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灸治疗疟疾

针灸治疗疟疾

【概说】

疟疾,是指寒战,高热,汗出并周期性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其它季节也是可散在发病,主要是由于感受疟邪及瘅毒疫疠之气所致,有一日一发称日疟,二日一发为间日疟,三日一发为三日疟之不同,如久疟不愈,在胁下形成积块,称为疟母。

【病因病机】

(一)感受疟邪及风寒、暑湿之气,邪毒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入则与阴争而寒;出则与阳争则热,邪正交争而发疟疾;如邪正相离,邪气伏藏,不与营卫相搏,则寒热休止。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致气血虚弱,正气不足,或劳倦太过,体质虚弱,疟邪乘虚而入。张景岳说:’疟疾本由外感,……惟禀赋怯弱,劳倦过度者尤易感邪”。

【辨证治疗】

主证:寒热往来,先寒后热,汗出而息,发作有时。发病之初,呵欠乏力,毛孔粟起,旋即寒战鼓颔,寒去则内外皆热、体若燔炭,头痛如裂,面赤唇红,烦渴引饮,口苦而干,胸胁痞满,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紧或弦数。如疟久不愈,则胁下结块而成疟母。

治法:取督脉、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以通调督脉,和解少阳。在发作前二小时针之为宜。发作时寒多热少的,针灸并用;热重寒轻的只针不灸。

处方:大椎、陶道、后溪、间使、液门、足临泣。

随证配穴:热重加曲池,毫针泻法。疟母加章门,灸痞根。高热神昏谵语者,点刺十二井穴出血。

方义: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配陶道,退邪热,调阴阳,为治疟要穴;液门、足临泣和解少阳经气;后溪通督脉,为小肠经输穴,功可宣发太阳与督脉阳气,祛邪外出;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厥阴、少阳相表里,故间使可调气机,引邪外出,为治疟之要穴,诸穴合用,能通阳祛邪,表里双解,调和营卫,使疟疾止而病痊愈;曲池配大椎以增退热之效;章门为脏会,可调脏气;痞根为治痞块奇穴。

东革阿里的营养价值 预防癌症

东革阿里含有多种生物碱,还能能够治疗疟疾、过敏症、发烧等病症,另外,它也含有多种元素可以抗癌、抗氧化、抗风湿等等,适合男女老少各年龄层的人士。


南非叶的功效 消毒

南非叶提取物具有消毒作用,经常用于治疗疟疾、性传播病,同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代替碘酒,外用于伤口消毒。


头临泣位置图 头临泣的配伍疗法

1、头临泣穴配水沟穴、大椎穴、十宣穴、腰奇穴:缓解治疗癫痫、中风昏迷;

2、头临泣穴配间使穴、大椎穴、肝俞穴、胆俞穴:缓解治疗疟疾;

3、头临泣穴配印堂穴、百会穴、头维穴:缓解治疗头痛;

4、头临泣穴配腕骨穴、阳谷穴、申脉穴:缓解治疗风眩。


上星什么意思 上星配伍疗法

1、上星穴配丘墟穴、陷谷穴:缓解治疗疟疾;

2、上星穴配印堂穴、素髎穴、百会穴、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支沟穴:缓解治疗酒渣鼻;

3、上星穴配大椎穴:缓解治疗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

4、上星穴配合谷穴、太冲穴:缓解治疗头目痛;

5、上星穴配水沟穴:缓解治疗癫狂。


仙鹤草的神奇功效 截疟

仙鹤草有截疟之功,治疗疟疾寒热,可单以仙鹤草研末,于疟发前2小时吞服,或水煎服。


制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截疟

首乌有截疟之功,常用于和人参、当归等补气药物一起治疗疟疾日久,气血亏虚之症。


疟疾是什么病 疟疾能治好吗

随着医疗技术及水平的提高,疟疾患者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好是可以被治愈的。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以前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现在已普遍开始采用青蒿素复方药来治疗疟疾,其抗药性低,治愈率高,效果更明显。


神道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道穴配伍治病方

配关元治身热头痛;配神门治健忘惊悸;配百会,三阴交治失眠健忘,小儿惊风,痫证;配心俞,厥阴俞,内关,通里,曲泽治胸痹;配大椎,曲池,风池治外感发热,头痛;配大椎,后溪,阳池治疗疟疾。配合谷,委中治疗疔疮。


疟疾的针灸

【概说】

疟疾,是指寒战,高热,汗出并周期性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其它季节也是可散在发病,主要是由于感受疟邪及瘅毒疫疠之气所致,有一日一发称日疟,二日一发为间日疟,三日一发为三日疟之不同,如久疟不愈,在胁下形成积块,称为疟母。

【病因病机】

(一)感受疟邪及风寒、暑湿之气,邪毒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入则与阴争而寒;出则与阳争则热,邪正交争而发疟疾 ;如邪正相离,邪气伏藏,不与营卫相搏,则寒热休止。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致气血虚弱,正气不足,或劳倦太过,体质虚弱,疟邪乘虚而入。张景岳说:’疟疾本由外感,……惟禀赋怯弱,劳倦过度者尤易感邪”。

【辨证治疗】

主证:寒热往来,先寒后热,汗出而息,发作有时。发病之初,呵欠乏力,毛孔粟起,旋即寒战鼓颔,寒去则内外皆热、体若燔炭,头痛如裂,面赤唇红,烦渴引饮,口苦而干,胸胁痞满,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紧或弦数。如疟久不愈,则胁下结块而成疟母。

治法:取督脉、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以通调督脉,和解少阳。在发作前二小时针之为宜。发作时寒多热少的,针灸并用;热重寒轻的只针不灸。

处方:大椎、陶道、后溪、间使、液门、足临泣。

随证配穴:热重加曲池,毫针泻法。疟母加章门,灸痞根。高热神昏谵语者,点刺十二井穴出血。

方义: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配陶道,退邪热,调阴阳,为治疟要穴;液门、足临泣和解少阳经气;后溪通督脉,为小肠经输穴,功可宣发太阳与督脉阳气,祛邪外出;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厥阴、少阳相表里,故间使可调气机,引邪外出,为治疟之要穴,诸穴合用,能通阳祛邪,表里双解,调和营卫,使疟疾止而病痊愈;曲池配大椎以增退热之效;章门为脏会,可调脏气;痞根为治痞块奇穴。

【其它疗法】

1、耳针

取穴: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肝、脾。

方法:在发作前1-2h针刺,强刺激,留针1h,连续针3天。

2、穴位敷药

(1)取大椎穴,要发作前2h,用胡椒或朝天椒1-2个捣烂,外敷3-4h。

(2)取内关穴,用烟丝两份,生姜1份,共捣烂,取如硬币大小一块敷穴位上。

(3)取内关,用鲜毛莨或野薄荷或独头蒜适量,捣烂、在发作前1-2h敷穴上,外用胶布固定3-4h。

【附注】

针灸治疗疟疾,以间日疟效果较好。

相关推荐

自闭症可以针灸吗,针灸对自闭症有效果吗 针灸治疗自闭症效果好吗

针灸治疗自闭症效果一般。因为自闭症患者的语言中枢功能不全,导致其社交障碍,而针灸治疗能针对额叶颞叶两个脑区起到刺激作用,从而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智力以及语言能力都有所帮助,能起到醒神开窍的作用。目前针灸治疗只能起到辅佐治疗的作用,但是副作用小。

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好吗

现在人很多都有是失眠的情况的,治疗失眠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针灸治疗失眠方法是很多都很信赖的方法,没有用过针灸治疗失眠的人一定都会怀疑治疗的效果的,现在我们就看看针灸治疗失眠究竟有什么原理呢? 其实中医针灸主要针对人们身上的穴位进行的,针灸的时候尽量的挑选一些可以安神养颜辅助睡眠的穴位就好了,同时针灸治疗失眠还可以让身体阴阳平衡,还能打通身体的经络,我们现在看看详细的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1、平衡阴阳

蒿子粑粑是用什么做的 蒿子粑粑有什么营养

蒿子粑粑里面还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2,可以达到清热解暑作用,对于湿热黄疸以及阴虚发热问题都有很好的解决作用。而且还可以治疗疟疾而引起的寒热问题,可以达到凉血退虚热作用,如果晚上热早上起来又很怕冷的人,就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蒿子粑粑。

青蒿的鉴别与应用

青蒿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玟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下膛渐细小呈条形。质略硬,断面黄白色,中部有髓,白色,叶互生,暗绿色,卷缩,完整者展开后呈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临床常用于暑热外感、发热无汗或温热病发热恶寒等证,还可用于治疗疟疾。因青蒿能退虚热,故还可用于阴虚发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临

古代南方普遍存在的瘴气现在还存在吗

照我们老师寄生虫老师讲的,瘴气会致病的本质是疟原虫 因为瘴气大多存在于潮湿湿热环境,这种环境下蚊虫多啊 疟原虫属于虫媒传播 ,通过蚊子传播 。也就是相当于在湿热环境下 人易得寄生虫病,但是古人没有认识到本质 以为是空气有毒 所以说是瘴气。疟疾是人类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国外古籍中称疟疾为“bad air”,后来意大利学者称疟疾为“malaria”,“mala”是不良,“aira”是空气之意;与我国古代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首先,针灸治疗帕金森,要注意什么。根据帕金森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治疗。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共济失调,可选用平衡区。语言障碍,可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分选语言区。如果有感觉障碍,可选择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其次,针灸治疗帕金森注意。针灸的选穴问题。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实际施治过程中。可根据,帕金森,的临床表现。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选用,这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疟疾中医治疗

1.正疟症状【主症】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治法】和解达邪。【方药】柴胡截疟饮化裁:柴胡、半夏、常山、红参、草果、大枣、黄芩、生姜、槟榔。若表实少汗而恶寒重者,加桂枝、防风、羌活以解表发汗;口干欲饮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湿热偏盛,胸脘满闷,可去人参,加苍术、厚朴、青皮以理气化湿。2.温疟

阳池穴针灸怎么操作

针灸阳池的方法取穴法:肘关节半屈,旋前姿势,第3,4指夹缝的延长线上,距腕背侧横纹下0.4寸。在腕背横纹内1/4与外3/4交界处,总指伸肌腱尺侧缘。进针方向:从手背面向掌侧面随刺与腕背面成90°。进针深度:直刺,进针0.5-1.5寸,或向左,右手刺0.5-1寸。留针20分钟;温和灸10-15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直刺,在局部会有酸胀感,可扩散至中指;向左右手刺,局部酸胀,可扩散至整个腕关节。功能主

枸杞根有什么作用 治疗疟疾

枸杞根1两,茶叶1钱,水煎后于发作前2~3小时顿服。试用于150例患者,其中145例均控制发作,有的服1剂即见效。

青蒿的做法大全

青蒿常与藿香、佩兰、滑石等用于外感暑热;和黄芩、半夏、竹茹等用于温热病寒热往来及疟疾等症。用于阴虚发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常和秦艽、鳖甲、地骨皮等同用。用于夏季感受暑热,常配银花、连翘同用;治疗多种虚热,如骨蒸劳热、盗汗、温病热入阴分,亦可治疗久热不退及小儿夏季热,本品治疗疟疾发热疗效颇佳,常配鲜荷叶、鲜竹叶、金银花、滑石甘草、西瓜翠衣等配伍;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