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糖第一滴血准还是第二滴血准
测血糖第一滴血准还是第二滴血准
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相差不大,二者的血糖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通过对2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的血糖测定,结果发现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的血糖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反应体内血糖水平情况差别不大。
血糖仪测量血糖准确吗
为了准确就要注意下面事项:
1、试纸条保存不当:不少检测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试纸条会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要避免潮湿,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用后密闭保存。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不要在其它容器中盛放。
2、操作方法不正确:操作不当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定值不准确。检测时患者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3、采血方法不当:测试时若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如血滴过大,溢出测定区,也会影响测定结果。应该用一新的试纸条在测试区滴一滴血,确认试纸条背面“血量确认圆点”完全变色。另外,采血时因肢端末梢循环不好、血流不畅或过度挤压等也会影响测定结果。
血糖仪测血糖准确吗:
一般来说血糖仪测试血糖是准确的,如果出现测试不准的情况,都是因为操作出现不当导致的。血糖仪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逐渐普遍,有了血糖仪就可以自己在家中检测,免了往返医院的麻烦,但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血糖仪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木耳降血糖还是升血糖
木耳是降血糖的。
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这样的物质对于降低血糖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减少产生血栓的机会,对降低胆固醇、调节控制血糖浓度有很大的功效。
血糖怎样正确检测
血糖如何正确检测
晨间血糖监测对糖友很重要
空腹血糖值的高低,是调整降糖药物用量及方案的重要依据,例如部分患者白天血糖控制还算满意,但每天早晨血糖却很高,出现了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就需要仔细分析原因、调整用药。无论空腹血糖值偏低还是偏高,均应记录下来,以供下一次复诊时,医生可根据它调整用药。
影响血糖的因素主要是饮食摄入和胰岛素等糖尿病药物,只要在进餐和服药前测量、都是准确的空腹血糖。当然血糖还受其他内分泌激素调节,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对此产生影响。如刮胡子不小心刮破皮肤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升高血糖;为了避免类似因素的干扰,糖友最好一起床就测血糖。
正确检测血糖的方法
有时候,获取一滴血液是血糖检测中最困难的部分。很多血糖检测仪制造商现在也提供可根据个人需要调节不同深度的采血器,这有助于减少检测时的疼痛,并提高获取充足样本的几率。每次检测之前,都要确保您的手部清洁,并且没有任何会影响读数的物体。用温水清洗双手,手干后在腰部以下甩一甩,然后挤压几次要检测的手指,再采血。每次检测之前都务必使用一根新刺血针,确保其干净、锋利。
刺血针对着手指的肉垫一侧轻轻放下,这里的神经末梢比较少,然后推压刺血针获取血液样本。如果一直无法获取充足的样本进行检测,就与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您也可以尝试使用在其他部位采血的血糖仪,可从手臂或腿部获取血液样本。如前所述,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但只有当血液检测的结果准确时,才能做出改变药物、饮食和活动量的正确决定。
柚子降血糖还是升血糖
适量吃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原因如下:
1、柚子热量低,糖分低,升糖指数低,而且富含粗纤维,其纤维素可以增强饱腹感,提供饱腹的时间也比较长,可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利于降低血糖。
2、柚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的成分,具有降血糖的效果,经常食用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3、柚子带有苦味的柚皮素,柚皮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它能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在预防糖尿病的同时,还能帮助糖尿病患者延缓并发症。
喝了糖水测血糖准吗 测血糖喝糖水是怎么回事
如果说在测血糖的时候,医生给你喝糖水,那么说明是想进行糖耐量试验,这种试验是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一般这种情况,在前面就会进行一次空腹测血糖,测完之后,就会给你喝糖水,在测一次血糖值。
自测血糖不准吗
半年前,老孙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孝顺的儿子为他买了快速血糖仪,方便他在家中监测血糖。可奇怪的是,每次他去医院复查抽血测血糖,都比自己在家里测的值要略高一些。老孙为此相当不解,难道自己测的方法有问题?
在临床上,这样的疑问并不陌生。很多新糖友买了快速血糖仪,可测了之后发现结果跟医院的化验单不一样。于是,他们怀疑自己是外行测不好、家用血糖仪不准等,刚刚树立的控糖信心甚至都因此打了折扣。
事实上,无论家用的快速血糖仪还是医院的大型生化检测仪,都是正规的医疗器械,其测量值都是准确的,只不过样本类型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快速血糖仪测定的血糖浓度是全血血糖(指尖毛细血管的动脉全血血糖);而医院测定的多数指静脉血浆血糖,也就是过滤掉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后,血浆里的血糖浓度。由于去除血细胞后,血浆的体积有所浓缩,因此,血浆血糖应该高于全血血糖。两者的差异程度,取决于血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血细胞比例越高,差异越大。
总体来说,空腹时静脉血浆血糖比快速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值高约12%,用自测的血糖结果乘以112%,就相当于医院的标准测量值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新型血糖仪已经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结果进行了校正。因此,糖友自我监测时要根据血糖仪类型、进餐时间等,灵活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办法。
怎样提高自测血糖准确性
第一点:取血要自然滴落到拭纸上
首先,要等血糖仪的可滴血的标志出现了才能采血,否则将不能显示结果;其次,刺出血液后轻轻地将血滴落到试纸上,不要拿手指直接去涂抹,因为手上的油脂会影响血糖仪的正确读取。
当血液滴到试纸上后,不要再去涂抹或再滴血到上面。拿试纸时,手指不要碰到采血区,采血量的多少也会影响结果,采血要让试纸一次吸饱血,一次就要采集到适量的血,过量或者血量不足都会影响结果。
如果血糖仪要求擦掉底纸上多余血液的话,那么必须用指定的擦拭物(例如棉球或消毒棉签),注意不要将棉花球上的棉纤维落到试纸检测区域,以免血糖的读数偏低。
第二点:采血测血糖时间要准时
血液采集的时间对结果也有影响。如空腹血糖是指睡眠状态下不进食不服药超过8小时所测量的血糖,而且要在早上9点前,如果当晚熬夜但未进食也不能称为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时算起的两个小时,检测时间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前后15分钟,太早或者太晚对结果都有影响。
对于血糖不稳定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夜间两点的血糖,因为人的血糖在这个时候是最低的,对于用药的患者来说最容易在此时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现夜间低血糖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同一个人同时两次采血结果也可能不一致,第一次患者由于疼痛产生紧张心理使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第二次血糖瞬间升高产生差异。
第三点:对血糖仪进行定期清洗
为保证血糖仪正常准确地工作,要定期用厂家提供的标准葡萄糖液对血糖仪进行校验。如果您的血糖仪可以进行清洗的话,最好定期清洗,清除掉积聚的血液、灰尘或者棉球的绒毛。
需要调码的血糖仪在使用时要注意代码与试纸条代码一致。测试前应核对、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相一致。在使用前您应当注意一下试纸的保质期是哪天,注意试纸上有没有颜色变化。另外,在试剂保存上,应该注意避光,并且在每次用新一批试纸前都应对血糖仪进行校正。
荔枝降血糖还是升血糖
视情况而定。
荔枝中糖分含量较高,食用后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但荔枝中所含的糖主要是以果糖为主,这种果糖进入到人体之后并不能被直接利用,而是必须由酶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利用,所以产生的胰岛素就会消耗本身体内所含的葡萄糖,食用过多的时候就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但低血糖并不等于降血糖,低血糖属于一种不健康的生理状态,指的是血糖范围在正常范围之下,而降血糖指的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的话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南瓜降血糖还是升血糖
适量的吃南瓜可以降血糖。
南瓜是一种可以增加饱腹感的食物,饱腹感增加也可以延缓血糖升高的水平,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而这主要是因为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和果胶更重要的是它含有合成的胰岛素必需的钴和纤维素,可以改变葡萄糖的代谢,南瓜还含有多糖成分,这种多糖和我们平时摄入的糖不一样,在提取之后有明显得降糖效果。
空腹血糖高 空腹血糖高,先测血糖还是先调药
医生没有让她增加胰岛素剂量,而是让她监测全天8次血糖。第二天,她测的全天血糖为:空腹8.8mmol/L;早餐后2小时7.9mol/L;午餐前5.8mmol/L;午餐后2小时8.2mmol/L;晚餐前5.3mmol/L;晚餐后2小时7.2mmol/L;睡前6.2mmol/L;夜间1:00血糖3.5mmol/L。看了血糖监测结果,医生非但没有同意她增加晚餐前的胰岛素剂量,反而让她将晚餐前的胰岛素剂量减少2单位。刘女士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清晨血糖高说明胰岛素用量不够,为什么还要减少胰岛素剂量呢?于是有了以下的对话。
医生:清晨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如果夜间血糖控制得很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但在清晨一段时间内(凌晨3时至早餐前)血糖升高,称为黎明现象。正常情况下,上午4~8时,人体内一些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逐渐增加。当这些激素缓慢升高时,血糖相应升高,这时需要较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正常人的胰岛B细胞会自动分泌较多的胰岛素,使得血糖正常。一些糖尿病前期的病人,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对缓慢血糖升高缺乏反应,这时血糖就会升高。糖尿病病人的胰岛B细胞功能缺损,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显著升高,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中亦可出现黎明现象。也就是说,清晨随着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机体不能有效进行对抗,这时出现清晨空腹血糖升高,即黎明现象。
第二种情况和第一种不同,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又发生高血糖,也就是“先低后高特点”,称为“苏木杰现象”。“苏木杰现象”是机体夜间发生低血糖后,早晨出现反跳性高血糖。多发生在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加量后,血糖低到一定程度,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上述提到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抵抗血糖进一步下降。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不能相应增高,就会出现晨起高血糖。
医生:对!“苏木杰现象”的处理措施是:
①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
②睡前血糖接近正常水平时,可适当少量进食。
刘女士:那么黎明现象应该如何处理?
医生:“黎明现象”的处理措施是:
①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
②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效果最好,因为它作用高峰时间恰好位于黎明前后,也就能充分补充黎明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
③可将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提前在早晨6时注射,以缩短高血糖持续时间;
④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依据患者的血糖高低自动调节胰岛素输入量。这也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缺点是费用昂贵,无法普及。
当出现清晨高血糖时,要先测夜间血糖,区别“苏木杰现象”和“黎明现象”。夜间血糖低为“苏木杰现象”,应减少药物(包括胰岛素)剂量;后者夜间血糖正常,清晨血糖高,应增加药物(包括胰岛素)剂量。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处理方法,如果不区分是哪种情况导致的清晨高血糖,看到血糖就贸然增加胰岛素剂量,有可能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血糖高怎么办?如何控制血糖?
1、自我放松与情绪调节
放松运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使降糖治疗更有效。学会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克服患病后的恐惧、消极等不良心态,同样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2、增强免疫力
感冒、发烧等都会引起体内肾上腺素的增多,这将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3、检测血糖
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及进行其他检测血糖,超过了医生为您制定的血糖范围时,您就需要每两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降至正常为止。
4、增加无糖液体的摄入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
5、减少失眠
失眠会诱发血糖升高,导致血糖持高不下。而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应努力消除诱因。
血糖为什么会升高呢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高血糖患者都摄入了过多糖分,很多人甚至不喜欢吃甜食却得了高血糖。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其实高血糖的致病因其实不仅仅是摄入糖分过多,或者是喜欢吃甜食而患上的,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引起高血糖。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就是测血糖时一般应在进食后两个小时测,那时候的血糖测出来比较准确,如果刚吃完东西就测血糖的话会使得血糖偏高。
其他的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是身体锻炼运动量减少,使得分解血糖的速度远远小于合成血糖的速度,从而引起高血糖。还有,过度肥胖也会引起高血糖。除此之外,情绪上或者精神上压力过大的话也会引起高血糖现象,而平时如果有饮酒的习惯的话,可能会引起低血糖,但是有时候也会引起高血糖。一些药物,也会引起高血糖。
总而言之,并不是平时不吃甜食就不会得高血糖。而且很多人对“糖”了解并不是很透彻,以为糖指的仅仅是冰糖白糖等。其实有很多水果比如哈密瓜里也含有较多糖分,一次性吃太多的话也会引起高血糖,还有很多饮料上也会含有糖分,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下午测血糖准吗
糖尿病专家指出,首先注意检测糖尿病别在下午进行,下午检查糖尿病往往不准确,其检测率明显下降。
在出版的某杂志中,某协会发表声明,我们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测糖尿病患者禁食期间的血糖指数,以此来检测早上的血糖和下午的血糖是否相同。
目前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血糖水平达到或超过7.0mmol/L即为糖尿病,但这主要依据经过一夜消化后,早晨从患者处得到的血液样品检查结果。
经过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早上检测的血糖指数明显的高于下午检测的指数,所以早上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人在下午就有可能是健康人了。所以我们建议如果需要在下午检测血糖的话,我们要把判断糖尿病的血糖标准减低到0.67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