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补充维生素a的作用
婴幼儿补充维生素a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A对于宝宝的视力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维生素A可影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导致暗光下的视力障碍,出现夜盲症或干眼症。而除此之外,专家介绍,维生素A在婴幼儿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还具有很多其他的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宝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干燥、抵抗力下降等症状,此外,维生素A有助于巨噬细胞、T细胞和抗体的产生,增强婴幼儿抗御疟疾的能力。维生素A对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同样意义重大,当婴幼儿体内缺乏维生素A时,骨组织将会发生变性,软骨内骨化过程将会放慢或停止,使孩子发育迟缓,牙齿发育缓慢、不良。
另外,对待孩子健康,家长们要谨慎,更要善于思考、科学理性,要避免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草木皆兵的育儿方式,以科学的方式照顾宝宝是最理性的做法!
宝宝要吃维生素d吗 宝宝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
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品。美国儿科学会和我国营养学会都规定,婴幼儿每天要补充400-800个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但是母乳里的维生素D含量只有22个国际单位(IU),因此,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100克配方奶粉(冲成奶为800ml)约含维生素D200个国际单位,现在大多数配方奶粉中都是这个剂量。而婴幼儿一天维生素D的推荐量为400个国际单位。如果婴幼儿一天吃800ml的奶,每天摄入维生素D200个国际单位,仅为推荐量的不到一半,显然是不够的。况且奶粉冲调时要拆开包装,打开密封罐,见到阳光后维生素的效用要降低。为此,建议每天或隔天补充维生素D400个国际单位。
食物中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而母乳和一般的奶制品的维生素D含量极少,谷物和蔬菜中则更少。婴儿在婴儿期才刚刚添加辅食,很多食物只能尝一两口,而幼儿本身食量也不大,所以每天从母乳或正常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D并不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补充,就有可能导致宝宝缺钙。
从理论上讲,婴幼儿可以通过晒太阳,帮助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要求身体暴露部分较多,而且每天晒太阳时间最好在两个小时以上,而且必须要裸露皮肤,且在阳光直晒,而对于小婴儿皮肤娇嫩,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达到。所以,单纯靠晒太阳还是不够的,还要结合饮食等多种途径。如北方冬春两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即使晒太阳,也要充分补充。因此,现在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多采用外补的方法。
婴儿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所以当维生素d缺乏时,宝宝可患与缺钙同样的佝偻病,出现枕秃、方颅、鸡胸、"O"型或"X"型腿,因此,及时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有助孩子幼儿时期的吸收,对宝宝调节钙代谢、促进钙吸收和骨组织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孕妇缺维生素B12有什么危害 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B12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机体造血功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另外维生素B12可以促进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并且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因此妈妈们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B12,以间接的为胎儿补充维生素 B12。
维生素AD滴剂吃多了有什么害处 吃多了维生素AD滴剂的危害
维生素AD滴剂吃多了会引起中毒,早期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发热、头痛、呕吐、便秘、腹泻、恶心等。因此要按照说明书写的适量食用,尤其是婴幼儿补充维生素AD的时候更应注意不要超出规定量。
含维生素A的食物 需要补充维生素A的人群
1.哺乳期的妇女或者婴幼儿需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A,乳母可以食用含维生素A原较高的食物,而婴幼儿通常通过滴食鱼肝油来补充。
2.患有眼病放的人需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A,尤其是夜盲症的人需要额外补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3.北方的人在秋冬季节应适当补充维生素A,因为在北方秋冬季节,绿色的蔬菜比较少,人体相对缺乏。
维生素D吃多了也会中毒吗
鱼肝油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防治佝偻病,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现在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家长们并不知道补充维生素d不是越多越好,往往是随意地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或在补充维生素a的同时摄入了大量的维生素d。尽管维生素d的安全性较大,常规使用时,不会发生中毒,但长期超剂量服用后,就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国内已经发生了多起因补充鱼肝油过多而引起的维生素d中毒事件。
据研究,每天摄入量超过400国际单位时,对人体并无额外好处,当达到1800国际单位时,反会影响人生长,而当连续每日摄入超过2万国际单位时,1个月就有中毒的危险。有些敏感的儿童,每日摄入3000~5000国际单位即可引起中毒。中毒患儿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消瘦,尿频,还可有低热,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患儿由于血钙升高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精神抑制,运动失调,心脏有杂音等症状。所以在补充维生素d和治疗佝偻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不可自己随意用药,以防止用量过大而引起中毒。
婴儿补充维生素d3
1、适当晒太阳 这是最有效、方便和经济的方法。经常让宝宝在户外活动。春秋天,你可直接让宝宝在太阳下,夏天在树阴下,使宝宝的皮肤经常接触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皮肤内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光化学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3。太阳光照射,可使皮肤贮存维生素D3备用,不会使维生素D过量。
2、口服维生素D 食物中除海鱼的肝脏含一定量维生素D外,乳类(包括人乳和牛奶)、蛋黄和肉类中含量均很少,谷物、蔬菜和水果几乎没有,婴幼儿每天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他们发育的需要。正常孩子不分年龄,每人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而早产儿、先天贮存不足者或生长过速婴儿需要量增加。因此,口服维生素D量应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制剂很多,家长可以自行选用,每天定量给孩子服用。一般从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到2岁半或3岁。
婴儿如何补充维生素ad
宝宝出生之后,补充维生素AD也是必不可少的,婴儿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维生素AD的补充:
首先,所有宝宝都应该从出生15天开始,常规补充维生素AD滴剂,每天一粒,一直服用到满3周岁。既适合孩子的吸收量,又不会造成补充过剩,影响健康。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鱼肝油和维生素AD最好不要同时补充,因为鱼肝油中也含有维生素A和D,同时补充的话有可能会造成过量,从而慢性中毒。
其次,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中,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从食物分类来分有三类食物来源,通常可分为:动物性食物,如鸡蛋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红心红薯、芒果、辣椒和柿子等;还有一类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车前子、防风、紫苏、藿香、枸杞子等。而维生素D,它的食物来源主要是牛奶、蛋黄等。另外可以通过多晒太阳来获得。
中国婴幼儿是否补充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仍然是妇女和儿童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约1.9亿学龄前儿童和1900万孕妇,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和东南亚区域的负担最为沉重[2]。
在妊娠期间,维生素A对于维持孕妇健康以及胎儿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对于中度维生素A缺乏的孕妇,胎儿仍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供其发育,但需要动用孕妇的维生素A储备。孕妇对维生素A补充剂的推荐剂量通常能很好耐受;不过当摄入量超过10000 IU/日或25000 IU/周时,维生素A可能对孕妇及其胎儿有毒性。作为一种维生素A的前体,孕妇补充β胡萝卜素可能要优于基于维生素A的补充剂,因为尚无β胡萝卜素过量导致出生缺陷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为预防孕产妇和婴儿发病和死亡而将妊娠期补充维生素A纳入常规产前保健。应鼓励孕妇摄入足量营养,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摄入健康的平衡膳食获取。只有在维生素A缺乏已构成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地区,才建议在妊娠期补充维生素A,以预防夜盲症。只有当人群中夜盲症的发病率达到5%以上,才认为该人群中维生素A缺乏已构成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
在哺乳期,维生素A对产妇的健康和视觉至关重要。营养好的母亲母乳富含维生素A,是婴儿维生素A的最佳来源。因此,鼓励母亲产后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在维生素A缺乏普遍存在的地区,母亲能提供的母乳维生素A浓度低,但如果母亲不能通过膳食满足哺乳期增加的维生素A需要量,其身体会试图利用肝脏中维生素A储备来补偿母乳中维生素A的低水平状况。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为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发病和死亡而在产后妇女中补充维生素A。应鼓励产后妇女摄入足量营养,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摄入健康的平衡膳食获取[2]。
婴幼儿需要较多的维生素A才能支持其快速生长并帮助他们抵御感染,如在这一年龄段出现严重维生素A缺乏可造成视力损害(夜盲症)等后果。影响低龄婴儿的维生素A状况的因素包括:出生时的维生素A肝储备、经母乳和其他食物摄入的维生素A、因感染(含寄生虫所致感染)导致的维生素A丢失。在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婴儿很可能出现维生素A摄取量不足的情况,其部分原因是由于产妇营养状况较差,导致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较低。过去推荐向非母乳喂养的6月龄以下婴儿以及母乳喂养但其母亲产后未补充过维生素A的6月龄以下婴儿普遍提供维生素A补充剂(50000 IU)。但迄今为止,针对在1~5月龄婴儿中应用的单次或多次维生素A补充方案开展过多项研究,发现其对血清视黄醇浓度影响很小,对死亡率亦无影响。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为减少发病和死亡而将1~5月龄婴儿补充维生素A作为一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应鼓励产妇在产后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以确保婴儿获得最佳的生长、发育和健康[3]。
严重维生素A缺乏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夜盲症)或增加儿童期感染(如麻疹和可导致腹泻的感染)的发病和死亡的风险。非洲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有6%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东南亚区为8%。对于维生素A缺乏已构成公共卫生问题的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6~59月龄婴幼儿中补充高剂量维生素A。但为确定维生素A缺乏是否已构成公共卫生问题,需要通过专门的生化和临床指标,估算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患病率。一般认为,在24~59月龄儿童夜盲症患病率达1%或以上、或6~59月龄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血清视黄醇浓度低于0.70微摩尔/升)患病率达20%或以上的地区,给6~11月龄的婴儿补充10万IU、给12~59月龄的儿童补充20万IU,即足够提供4~6个月的保护,尽管报告有3%~7%的儿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不过,这些症状通常为一过性,绝大多数在摄入后24小时内发生和消失。迄今尚无单纯因维生素A摄入过量导致维生素A中毒而死亡的病例报道。
在《中外有差异,中国婴幼儿为什么应维生素AD同补》这篇文章所提到的论文《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中,调查结果为:问卷调查24~71个月儿童5914人,其中儿童夜盲症8人(0.14%),结膜干燥症7人(0.12%),母亲夜盲症61人(1.0%),以上临床维生素A缺乏病例全部在农村,主要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14个省8669名0~5岁儿童中,有11.7%的血清维生素A≤0.7微摩尔/升。在被调查的14个省市中,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达20%或以上的地区只有广西(36%);如果只针对农村来看,则有广西、新疆、云南、内蒙、青海的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超过20%,北京、山东、浙江、广东、吉林、山西、湖北、四川、贵州的农村都没超过20%[5]。所以,我国并不需要将婴幼儿补充维生素A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需要干预的重点只是边远地区的农村。
维生素A的膳食来源包括蔬菜(如胡萝卜、南瓜、木瓜和红棕榈油)、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有乳制品(全奶、酸奶、奶酪)、肝脏、鱼油和人乳[1]。应鼓励对6个月内的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其他人群应尽量通过摄入健康的平衡膳食来获取维生素A。至于各特定人群该怎样摄入健康的平衡膳食,请查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婴儿补充维生素a吃什么好
维生素A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重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眼睛更明亮人眼部接受弱光刺激的感光细胞要以维生素A为营养,补充维生素A能避免得夜盲症。皮肤更光泽维生素A常被人们称为美容维生素,补充维生素A能让宝宝的皮肤更光泽、细腻,避免宝宝生疮长疥的可能。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A能帮助宝宝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几率,
同时,增加宝宝对铁的吸收、利用,避免缺铁性贫血,提高免疫力。让宝宝爱上胡萝卜的味道。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吸收和转化。经油炒过的胡萝卜,人体对其营养的吸收率可达到70%。但是,有很多宝宝不喜欢胡萝卜的味道,所以妈妈在炒菜的时候不妨先用文火将胡萝卜煎软,再放入其他的配菜同炒,这样不但使胡萝卜的气味减轻了,又保留了全部的营养。当然,在宝宝刚开始接触辅食时就尝试一下胡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妈妈锦囊:过量生食胡萝卜会引发胡萝卜素血症,即手掌、足掌皮肤变黄。同样过量进食西红柿、柑橘,也会使皮肤变为橙黄色。
另外,可食用鱼肝油、蛋黄、动物肝脏等。由于动物肝脏是动物体内起到解毒作用的器官,重金属往往会富集,所以动物肝脏最好一个星期食用一次,不可频繁食用。
凡事都不可过量。补充维生素a也是一样的,如果过量补充维生素a,反而会对宝宝的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补充的时候要把握好量的控制。
缺钙影响什么 补钙的方法
补钙最好的方法是食补,但是由于婴幼儿很多食物不能食用,因此婴幼儿补钙是通过补充维生素D和增加奶量来实现的,经常晒太阳或口服鱼肝油都是很好的增加婴幼儿维生素D的方法,青少年补钙可以选食用涵盖更好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动物骨头,海带、豆腐、黑芝麻等。
怎么科学补充婴幼儿维生素a
补充维生素a对婴幼儿来说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如何科学补充婴幼儿维生素a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微量维生素缺乏早期父母不是能立刻发现,即使宝宝目前并不缺乏维生素,但还应进行适量补充。如果宝宝早产或者偏食,更容易造成维生素A、D缺乏。如果宝宝饮食单一,每日通过饮食摄入的量并不足,吃的食物的营养物质不一定全部吸收,维生素A、D容易流失,长期以往容易导致维生素A、D缺乏症。
所以,新生儿在出生后2周应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D制剂,若要增加补充量,需听医嘱。对于0-1岁的宝宝,每日适宜摄入15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A;1-4岁的宝宝,每日推荐摄入2000国际单位(IU)维生素A为宜;4岁以上儿童,每日推荐摄入2000国际单位(IU)以上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D方面则不同,任何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论是否添加配方奶粉,均每天需补充维生素D400-800IU,一直持续至青少年。
晒太阳能促进体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宝宝对钙的吸收。由于新生儿很少能外出晒太阳,尤其是冬天出生的新生儿晒太阳机会极少,而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先决条件是皮肤要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这个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的儿童保健工作常规都规定新生儿出生2周后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理由。规定是孩子出生15天后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个国际单位。应视宝宝的身体实际情况间歇性地进行补充维生素A、D。
怎么科学补充婴幼儿维生素a
微量维生素缺乏早期父母不是能立刻发现,即使宝宝目前并不缺乏维生素,但还应进行适量补充。如果宝宝早产或者偏食,更容易造成维生素A、D缺乏。如果宝宝饮食单一,每日通过饮食摄入的量并不足,吃的食物的营养物质不一定全部吸收,维生素A、D容易流失,长期以往容易导致维生素A、D缺乏症。所以,新生儿在出生后2周应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D制剂,若要增加补充量,需听医嘱。对于0-1岁的宝宝,每日适宜摄入15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A;1-4岁的宝宝,每日推荐摄入2000国际单位(IU)维生素A为宜;4岁以上儿童,每日推荐摄入2000国际单位(IU)以上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D方面则不同,任何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论是否添加配方奶粉,均每天需补充维生素D400-800IU,一直持续至青少年。
晒太阳能促进体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宝宝对钙的吸收。由于新生儿很少能外出晒太阳,尤其是冬天出生的新生儿晒太阳机会极少,而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先决条件是皮肤要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这个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的儿童保健工作常规都规定新生儿出生2周后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理由。规定是孩子出生15天后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个国际单位。应视宝宝的身体实际情况间歇性地进行补充维生素A、D。
由此可见,除了吃维生素片,爸爸妈妈们也要多带宝宝晒晒太阳,但不是暴晒哦。要选择傍晚或者早晨的时候晒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