病情况比较复杂多变,并发症较多,对老年高血压高血糖 高血脂进行综合分析, 原则上应用多种降压 降糖 降脂药物来控制,但其效果并不明显,针对上述情况。
高血压患者服药六忌
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每种降压药的适用人群各不相同,若选择了不对路的降压药,不但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且有人还会出现慢性咳嗽等副作用,这也会让患者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患者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忌操之过急:有些人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恨不得立即能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有的患者就会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这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忌单一用药: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而应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其优点在于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忌临睡前服降压药: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忌不监测服药:有些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方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忌间断服药: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