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护理
破伤风的护理
(1)病人所住房间应有帘,避免强光刺激,有条件者可用红灯泡.
(2)走路,说话轻,避免粗鲁的翻身动作和频繁地触动病人.
(3)电动吸引器尽量远离病人,保持室内安静.
(4)护理工作应有计划性,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治疗,护理,检查等操作应集中进行,尽量在用镇静剂后进行.
(5)必要时可加大镇静剂,减轻病人对刺激的反应.
加强心理疏导.关心,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目前解痉的治疗方法,解痉的效果及情绪紧张对疾病的不良影响.
破伤风是破了都需要打吗
警惕破伤风杆菌的致命危害
破伤风是一种特异的感染,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就是破伤风杆菌,这是一种厌氧细菌,(这个和是不是得破伤风有关)。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破伤风的发生与受伤情况(伤口大小、污染情况、受伤器具)、组织低氧(伤口 深浅)及主动免疫情况关系很大。孩子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或伤口特别窄而深容易形成这种缺氧的环境,就容易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
小编在急诊临床碰到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建筑工地上叔叔被扎了,还有种地的农民伯伯胳膊受伤后继续干活,接触到了土壤中的破伤风杆菌。大部分患者就诊的原因是以头痛、腰背痛、张口困难、抽搐等,常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急腹症、颈椎病、神经炎等,有的患者甚至没有明确受伤病史。
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打破伤风
打破伤风针其实是指打破伤风的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商品名蓉生逸普),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先作过敏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为阳性者,则应进行脱敏注射,即小剂量分4-5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肤试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相对而言过敏反应少,但一般医院存货更少。这只是一种外援性抗体,维持时间为2~3周。其对已出现破伤风或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使用,但是对破伤风的预防作用是有限的。
以下的这四个误区需要知晓
误区一 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在多数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只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有效
多数医务人员会告知患者,应该尽量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否则效果差。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三—该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时却不应用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临床医生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误区四—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孩子时期如何警惕和防范破伤风
通常情况下,在儿童期按期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直接预防破伤风感染,其保护率为95%,孩子外伤后不需再注 射破伤风或破免针。一般新生儿出生3个月、4个月、5 个月都要连续接种三针的百白破疫苗,然后等到18个月后, 再接种一针加强型百白破疫苗,6周岁时如接种白破疫苗, 体内的破伤风抗体一般能持续到1 6周岁。但遗憾的是,2 周岁以后,孩子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少,到6周岁后,家长 接种疫苗的意识更淡,不少家长还会遗漏接种。
特别提醒,有可疑伤口要及时充分冲洗,可疑症状及时至医院就诊。
得了新生儿破伤风怎么办
1.止痉药:破伤风的抽搐是由于破伤风杆菌痉挛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所致,反复严重抽搐会造成重要脏器,特别是脑、心、肾的缺氧而导致严重后果。抽搐的能量消耗大,同时还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故有效地控制抽搐,就成为治疗破伤风的关键。止痉药以能控制抽搐,使患儿处于嗜睡状态,刺激能醒为宜,理想的止痉药物应该是能很快控制抽搐而不具有呼吸抑制及其他副作用。
2.中和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游离破伤风毒素,对已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毒素无效。因此,愈早用愈好。破伤风抗病毒(TAT)1-2万U稀释后肌注或静脉滴注,另取3000U脐周注射,用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阳性者需用脱敏疗法注射。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U肌注,TIG血浓度高,半衰期长达30天,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不必做过敏试验,但价格较昂贵。
3.抗生素:用于杀灭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抗生素的应用青霉素、四环素对动物感染破伤风杆菌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亦证明其疗效。青霉素每日20万U/kg,或头孢菌素、钾硝唑、静脉滴注,每日15mg/kg,分次静脉滴注7-10天。
4.其他治疗:脐部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涂抹碘酒以消灭剩余的破伤风杆菌。发作时缺氧者予以间歇性吸氧,严重者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有脑水肿时应用脱水剂。
5.护理营养: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保持体温稳定,必要的操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病初应禁食,予以肠道外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
什么情况要打破伤风针 打破伤风针后要注意什么
1、注射破伤风之注意护理伤口,注射免疫获得的抗体是中和毒素而不是杀灭破伤风杆菌,打完破伤风针后仍然要注意预防伤口感染,按照医嘱服药,注意不让伤口沾水,以免伤口受到严重污染后感染,产生素毒多,导致常规用量也不能完全中和外毒素。
2、后一周内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酸性食物,不喝浓茶和咖啡,不喝酒,吃了禁忌食物容易造成破伤风类毒素失效。
3、因为破伤风针是即时预防,在打破伤风针后,如果在短期内再次受伤,需要看情况看是否需要重新打。
破伤风类毒素与破伤风抗毒素区别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来预防破伤风的一种免疫疫苗.为了防止破伤风病的发生、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破伤风类毒素、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病的目的. 而破伤风抗毒素是用对破伤风策有免疫力的人或动物血清经加工精制而成的免疫抗体、注射到人体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抵抗的作用、但这种抗毒素是被动的、而且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因此、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使体内产生自动免疫抗体、从而达到长久的预防皮伤风的目的.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注射到人体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才会产生自动免疫力.因此、如果人体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而发生外伤、或是刚刚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而自身尚产生免疫抗体时发生外伤、为防止感染破伤风、应首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使被动免疫和自动免疫衔接起来、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的目的.若已经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人类发生外伤后、没有必要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为做为类毒素的抗原和抗毒素的抗体同时注射后也会发生拮抗作用而使相互作用降低、失去免疫效果.生活护理
破伤风的护理要点
1、病室要求遮光,安静,温度15~20℃,湿度60%左右,避免外界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包括协助排痰、吸痰;给雾化吸入;给氧;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防止受凉;防止进食时误吸等。
3、加强营养,维持体液平衡给口服、管饲或静脉营养;静脉输液、输血浆、清蛋白等。
4、预防损伤如加床防护栏,防坠床;抽搐发作时,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垫,防舌咬伤。
5、加强基础护理根据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
6、人工冬眠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调整冬眠药物滴速;观察冬眠并发症。
7、导尿及导尿管护理抽搐严重者,常规留置导尿管,并做好有关护理。
8、严格隔离消毒病人住隔离病房,专人护理,护理人员应穿隔离衣;器械物品为病人专用,敷料应焚烧,器械需经特殊处理后才能高压灭菌。
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
1、做好脐部的处理,除脐周封闭外,另须用3%双氧水清洁脐部,再涂以25%碘酊,后用75%酒精纱布湿敷脐部,每日2次,直至脐炎消失。
2、喂奶时要抱起患儿取斜坡位,并应注意观察面色、呼吸、吞咽情况,喂完后要抱片刻再取右侧卧位,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吸人;抽搐频繁者,注意保护舌。
3、痉挛频繁者暂禁食,静脉补充液体或血浆。痉挛减少后,可用胃管鼻饲。
4、每日为患儿洗温水澡,用手按摩痉挛的肌肉既可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使患儿舒适,又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少痉挛发作。同时多抱患儿,多抚摸皮肤,可促进其身心恢复。
以上就是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措施,孕妈生产时一定要在条件好的正规的医院生产,特别是农村妇女,或者山里的离城市远的妇女生产,绝不要在使用土方法生产。如果生产时来不及消毒,一定要尽快送孩子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进行进一步处理,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破伤风的护理要点
1、病室要求遮光,安静,温度15~20℃,湿度60%左右,避免外界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包括协助排痰、吸痰;给雾化吸入;给氧;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防止受凉;防止进食时误吸等。
3、加强营养,维持体液平衡给口服、管饲或静脉营养;静脉输液、输血浆、清蛋白等。
4、预防损伤如加床防护栏,防坠床;抽搐发作时,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垫,防舌咬伤。
5、加强基础护理根据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
6、人工冬眠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调整冬眠药物滴速;观察冬眠并发症。
百白破能预防破伤风吗 多久百分百排除破伤风
6-12日。
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是在6-12日,若是过了这个时期并没有出现破伤风的早期症状的话,是可以基本上排除破伤风,但是建议最好还是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其实患上破伤风具有一定概率,是需要其划破伤口的物体上有破伤风杆菌,才会有机率患上,而破伤风杆菌是厌氧细菌,所以在受伤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处理伤口,不给破伤风杆菌有生存的环境,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患上破伤风的概率。
什么是破伤风疫苗
什么事破伤风疫苗呢?当人们患上了破伤风时,一定要及早治疗,清理伤口,否则会恶化,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情况。常说的打破伤风针就是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面临可能的感染后,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的方式。
常用的有两种制剂: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前者需要皮试,后者不需作皮试。破伤风针皮试过敏临床上主要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皮试过敏,可改为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来获得保护,如没有TIG,可采取TAT脱敏注射,具体方法可咨询就诊处医护人员。如果有过严格疫苗接种史的,可根据病情咨询就诊医生,如在保护期内(下文有所述及),不一定需要注射TAT。
必要时要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献血员中采集效价高的血浆或血清制成,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
总结小儿破伤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第一,要做好一般护理。置患儿于安静房间,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戴黑布眼罩,避免声光刺激。剪指甲,手心放置干燥棉球,防止抽搐时自伤手掌心。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尽量在镇静剂发挥最大作用时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二,要控制痉孪。小儿破伤风的特征性特点为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痉孪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导致肌肉强直性痉挛,而痉挛引起的窒息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控制痉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第三,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的作用在于阻止伤口破伤风杆菌的生长,减少外毒素的产生,还可预防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首选青霉素,再联合应用甲硝唑静脉滴注。
第四,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患儿抽搐频繁,不能咳出呼吸道分泌物,极易造成痰液阻塞而引起窒息发绀,床旁应备好抢救设备,如氧气、吸引器、复苏皮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等。
第五,注意患儿的脐部护理。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日2次用3%双氧水清洗脐部后涂以2%在碘酊或用甲硝唑0.5克加生理盐水30毫升稀释后脐部滴注,以杀死局部的破伤风杆菌,用过的敷料和棉签应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