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崩漏下血日常应注意什么

崩漏下血日常应注意什么

治疗上虚则补之法,热则清之。西医的女性生殖器炎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崩漏注意事项及预防保健

(1)月经量多,来势猛急时,首先解决的是减少经量问题,以免并发休克等危险。

(2)大出血是不能自己治疗,会引起虚脱(神昏、冷汗、糊话等)危及生命时,应速送医院,切勿贻误病情。

(3)先行止血,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再作治“本”自疗,即原因治疗。

(4)崩漏停止后仍要进行体质调理性治疗,预防反复。

(5)严禁房事,外阴保持清洁,毛巾盆具要消毒。不宜坐浴。

(6)经量多,来势猛烈时,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少翻动,上半身宜稍垫高以利经血排出。

(7)患者以及家属切忌紧张焦躁。更会迫使血流妄行,经量增加。

(8)饭菜品种要杂,荤蔬混合食用,并且容易消化。

崩漏下血中医辩治

(1) 清而止之,用于崩漏的热证。症见出血量多,血色鲜红。崩漏的热症常与肝肾阴虚,相火偏亢,扰动血海有关。治宜用清滋之品,如牡丹皮、生地、白薇、地榆、之类。至于苦寒降泻之品如黄连、黄柏、栀子等宜慎用,以免苦寒伤阴。

(2) 温而止之,用于崩漏属于虚寒者。症见出血量少,色淡,伴小腹冷痛。用药不宜辛滑燥热之品,而拟用鹿角胶、巴戟天、狗脊、菟丝子、以及参、芪等温阳益气、水中补火为当。若寒较甚者,可酌加吴茱萸、炮姜、乌药、香附等温经理气止血。

(3) 补而止之,用于崩漏属肝肾脾胃三阴三阳气血失调,功能衰弱,冲任亏损的证候。临床表现为经血不时而下,淋漓不尽,伴乏力、多梦、纳差等症。一般以肝肾两虚或脾肾两虚为多见。肝肾两虚治以滋补肝肾,调和阴阳为主,药如女贞子、旱莲草、寄生、杜仲等。在脾肾两虚型中,不是确有中气下陷、清阳不举的证候,一般不宜用升麻、柴胡之类,以免摇其根株,动其浮阳,以速其祸。

(4) 泻而止之,用于崩漏气滞血瘀者.临症见胸腹胀痛,血色深黑有血块.治宜活血化瘀,通因通用.常用赤芍、茜草、乳没、三棱、莪术、三七等。

崩漏下血如何预防

1.注意身体保健

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2.恢复卵巢功能

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合理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

3.应用药物进行止血

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治疗功血崩漏的目的。

崩漏下血的推拿疗法

1、血热

(1)取坐位,本人用一拇指甲掐另一手断红穴[示(食)、中指蹼问]。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按压隐白、三阴交、血海穴各3分钟。

2、气虚

(1)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小腹5分钟;再用示(食)指、中指直推法由下至上推气海、石门、关元、中极穴,反复数次。

(2)取俯卧位,用指擦法直擦背部督脉和足太阳经,反复擦10遍;再横擦气海、肾俞、命门、白环俞各1分钟。

3、血瘀

(1)取仰卧位,用拇指揉地机、血海、行问、三阴交各2分钟;再用掌按法按中极、关元穴各2分钟;最后用掌摩法摩下腹部2分钟,以下腹部有热感为度。

(2)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穴各2分钟;再用手掌按压八髎穴50次以上。

4、肝肾阴虚

(1)取坐位,用拇指按揉四神聪穴5分钟。

(2)取仰卧位,用掌按法按压关元穴2分钟;再用掌摩法摩小腹2分钟;最后用指指按揉血海、三阴交、照海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家人以拇指腹推揉督脉5分钟;再用禅推法推膈俞、肝俞、肾俞各2分钟;最后用拇指按压涌泉穴3分钟,力度偏重。

崩漏下血食疗

一、民间食疗方

原 料:童子鸡1只,玉竹5克。

配 料:味精、盐各3克。

做 法:1、童子鸡宰杀后,除去脚爪、尾臊和内脏,抽去头颈骨(留皮)。2、光鸡用沸水飞水后,洗净其血秽,将其腹部向上,放入炖盅。3、加入味精、盐,加入适量冷开水,隔水炖至八成熟时,再投入玉竹,继续炖至鸡肉酥烂为止。4、食用前除去玉竹。

功 效: 童子鸡味甘,性温;玉竹味甘,性微寒。二者相互配合,能清肺阴,除肺燥,祛痰咳,消虚渴,有固精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效,对肺热燥咳、胃热烦渴、体虚纳少、泄泻水肿、崩漏带下、产后乳少等症状均有疗效。

二、芝麻粥

原料:生苎麻根30克,炒陈皮10克,粳米、大麦仁各50克,细盐少许。

制作:先煎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

用法:分作2次服,每日空腹趁热食。

功效:凉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血热崩漏,妊娠胎动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

三、红米生地粥

原料:生地黄50克,红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取生地黄,洗净后煎取药汁,与红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食。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还可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

注意事项:此粥不宜长期食用。服用期间,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崩漏下血的偏方有哪些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情,特别在青春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中多发,会严重影响月经,使女人在月经期会出现极不正常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使女性感到更加不适,脾气也会更加的暴躁,现在很多患者会用以下的几种偏方来治疗崩漏,以下偏方确实有着很明显的治疗效果。

崩漏的偏方

崩漏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

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成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血瘀、气虚、气郁和肝肾阴虚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导致。

以下是五个中医偏方帮助治疗崩漏:

1、艾叶30克,烧存性,以小米稀饭送服。

2、石榴皮100克,煎服浓汁,加蜂蜜调服,日1剂,连服3天。

3、棕搁炭、乌梅炭各15克。研为细末,黄酒或淡醋进服,日2次。

4、荔枝壳50克,炒微黄,水煎服。

5、晚蚕砂100克,炒黄为末,每次服15 克,黄酒或淡醋送服,日2次。

这些就是治疗崩漏的几个偏方,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偏方。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妇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都会使病情恶化,所以不管选用哪种方法,患者一定要时刻关注身体变化,对疾病及时的治疗。

崩漏下血怎么治疗

崩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属于月经病中的功能性疾患。其主要证型为阴虚或偏阴虚,但在出血阶段时以瘀结、血热为突出。治疗崩漏下血,可以采取以下的的中成药:

1、 云南白药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2~4克,血止停用。

2、 十全大补丸、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气血虚弱漏下不止战血止后调治。

3、 新癀片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吞服。用于血热者。

4、 三七粉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3克,血止停用。对血瘀者更直。

5、 震灵丹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止血。

6、 野山人参粉血多时,2~4小时1次,首次剂量1克,以后0.5克温水吞服。用于暴崩血脱者。

有关崩漏的治疗必须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即在暴崩之际,急当止血防脱,用塞流止血法。血减后进一步求因治本,标本同治,止血和调理同时进行,即用澄源法。

出血完全止后,脏腑气血尚未恢复正常功能,采用复旧法进行善后调理和调整月经周期。以上治法是古人治疗崩漏重要的经验总结,也是现在临床上用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上面可以看出,崩漏治疗三法必须循序进行:塞流、澄源、复旧。如果不循此规律治疗,就会耽误病情。患者最好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

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崩漏的药品,供大家参考:

汇仁 乌鸡白凤丸:被誉为妇科三大圣药之一,目前已有百年历史。主要用于女性更年期忧郁、头痛头晕、失眠、易烦躁、心悸伴有皮肤潮红,手指皮肤温度增高和麻木等等。

同仁堂 人参固本丸:功能主治是血虚精亏,须发早白,颜貌衰老;或脾虚烦热,金水不足;或肺气燥热,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涩滞如淋,大便燥结等阴虚有火之证。

同仁堂 乌鸡白凤丸:功效与作用: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中医问诊之问崩漏下血

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妇女在月经期挤牛奶,结果月经量异常的多,去看中医,中医诊断为“崩漏”。崩漏是一个中医术语,下面是相关的介绍:

中医问诊之问“崩漏下血”

阴道下血,量多势急,急如山崩者,称为血崩;淋漓不断,点滴而下,缓如屋漏者,谓之漏下。崩证因于血热居多,气虚而兼血热亦较常见;漏证则以中气不足,气不振血,或瘀血组络,血不循经较为常见;下元亏损,冲任不固,则偶亦有之。

心为行血之器,肝为贮血之皿。血的运行调节,有赖心肝两脏。由于供血环流之脉是由肝系之膜构成,血量多少有赖肝脏调节,盖血流畅否与脉络弛张有关,所以与肝关系尤为密切。血行脉中,不滞不溢,环周不休,除与心肝两系有关,还与气血关系密切。血得阳气温煦才能温和流畅,血得卫气固摄才不漏泄脉外,血行无阻才能循行常道。血液遇寒则凝遇热则沸,气血一旦异常,影响血液运行,就会产生血瘀,血溢证象。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郁化热,热人血分,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成为出血,是肝疏泄太过所致。血液不能贮藏于肝,溢出脉外,虽然因其出血部位不同而病机有木火刑金、肝火犯胃、肠风下血、血热成淋、血热发斑、血热成崩之异,其实病理完全一致,都是气郁化热,由气人血,迫血妄行,仅因出血部位不同,兼证各异而已。血崩兼见血色深红,量多势急,发热口苦,舌红脉数,是血热妄行所致。

如果上述证象全具兼见心悸气短,则是血热妄行与气虚不摄两种病理同时存在,以上属于血崩机理。

下血量少,淋漓不止,兼见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小腹空坠,面色无华,舌淡脉弱,此为中气虚陷,血失气摄,下注前阴,兼见血色黑多红少,或先红后谈,脐下冷痛,四肢无力,气短神疲,面色苍白,看淡苔薄,脉迟无力,或脉大而虚,此为下元亏损、冲任不固;气虚不摄与冲任不固两种机理并存尤属常见。以上两种机理属虚。

如经妇科检查,子宫内有肌瘤而呈下血淋漓不止,此为瘀血阻络,血行障碍,不能环流,以致血溢脉外。此证病性属实。

崩漏下血的防治方法

1.恢复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通常是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续服用20天,用药最后的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对于有排卵性功血,在排卵前期可以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样也可以调节月经周期。

2.中医中药治疗。在治疗和调节内分泌功能和止血方面,中医有着很好的疗效,所以患者也可以请中医治疗。

3.注意身体保健多参加以下体育锻炼。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同时要增加营养,多吃些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蔬菜和水果。

4.用药物止血。药物止血的方法主要是促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和促使子宫内膜生长。

5.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经常出血宫颈口处于松弛状态,细菌、病毒很容易侵袭阴道,诱发妇科炎症。

6.保持心情愉悦,做到生活有规律。不熬夜。

枸杞芽麦冬茶的做法 功效

清肝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


崩漏下血可以分为几类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代表方: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中医妇科治疗学》 )加党参、黄芪、阿胶。

常用药:熟地黄、肉苁蓉、覆盆子、当归、枸杞子、桑寄生、菟丝子、艾叶。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淋漓不断;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色淡质稀;肾阳虚衰,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于温化,故小便清长;肾阳虚不能上温脾土,则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也为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代表方:右归丸( 《景岳全书》 )加党参、黄芪、三七。

常用药:制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杜仲。

3.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失于温养,故四肢不温;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不思饮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象。

治疗法则: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代表方:固本止崩汤( 《傅青主女科》 )。

常用药: 人参、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归、黑姜。

4.血热型(湿热)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注如下,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 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实热内蕴,损伤冲任,血海沸溢,迫血妄行,故经来无期,突然暴注如下,或淋漓日久难净;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实热内蕴之象。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代表方:清热固经汤( 《简明中医妇科学》 )。

常用药:黄芩、焦栀子、生地黄、地骨皮、地榆、生藕节、阿胶、陈棕炭、龟甲、生甘草

5.虚热型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面色潮红,烦热少寐,咽干口燥,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 热扰冲任血海,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止或量多势急;热灼伤阴血,其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治疗法则: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代表方:上下相资汤( 《石室秘录.燥证门》 )。

常用药:人参、沙参、玄参、麦冬、玉竹、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车前子、牛膝。

6.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而漏下,经色黯有血块;舌质黯紫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证候分析:瘀滞冲任,血不循经,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断;冲任阻滞,经血运行不畅,故血色紫黯有块,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也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代表方: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方药:生地黄、大黄、赤芍、丹皮、当归尾、枳壳、龟甲、桃仁

崩漏下血治疗

1、止血

①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2、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①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②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

③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3、恢复排卵功能,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②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4、诱导闭经: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5、子宫切除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崩漏下血的危害有哪些呢

在患有崩漏这类疾病的时候,如果没有认真进行治疗的话,对患者们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会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威胁的,这种疾病出现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失血过多的症状,患者还会出现面色苍白的症状,患者要引起重视,同时防止并发症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⑴ 贫血:

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⑵ 虚脱:

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⑶ 邪毒感染:

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患者都清楚了崩漏的并发症是什么了吧,患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对崩漏这类疾病加强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防止一些疾病出现在我们的身上,要有积极治疗的态度,只要认真治疗的话,患者们就会有健康的未来了,希望患者们注意自己的健康。

相关推荐

艾饼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温经止

艾饼中的艾草有温经止的功效,可用于于吐、衄崩漏、月经过多、胎漏、经寒不调等症,适宜经期女性以及产妇适量进行食用。

锗与赭有什么区别

锗石是含锗元素的矿石;中药里的赭石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一般煅后入药,性味苦,寒。归肝、心经,能平肝潜阳,降逆,止。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衄崩漏

野艾蒿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温经止痛

对于女性来说,野艾蒿的性味是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一定温经止、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对于患有吐崩漏、月经过多、胎漏、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的女性来说,野艾蒿是比较好的。

什么人不能吃艾草 温经止

艾草青团中的艾叶有温经止的功效,可用于于吐、衄崩漏、月经过多、胎漏、经寒不调等症。

滋补身体吃什么好 龟板胶

为乌龟腹甲经煎熬、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偏平和,味甘而咸。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的作用,并兼补。常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门不全、筋骨不健等。有些妇科崩漏等疾病,亦常用此药滋阴止

如何挑选质量好的红参 吃红参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补气、生、滋阴、壮阳、生津、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崩漏;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近年来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红参在临床上的用作用最大的是促进病后康复以及减轻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鹿衔草的营养价值 收敛止

鹿衔草有收敛止作用,可单用或随证配伍。治月经过多、崩漏,可配棕榈炭、地榆炭等;治肺痨咯,可伍白及、阿胶等;治外伤出,可与三七等研末调敷。

遇到胎漏该如何护理

1、住院治疗。2、卧床休息,居室宁静。3、做好心理护理。孕妇会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易加速流产,要多疏导以消除顾虑,保持心情舒畅以利胎安。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以减轻腹压。5、加强营养,食物要易消化,忌辛辣助热之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以免因腹泻引起流产。6、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禁用妊娠禁忌药物;妊娠三个月内勿抬重物,勿攀高,勿远游,避免疲劳,以免伤胎;尽量避免性生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温经止

崩漏”是指妇女非经期阴道不规则出现象,“崩”是属于阴道大量出,“漏”是指阴道的不规则出,持续不断。人体虚寒便会引起这两种症状。艾叶能暖气,温筋脉,具有温经止的作用,单用艾叶或者与阿胶、芍药、干地黄等一起使用可治疗虚寒引起的崩漏

海螵蛸有哪些炮制方法

海螵蛸主治消化性溃疡胃痛胃酸以及吐、衄、便,女子崩漏、赤白带,男子遗精滑精、不育,并可外治损伤出、痈肿疮疖等症。海螵蛸的炮制方法有3种:生海螵蛸:其为不规则的小骨块,呈灰白色,体轻,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具有吸水性,除去杂质,用清水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即成。本品长于固精止带、制酸止痛,常用于治疗梦遗滑精、赤白带、胃痛吐酸等病症。炒海螵蛸:取净海螵蛸小块,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