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收心从整理文具做起
开学收心从整理文具做起
全市120万中小学生即将正式开学。不少学生开学后都会面临心理上的不适应。有关专家建议,收心可以从整理文具这样的小事做起。
初三家长赵女士说,平时儿子的学习压力也不小,放假就没对他有太多约束,希望他能放松放松。可整个寒假,孩子玩疯了:会同学、看电视、玩游戏……每天都耗到半夜,凌晨一两点睡觉是常事儿。开学前一周,赵女士要求儿子晚上12点前睡觉,早上8点起床,逐渐恢复平日作息,但前期对孩子的过度“放纵”使得收心计划收效甚微。
据了解,每年新学期伊始,不少中学生都会觉得疲倦烦躁、学习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学生甚至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不适等症状。心理学上把这些症状称为“节后综合征”。症状主要表现为长假期间孩子的作息时间被打乱,饮食、睡眠缺乏规律,致使人体器官超负荷运转而引起功能紊乱。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严重影响学习。
丰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康菁菁说,大多数学生只是有点轻微不适,可自我调节,也有一部分学生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向家长、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其实,收心并不一定要做多大的改变,从一些小事儿做起可能效果更好。如在开学前几天,检查一下寒假作业是否全部完成,还有没有遗漏;收拾一下书包和文具盒,需要补充的书本、练习册或文具,要及时购买,码放整齐;给新书包上书皮,写好名字、班级……做这些小事儿都能帮助学生尽快从假期状态中走出来,意识到新学期来了,要做好重新投入学习的准备。学生还可通过慢跑或做一些简单的健身运动来舒缓精神紧张,重新集中注意力。
调整好心理助学生健康走进新学期
1.收心不能急刹车
[症状一:喜忧参半]不少学生反映,开学前几天又开心又难熬。开心是因为可以回到学校和同学见面,难熬是因为家长总喜欢给自己定下很多学习目标,让学生们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掺杂了一些担忧。
[专家诊断]刚开学就采取过分施压的方式给孩子收心不恰当。因为孩子经过假期休息,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容易导致孩子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甚至有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应正面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开学,唤起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不要对孩子说 “开学了,收心啦”之类的警告。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聊聊新学年打算,能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2.消除畏难情绪
[症状二:畏难情绪高涨]编辑发现,多数孩子对开学存在惧怕、逃避的心理,表现出慵懒、茶饭不思的消极“症状”。
[专家诊断]这是孩子普遍存在的对新学期的畏难情绪,尤其是孩子仍处在春节长假的热闹中,突然要“冷处理”迎接开学,大反差下会使孩子抗拒或不合作。专家建议,家长可对孩子配备一些健康情绪的“甜言蜜语”,例如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引导孩子进入新角色,告知其许多未完成的事可以等待下一个假期完成等。
开学恐惧症的症状有哪些
暑假生活即将结束了,可是市区某校初二学生小雪(化名),这几天却不知原因地感到全身不舒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后经心理专家化验诊断,小雪被确诊为患上了“开学恐惧症”。
“开学恐惧症”是一种心理情绪障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严重的还伴有头痛、胃痛等身心不适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暑期放松过度,或是由于假期作业没有完成,导致情绪焦虑。开学前后这段时间,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就可能出现心理不适,会有失眠、恐惧、悲观等心理问题。”殷敏介绍,目前他们已经遇到了十多位有类似症状的学生。
那么如何纠正这种状况呢?专家建议家长,首先帮孩子恢复正常作息时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假期里,许多孩子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常常是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开学后孩子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在假期的最后几天,应抓紧时间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引导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就餐,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
同时,家长可协助孩子准备好开学前的书本、文具等学习物品,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提醒孩子马上就要开学了。在开学前几天,家长尽量少安排或不安排旅游或娱乐活动,也不宜继续购买玩具等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让孩子的心平静下来。同时,可和孩子多聊聊开学的话题,如假期作业、同学关系等。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聊一聊新学期的打算,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这样能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另外,对于有“开学恐惧症”的孩子,家长在开学前可以与孩子一起回学校看看,可能的话,参观一下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地方,帮助孩子放松心情,起到心理脱敏的作用。家长在帮助孩子制定计划的同时,也不妨制定自己的新学期“充电”计划,和孩子一起学习,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假期节日过后如何帮孩子收心
第一、要让孩子逐渐从假期的懒散中走出来。
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多跟孩子聊聊学习、学校的事情,并安排一定时间,回顾上个学期的知识要点,如:英语单词,数学、物理的公式等,逐步减少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等玩乐的时间。同时,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多点接触,也可以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具用品。
第二、要帮助孩子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还可以预习新的功课,如:语文通读课文,英语预习单词,数理化预习前几章,划出难点等,有的放矢地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第三、家长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该从十一假期中尽快走出来,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例如:要孩子按时睡觉休息,但家长却约上几个好友,在家里通宵打麻将,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吗?家长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恢复到平时的状态,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第四、十一后,家长要做到与老师密切联系,对于已经出现了不良症状的孩子,老师与家长要相互沟通,对孩子的症状进行分析,及时疏导;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减轻其内心的压力;家长切忌表现出紧张和过度担心,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状。
孩子的假期综合症是非常常见的正常现象,就类似于很多成年人依旧在假期不想去上班一样。这时候,自制力不足的孩子就需要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总之,孩子的“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只要家长有策略地做好引导,孩子会很快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开学综合征”,虽不是生理疾病,但对学生心理会有不良影响。家长应在开学前一周开始帮助孩子“热身”,以便孩子们尽快“收心”,开学初期,老师也应注意帮助孩子矫正“野”性的延续,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尽量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逐步适应新学期的紧张学习。
当然,引导孩子收心,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专家认为,最好在假期时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系统的学习规划。倘若没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长与(培训)老师的耐心引导。
孩子开学如何收心
1减少孩子娱乐时间。
孩子在假期里,肯定是看了很多电视,包括动画片等等,这虽然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娱乐形式,但是,开学了,就不能总让孩子看电视。
2减少家庭娱乐活动。
孩子马上开学了,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减少与孩子的娱乐活动,同时,也要减少家庭的娱乐活动,比如,打扑克,打麻将等等。
3恢复正规作息时间。
孩子在假期里,可能会养成晚睡早起的习惯,随着离开学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要改变孩子的作息时间,并且保证和孩子一起采用相同的时间。
4适当增加开学话题。
可以在与孩子交谈中,适当增加开学的话题,比如,老师,同学,课程等等,让孩子能够逐渐回忆起在学校的事情,让孩子迫切回到学校。
5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想上学的话,我们一定要及时给孩子进行疏导,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去掉心理负担,以饱满的心态去迎接新学期。
6切忌不可操之过急。
有的家长,在放假的初期给孩子放任很大,没有太在意去管理,而一到开学之前,就会突然加快节奏,加强管理,这样对孩子也没有好处,要循序渐进才好。
7制定日常学习计划。
假期应该有一套学习计划,而且,一定要严格遵守才好,如果假期初期没有制定,就有必要在临近开学的时候补救一下,按照规律学习和生活。
幼升小系列之学习习惯的准备
暑假期间,家长应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改变幼儿园的饮食和起居习惯。学习要专心与认真;爱护书籍与文具,必要的学习用品是应该的,要力求美观实用,不要追求高档,尽量避免购买偏重的用品。如做成各种小动物的转笔刀,带小镜子的大文具盒等。最好使用软硬适度的HB铅笔。一次可以买回很多备用,但不能一下予给孩子很多,免得孩子养成不爱惜学习用品和比阔气的坏毛病。正确阅读与书写习惯;及时复习与巩固;独立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学会自己收拾书包、码放书本、整理文具盒、准备用具;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不形成“橡皮依赖症”等。另外,学习能力方面的准备还包括:认识钟表,知道时间;认识页码,会翻页,找题号;认识课表: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品德、写字、体育、科学、音乐;生活中识字:班级、男女厕所等。
培养儿童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要求家长了解学校要求,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做到在学校和家里一样。
家长可以通过向高年级同学或他们的家长了解学校,现在网络发达,也可以从网上查找资料,总之,在孩子入学之前尽量多找些资料,让孩子了解学校,没有陌生感。
孩子入学前要做好这些准备
学习
从今年9月开学,四川中小学将统一使用新教材,“大换血”的语文教材增加传统文化的篇目,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这一变化让不少家长担忧。
多识字
其实,家长和孩子并不需要刻意为新教材做准备,只需要让孩子在自然的、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尽量多识一些字即可,多识字不仅对学习有帮助,还可以增强他们入学时的自信心。
阅读习惯
学前阶段,家长的重点应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年级上学期的教材中新增了“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家长应在孩子入学前,养成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习惯。
小学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专注倾听的习惯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教材的变化,家长如果想提前引领孩子学习,应侧重于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结合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进行亲子互动,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字,同时也借此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这样的做法和新教材语文学习的思路较为一致。
学习环境
最好能给孩子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专属的书桌和书架。可以摆放孩子的书籍、文具、地球仪、闹钟等。
生活
制定作息时间表
幼儿园和小学的生活完全不同,为了避免孩子刚上小学的不适应,家长需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
在幼儿园,孩子在8点半左右到园,入园后吃早餐,并且有较长时间的午睡;如果迟到,老师会等孩子,家长可以要求给孩子留早餐。但是在小学,孩子7:50或者7:40就要到校,并且还要在入校前吃完早餐,中午没有午睡,或者午睡时间很短。要是上学迟到了,孩子还会被老师批评。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并且每天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早餐,因为大部分小学上午没有加餐,因此孩子要提前适应下这种生活节奏。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有老师会帮忙做一些生活事务,但到了小学,老师的职责主要是教学而非保育,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少,需要孩子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趁着暑假,家长在家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放手让孩子独立吃饭、穿衣、整理书包等等,以免孩子在这些方面受挫。
做好心理铺垫
幼儿园的课程是综合性的,上课以游戏为主,环境相对轻松;但小学课堂上有较为严格的纪律和学习要求,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玩耍时间的减少,孩子很容易产生焦虑感和畏难情绪,导致心理压力,抗拒上学。
因此在暑假里,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去熟悉一下环境,给孩子做好心理铺垫,减少孩子心里的恐慌与畏惧。
开学时,父母应与孩子及时交流,耐心引导孩子述说学校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长还需要教会孩子积极看待批评,让孩子不会轻易因为批评而受伤。
物品
上学必备的小物品,最好提前买好,如果在开学前夕再准备,卖家会根据市场需求提价15%左右。
书包
书包的选用应轻便、合适,以能装上书为宜,不要太大、太重。挑好书包的样式后,一定要给孩子试背一下,6岁左右孩子肩膀还比较窄,那种肩带距离稍宽的书包,孩子每次背的时候,肩带总会滑到胳膊的位置,孩子背起来很不舒服。
文具盒
文具盒的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铅笔
孩子刚入学,写字往往不会使劲儿,往往会擦破作业本,HB写出的字会稍黑一些,不太好擦干净,2H写出的字稍轻,便于孩子涂改。
橡皮
买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孩子能擦得干净,不容易擦破作业本。
闹钟
教会孩子看钟,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生怎么克服开学综合征
首先,学生本身应该从暑假那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中走出来,确立切实可行的新学期目标。其次,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在开学前做好以下五准备。
一、心理:家长应抱乐观的态度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给孩子以信心,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
二、时间:最好在开学前几天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按时起床、饮食。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
三、环境:开学前可以与孩子一起回学校逛逛,可能的话,参观一下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地方。
四、内容:跟孩子多谈谈学校生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从日常娱乐、游玩等话题转向有关学习的话题如假期作业、同学关系等。
五、用品:在假期,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准备文具和其它有关的学习用品,在开学前不宜继续购买玩具等作为礼品送给孩子
家长要怎么应对孩子的开学综合征
1.假期中家长的监护
家长要在假期之始就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使学习、培训、娱乐、旅游等有计划地进行。实施中家长还要注意加强引导和监督,使学生在假期中的学习玩乐有节有度,避免孩子一放假就“放鸽子”。学习和生活失去规律,避免孩子因生活巨大变动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2.开学初家长的调适
临近假期结束、开学之际,家长要提前做准备工作: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其慢慢地调整心理状态,收回假期生活中过于放松的心。通过和孩子聊天,总结回忆假期生活,使孩子意识到开学在即,应该收心投入新一学期的学习,逐步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最好提前一到两周逐渐地给孩子以提示。
腿型不好看怎么矫正 靠墙站立
靠墙站立是一种很好的塑形方式,既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做起来和很简单,坚持每天早晚靠墙站立十分钟就可以起到修饰腿型的作用。在靠墙站立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一定要笔直,小腿尽量的贴近墙壁,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腿部变得越来越直,并且这种方法还具有减肥瘦身的效果,尤其是在饭后站立。
白领女性巧用办公文具做美容
1.妙用加湿器
许多ol都会在办公室准备一个加湿器,因为办公室环境相对封闭,而且空调也会令肌肤更加干燥,有了加湿器可以让环境保持湿润,对身体和肌肤都有 很大的好处。但是加湿器可以用来冷喷肌肤却鲜为人知。加湿器会喷出冷却的水珠喷雾,这对敏感性红血丝肌肤能起到很好的镇静作用,因为红血丝肌肤往往是因为 环境冷热变化的原因使肌肤表皮内的红血丝有扩张的现象,因此肌肤会像苹果一样红彤彤,只要让肌肤得到适当的镇静冷却,红血丝就可以得到相对的缓解。
★加湿器里的水一定要放纯净水,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倒入一些玫瑰水,这样当冷却的水雾喷出,肌肤可以得到更多滋润。
★敏感肌肤可以在冷喷的同时涂抹一些舒缓敏感的保湿霜,加倍抵抗红血丝侵袭。
2.马克杯热敷
如果前一个晚上熬夜赶会议报告,那么第二天肯定是面如菜色,气色不佳,用再多的化妆品护肤品都是枉然,这个时候需要促进肌肤的微循环,可以在办 公桌放上一瓶护肤精华和提亮肤色面霜,赶到公司后在面部均匀地涂抹,并且用手掌做轻微的按抚,在马克杯中倒入温水,面部紧贴马克杯面热敷,这样不仅可以刺 激肌肤血液循环,也可以让表皮的面霜更快地渗透入肌肤,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让气色焕然一新。
选择马克杯时,好选择厚实的杯身,并且一定要灌入温水,切忌都加热水,杯子温度过高容易烫伤肌肤,也会加速肌肤水分流失。可以再搭配使用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润肤霜,让你一天都能拥有好气色。
3.圆头笔醒肤术
工作了大半天,不论是精神还是肌肤都开始进入疲惫期,这个时候给肌肤振奋一下,做个小小的穴位按摩无疑可以让神采立刻恢复,同时也可以缓解工作一天的疲劳和压力,对视力也很有帮助!
step1.用笔头较圆的一端按压耳根处的穴位,可以在原地画小圈按摩,左右各4次,每次维持10秒钟。这个按摩可以缓解脑部疲劳。
step2.用笔头较圆的一端按压太阳穴位置,顺时针逆时针各画小圈按摩数次,每次可维持10-15秒。这个按摩可以缓解精神压力。
step3.用笔头较圆的一端按压鼻翼两侧两指位置四白穴,可以顺时针逆时针各画小圈按摩数次,每次维持10秒钟左右。这个按摩可以减除眼压,减淡黑眼圈。
step4.用笔杆子在颈部由上至下,由下至上来回滚动,这样不仅可以使血脉流畅,加速淋巴排毒,更可以减轻长时间工作后的肩颈疲劳,一举数得。
4.隐形眼镜盒补妆法
OL大多都会有这样的烦恼,一到下午眼睛周围就会特别地干燥,同时眼周的妆容也特别容易晕染,可能睫毛膏因为肌肤出油而晕开,也可能是眼线到下午已经只剩半根,又或者是眼周因为太干出现卡粉,这一切都会令你看起来疲倦苍老,因此绝妙的补眼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step1.首先准备一个隐形眼镜盒,在一格里装上滋润的乳液或乳霜(质地视个人的肌肤干燥程度而定),另外一格则装上少量的粉底乳,盖好眼镜盒放入化妆包。
step2.当妆容晕染时,使用双头棉棒(好选用一头尖,一头圆的),先用尖头棉棒蘸取白色乳液,在眼周脱妆和干燥处轻轻擦拭,可以轻易擦去晕开的妆容,也可以对肌肤起到很好的滋润作用。
step3.再用棉棒的圆头端蘸取粉底乳,在眼周轻轻的点涂,并用棉棒轻轻地涂匀,这样眼周粉底有了之前乳液的滋润,会更加自然服帖,眼睛自然可以一天都神采飞扬。
孩子入学前必须做的五准备
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学了,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请相关专家教给大家五个步骤,让孩子充分做好上小学的身心准备。
1、心理准备:成长很自豪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要多鼓励、赞赏孩子,并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比如,家长可以说:“今天玩具收拾得真干净,真像一名小学生!”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产生羡慕小学生、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入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一下小学,这样入学后孩子的陌生感就不会太强烈。
家长要特别注意,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比如:“你再不听话,让小学老师来管你!”这样的话语,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不该有的心理压力。
2、体能准备:坐够三刻钟
乐乐开学就要上一年级了,为了适应小学生活,妈妈在暑假前带乐乐旁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但是,妈妈发现,先不说能不能听懂,乐乐根本无法坚持坐够45分钟。20分钟后,乐乐明显累了,想出去走走甚至躺一会。
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延长、增强。很多孩子上幼儿园时,一生病就不用去了。但如果上了小学还总是生病的话,就要耽误功课了。
因此上小学前,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减少疾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带领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能坚持听讲45分钟而不感到疲劳。另外,入学前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3、能力准备:集中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新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幼儿阶段的注意力,主要是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师。
针对这一变化,从幼儿园大班起,老师和家长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如果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座位上坐不住,随时都要走动,他们上小学就会十分困难。
其实,注意力的培养,从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开始了。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适当的静坐做事训练,让孩子学会专注。比如,让孩子静静地玩积木,玩的时候家长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扰孩子,直到他自己转移注意力,丢掉积木。很多时候,家长或老师会无意识地打断正在投入玩耍的孩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一长,孩子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了。
4、习惯准备:在家吃早餐
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孩子还可以午睡。而上小学就要严格遵守小学的时间安排。因此,家长要提前1年,了解小学的作息安排,并以此时间为标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让他们养成按时起床、吃早饭、洗漱等生活习惯。同时,要知道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书桌及铅笔盒等。同时,在饮食习惯上,孩子需要从在幼儿园吃早餐过渡到在家吃早餐,因此家长需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时间要固定,让孩子养成定时早餐的习惯。
5、物质准备:文具别太多
物质准备是指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像书包、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彩笔等。家长在准备时,不用过于追求样式和数量,够用就行。如铅笔,可准备3支即可。家长要向孩子介绍各种学习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特别是橡皮的用法,告诉孩子不能过于依赖橡皮,应该想好了再写。另外,还要让孩子懂得爱惜所有学习用品。同时,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应一切以舒适、简单、实用为主。
节后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注意集中
给自己5分钟的开始时间。
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小事情,比如整理文件,打扫卫生,工作中的一些仪式感对于唤起我们的工作状态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