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胰腺癌腹胀
如何解决胰腺癌腹胀
胰腺癌腹胀终究是要靠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射波刀精准放疗。射波刀治疗胰腺癌并不像手术那么直接、迅速,但是比起药物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显著。射波刀治疗胰腺癌,采用射线治疗,治疗没有痛苦,不开刀不流血。而且可以实现一次治疗多颗不相邻的肿瘤,减少了治疗次数。最重要的是,射波刀治疗定位极其精准,术后并发症少,容易恢复。
胰腺癌晚期,患者常出现腹胀、腹痛症状,尤其是有腹腔转移的患者。胰腺癌晚期出现腹胀腹痛的临床最常见的原因:一是胰腺癌并发腹水;二是胰腺癌手术后出现肠粘连;三是胰腺癌并发腹腔转移,转移灶压迫肠道引起腹胀腹痛,排便排气不畅,甚至便秘。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胰腺癌发病迅速,有9成胰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属晚期,胰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胰腺癌晚期多会出现危急症状,晚期症状越是明显,则死亡率越高,晚期最主要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缓解胰腺癌晚期症状。
胰腺癌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胰腺癌的危害:
1、胰头癌除致梗阻性黄疸外,亦常致胆囊肿大,可在右上腹清楚扪及。梗阻性黄疸伴胆囊肿大常提示壶腹周围肿瘤的可能。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肿瘤部位若靠近壶腹周围,黄疸可较早出现。黄疽常呈持续且进行性加深。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皮扶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有皮肤瘙痒症。胰腺癌对患者的危害表现在食欲减退和消瘦也是胰腺癌的症状的常见表现。肿瘤常使胰液及胆汁排泄受阻,因此影响病人食欲,且有消化吸收不良,致体重明显减轻。
2、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的症状。肿瘤常致胰管或胆管梗阻,尽管尚未引起黄疸,但胆汁排泄不畅,胆道内压力升高,胆管及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病人可觉腹部不适及隐痛。以往强调胰头癌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黄疸,实际上无痛性黄疸作为首发症状仅出现10%~30%的病人。腹痛在胰头癌患者还是很常见的症状。至于胰体尾部癌,腹痛发生率更高,且可由于累及腹腔神经丛而呈显著的上腹痛和腰背痛。胰腺癌的症状的出现,常提示病变已进入晚期。晚期胰腺癌者可出现上腹固定的肿块,腹水征阳性。进一步可有恶病质及肝、肺或骨骼转移等胰腺癌对患者的危害表现。
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者体尾部均有疼痛,而黄疸是胰头癌的主要症状,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会比较重,最多见的是食欲不振,其次是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在胰腺癌的早期,常常会有消瘦、乏力。
胰腺癌患者吃什么好
1、按照科学的食疗方:
赤豆鲤鱼:原料:赤豆50克,大鲤鱼一尾(约1000克),陈皮6克,玫瑰花15克。姜、盐、绿叶蔬菜、鸡汤各适量。制作方法:鲤鱼洗净,赤豆煮之开裂与陈皮放人鱼腹内。鱼放盆内加入姜、盐、赤豆汤、鸡汤、玫瑰花、蒸约60~90分钟,出笼放绿叶蔬菜入鱼汤即可。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散结,利水消肿。适应症:用于胰腺癌,气滞血瘀证,腹胀有块、食欲不振者。
荠菜豆腐羹:原料:净芦笋28克,佛甲草120克,豆腐200克,荠莱180克,黄豆芽汤750克,调料适量。制作方法:佛甲草切段,装入纱布袋,加水适量,煎煮药汁,留用。炒锅烧热,加入黄豆芽汁、药汁、豆腐丁、芦笋片和盐,烧沸,放人荠菜,烧沸,加入味精、熟花生油,出锅即可。功效:清热和脾,消肿解毒。适应症:用于胰腺癌、腹痛、食欲不振、腹部有肿物者。
2、选择有营养的食物:
胰腺癌患者的饮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刺激性小,低脂肪的饮食,可以给高蛋白,多糖的食物,如奶类、鱼肉、肝、蛋清、精细面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并配合具有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
经过与胰腺癌手术治疗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的饮食。进食原则为“少食多餐”,如果患者吃太多,会增加消化负担,容易产生并发症。而胰腺癌晚期的患者应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为主,如糯米、赤豆、蚕豆、山药、枸杞、淡菜、无花果、榛子、牛奶、菱角粉等。
4、饮食禁忌:
胰腺癌患者应避免进食霉变,油炸,烟熏,腌制的食物,如鱼,花生,葵花籽,酸菜,核桃,芝麻,糕点,奶油,油炸食品,冰淇淋。另外坚硬、黏滞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也不宜吃。粗糙、富含纤维、对肠道刺激的食物如粗粮、玉米、糯米等食物也不可吃。
胰腺癌的中医治疗
1.分证论治
(1)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主方:茵陈蒿汤(《伤寒论》)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加减。
常用药:茵陈18g,栀于9g,大黄(后下)6g,黄连9g,黄柏6g,黄苓6g等,
疼痛较甚加延胡索、青皮理气止痛:腹胀较甚加木香、大腹皮行气除满;发热甚者加知母、黄柏滋阴清热:黄疸较甚加栀子、车前子(包煎)清热利湿。
(2)瘀血内阻证
治法:化瘀消积。
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丹参30g,牡丹皮9g,桃仁10g,红花9g,莪术15g,三棱15g,八月札30g,岩柏30g,木香15g,穿山甲12g,白花蛇舌草30g等。
腹痛较甚加延胡索、徐长卿理气止痛;恶心呕吐加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先煎)降逆止呕;肿块坚实加三棱、莪术活血散结。
(3)寒湿困脾证
治法:温中化湿。
主方: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加减。
常用药:茵陈12g,白术12g,熟附块12g,干姜10g,炙甘草6g,肉桂6g等。
脘腹胀满加苍术、厚朴健脾行气除满;呕恶显著加半夏、陈皮行气和胃;胁腹胀痛加柴胡、香附疏肝理气。
(4)正虚邪恋证
治法:扶正益气,化瘀消积。
主方: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
常用药:生地l0g,熟地15g,川芎6g,人参10g,当归10g,黄芪15g。
肿块坚实加三棱、莪术活血散结;面浮足肿加车前子(包煎)、猪苓利水消肿;呕血、便血加槐花、地榆炭、大黄粉(冲服)凉血止血;口干舌燥加生地、沙参、石斛滋阴润燥。
2.中药成药
西黄丸:每服3g,每天2次。用于各期胰腺癌正气未全虚者。
复方斑蝥胶囊:每服3粒,每天2次。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平消胶囊:每服4~8粒.每天3次。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康莱特注射液:每次2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20天为l疗程,间隔3~5天,可进行下1疗程。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华蟾素注射液:每次10~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每天或隔日1次,28天为l疗程,用药一周后休息1~2天或遵医嘱。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艾迪注射液:每次50~100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和放化疗同时应用时疗程和放化疗同步;术前和术后以及介入治疗每10天为1疗程;单独应用10天为1周期,间隔3天,2周期为1疗程;晚期恶液质病人30天为l疗程,或视病情而定。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3.药物外治
蟾酥膏:用药前清洁疼痛部位皮肤,然后再将膏药帖上,每天1次,每24小时调换,7天为1疗程。用于胰腺癌疼痛患者。
皮硝120g,单层纱布包扎,敷脐部.融化后可换之。用于胰腺癌膜水患者。
大黄30g、朴硝30g,共研细末,大蒜捣膏和匀,外贴患处。用于胰腺癌腹部可扪及肿块者。
甘遂9g、砂仁9g,共研细末.取大蒜头捣烂,水调成湖,外敷脐上。用于胰腺癌腹水患者。
针灸疗法;
体针:足三里、中渚、内关、中脘。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2周为l疗程。用于胰腺癌疼痛较甚、恶心呕吐者.
体针:至阳、腕骨、足三里、中渚、大陵。用泻法。每日1次.2周为l疗程。用于胰腺癌黄疸明显者。
体针:天突、章门、中脘、涌泉。用泻法.不留针,然后加灸。每日1次,2周为l疗程。用于胰腺癌疼痛较甚者。
胰腺癌的护理方法具体有哪几种
心态乐观,这是康复的前提,是战胜癌症精神之柱。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指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说过“人的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患者一定要正确认识癌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消除恐惧、抑郁等不健康的情绪。精神振作起来,只有这样,服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自身免疫系统才能更好地运转。许多治愈或好转的癌症病人都谈到精神因素的巨大作用。
而对于家属,在进行胰腺癌心理护理的工作的时候,也要把握一个度。过分的关心会让患者觉得自己已经是无能之人,而关心的少,就会让患者觉得被冷落,因此,掌握这个度很重要。
1、教会胰腺癌病人减轻焦虑的方法。
2、及时向病人列举,同类患者治疗康复的病例,鼓励病人间互相访视。同时加强与家属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沟通和联系,尽量帮助解决胰腺癌患者的后顾之忧。
3、评估胰腺癌病人焦虑程度,及造成其焦虑、恐惧的原因。鼓励病人说出不安的想法和感受。只有保持乐观向上的思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更好的与疾病做斗争。
中医可以治好胰腺癌吗
中医治疗胰腺癌之肝胆湿热证:清利肝胆湿热。茵陈蒿汤加减。茵陈18g,栀于9g,大黄(后下)6g,黄连9g,黄柏6g,黄苓6g等,疼痛较甚加延胡索、青皮理气止痛,腹胀较甚加木香、大腹皮行气除满。胰腺癌患者发热甚者加知母、黄柏滋阴清热,黄疸较甚加栀子、车前子(包煎)清热利湿。
中医治疗胰腺癌之瘀血内阻证:化瘀消积。膈下逐瘀汤加减。丹参30g,牡丹皮9g,桃仁10g,红花9g,莪术15g,三棱15g,八月札30g,岩柏30g,木香15g,穿山甲12g,白花蛇舌草30g等。腹痛较甚加延胡索、徐长卿理气止痛。胰腺癌患者恶心呕吐加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先煎)降逆止呕。肿块坚实加三棱、莪术活血散结。
中医治疗胰腺癌之寒湿困脾证: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12g,白术12g,熟附块12g,干姜10g,炙甘草6g,肉桂6g等。脘腹胀满加苍术、厚朴健脾行气除满。呕恶显著加半夏、陈皮行气和胃。胰腺癌患者胁腹胀痛加柴胡、香附疏肝理气。
中医治疗胰腺癌之正虚邪恋证:扶正益气,化瘀消积。圣愈汤加减。生地l0g,熟地15g,川芎6g,人参10g,当归10g,黄芪15g。肿块坚实加三棱、莪术活血散结。面浮足肿加车前子(包煎)、猪苓利水消肿。呕血、便血加槐花、地榆炭、大黄粉(冲服)凉血止血。胰腺癌患者口干舌燥加生地、沙参、石斛滋阴润燥。
中医治疗胰腺癌之药物外治:皮硝120g,单层纱布包扎,敷脐部.融化后可换之。用于胰腺癌膜水患者。大黄30g、朴硝30g,共研细末,大蒜捣膏和匀,外贴患处。用于胰腺癌腹部可扪及肿块者。甘遂9g、砂仁9g,共研细末.取大蒜头捣烂,水调成湖,外敷脐上。用于胰腺癌腹水患者。
胰腺癌晚期症状
胰腺癌晚期,因为该病是个慢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所以得这个病,主要是人体脾胃虚弱,抵抗力降低,对外来和内在的邪气抗争无力,引起病邪聚集在胰腺部位,因为正气虚弱,所以反过来对癌的生长的控制力度不够,引起癌生长加速,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
胰腺癌晚期病人一般体质虚弱,脾胃不好,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有时候上腹部疼痛和饱胀,大便也不正常。假如长在胰腺头部,还可以压迫总胆管,病人出现黄疸和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出现皮肤瘙痒。因而,离世前,主要是被癌消耗掉的。
晚期病人基本都很消瘦,吃饭不好,倘若转移到肝,最后可能因为肝功能不全而离开人世,也有转移腹腔的,出现大量的腹水,出现低蛋白血症,最后腹水既无法用药物排出,也无法用抽水的方法来解决,因为,人体产生的蛋白太低,不解决低蛋白血症,就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腹水会不停的生长,部分病人死于肝功能衰竭。
总的说来,不同的胰腺癌晚期病人,离世前的症状会不同的,根据癌破坏了哪些脏器,破坏了人体的哪方面的平衡综合起来才能知道,因而,不同的胰腺癌晚期病人死前的症状会不同的。
小腹痛也可能是大问题
胰腺癌的发生,起初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及隐痛,但如果累及到腹腔神经丛,那么腰、背也会出现疼痛。针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可能会将其诊断了胃病、或腰肌劳损,可能会服用些胃药,或做个推拿把些解决了。随着病情进展,类似胃病的症状会逐渐减弱,取而代之是患者的眼球巩膜发黄,小便颜色变为深黄色、红茶色等,严重时全身皮肤也会发黄,即出现胰头癌最突出的症状———无痛性黄疸。但是该症状与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石症等很相似,同样应早到医院排查。
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和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使许多患者被误诊,严重影响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最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胃炎。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1、年龄超过40岁中老年男性;
2、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的患者;
3、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
4、有癌症家族史、吸烟酗酒史者;
5、急、慢性胰腺炎者;
6、无肥胖并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
通常体重明显减轻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标志,虽然胃病也会有这样的症状出现,但却没有胰腺癌来得那么明显。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患者朋友们应及时想到胰腺癌发生的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建议,多吃蔬菜和水果可减少胰腺癌危险,而且植物性食品中的纤维素和维生素C有保护胰腺的作用。暴饮暴食和酗酒可致慢性胰腺炎,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患癌危险。
胰腺癌疼痛是怎么回事
疼痛几乎是每个胰腺癌患者都要面临的问题。9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有腹痛,由于肿瘤的部位不同,胰腺癌腹痛呈多样性:腹痛初期较轻,口服药物即可控制;以后逐渐加重,常为持续性、间断性钝痛、钻痛,由于腹痛在饭后1~2小时加剧,所以患者常常害怕吃饭,患者夜间不能入睡,常常采取蹲位,弯腰坐位、蜷膝侧卧位以使腹部疼痛减轻。
据统计,有10%左右的癌痛患者疼痛得不到满意的治疗,称这部分疼痛为顽固性癌痛,晚期胰腺癌伴有的腹痛就是顽固性癌痛之一,患者疼痛剧烈时,多伴有腰背持续性疼痛,十分痛苦,癌痛累及腹腔内脏、腹膜时,疼痛将累及整个腹部,此时药物治疗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这是因为支配胰腺的神经是腹腔神经丛的一部分,腹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互相连结,形成密集的网络,并向周围发出许多分支,形状好像太阳的光芒,所以有人称它为太阳丛。当胰腺发生癌变的时候,腹腔神经丛就会接到疼痛信号,并将它传向大脑,由于腹腔各个器官之间神经紧密相连,所以疼痛信号会在他们中间不断传导,结果胰腺癌患者就会出现广泛、顽固的腹痛。
胰腺癌能治愈吗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这些表现出疼痛的病人有85%-95%已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是进展期。
目前治疗胰腺癌疼痛的办法内科治疗除了麻醉药物外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腹腔神经丛切除一度作为唯一的手术方式,但创伤巨大,没有广泛应用。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帮胰腺癌患者不开刀缓解疼痛或是解除疼痛及提供生存质量哪?有,超声波局部消融是目前针对胰腺癌疼痛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70%以上。大大提高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下是针对胰腺癌症状的介绍和超声波消融胰腺癌的介绍。
而且不管癌瘤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60%~80%的胰腺癌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而这些表现出疼痛的病人有85%已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是进展期。疼痛一般和饮食无关,起初多数较轻,呈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由于癌瘤的部位和引起疼痛机制不一,腹痛可呈多样表现。其程度由饱胀不适、钝痛乃至剧痛。有放射痛,胰头癌多向右侧,而体尾癌则大部向左侧放射。腰背部疼痛则预示着较晚期和预后差。
胰腺癌者可因癌肿使胰腺增大,压迫胰管,使胰管梗阻、扩张、扭曲及压力增高,引起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胀痛。有时还同时合并胰腺炎,引起内脏神经痛。神经冲动经内脏神经传入左右T6~T11交感神经节再上传,故病变早期常呈中上腹部范围较广泛但不易定位而性质较模糊的饱胀不适、隐痛或钝痛等,并常在进食后1~2h加重,因而惧食来减少因进食而加重的疼痛。
这样拉肚子是癌症信号
肠癌: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等,特别是同时伴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
胃癌:腹泻伴恶心、反酸。 胃癌早期表现常与一般胃肠炎等难以区分,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呈黑色,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体弱乏力,以及恶心、胃部灼热感、上腹隐痛或胀痛等症状时,要考虑肿瘤的可能。40岁上的中年人,或患有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人更要留意,及时做胃镜等排查。
肝癌:腹泻伴上腹部痛。 有资料表明,5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前有腹泻的表现,每天2~20次不等,是由肿瘤引起消化吸收或分泌功能紊乱所致。因此,腹泻是肝癌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但无特异性。中老年人,特别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出现腹部右上方不适、肝区肿大、闷痛并逐渐加重,或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者,要尽早到医院接受彩超、肝功、甲胎蛋白等检查。
胰腺癌:长期慢性腹泻。 由于胰腺被胃和横结肠所遮盖,普通检查难以发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由于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腹泻。因此,难以解释的上腹不适,反复腹泻、脂肪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胆结石等引起的黄疸,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
胰腺癌晚期的护理措施
胰腺癌晚期的护理一、心理护理:(1)及时向病人列举同类手术后康复的病例,鼓励同类手术病人间互相访视;同时加强与家属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沟通和联系,尽量帮助解决胰腺癌病人的后顾之忧。(2)教会胰腺癌病人减轻焦虑的方法。(3)评估胰腺癌病人焦虑程度及造成其焦虑、恐惧的原因;鼓励病人说出不安的想法和感受。胰腺癌晚期的护理二、饮食护理:(1)了解胰腺癌病人喜欢的饮食和饮食习惯,与营养师制定病人食谱。(2)记录胰腺癌患者的进食量,并观察进食后消化情况,根据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3)对于有摄入障碍的胰腺癌病人,按医嘱合理安排补液,补充营养物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4)监测胰腺癌病人的肝功能、电解质、凝血图等(5)按医嘱给胰腺癌患者输注白蛋白、氨基酸、新鲜血、血小板等,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凝血机制障碍等。胰腺癌晚期的护理三、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浴1~2次,擦浴后涂止痒剂;出现瘙痒时,可用手拍打,切忌不能用手抓;瘙痒部位尽量不用肥皂等清洁剂清洁;瘙痒难忍影响睡眠者,按医嘱予以胰腺癌患者镇静催眠药物。
胰腺有什么功能?生癌后有什么症状
胰腺-我们腹部深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器官。这家伙虽小,但身居要位、功能强大,通过内外分泌功能调控胃肠运动、主宰消化、调节人体血糖等等。
所以当胰腺生癌,不能工作了,就会出现厌食,不消化,腹胀,消瘦,乏力,血糖不稳等症状,此外胰腺位置深奥,毗邻胃、肠、肝、脾、胆、腹腔大血管,所以不少胰腺癌一发现就侵犯这些器官了,很难手术切除,这也是为什么胰腺癌生存期短的原因。
有家族胰腺癌病史者,长期吸烟嗜酒者,有胰腺炎、胆石症等慢性病史者,长期贪吃甜食、喜欢肉食者,这些人群如果出现:皮肤眼睛发黄,皮肤瘙痒难愈,体重下降,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突发糖尿病,油滴样大便,这些异常信号,务必要重视。当这些症状莫名其妙、无法解释时,要考虑排查胰腺癌。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胰腺癌和晚期胰腺癌预后天壤之别。
老糖友腹痛警惕胰腺癌
年过七旬的李大爷,患糖尿病已有10年了。近期,他一直感觉胃口不好,多吃两口就觉得饱胀;上腹部疼痛,晚上尤甚;血糖也忽高忽低,服药后仍难以控制;体重减轻。到医院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且包块压迫了胃。后经手术证实,该病变为胰腺癌腹腔转移。
老糖友查出胰腺癌的病例并非偶然。近年来,糖友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这不仅是因为糖尿病和胰腺癌均发生在同一个器官,有许多病理解剖上的联 系;研究也显示,糖友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糖友较非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危险增加约80%;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均证实,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胰腺形成慢性刺 激,从而导致胰腺细胞癌变。糖尿病的病程越长,发生胰腺癌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糖友在诊治过程中应谨防胰腺癌被漏诊、误诊,这值得医生和糖友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