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为什么会发生胎盘早剥
孕妇为什么会发生胎盘早剥
1、孕妇的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引起底蜕膜小动脉痉挛、梗塞,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导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进而导致胎盘剥离。出血不断增加,血肿面积也不断扩大,胎盘剥离面积也随之扩大。孕妇的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最重要的原因,约占发生率的一半。
2、腹部损伤。孕妇腹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可引起底蜕膜血管的破裂、出血,导致胎盘早剥。
3、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羊水流淌速度过快、过多,可使宫腔压力骤降,宫腔容积突然缩小,引起子宫壁与胎盘之间错位、剥离,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也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原因之一。妊娠晚期性交或患有阴道炎时,易发生胎膜早破。双胎分娩时,第一胎娩出后,或羊水过多的孕妇进行破膜放羊水时,羊水流出速度过快,也易发生胎盘早剥。
4、子宫静脉压升高。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产妇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盆腔静脉和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持续升高,造成蜕膜内静脉过度淤血、破裂出血,导致胎盘剥离。
孕妇胎盘早剥的情况是很多的,而且也有可能是因为上述的几个因素产生的,有的孕妇会因为外力的撞伤发生一些意外,会让胎盘过早的出现剥离,也会产生胎儿发育过程中的意外,关于胎盘早剥的病因上述讲述的很详细了。
准妈妈如何预防胎盘早剥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妇女在妊娠期最为常见的特有疾病。其发病率高,国内报道可达43.3%—60%,成为在产前检查中必须重点观察的疾病。妊高症持续发展对母婴危害很大,其中的严重危害之一就是诱发胎盘早剥,易造成早产、难产,并促进胎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疾病增加。
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其与胎盘早剥的关系已比较明确,被公认为胎盘早剥的最主要诱因。其作用机理是妊高症引起子宫底蜕膜层的小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和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使得胎盘易从子宫壁剥离而发生胎盘早剥。
并不是所有妊高症都会诱发胎盘早剥,只有那些控制不良,持续发展的中重度妊高症患者才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对象。因此,若孕妇在妊娠中后期感到头痛、头昏、眼花及下肢水肿等表现,并在产前检查中发现血压增高,蛋白尿和浮肿等情况,就要及时作出妊高症的诊断,予以积极有效处理措施,控制妊高症,防范胎盘早剥。
轻度妊高症重在休息,饮食调理,保持休息及睡眠时的正确体位,即左侧卧位,大多数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中重度妊高症应住院治疗,在医生监护下规范治疗下减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一方面严格防止子痫及其并发症,另一方面防范胎盘早剥和早产的发生,特别是临近妊娠晚期及临产时,务必有效控制妊高症的病情,同时警惕胎盘早剥的风险。
一旦控制不良的妊高症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虑及胎盘早剥的可能:
①无明原因的胎心率异常变化,同时伴有临产先兆(阵发性宫缩性腹痛);
②子宫张力增高伴胎心率减缓;
③出现阴道持续少量流血或流出出血性羊水;④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确诊后要果断采取措施尽快结束分娩,以降低胎盘早剥对母婴造成的更大危害。
胎盘早剥的症状以及病因
孕妇在怀孕20周以后,出现胎盘从子宫壁剥离,胎儿的胎盘位置不正的,这样就称之为胎盘早剥,而胎盘早剥,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还有这种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容易导致胎儿死亡,孕妇生命受到危害。那么到底胎盘早剥的症状是什么呢?应该怎么治疗和处理呢?
胎盘早剥的症状比较明显,一般与很多因素有关。可能与孕妇的血管病变有关,或者是一些慢性的疾病有关,容易导致分娩的时候羊水过多,或者失血过多等,这样对于胎儿和母体都是危害很大的。
胎盘早剥的症状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国外1%~2%,国内0.46%~2.1%。
病因
胎盘早剥确切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孕妇血管病变:孕妇患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时,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增高。妊娠合并上述疾病时,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等。
2.机械性因素:外伤尤其是腹部直接受到撞击或挤压;脐带过短(<30cm)或脐带因绕颈、绕体相对过短时,分娩过程中胎儿下降牵拉脐带造成胎盘剥离;羊膜穿刺时刺破前壁胎盘附着处,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等。
3.宫腔内压力骤减:双胎妊娠分娩时,第一胎儿娩出过速;羊水过多时,人工破膜后羊水流出过快,均可使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
4.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巨大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容易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剥离。
5.其他:一些高危因素如高龄孕妇、吸烟、可卡因滥用等与胎盘早剥发生有关。
症状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胎盘早剥分为3度。
1.I度: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小,患者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腹部检查见子宫软,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产后检查见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即可诊断。
2.Ⅱ度:胎盘剥离面为胎盘面积1/3左右。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量成正比。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见子宫大于妊娠周数,子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胎盘附着处压痛明显(胎盘位于后壁则不明显),宫缩有间歇,胎位可扪及,胎儿存活。
3.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临床表现较Ⅱ度重。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且休克程度大多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腹部检查见子宫硬如板状,于宫缩间歇时不能松弛,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若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属Ⅲa,有凝血功能障碍属Ⅲb。
治疗
胎盘早剥处理不及时,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
1.纠正休克:对处于休克状态的危重患者,开放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休克抢救成功与否,取决于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2.及时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前,胎盘剥离有可能继续加重。一旦确诊Ⅱ型或Ⅲ型胎盘早剥,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孕妇病情轻重、胎儿宫内状况、产程进展、胎产式等决定终止妊娠方式。(1)阴道分娩以外出血为主,I度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宫口已扩张,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可考虑经阴道分娩。人工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缩小子宫腔容积,用腹带裹紧腹部压迫胎盘,使其不再继续剥离,必要时静脉滴注缩宫素缩短第二产程。产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等以及胎儿宫内状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结束分娩。(2)剖宫产适用于①Ⅱ度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②I度胎盘早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③Ⅲ度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胎儿已死,不能立即分娩者;④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剖宫产取出胎儿与胎盘后,立即注射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发现有子宫胎盘卒中,配以按摩子宫和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多数子宫收缩转佳。
3.并发症的处理:(1)凝血功能障碍必须在迅速终止妊娠、阻断促凝物质继续进入母血循环的基础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凝血因子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及血小板,是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的有效措施。(2)肾衰竭患者尿量<30ml/h,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及时补充血容量;血容量已补足而尿量<17ml/h,可给予20%甘露醇500ml快速静脉滴注,或呋塞米20~40mg静脉推注,必要时可重复用药,通常1~2日尿量可恢复正常。(3)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子宫收缩药物,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米索前列醇等;胎儿娩出后人工剥离胎盘,持续子宫按摩等。若仍有不能控制的子宫出血,或血不凝、凝血块较软,应快速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胎盘早剥出血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
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首先要了解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多数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确诊胎盘早剥,抢救时须沉着镇定,与家属做好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2、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
对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UGR、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3、做好孕期保健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宣教,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妊娠晚期避免仰卧及腹部外伤,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
4、重度胎盘早剥的抢救
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至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这时要及时抢救。
胎盘早剥
胎盘早期剥离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是伴有疼痛性的阴道出血,然而胎盘早期剥离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是较大的。
1、轻型
多以阴道出血及轻度腹痛为主,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体征不显著,若发生于分娩期则产程进展较快,腹部检查:子宫软,宫缩有间歇,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多正常,若出血量多则胎心率可有改变,压痛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局部(胎盘早剥处)压痛,产后检查胎盘,可见胎盘母体面上有凝血块及压迹,有时症状与体征均不明显,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才发现胎盘早剥。
2、重型
以内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征,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至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触诊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尤以胎盘附着处最明显,若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则子宫压痛多不明显,子宫比妊娠周数大,且随胎盘后血肿的不断增大,宫底随之升高,压痛也更明显,偶见宫缩,子宫处于高张状态,间歇期不能很好放松,因此胎位触不清楚,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2或以上,胎儿多因严重缺氧而死亡,故重型患者的胎心多已消失。
胎盘早剥的并发症
很多疾病都不会是仅仅的单纯的某一毕竟,而会伴随很多的并发症,胎盘早剥也不例外。胎盘早剥的并发症主要有DIC与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大出血和伴有妊高征。因此,孕妇怀孕期间一定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胎盘早剥的发生。
1、DIC与凝血功能发烧障碍。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胎死宫内的患者可能发生DIC与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下、粘膜或注射部位出血,子宫出血不凝或仅有较软的凝血块,有时尚可发生尿血、咯血及呕血等现象。
2、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对子宫肌层的影响及发生DIC而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大且严重。
3、 重型胎盘早剥大多伴有妊高征,在此基础上加上失血过多、休克时间长及DIC等因素,均严重影响肾的血流量,造成双侧肾皮质或肾小管缺血坏死,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孕妈咪睡姿会导致胎盘早剥吗
1、DIC与凝血功能障碍 重型胎盘早剥 特别是胎死宫内的患者可能发生DIC与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为皮下 粘膜或注射部位出血 子宫出血不凝或仅有较软的凝血块 有时尚可发生尿血 咯血及呕血等现象 对胎盘早剥患者从入院到产后均应密切观察 结合化验结果 注意DIC的发生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出现 并给予积极防治 。
2、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对子宫肌层的影响及发生DIC而致的凝血功能障碍 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大且严重 必须提高警惕。
、3 急性肾功能衰竭重型胎盘早剥大多伴有妊高征 在此基础上加上失血过多 休克时间长及DIC等因素 均严重影响肾的血流量 造成双侧肾皮质或肾小管缺血坏死 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睡姿导致胎盘早剥?
最近一个月内,某妇儿中心接收4例因“胎盘早剥”而送急诊抢救的孕妇。这4位突然发病的准妈妈,3位痛失即将出生的宝宝,只有一位因送院及时而保住了宝宝的生命。医生说,这几例意外的发生,均和孕妇睡姿有关,医生建议孕妇怀孕28周后睡觉时最好侧卧,平躺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导致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怎么引起的
1.血管病变
胎盘早剥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尤其已有全身血管病变者居多。当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形成血肿,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2.机械性因素
外伤(特别是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腹部直接触地等)、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部下降,均可能促使胎盘早剥。此外,双胎妊娠的第一胎儿娩出过快或羊水过多于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使子宫内压骤然降低,子宫突然收缩,也可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3.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孕产妇长时间仰卧位时,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时由于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子宫静脉却瘀血,静脉压升高,导致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4.吸烟
近10年的研究证实了吸烟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有报道吸烟使胎盘早剥发生危险增加90%,并随着每天吸烟数量的增加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性也增加。吸烟使血管发生退行性变而增加了毛细血管的脆性,并且尼古丁对血管收缩的影响以及血清中一氧化碳结合蛋白浓度升高均可导致血管痉挛缺血,从而诱发胎盘早剥。
5.胎膜早破
国内外很多研究报道了胎膜早破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胎膜早破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性较无胎膜早破者增加3倍,其发生的机制不明确,可能与胎膜早破后伴发绒毛膜羊膜炎有关。
6.滥用可卡因
有报道指出,在妊娠期间滥用可卡因50例孕妇,其中8例死胎是由于胎盘早剥引起的。另有报道112例孕妇在孕期滥用可卡因,结果发生胎盘早剥者占13%。
7.孕妇年龄及产次
孕妇年龄与胎盘早剥发生有关,但有学者报道产次比年龄更倾向于与胎盘早剥有关。随着产次的增加,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性呈几何级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