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脱肛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黄芪鲫鱼汤
材料:黄芪15克,鲫鱼250克,姜片、盐、味精、麻油适量。
用法:将黄芪用水煎煮2次,去渣留汁锅中;鲫鱼洗净切块与姜片和盐放入锅中,继续煮至鱼肉酥烂,加入味精、麻油即可。分1-2次,趁热食之。
功效:可以益气、补虚、升提,可用于治疗气虚所致的脱肛及胃下垂等症。
注意: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阴虚阳亢者不宜食用。
升麻四味敷贴
材料:黄芪、升麻、枳壳、五倍子各等量,陈醋适量。
用法:将前4味药物研磨为细末,备用,然后取药末30克,以米醋适量调制成薄糊状,将药摊于纱布中间,制成敷贴,贴于肚脐。待药干后再换药敷贴,每日3-5次,频换药敷贴。
功效:可以益气固脱,缩肛,适用于脱肛久不能回缩,日久不愈者使用。
注意:使用期间应当戒烟、戒酒,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马勃粉
材料:马勃15克,香油适量。
用法:将马勃焙干、研磨成细末,备用。使用时先以香油调和成糊状,将其涂搽于患处。
功效:可以解毒、止血。适用于治疗脱肛、肛门红肿出血者。
注意: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人参芦头粉
材料:人参芦头20枚。
用法:用文火将其焙干,研磨成细末,分为20包。早晚空腹时各服用1包,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可以大补元气,主治脱肛。
注意: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鱼腥草薏仁方
材料:鱼腥草30克,薏苡仁50克,南瓜蒂3个,枳实6克。
用法:将上述材料一起煎煮,取汁液两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功效:可以补中益气。适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所引起的脱肛等症。
注意:孕妇不宜服用。
治疗脱肛的偏方 鱼腥草薏仁方
材料:鱼腥草30克,薏苡仁50克,南瓜蒂3个,枳实6克。
用法:将上述材料一起煎煮,取汁液两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功效:可以补中益气。适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所引起的脱肛等症。
注意:孕妇不宜服用。
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
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5、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脱肛的分类
Ⅰ度:直肠黏膜脱垂或叫部分直肠脱垂。
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cm左右。脱出直肠黏膜呈圆形、半圆形,红色、表面光滑或呈放射状。
Ⅱ度:完全性直肠脱垂。
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粘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4-8cm左右。脱出直肠黏膜呈“同心环”皱襞。
Ⅲ度:完全性直肠脱垂。
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8cm以上。脱出肿物呈环状脱出或呈牛角状脱出。
中医治疗脱肛的方法
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三、 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内痔和脱肛的区别有哪些
一、便血
内痔早期多为无痛性便血,有时滴血、有时喷血或者手纸上粘血;而脱肛主要症状为肛管、粘膜脱出,少有便血情况。
二、疼痛
早期内痔一般无疼痛感,晚期发生嵌顿后剧痛难忍;而脱肛有时会伴随着剧烈疼痛。
三、粘液
内痔经常有肛门潮湿等症状,而脱肛则经常有粘液从肛门内溢出,两者症状相似度较高。
四、脱垂
内痔脱出的是痔核,晚期有时会发生嵌顿的现象;而脱肛脱出的是直肠粘膜、肛管与直肠,晚期脱出可达十余厘米。
中药治疗痔疮偏方 熏洗脱肛方
材料:明矾15克、石榴皮60克。
做法:将明矾、石榴皮放入砂锅中,加上适量水,武火加热5分钟,然后乘着热度,用于熏洗患处,一日两次。
功效:明矾杀菌,石榴皮酸涩能收敛,二者合用可治疗痔疮引起的大肠肛门脱落之症。
不同程度的脱肛有何表现
不同程度的脱肛有何表现?你是否出现了脱肛?有及时做相关检查吗?专家称:脱肛的分类方法有多种,1975年全国肛肠会议制定了脱肛的统一分度标准,将脱肛分为3度。目前的临床诊断就在此分度的基础上,根据脱肛的轻重程度分为3度。
不同程度的脱肛表现:
一度脱肛: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下移,脱出肛门外。长度在24cm左右,脱出物淡红色,有放射状纵沟,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复,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与传统分类法中的不完全性脱垂相符。
二度脱肛:排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全层脱出。长度为58cm,色红,圆锥形,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戳膜皱接.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需帮助复位。属于传统分类法中的完全性脱垂。
二度脱肛:徘使或增加腹压时,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8cm以上,呈圆柱形,色红,环状皱键消失,触之很厚,质软,肛门松弛无力。也屑于传统分类法午的完全性脱垂。
脱肛的检查:
直肠脱垂的症状与内痔脱出类似,所以临床上常常将直肠脱垂与内痔脱出混为一谈,都被称为“脱肛”,但实际上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①视诊:内痔脱出物为充血肿大的痔块,呈花瓣状或环状,可见有出血,痔核之间凹陷有正常的粘膜。
脱肛直肠脱垂的脱出物为直肠,有明显的放射状纵形沟纹或直肠环圈,色淡白或淡红,无出血。
②指诊:内痔脱出,肛门松紧度正常。
直肠脱出,肛门括约肌明显松弛。
③窥器检查:内痔用窥器检查时,可见到粘膜呈花瓣状且粘膜隆起的肉块大小不一。
以上便是对“不同程度的脱肛表现”的相关介绍,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对我们的脱肛患者有帮助,同时针对脱肛,不管病情程度多少,及早检查及早治疗,杜绝病情给患者自身造成危害。
宝宝脱肛了怎么办 加强体育锻炼
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增强腹肌和肛门的收缩功能,着对防治小儿脱肛有益。
脱肛的偏方
偏方一
黄花木耳治脱肛
[配 方] 黄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
[制用法] 将黄花菜、木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服。
[功 效] 清热,除湿,消肿。用治脱肛、大便时肛门痛或便后滴血。
偏方二
陈醋煮大枣治脱肛
[配 方] 陈醋250克,大枣120克。
[制用法] 将大枣洗净,用陈醋煮枣,待煮至醋干即成。分2或 3次将枣吃完。
[功 效] 益气,散淤,解毒。用治久治不愈的脱肛。
偏方三
马勃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配 方] 马勃15克。
[制用法] 将马勃焙干,研末,香油调搽。
[功 效] 解毒,止血。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偏方四
王不留行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配 方] 王不留行30克。
[制用法] 将王不留行焙干,研为细末,每早、晚开水送服。
[功 效] 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偏方五
泽兰叶治疗小儿脱肛
[配 方] 泽兰叶30克。
[制用法] 将泽兰叶水煎,乘热熏洗1—2 次。
[功 效] 治疗小儿脱肛。
直肠脱垂偏方大全
五倍子熏洗治脱肛
【功能主治】升提中气,主治脱肛。
【偏方组成】五倍子30~60克。
【用法用量】将五倍子打碎,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于脱肛时先熏后洗患部。
【病例验证】刘某,24岁。因产后努挣大便而脱肛。遂以五倍子60克,打碎,加水煎沸30分钟,脱肛时先熏后洗,仅用1剂即见效,继用3剂痊愈。
石榴皮治小儿脱肛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脱肛。
【偏方组成】石榴皮90克,五倍子30克,明矾1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沸30分钟,滤去药渣,趁热先熏后洗,同时,将脱出的部分轻轻托回。早、晚各熏洗1次,直至痊愈。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2~10岁小儿脱肛患者24例,经5~7天治愈者15例,8~10天治愈者6例,另3例病程超过2年,经熏洗1个月后痊愈。
煅龙骨治脱肛
【功能主治】主治脱肛。
【偏方组成】煅龙骨40克,蝉衣20克,白僵蚕15克,冰片3克,生甘草10克,凡士林150克。
【用法用量】将前5味中药分别研为极细末,混合均匀后过100目筛,凡士林加热后,再将上药末徐徐加入凡士林中,装人干净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先将患处用淡盐水洗净,涂以本药膏,再将脱出直肠缓缓上托,压进肛门内,外盖消毒敷料,贴胶布,最后用丁字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脱肛患者21例,经用药5~10剂,均获痊愈。
黄芪党参治脱肛
【功能主治】益气升提,清热燥湿,收敛固脱,主治小儿脱肛。
【偏方组成】黄芪、党参、赤石脂各6克,黄芩、黄连、升麻各4.5克,当归、柴胡、枳壳、白芷、陈皮、甘草各3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韩某,男,6岁。因患痢疾十多天,每日大便数10次,以致直肠脱出,从此半年来饮食少进,形体消瘦,每次大便时都脱出直肠寸许,托进时啼哭异常。诊查其面色不荣,肛周赤紫,有轻度糜烂,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有力。证属虚中有实,因痢后余热未清所致。治宜益气升提,清热燥湿,收敛固脱。用本方配合外治:便后用甘草10克煎汤洗肛门,待收后或托收后,用棉球蘸5%明矾溶液,使之着于肛门内直肠壁。治疗一周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