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暑后如何急救

中暑后如何急救

应当迅速地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

户外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即出现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120,送院治疗。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


老年人中暑急救措施

老年人的中暑症状反应较慢,出现明显症状时一般都已处于中度中暑状态。因此,当老年人出现食欲减退、软弱无力、心悸胸闷、精神迟钝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就必须采取急救措施。

1、移动:迅速将老年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降温:在老年人清醒状态下,饮用500-1000毫升其能接受温度的冰水。

3、浸体:将老年人躯体浸入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能过低。

4、求助:及时向医院求助,要积极配合医生掌握老年人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吸氧、输液,减轻并发症。

夏季预防中暑必备的中药

1、人丹:

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2、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

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3、暑症片:

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中暑了会拉肚子吗

你运动之后出汗发热不建议你立马吹空调,因为空调吹时间长了会对身体不好,长时间吹空调会被空调吸走你身体本有的水分,而且还容易生病,晚上睡觉吹空调时,记得在地上放一盆清水。空调就会吸盆里的水,从而留住你自身的水分。中暑之后感觉热时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用温水洗洗,到通风处走动走动,可脱去外套,适当吹空调,尽快散热,多喝开水,绿豆汤、淡盐水都有解暑的作用,或者喝多广东凉茶。严重者可服用解暑药。如头晕恶心,全身没力气,全身都酸痛,这些都是中暑的症状,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调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要注意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多餐,注意锻炼身体,多注意休息

注意事项:建议中暑之后要及时通风,可以平躺床上休息休息,房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温水擦洗,多喝绿豆汤降暑。注意多补充水分。

良好的作息规律。要合理安排夏季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的话,人体会没有充足的精力抵抗炎热的天气。多喝水。出门不妨带一个水杯。带水杯的目的就是为了口渴的时候能喝到水。夏季易出汗,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才能有效防暑。合理饮食。不要因为天热就不想吃饭,没有食物补充能量的话,人体是没有抵抗炎热的体能的。建议食用含有维生素和蛋白质充足的果蔬,减少油腻食品的摄入量,以免因为不易消化的食物造成的中暑。出门注意防晒。必备的防晒用品要准备好,比如防晒衣帽、雨伞等,出门不要忘记带一点藿香正气液或是胶囊,以备不时之需。学习中暑急救措施。夏季出游的时候,掌握的防暑急救措施不仅能救己还能救人。

注意事项:多补充水分,以免造成夏季脱水。合理作息,调整饮食。

中暑急救的六项措施

1、户外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将患者转移到清凉处

应当迅速地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2、户外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给患者降温

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当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

注意:不要快速地给患者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3、户外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

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

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4、户外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

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5、户外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对于重症中暑病人

即出现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120,送院治疗。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

6、户外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应该使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

并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夏季常见的湿热天,高温加上湿度大,使得人体不能正常的排汗,同时此时,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也极易引发中暑的发生。

宝宝中暑急救五步走

引言:宝宝语言能力弱表达能力差,爸妈要留心观察,一旦宝宝啼哭不止,食欲不佳有先兆中暑症状后,爸爸妈妈就不要掉以轻心,赶快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1步:尽快将宝宝移到阴凉处,脱去宝宝衣物,注意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

第2步:把中暑的宝宝放在凉席或冷毛巾里,用毛巾沾凉水替宝宝擦拭降温,或放进有凉水(不是冷水)浴盆里帮助降温。

第3步:每隔10到15分钟给宝宝喝一些清凉饮料,宝宝的饮料不能含咖啡因;但宝宝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第4步:尽快地让宝宝的体温降下来,但是要小心不要降得太低。假如体温又上升,再重复前述降低体温的动作;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

第5步:如果效果不佳,记得要尽快向医院或专业人士求助。

中暑的急救常识有哪些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脱去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或冰啤酒等饮料,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可同时对其进行刮痧急救。

中暑急救常识大全 预防中暑的方法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在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常规急救处理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敷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摄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体呈450浸在18摄氏度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上面介绍的这些就是中暑的急救常识了。在平常的时候如果身体上有了中暑的情况,那么就可以选择上面的这些方法来进行急救。中暑的情况不是很难治和控制的。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和控制的话,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夏天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初期应迅速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并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中暑初期与轻度中暑时,若患者仍有意识,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若中暑时病人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孕妇中暑的急救注意事项

通风散热

了解孕妇中暑症状,如头晕胸闷、身体发热等。孕妇应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到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并解开衣物进行散热。

解暑药物

多喝一些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仁丹等解暑药,短时间即可好转。

注意:解暑药不可以随意滥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心对胎儿造成影响。

拨打急救电话

情况严重的时候保持冷静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用湿毛巾或30~50%的酒精擦拭前胸、后背、腋窝等散热的地方。

孕妇中暑严重,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及时让其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通畅。

温馨小贴士

在这桑拿天里,准妈妈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常用温水擦洗,衣着舒适清凉,不宜穿束缚过紧的衣服。

多吃新鲜的果蔬,如黄瓜、西红柿、冬瓜、苹果等,同时蛋白质也是需要补充的,多食新鲜豆制品、肉鱼类。夏天可适当喝一些含盐的饮品,增补出汗损失的盐分。

了解孕妇中暑急救措施是必要的,在平时,及时给屋内通风换气,再不是很热的情况下可以少吹空调,吹吹自然风。

夏日防暑降温必备中药

1、人丹

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2、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

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3、暑症片

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夏季老年人中暑急救方法

夏季老年人中暑急救方法

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1.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1.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1.3、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1.4、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中暑急救怎么做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敷: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摄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体呈450浸在18摄氏度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5、擦: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刻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损者至迅速清醒。同时及早与医院联系,进行及时抢救。

中暑急救

健康常识: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气温大于32℃、湿度大于60%的环境中,由于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此外,在室温较高、通气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弱者、肥胖者、儿童及孕产妇耐热能力差,也易发生中暑。

中暑者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乏力、眩晕、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燥,重者出现高热、神志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猝死。

为了避免中暑,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对年老体弱等重点人群应重点保护,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 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膳食的调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取纳凉措施。

急救方法: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相关推荐

中暑急救方法

1、搬移首先要把中暑的人移到凉快透风的场地,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要解开中暑者的衣扣,让患者及时散发热量。2、降温中暑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3、补水的那个患者和有一点意识的时候,可以给患者一些清凉的饮品,补充一下缺失的哈绥芬,这事很有必要的。4、

中暑急救方法 通风降温

如果有人中暑,在意识正常的情况下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使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用冷水毛巾敷头部,给病人扇风或用叫凉的水擦浴,边擦边扇,一般中暑的人可逐渐好转。

中暑后如何急救

中暑急救掐按人中穴刚一过完五一,气温一下子窜升了不少,炎炎的夏日即将到来。酷热的夏天,最容易发生中暑。为什么热天容易中暑呢?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这时就很容易引起中暑。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

中暑急救方法

遇到中暑人员,除了尽快使其远离潮热高温的环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王长松副主任医师还教给大家抢救中暑人员的一个办法:马上用湿毛巾凉敷其头部,或用湿床单、湿衣服包裹并用扇子使劲扇,以加快散热。如果发现中暑较重甚至昏厥者,要立即掐按人中穴,促其苏醒,如果患者是在家里,可以用湿毛巾、湿床单让患者降温;如果是在户外,可以用矿泉水将其衣服打湿使其降温,并及时拨打120送到医院救治。

中暑穴位急救

1、休克——人中穴专家称,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效果。2、胃痛——足三里穴在胃痛时,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至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3、呕吐——内关穴在呕吐时,患者

中暑急救措施 观察中暑患者意识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先观察中暑患者有无意识。如果患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应该立即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帮助中暑患者恢复意识。注意这个时候不要让患者自行走动,因为这个时候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容易再次昏迷或摔倒。

中暑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

夏季中暑急救方法须知

炎炎夏日,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传出有人被热晕的新闻,这些对视突然中暑的反映。那么我们在遇到身边的人突然中暑晕倒的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 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

高温中暑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温中暑急救措施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

中暑急救方法

急救时应先帮助机体散热、降温,再根据中暑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等病变,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急救方法: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