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食用方法 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枸杞的食用方法 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枸杞子具有保肝补肾的作用,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促进肝细胞的新生。
枸杞子的有效成分枸橼酸甜菜碱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作用,有很好的疗效。大枣2枚,枸杞20g,同时泡水饮用,对于治疗肝炎有很好的疗效。
吃枸杞有什么好处 男人吃枸杞的好处
1、明目
枸杞子尤其擅长明目,所以还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祀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
2、提高性功能
作为滋补强壮剂治疗肾虚各症及肝肾疾病疗效甚佳,能显著提高人体中血浆睾酮素含量,达到强身壮阳之功效。对于性功能减退有明显的疗效。 3、治疗男性不育症
枸杞子对于少精症有提高精子数目和精子活力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男性不育症。
4、治疗慢性肝炎
枸杞子的有效成分枸橼酸甜菜碱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作用,有很好的疗效。
5、具有保肝作用
枸杞子具有保肝补肾的作用,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促进肝细胞的新生。
肝硬化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1.病毒性肝炎
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怎么帮助肝脏排毒 灵芝排毒法
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哪些食物适合肝硬化患者吃
麦芽
对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宜用大麦芽煎水代茶饮,或用大麦芽磨粉同白糖煎成甜茶服食。据1972年第1期《新医药通讯》介绍:用麦芽甜茶治疗急性肝炎56例,有效者48例,治疗慢性肝炎105例,有效者60例。一般服用后肝区疼痛、厌食、疲倦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脏肿大亦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转氨酶亦有所下降。
番茄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多吃新鲜番茄,对慢性肝炎患者尤为适宜。
芽甘蓝
适宜慢性肝炎伴有牙龈出血者服食。它除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之外,还含有多量的纤维素以及维生素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具有防止牙龈出血,同时可减轻肝脏负担的作用。
蛙肉
属一种高蛋白食物,适宜慢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之人食用,可用蛙肉适量,煨成浓汤喝,对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及腹水者尤宜。
推荐适合白领养肝的三大方法
久视也会伤肝
肝通目,用眼过度也会对肝造成伤害。如果你经常对着电脑,常常会觉得看不清东西,这时候最好考虑一下,在保护眼睛的同时也保护一下肝。
建议经常用眼的朋友多吃点菠菜和猪肝为材料熬的粥,达到护肝养目的效果。
白领如何养肝
1、枸杞提升肝脏的耐受性
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
2、吃青色的食物
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3、食用灵芝排毒法
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哪些食物适合肝硬化患者吃
麦芽
对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宜用大麦芽煎水代茶饮,或用大麦芽磨粉同白糖煎成甜茶服食。据1972年第1期《新医药通讯》介绍:用麦芽甜茶治疗急性肝炎 56例,有效者48例,治疗慢性肝炎105例,有效者60例。一般服用后肝区疼痛、厌食、疲倦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脏肿大亦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转氨酶亦有所下降。
番茄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多吃新鲜番茄,对慢性肝炎患者尤为适宜。
芽甘蓝
适宜慢性肝炎伴有牙龈出血者服食。它除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之外,还含有多量的纤维素以及维生素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具有防止牙龈出血,同时可减轻肝脏负担的作用。
蛙肉
属一种高蛋白食物,适宜慢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之人食用,可用蛙肉适量,煨成浓汤喝,对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及腹水者尤宜。
专家表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不全,所以一定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清淡爽口的食物为主,不要吃加工过的食品,这样才能帮助肝脏快速恢复排毒功能,以上就是关于哪些食物适合肝硬化患者吃
肝硬化疾病早期能够治愈吗
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复方同步疗法”;
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的“两步疗法”;
3.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成药复方疗法”;
4.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胸水、重症肝炎的“中西结合三联法”;
5.治疗脾肿大和晚期肝癌的“中西医结合影像介入疗法”。
对于“肝硬化早期能治好吗?”问题,早期肝硬化并不可怕,只要疗法得当,选择正规医院,调理适度,肝内纤维瘢痕会得当逐渐的讲解,慢慢的消失。从而使早期肝硬化得到减轻,甚至可达到完全逆转,这时肝硬化患者就可以得到正常的生活,延长寿命。
诊断肝硬化有哪些标准
1.诊断肝硬化有哪些标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中此项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中毒性肝坏死;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但不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病情就越重。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种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在肝炎、肝坏死等均可增高,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脏外,如心、肾、脑,胰血细胞中,所以仅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还应警惕其他脏器病变。ast/alt比值升高,提示肝细胞坏死程度较重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炎症。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急慢性肝炎时中度增高,胆汁淤积和恶性病变时,可显着上升。
4.总蛋白(tp):肝坏死、肝硬化时减低,若小于6g/dl,提示肝脏蛋白的合成障碍。
5.白蛋白(alb):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时减低,常小于3.5g/dl,提示肝脏白蛋白的合成障碍。
6.前白蛋白(pa):这是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分泌蛋白的功能。前白蛋白减低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是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指标。
7.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增高,若明显增高,提示病情较重,必须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8.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1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提示存在慢性肝实质性损害。若a/g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后较差。
9.血清总胆红素(tbil):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常同时增高,提示为重型肝炎。
10.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延长,常大于13秒。
11.甲胎蛋白(afp):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甲胎蛋白升高不多,这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一般小于300μg/l。但是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1000μg/l。
12.肝脏纤维化的检查: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及脯氨酸肽酶等。急性肝炎常无明显改变,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常显着增高,肝病患者各种胶原均增加,但最重要的是构成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增加,常大于150μg/l。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表明肝功能状况越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