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新生婴儿 接种疫苗
如何护理新生婴儿 接种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
一个半月左右,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无异常反应,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左臂红肿、硬结、化脓等情况,家长不必担忧,因为化脓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现,但化脓处不要擦破,万一因洗澡或穿衣时弄破或脓太多,则要到医院做相应的处理。
小儿脑瘫预防措施
1、科学指导孕产期保健:胎儿从受精卵产生到降生,一直依赖母体生存,孕妇的健康、营养状况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特别是在怀孕前3个月,这是胎儿重要器官发育的关键时刻,感染、中毒、放射线、毒品、药物等因素都会引起小儿脑瘫。另外,产程中出现的难产、窒息等也是造成脑瘫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孕妇应注意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以确保胎儿顺产。
2、认真做好新生儿保健:出生1个月内的婴儿生长发育较快,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病毒、细菌而导致脑瘫。新生儿童没有防御能力,极易受到外界力量的压迫引起窒息。因此,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避免意外的发生,防止枕头、被子等物体堵住口鼻,防止身体受压影响呼吸,防止意外跌落。新生儿应定期到保健中心接受体格检查,按计划接种疫苗。
3、筛查高风险儿童,尽早发现、治疗脑瘫:那些怀孕过程中不顺利、出现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异常症状。一旦发现不正常表现,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治疗。
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1、新生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1)新生婴儿父母都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婴儿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个月、第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微克。在婴儿出生后第8个月及时检测血液里有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要是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水平不高,则需要及时追加一针5微克乙肝疫苗,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2)新生婴儿父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接种时间:新生婴儿出生时以及在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还要2、3、5月各注射1次乙肝疫苗。也可以在出生后立即在婴儿不同部位分别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还要在1月、6月各注射1次。
2、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1、为了能够达到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前一定要先查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根据化验结果判定是否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要是乙肝表面抗体强阳性者,说明体内已有保护性抗体,不须再注射,要是乙肝五项指标全阴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2、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时间,可按0、1、6个月3次注射乙肝疫苗即可。“0”指接种第1针的起始时间。1“为间隔1个月接种第2针。”6“指第1针后的6个月打第3针。
或者可以按0、1、2个月3次注射乙肝疫苗,等三针接种完毕一个月后,需要及时检测抗体的水平是否达标,要是没有达标需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接种了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有效保护时间是3~5年,3-5年后需要到医院检查乙肝疫苗抗体的滴度是否达标,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需要及时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3、意外接触乙肝病毒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要是以前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应在24小时内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有效中和乙肝病毒,一个星期后再接种3针乙肝疫苗。
要是以前接种过乙肝疫苗,并有保护性抗体,要及时检查乙肝抗体的滴度,根据乙肝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需要打乙肝疫苗。要是乙肝疫苗抗体滴度大于10暂时不必打乙肝疫苗;要是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卡介苗的介绍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的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
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孩子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去检查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如果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说明接种不成功,要及时补种。有的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出生时未能及时接种卡介苗,应争取在3个月内尽早接种;如果超过3个月则要先做结核菌素实验,确定未被结核感染才可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哪些情况暂时不宜打新生儿预防针
婴幼儿有以下情况时,不宜接种疫苗:
(1)过敏体质的小儿,如患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等。这些小儿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2)免疫缺陷的孩子,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在化脓性皮肤病时也不宜接种疫苗。因为在免疫缺陷情况下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活疫苗后会导致严重后果;
(3)孩子近期与某种传染病的患儿有过密切接触时,正处于该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内,暂不接种疫苗,待潜伏期过后,可以补种疫苗;
(4)患有各种急性病的孩子,如流行性感冒、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等,接种疫苗可能使原来的疾病加重,还可能使疫苗反应加重,故应暂时停止接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好的时候进行,或待孩子病愈后,再进行补种;
(5)对患有结核病、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在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前,也暂时不做预防接种;遇有低热或者高热者,应先查明原因,积极治疗,烧退后再补种;
(6)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如激素)治疗,或需要放疗治疗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因为时孩子的免疫功能差;
(7)当孩子患有较重的湿疹时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应等待湿疹消退或基本消失时再接种;
(8)有些孩子不宜接种某种疫苗,如有癫痫史、抽风史者不能接种百日咳菌苗、流脑菌苗和乙脑疫苗,因为这类疫苗可能引起抽风,易使旧病复发;与结核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孩子,不可以接种卡介苗;对青霉素过敏的孩子,不能接种乙脑疫菌等。
卡介苗接种部位是哪里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
卡介苗接种部位是在胳膊上的三角肌部位,接种卡介苗时,如果将卡介苗注射在肩上或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出凸的疤痕。卡介苗注射在三角肌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证实,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平均有效率为86%;预防结核相关死亡的有效率为65%,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的有效率为64%,预防播散性结核死亡的有效率为78%。多年来,通过卡介苗接种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有关新生儿脐带脱落的问题
有关新生宝宝脐带脱落的问题,是爸爸妈妈们需要注意的,认为自然脱落了就没事了,有许多事项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新生婴儿的脐带何时脱落
肚脐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通道。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24~48小时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15天自行愈合。新生婴 儿脐带被结扎后,脐窝创面血管还没有完全闭合,再加上脐凹处容易积水而不易干燥,因此,很容易滋生病菌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败血症。
所以,妈妈要每天检查新生婴儿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受尿便污染;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不可进行全身洗浴;每天可用75%酒精棉棍擦拭脐根部。脐 带脱落后,脐凹可能还会有分泌物,此时仍需用酒精消毒。遇有结痂时,应去除痂皮,彻底清洁底部。脐部不可随便涂拭痱子粉等,以免感染。一旦发现有感染症 状,须及时就诊。
护理要点:新生婴儿期的健康是宝宝一生健康的基础。对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孩子出生后1个月,可称为“新父母期”。父母要尽快熟悉新生婴儿的一些生理特点,学会有关护理新生婴儿的科学知识,帮助娇嫩的小生命度过“险关”。
卡介苗需要复查吗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以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那么,卡介苗需要复查吗?
卡介苗一般接种时间是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如果没有及时接种,也要在宝宝2个月内补种。但是为了确保宝宝成功接种到卡介苗,需要进行卡介苗复查。卡介苗复查时间不管你的宝宝是什么时候接种的卡介苗,3个月后你都应该带他到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检查,确保卡介苗已经种上。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接种部位的局部会发生红肿、脓包、最后结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现低热,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些时间可自然恢复正常。待接种部位结痂脱落后,皮肤会留下一个卡痕。个别情况会发生局部反应过于严重,如长期流脓、或伤口感染、腋下淋巴结肿大、破溃等,有时可能造成高热等全身反应,此时应当立即带孩子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再谈百日咳 百日咳相关知识介绍
1.病因: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严重潜在致死性疾病,由于小于6个月婴儿不能被疫苗充分保护,该年龄段百日咳患儿住院率达80%,死亡率接近1%;我国百日咳疫苗从3月婴儿开始接种,但是百日咳最危险的是对于1个月左右新生儿,今天收治的患儿发病已经20天,也就是出生后20天出现症状,一周前症状最严重,有全身的青紫等窒息表现。
2.百日咳的并发症包括脑病、肺炎和呼吸暂停、惊厥、死亡,尤其小婴儿容易因痉挛性咳嗽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
3.百日咳发热不高,往往是低热,很多患儿甚至完全没有发热(也许有低热而家长没有注意到),热退后咳嗽症状加重,尤其是夜间咳嗽剧烈。
4.抗生素在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痉咳期的症状,但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到了痉咳期,这个时期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传染风险,避免疫情扩散,但是已经不能缓解患儿的症状,也不能缩短痉咳期持续时间,也就是说对于周围人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了。
5.所有儿童均建议接种疫苗,大龄儿童和成人建议加强免疫而接种疫苗。我们往往忽略了对青少年和成人接种百日咳疫苗,尤其是孕妇、照顾宝宝的家属、育婴师等。今日收入的患儿的母亲在分娩前一周有剧烈咳嗽,考虑是准妈妈感染百日咳后传染了新生儿,建议孕妇接种百日咳疫苗,准备照顾宝宝的其他家属,比如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应该接种百日咳疫苗(有点难度)。
6.化验:血常规白细胞会明显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比例达60%以上。
7.再次强调:妊娠20周以上孕妇如果不确定近10年曾经接种百日咳疫苗,建议再次接种疫苗,可能与新生儿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建议接种疫苗,否则容易通过家庭成员把百日咳传染给新生儿。
8.治疗首选克拉霉素(≥1月婴儿,7.5mg/kg BID,最大剂量1g/天,疗程7天)或者阿奇霉素(<6月婴儿,10mg/kg ,每天1次,疗程5天。6月,第一天:10mg/kg,第2~5天,5mg/kg。最大剂量每天250mg)。参考文献(Heininger U.Pertussis: what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 should know.Pediatr Infect Dis J. 2012 Jan;31(1):78-9. doi: 1.1097/INF.0b013e31823b034e.)其他药物可以选择TMP-SMX
9.咳嗽剧烈的可以用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缓解症状,存在窒息风险的,可以考虑呼吸机辅助通气,存在呼吸衰竭的,可以考虑体外膜肺治疗(ECMO).
10.感染者应隔离到病后40天,密切接触者观察3周。
注意:此文来自网友分享,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不可擅自滥用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如何考虑接种的疫苗剂量
一般而言,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从现在来看,成人注射10μg疫苗以后的无应答(率)较高。当前推荐的剂量与国际公认的剂量一致,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5μg重组酵母疫苗,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10μg重组酵母疫苗,成人接种2Oμg重组酵母疫苗,免疫缺陷者注射4Oμg重组酵母疫苗。
婴儿湿疹的注意事项
1、喂养方面 提倡母乳喂养。婴儿湿疹应注意什么,为了保证儿童的生长发育,除发现有明确食物加重婴儿湿疹的证据外,不必禁食奶类。因为鸡蛋是婴儿湿疹过敏源检测阳性率最高的食物,建议湿疹婴儿加喂蛋黄延至六个月后,蛋白延至1岁后。添加其他异种蛋白质或水果,采取少量、多次逐渐增加的方式。喂养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穿着方面 婴儿湿疹应注意什么,湿疹孩子穿着宜选择棉、软、宽松衣物,避免人造纤维和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不用羽毛枕、被,衣物,清洗衣物时用碱性弱、刺激性弱的洗净剂,洗涤时尽量漂洗干净。不宜应用塑料制品,尽量少用或不用纸尿布.。
3、皮肤清洁护理 婴儿湿疹应注意什么,婴儿湿疹孩子皮肤清洁不宜用人乳汁,用温凉清水轻拭皮肤即可,沐浴液、香皂、护肤品选择添加成分简单、刺激性小的品种。冬季减少洗浴次数,洗浴时可应用润肤剂,浴后应用地敏感性增湿或保湿霜。
4、居室环境 湿疹患儿居住的居室要求凉爽、通风、清洁,为避免屋尘螨吸入,建议用湿拖把、抹布清扫。冬季居室应使用加湿器以提高环境湿度。
5、防止细菌、病毒感染 湿疹患儿皮肤表面易寄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发加重皮炎损害已为大家公认,婴儿湿疹应注意什么,注意避免外伤,保持皮肤清洁。更应避免接触单纯疱疹患者,以免出现Kaposi水痘样疹。
6、预防接种 儿童期是预防免疫接种的集中阶段。婴儿湿疹对何种疫苗有禁忌是家长常问的问题,除症状严重患儿外,其余均应在症状缓解阶段进行正常预防接种。婴儿湿疹应注意什么,通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风疹病毒、乙肝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细胞培养法制作的狂犬病疫苗是安全无禁忌的;湿疹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局部出现红肿、荨麻疹的情况曾有报道,应注意;免疫功能降低的湿疹婴儿接种卡介苗有发生皮肤结核的危险;国外曾有特应性皮炎婴儿的脑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接种局部出现红斑、硬结、水疱,3-5天后消退的报道。此外特应性皮炎儿童不应随便注射青霉素和血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