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眼部推拿法 挤捏睛明

小儿眼部推拿法 挤捏睛明

以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双侧睛明穴上,做相对用力的挤捏100次,以局部酸胀为度。

好处:降温除浊,明目安神,主治小儿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青盲,夜盲,色盲,近视,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等症状。


近视眼患者如何自我按摩

对于近视眼的治疗,可以在开始觉得视力下降时,采用自我按摩法,并且改掉不良习惯,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读书或字字。自我按摩法如下:

①点揉攒竹、鱼腰、承泣、四白、睛明穴,各1分钟。

②分推额部:重点沿眼眶部分推,至太阳穴处揉捻I~2分钟。

③拿眶周:拇、食指相对提捏眶周软组织,随捏随放1~2分钟。

④闭眼后轻轻触压眼球,力量不可太大,约1分钟。

⑤闭眼后轻轻地以食、中指抚摩眼球,约1~2分钟。

⑥按揉合谷、风池穴,各1分钟。

⑦拇、食指相对揉捏耳垂,至发热后,持续揉捻1分钟,结束手法。

小儿天突的位置在哪里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正坐仰头取穴。

小儿推拿天突有按揉天突,点天突,捏挤天突之分。

一手扶患儿头侧部,另一手以中指指端按或揉该穴10-30次,称按天突或揉天突。

以食指或中指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3-5次, 称点天突。

用两手拇指,食指捏挤天突,至皮下淤血成红紫色为止,称捏挤天突。

小儿推拿天突具有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之功,主治小儿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胸闷等症。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 斜颈辨证加减推拿

1.骨与关节畸形者,宜整复相应骨与关节,并配合捏脊,理脊法。

2.炎症所致者,宜在环枢椎旁按揉,推捋,并拿肩井,点曲池与合谷,下推天柱骨,并对颈部进行拔伸与复位等。

3.视力代偿者,重在调节视力与治疗相应眼疾,常在眼眶周围取穴,如揉睛明,四白,太阳,鱼腰,丝竹空等,并以拇指轻压眼球。

4.肌性斜颈,重在对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与挛缩局部的拿捏。


近视的其他疗法

1、针灸治疗:按局部取穴(即眼部穴位)为主,全身取穴为辅的取穴原则,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的需要,选出2-3个穴位组,定期轮换使用穴位。(1)体针:常用下列数组穴位:承泣、睛明、四白、肩中俞,头维、球后,睛明、光明、太冲,照海、丝竹空等,每天针刺1组,轮换取穴,10次为1个疗程。(2)耳针:常取穴神门、肝、脾、肾、眼、目1、目2或在耳区寻找痛点,或用王不留行籽等压穴,每天自行按摩3-4次。(3)梅花针:用梅花针轻轻打刺太阳穴;或打刺背部脊椎两侧(华佗夹脊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推拿法:主穴取攒竹下3分,配穴取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睛明,可自我推拿或相互推拿,即以食指指端按住穴位,先主穴,后配穴,对准穴位作小圆圈按摩,共10分钟。通常1个月为1个疗程。

3、验光配镜:配镜的原则是选用使病人获得正常视力的最低度数镜片。

小儿推拿眼睛的方法有哪些

揉丝竹空

用两手中指螺纹面着力,分别揉按小儿两眉梢处的丝竹空100次。

好处:降浊除湿,明目止痛,主治小儿目眩,目赤肿痛,眼睑跳动,视物不鸣等眼部疾病。

挤捏睛明

以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双侧睛明穴上,做相对用力的挤捏100次,以局部酸胀为度。

好处:降温除浊,明目安神,主治小儿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青盲,夜盲,色盲,近视,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等症状。

按揉鱼腰

鱼腰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用拇指指腹沿眉毛弧度推按到太阳50次,推到鱼腰处用力以顺时针方向揉2次。

好处:安神镇惊,疏风通络,主治小儿目赤肿痛,眼睑跳动,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眉棱骨疼等病症。

揉摩太阳

用两手拇指分别揉摩小儿两侧眉梢和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的太阳穴100次。

好处:宁神醒脑,祛风止痛,主治小儿眼睛疲劳,目赤痛等病症。

点揉四白

用两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小儿两侧眶下孔凹陷处的四白穴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按100次。

好处:祛风明目,通经活络,主治小儿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青光眼,夜盲等眼部症状。

小儿健脾推拿手法 捏脊

定位: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推拿方法:先用食指,中指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按揉2-3遍,暴露脊背,先做常规捏3遍,第4.5遍在肾俞,胃俞,肺俞处各重提一下,最后用双手拇指按揉以上俞穴3-5次结束。


手足口病推拿方法怎么推

对于手足口的防治,除了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及时治疗外,也可以采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清心经300次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

清肝经300次

位置:在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肝经一般宜清不宜补,若要补可用补肾经代替。

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均匀柔和有节律。

清小肠经200次

位置:小指外侧面边缘,自指尖到指根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根推向指尖,推200-300次。

掐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又叫鱼际交。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00-300次。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腕部推向肘部,推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要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3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指肚,自肘推向腕,推200-300次。

按揉合谷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3分钟。

在上述推拿穴位中,肺经宣肺理气,清热止咳;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小天心镇惊安神,消肿止痛;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肝经熄风镇惊,养心安神,与其他穴位配伍长期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手足口病。

相关推荐

小儿腹泻推拿

一、手法(1)补脾经:取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ráo)侧面(以下手部操作均取患儿左手),医者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以拇、食指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另一手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指根直推300下。(2)推大肠:取患儿食指桡侧面,医者用拇指侧面自指端至虎口直推300下。(3)补肾经:取患儿小指,左手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至阴池穴,用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下。(4)运土入水:自患儿拇指桡侧沿掌边缘斜转到

宝宝一岁多了不爱吃饭怎么办 推拿按摩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功效作用: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腹着力,按揉大鱼际处50次。功效作用:按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

最新治疗近视的方法有什么

1、针灸治疗:按局部取穴(即眼部穴位)为主,全身取穴为辅的取穴原则,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的需要,选出2-3个穴位组,定期轮换使用穴位。(1)体针:常用下列数组穴位:承泣、睛明、四白、肩中俞,头维、球后,睛明、光明、太冲,照海、丝竹空等,每天针刺1组,轮换取穴,10次为1个疗程。(2)耳针:常取穴神门、肝、脾、肾、眼、目1、目2或在耳区寻找痛点,或用王不留行籽等压穴,每天自行按摩3-4次。(3)梅花针

小儿常见的按摩手法有哪些

【推法】(直推;分推;旋推)推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直推、分推、旋推三种。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向指根方向);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等说法。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2.分推法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3.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运法】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

治疗小儿便秘推拿方法 小儿便秘推拿操作手法

揉中脘:推拿者用掌心或四指揉中脘,也可向上或向下直推100-200次。摩腹:用掌或四指揉摩腹部5分钟。揉龟尾: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骨端100次。推下七节骨:七节骨位置为命门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处,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自上向下直推100次。清大肠: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100次,称为清大肠。退六腑: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肘推向腕,推300次,为退六腑。按弦走搓摩:推拿者用双手掌自患儿两胁处自上而下搓摩

推拿可以调理小儿脾胃虚吗

可以。运用有关推拿方法推拿保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抗御疾病能力的作用。并能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吐泻,营养不良等病症。小儿推拿健脾胃的主要手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补脾经定位:拇指的螺纹面。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500次。推四横纹定位: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关节横纹处。推拿方法:将孩子四指并拢,家长用拇指指

中医穴位按摩催乳方法

根本伎俩第一节:匆匆进乳腺管通行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走前进行纵向往返推拿(见图1)。第二节:使乳晕、乳窦变柔软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在乳晕部周围进行360度扭转推拿,手可以赓续地变换偏向。因为乳晕部的乳窦较硬,故需推拿光阴较长(见图2)。第三节:增强泌乳反射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从乳晕部向乳头偏向压,压时产妇可以想象婴儿吸奶的办法,将推拿的三指想象成婴儿吸奶的小嘴巴(见

失眠的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失眠的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1.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者以一指禅推法或鱼际揉法,从印堂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穴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时可重点点按印堂,神庭,攒竹,

保护眼睛推拿手法 小儿斜视调理推拿

治则:祛风通络,补益肝肾。常用推拿法:一指禅推法于面部,重点在太阳,四白,瞳子髎,睛明,攒竹穴,时间约10分钟;点按风池,足三里,肝俞,肾俞穴,以酸胀为度;拿风池,合谷穴,每穴约1分钟。推拿注意:推拿每天1次,20次为一疗程,如手法治疗效果不佳,则考虑其他疗法,如佩戴眼镜矫正;如斜视因颅内病变,眼眶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导致,推拿只可做为辅助治疗。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的推拿手法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