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激素;

②免疫球蛋白;

③抗生素;

④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维持呼吸通畅: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3. 预防并发症:

①翻身、拍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 瘫肢保持功能位。

②骨隆起处放置气圈, 按摩皮肤, 活动瘫痪肢体。

③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 涂3.5%安息香酊; 褥疮局部换药, 加强营养;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④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 预防尿路感染; 吞咽困难应放置胃管。

4.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1.无合并症者3~6个月可基本恢复, 生活自理。

2.完全截瘫6个月后emg仍为失神经改变, mri示髓内广泛改变, 病变>10个脊髓节段者预后不良。

3.合并泌尿系感染、褥疮和肺炎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

4.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 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5.约10%的患者演变为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脊髓炎。

脊髓炎严重吗以及治疗方法

脊髓炎是由于受凉、过劳、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脊髓炎发生时急促,症状多为双下肢的麻木和麻刺感、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围绕躯体的束带状感觉。少数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下面来具体说说慢性脊髓炎都会产生哪些后遗症。

感染或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因在脊髓的病变常为横贯性,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慢性脊髓炎也称亚急性脊髓炎,多呈现脊髓联合变性属神经元变性。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

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其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病毒等,近年来有由肝炎病毒所导致脊髓炎的报告。

尚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但病前常有某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横断性脊髓炎最为常见,其病变以胸段为主,其次为颈段,腰段及骶段病变较为少见。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慢性脊髓炎病理改变为炎症和变性,主要表现为软脊膜和脊髓水肿、变性、炎症细胞浸润、渗出、神经细胞肿胀,严重者出现脊髓软化、坏死、出血,慢性期神经细胞萎缩,神经髓鞘脱失、轴突变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本病急性期脑脊液检查可有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轻度增高。

以上就是脊髓炎会产生的后遗症,相信大家现在对脊髓炎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治疗效果是脊髓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的关键,因此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要尽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早日康复,早日健康的生活。

急性脊髓炎的原因有哪些

中医病因

本病由外感时邪所致,又以感受温热邪毒为主。

西医病因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其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近年来有由肝炎病毒所导致脊髓炎的报告。

尚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但病前常有某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横断性脊髓炎最为常见,其病变以胸段为主,其次为颈段,腰段及骶段病变较为少见。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脊髓炎包括了大量的脊髓炎性疾病。本条只对急性脊髓炎,亦即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着重介绍。rn急性脊髓炎(acutemyelitis)指的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损害。中医中医虽无脊髓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不同,本病可以分别归属于中医的“痿证”、“癃闭”及“便秘”等病中。

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多为双下肢的麻木和麻刺感、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围绕躯体的束带状感觉,在2~3天内进展至高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

急性脊髓炎会复发吗如何防止复发

本病的病因不清,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炎等。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但脑脊液未检出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型脊髓炎。

疾病复发估计诊断有误,建议你做磁强磁共震检查为病情定性再行治疗。单纯的脊髓炎是不会复发的。脊髓炎控制后的治疗不当迟发性脊髓再度损害也会发生麻木现象,严重时会迟发慢性瘫痪。因对病情不明需帮助发来病历,磁共震照片和脑脊液检验单为你指导。

自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需利用图片及一些医院编写的疾病手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宣教。教会他们认识疾病的危害性,懂得护理、治疗、饮食、药物和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患者面对疾病,做到心中有数。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使人得到了实惠,护患关系密切,病人满意度上升。同时也培养和训练了护士,护士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预防疾病,增强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

上文中对急性脊髓炎会复发吗给出了明确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数了。患病之后还是要坦然面对这个残酷现实的,更要积极努力的将自己的防治措施做好。为了加促治疗进度,生活中的护理措施乃至康复训练等环节都是不可少的。

易与脊髓炎相混淆的三种疾病

脊髓炎类似病有哪些?脊髓炎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炎等。

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但脑脊液未检出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型脊髓炎。脊髓炎类似病有哪些

某些疾病的症状与脊髓炎有些类似,临床诊断的时候要注意区分。那么,易与脊髓炎相混淆的疾病有哪些呢?

1.急性硬脊膜外脓肿:可出现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前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病原菌经血行或临近组织蔓延至硬膜外形成脓肿。在原发感染数日或数周后突然起病,出现头痛、发热、周身无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常伴根痛、脊柱叩痛。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椎管梗阻,CSF细胞数和蛋白含量明显增高;CT、MRI有助于诊断。

2.柱结核或转移性肿瘤:均可引起椎体骨质破坏和塌陷,压迫脊髓出现急性横贯性损害。脊柱结核常有低热、纳差、消瘦、萎靡、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其他结核病灶,病变脊柱棘明显突起或后凸成角畸形,脊柱X线可见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和椎旁寒性脓肿阴影等典型改变。专一性肿瘤在老年人多见,X线可见椎体破坏,如找到原发病灶可确诊。

3.脊髓出血:由脊髓外伤或血管畸形引起。起病急骤,迅速出现剧烈背痛、截瘫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腰穿CSF为血性,脊髓CT可见出血部位高密度影,脊髓DSA可发现脊髓血管畸形。

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检查

急性脊髓炎通常可以根据起病情况,将脊髓炎分为急性脊髓炎(数天内临床症状发展到高峰)、亚急性(一般2~6周)和慢性脊髓炎(超过6周以上)。而根据临床病变损害的形式,则有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和急性上升性脊髓炎之分。对于以上急性脊髓炎的区分,我们可以去医院进行以下辅助检查:

1、脑脊液:脑脊液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10~100)×10^6/L,糖、氯化物正常。急性期可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晚期细胞数逐步减少,并逐步恢复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脑脊液中IgG含量与总蛋白量的变化相平衡,多数正常。即使脑脊液总蛋白在1.0g/L以上的病者,指数仍可正常范围内。这些结果提示脊髓炎病者的脑脊液蛋白质(包括IgG)增高,主要由脊膜受累、血脑屏障破坏所引起。

2、电生理检查:①视觉诱发电位正常,可与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鉴别。②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可为阴性或波幅明显减低。③运动诱发电位异常,诱发电位也可作为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标。④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

急性脊髓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何诊断发现急性脊髓炎?

多青壮年发病,病前两周内有上感呼吸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有受凉、过劳、外伤等发病诱因。首发症状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和束带感,尿潴留和大便失禁。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

(一)不同时期的治疗

1.急性期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常用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或地塞米松10-20 mg/d,10—20 日为一个疗程;或甲泼尼龙500—1 000 mg,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日,然后改为泼尼松30一60 mg/d顿服,每周减量5 mg,5~6周逐步停用。大剂量激素连续应用超过1个月,病情无任何改善者,应为无效,可逐渐减量后停用。

(2)大量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0.4g/(kg·d),静脉滴注,连用3-5 日。

(3)细胞活化剂和维生素的应用: 辅酶A、三磷腺苷(ATP)、肌苷、胰岛素、氯化钾等加入10%的葡萄糖液内组成能量台剂,静脉滴注,每日1次,10—20日为一疗程;大剂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等,能加速周围神经的增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多被常规应用。胞磷胆碱、乙酰谷酰胺也有类似作用,亦可用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4)抗生素的应用: 根据细菌学检查,按药物敏感状况选用敏感抗生素。

(5)脱水剂: 20%甘露醇,每次1~2 g/kg,每日2~3次,连用4—6日。

(6)其他治疗: 转移因子、干扰素、聚肌苷酸-聚胞苷酸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对脊髓病变治疗可能足有益的,但确切疗效目前尚难肯定。在急性期还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如烟酸、尼莫地平、丹参制剂等。神经营养药三磷酸腺苷、胞磷胆碱、细胞色素C,可能对神经功能恢复有益。双下肢痉挛者用巴氧芬5~10mg,每天2~3次。便秘者可用番泻叶3~5g代茶饮,或用轻泻剂或润肠剂,可适当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西沙必利.5~10mg,每日3次。另外还可用血液疗法、高压氧疗法等。

2.恢复期治疗

(1)预防痉挛状态: 鼓励患者积极锻炼,避免发生屈曲性截瘫,使瘫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肌张力增高者给予推拿按摩,同时采用针灸、理疗等治疗。

(2)痉挛状态的康复: 除推拿、按摩、理疗或中药外洗外,可口服地西泮,每次2.5-5 mg,每日3次,托派酮每次50—100 mg,每日3次,可减轻痉挛状态。

(3)功能训练: 当肌力开始恢复时,鼓励患者多动,充分发挥已恢复的肌力,以上带下,以强带弱,促使瘫肢功能的恢复。当肌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给予合理的医疗体育,加强功能训练,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遗症。

(二)呼吸障碍的治疗

病人出现呼吸肌麻痹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时,应立即作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三)中医治疗

针灸、中药治疗对康复期治疗有效。

(四)康复治疗

急性期过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加强肢体主动和被动锻炼,防止肢体痉挛和关节挛缩,促进肌力恢复。中药活血通络药物和针灸、推拿、按摩、理疗、高压氧精疗等均可选用。

急性脊髓炎怎么治效果好

(1)肺热津伤:

[主证] 病起发热、咽痛、咳嗽,热退后出现肢体痿软无力,肢体麻木、蚁行感,小便黄而不利,大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 清肺润燥,养阴生津。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1号方:桑麦清肺汤。

(2)湿热阻络: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麻木不仁,或有烧灼感,轻微浮肿,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利湿清热,通经活络。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2号方:佛手活络丸。

(3)瘀热阻络: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麻木不仁,或伴刺痛,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活血化瘀,泻热通络。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3号方:银丹化瘀汤。

(4)脾肾亏虚: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面色萎黄,小便失禁,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健脾补肾。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4号方:子参加减汤。

(5)肝肾阴虚:

[主证] 肢体瘫痪,渐由松弛性转为痉挛性,手足拘挛,肌肉萎缩,麻木不仁,皮肤干燥,头晕耳鸣,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治法] 滋补肝肾,柔润通络。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5号方:银黄锁阳丸

中医治疗急性的脊髓炎疾病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事先要做好相应辩证的,根据辨证的结果自己才能之自己到底是什么症状,这样才好根据自己的疾病对症的给自己治疗,而在中医治疗这个脊髓炎上一定要分清楚每种中药的结合,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会更好。

急性脊髓炎发病原因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

多数在病前数天至数周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病史,或有外伤及过度劳累等诱因。自1957年亚洲流行性感冒流行之后,世界各国的脊髓炎发病率均有升高,因此曾推测本病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并发的急性脊髓炎病人血清中流感病毒抗体滴定度升高,但脑脊液中抗体正常,神经组织中也未能分离出病毒,从而证明本病并非直接病毒感染。但很多学者提供临床资料显示急性脊髓炎症状出现之前1~4周有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的症状。为此,目前认为本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后所诱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见于疫苗接种之后、外伤、过度疲劳等因素。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病毒性脊髓炎

CoxsackieA和B病毒、ECHO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EB病毒、巨细胞病毒、狂犬病毒、B病毒、HTLV—l病毒、AIDS等。

2.细菌性脊髓炎

化脓性脊髓炎、结核性脊髓炎等。

3.螺旋体感染性脊髓炎

梅毒性脊髓炎、莱姆病(Lylne)等。

4.寄生虫和真菌感染

硬膜外肉芽肿、局限性脑脊髓膜炎和脓肿。

5.非特异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和慢性复发性脊髓炎。

其中以非特异性脊髓炎最常见,结核性和化脓性少见,其他类型罕见。本文重点介绍非特异性脊髓炎中的急性脊髓炎。

发病机制

1.感染

推测其感染途径为:①长期潜伏在脊神经节中的病毒,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沿神经根逆行扩散至脊髓而致病;②其他部位感染先致病毒血症,后经血循环播散至脊髓。此外,病毒感染致血管壁的坏死性炎性反应及其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损害亦是导致本病的重要机制。一组AIDS并发HTLV-1脊髓病的尸检报告,发现脊髓侧柱、前柱广泛的轴突破坏及髓鞘脱失,并脊髓血管硬化、透明样变及坏死。

2.血管疾病

由于小动脉类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脊髓缺血。另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以本病作为首发症状,并有反复发作倾向。

3.与脱髓鞘疾病有关

邓荣昆等(1984)将本病病理改变与视神经脊髓炎做比较,发现两者基本相同。另因部分发病机制与MS极为相似,故有人提出多发性硬化型脊髓炎的诊断。

4.原发性

推测与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改变有关。

急性脊髓炎的病理:

炎症可累及脊髓的不同部位,但以上胸髓最多见。病变部位的脊髓肿胀、充血、变软,软脊膜充血、混浊,脊髓切面灰白质分界不清,可见点状出血。镜下见软脊膜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脊髓软化、坏死。后期可有脊髓萎缩和瘢痕形成。

急性脊髓炎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急性脊髓炎在临床上可以进行电生理检查和脑脊液检查,但在急性脊髓炎的初期,上述检查的数值改变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还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来进一步对急性脊髓炎进行确诊。

磁共振成像(MR1)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早期就可确定脊髓病变的全貌、脊髓肿胀的程度和范围,可在增粗的脊髓中发现有边缘不清的多发性斑片状高信号,可以除外多发性硬化和脊髓内肿瘤,是目前诊断急性脊髓炎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表现有:急性期受累脊髓节段略有增粗。受累脊髓显示为较均匀或多发的斑片状稍长Tl和T2异常信号.在Tl加权像上显示为分界不清的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显示为清晰的高信号;钆增强扫描后呈现斑片状短Tl轻度异常对比增强的高信号;晚期可见病变节段脊髓萎缩变细。脊髓MRI变化主要发生在亚急性期阶段。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及病理

急性脊髓炎系脊髓非特异性急性炎症.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或其他中毒、过敏等因素有关。多见于青壮年,呈散在性发病。胸段脊髓最常受累。少数患者病变范围可迅速向上扩展,症状及体征也相应迅速上升,可达颈髓和延钥而危及生命,常因呼吸肌麻痹致死亡,称为上升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

病因尚未清楚。由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或疫苗接种的病史,推测其发病机理可能是,机体对病原体引起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外伤、过度疲劳常为发病的诱因。

急性脊髓炎的病理

以胸2—6节段受累最为多见。急性期受累部位的软膜和脊髓有充血、肿胀、变软。切面上灰白质界限不清,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大量变性或消失,轴突和锡稻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血管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后期胶质短痕形成,脊髓萎缩。

脊髓炎症状

1、脊髓炎发病早期的阶段

处于脊髓休克阶段,肢体力弛缓性瘫痪,也就是所谓的软瘫。经过2~4周的时间,肢体逐渐变为痉挛性瘫痪,亦即所谓的硬瘫,排尿问题也由尿潴留转为尿失禁。病变累及颈髓时,可以出现四肢瘫痪。如果影响到高颈段(C4以上),还可以出现呼吸困难。颈膨大脊髓炎可以出现双上肢软瘫,而双下肢硬瘫。

2、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

脊髓炎的临床症状可以根据其病变部位、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胸髓节段较长,且某些节段供血较差,病变常易累及胸髓。其首发症状常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束带感,或见排尿困难。2~3天后,病情发展到高峰,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完全性瘫痪,感觉消失,少汗或无汗和二便潴留。

3、呼吸和言语不清是脊髓炎的症状

病变部位在腰髓时,下肢呈弛缓性瘫痪,早期即可见肌肉萎缩。病变在骰髓时,括约肌障碍明显,而无明显的瘫痪。另外,还有一种上升性脊髓炎,本型脊髓炎起病急骤,病变可以迅速由下向上发展,常在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病情达到高峰。出现四肢瘫痪、吞咽困难、言语不清、 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脊髓炎的原因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肢体呈弛缓性瘫痪,可有或不伴有肢体远端套式感觉障碍,颅神经常受损,一般无大小便障碍,起病十天后脑脊液常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

2、脊髓压迫症

脊髓肿瘤一般发病慢,逐渐发展成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常有神经根性疼痛史,椎管有梗阻。硬脊膜外脓肿起病急,但常有局部化脓性感染灶、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脓肿所在部位有疼痛和叩压痛,瘫痪平面常迅速上升,椎管有梗阻。必要时可作脊髓造影、磁共振象等检查加以确诊,一般不难鉴别。

3、急性脊髓血管病

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呈急性发病,剧烈根性疼痛,损害平面以下肢体瘫痪和痛温觉消失,但深感觉正常。脊髓血管畸形可无任何症状,也可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脊髓症状,有的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及根性疼痛、且症状常有波动,有的在相应节段的皮肤上可见到血管瘤或在血客畸形部位所在脊柱处听到血管杂音,须通过脊髓造影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才能确诊。

4、病毒危害

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其他某些病毒,例如个别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亦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并引起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在临床上难以与灰质炎病毒引起的麻痹进行鉴别。

脊髓炎的预防方法

1、肺热津伤:

[主证] 病起发热、咽痛、咳嗽,热退后出现肢体痿软无力,肢体麻木、蚁行感,小便黄而不利,大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 清肺润燥,养阴生津。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1号方:桑麦清肺汤。

2、湿热阻络: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麻木不仁,或有烧灼感,轻微浮肿,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利湿清热,通经活络。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2号方:佛手活络丸。

3、瘀热阻络: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麻木不仁,或伴刺痛,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活血化瘀,泻热通络。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3号方:银丹化瘀汤。

4、脾肾亏虚: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面色萎黄,小便失禁,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健脾补肾。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4号方:子参加减汤

急性脊髓炎治愈率是多少

1、在急性期还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如烟酸、尼莫地平、丹参制剂等。神经营养药三磷酸腺苷、胞磷胆碱、细胞色素C,可能对神经功能恢复有益。

2、双下肢痉挛者用巴氧芬5~10mg,每天2~3次。便秘者可用番泻叶3~5g代茶饮,或用轻泻剂或润肠剂,可适当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西沙必利.5~10mg,每日3次。

3、血液疗法:将病人黏稠、流动滞缓的血液稀释净化,以达到正常流动变化和正常生命状态,使心脑等脏器微循环恢复正常。

4、高压氧疗法能够起到氧气的提供能量、排毒、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增加气道排污能力的作用,又加之负离子杀菌、消炎、抗感染的优点,给患者带来呼吸病康复的新标准。

这种病症的治疗率是30%,在我们发现自己患有疾病还是要第一时间的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希望这些对您可以有所帮助让您早日远离病魔。

相关推荐

急性脊髓炎的西医治疗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常用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rag或地塞米松每天10~20mg,加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7~14天为一疗程。或甲泼尼龙1 0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 000ml中缓慢静滴,每日1次,3~5天,然后改为泼尼松每日30~60mg顿服,每周减量5mg,5~6周逐步停用。大剂量激素连续应用超过1个月,病情无任何改善者,应判为无效,可逐渐减量后停用,同时

急性脊髓炎治疗偏方

急性脊髓炎的偏方一:秋梨白藕汁原料:秋梨、白藕各适量。做法: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切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不拘量,频服代茶饮。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润燥,治疗肺热津伤,津液不足之痿证。急性脊髓炎的偏方二:炒黄豆芽原料:黄豆芽适量,素油、食盐少许。做法:先将素油烧热,黄豆芽、食盐放锅内翻炒即可。功效:清热利湿,治疗湿重于热之胸脘痞满、舌苔白腻、肢体痿软者。急性脊髓炎的偏方三:猪油蜜膏原料:猪油10

急性脊髓炎护理

【对症护理】1.做好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男性患者阴囊处易发生湿疹,可用2%硼酸液湿敷或涂新松糊软膏。避免损伤皮肤,损伤平面以上忌用热水袋和其他暖具,以防烫伤。2.预防褥疮,做到四勤。如已发生褥疮,应积极换药治疗。3.做好便秘、尿失禁、尿储留的护理,防治尿路感染。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常拍背和坐卧位,帮助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一般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每zh更换体位一次。瘫痪肢体保

急性脊髓炎后期治疗有哪些方法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包括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恢复。1.药物治疗:①皮质类固醇激素;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④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2.维持呼吸通畅: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3. 预防并发症:①翻身、拍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 瘫肢

早上起来腰疼的厉害是怎么回事 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引起的腰疼

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可以引起早上起来腰疼的厉害。如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神经根炎、脊髓肿瘤等脊髓症状都可以引起腰疼。

脊髓炎会带来哪些危害

脊髓炎对患者的危害一、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脊髓急性进行性炎症性脱髓鞘病变(脱髓鞘病变【译】: 急性脱髓鞘性疾病的神经髓鞘可以再生,且速度较迅速,程度较完全,虽然再生的髓鞘较薄,但一般对功能恢复的影响不大。慢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由于反复脱髓鞘 与髓鞘的再生许旺细胞明显增殖,神经可变粗,并有轴突丧失,因此功能恢复不完全。),已证实多数为MS表现,呈单相型或慢性多相复发型,临床常见播散性脊 髓炎,体征呈不对

早上起床腰疼是什么原因 脊椎神经疾病导致

除了脊椎病变会引发腰疼之外,脊椎和脊髓神经疾病也会导致早上起床出现腰疼症状,像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神经根炎、脊髓肿瘤等。

视神经脑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视神经与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视神经脊髓炎由Devic(1894)首次描述,其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单眼或双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后来本病被称为Devic病或Devic综合征。资料显示NMO占所有脱髓鞘病的1%-22%,在西方国家比例偏低,在非高加索人比例偏高。

急性脊髓炎竟会引起腹泻饮食调理可缓解

1、急性脊髓炎患者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轻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意机体的需要。2、煮食烹调时应避免使用猪油,急性脊髓炎患者另外应减少蛋黄、内脏类、过量的海鲜等高胆固醇之食物,而应增加高纤维类食物如:蔬菜、谷类、水果与足够水分。3、高热量的食物也要能够少吃,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类的外餐食物,它们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健康能带来大的

急性脊髓炎的症状

一、运动障碍急性脊髓炎的症状以胸髓受损害后引起的截瘫最常见,如颈髓受损则出现四肢瘫,并可伴有呼吸肌麻痹。早期脊髓休克阶段。倘病变重,范围广或合并有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者,脊髓休克阶段可能延长,有的可长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或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痉挛性屈曲性肢体瘫痪,此时肢体屈肌张力增高,稍有刺激,双下肢屈曲痉挛,伴出汗、竖毛反应和大小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脊髓总体反射。以上情况常提示预后较差,一些患者可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