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石菖蒲的副作用

石菖蒲的副作用

别名:昌羊、昌阳、阳春雪、九节菖蒲、水剑草。

功效:祛湿化痰,开窍醒神,理气活血,和中开胃。

不良反应机制:石菖蒲挥发油中主要含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兴奋脊髓神经。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表现为:抽搐、惊厥,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

治疗与解救: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对症治疗。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石菖蒲的副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这样的药物使用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这样药性不了解的时候,是不能选择的,而且使用的时候,也是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选择最佳,利于疾病得到改善。

失眠的人能喝茶叶水吗

失眠的人能喝茶叶水吗,失眠的人该怎么注意饮食呢,失眠的人选择茶叶是个问题,因为多数茶叶都有提神的作用,那么,失眠能喝茶吗?失眠喝什么茶?这是很多处于失眠状态的人急需想知道的,很多人由于不确定,所以把茶列入了禁止名单上,其实,正确喝茶也能治疗失眠。

失眠喝什么茶好?下面介绍一些具有安神功效的茶。虽然大部分茶都有提神的作用,但是一些药草茶也是有促进睡眠的作用的,如麦饭石茶,柏子仁心茶,菖蒲茶等按配方煎煮服用效果都不错。菖蒲茶:九节菖蒲1.5g,大枣肉2枚,酸梅肉2枚,红砂糖适量。先将菖蒲切片,放茶杯内,再把大枣,酸梅和糖一起加水烧沸,然后倒入茶杯,代茶而饮。本方有宁心安神,芳香辟浊之功,适用于平素心虚胆怯,突受惊吓,而致惊恐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安神茶:煅龙齿,石菖蒲。将龙齿研碎,石菖蒲切碎,1日1剂,水煎代茶饮。本方有宁心安神之功,适用于睡卧不宁,不眠多梦等症。麦饭石茶:取麦饭石颗粒,溶于水中,浸泡24小时后,代茶饮,1个月为一个疗程。柏子仁茶:炒柏子仁,将本品炒香为度,然后轻轻捣破,开水泡饮。本品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血虚心悸,失眠盗汗等症。

藏菖蒲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藏菖蒲中含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菖蒲螺烯酮、水菖蒲酮、菖蒲螺酮、菖蒲大牯牛儿酮、菖蒲酮、异菖蒲酮等成分。

1、镇静作用:用菖蒲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石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3、藏菖蒲挥发油对小白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但不能对抗小鼠的扭体反应,提示它没有镇痛作用。对小自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抽搐,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中毒主要在兴奋脊髓。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

1.开窍醒神

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行气消胀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3.化湿

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4.安神

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菖蒲有什么作用有哪些

说到菖蒲大家应该并不是很陌生,他就是我们正常包粽子的时候的叶子。有的地方也会把菖蒲和艾叶在一起放在门上悬挂。这样也寓意着平安。有许多人也想知道菖蒲除了能够包粽子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菖蒲的作用有哪些?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镇静作用。

用菖蒲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石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菖蒲能刺激胃液分泌,并对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有一定帮助,常配厚朴、陈皮等同用。此外,治疗噤口痢,用菖蒲解胸膈之热闭,开胸进食,也取其健胃理气作用,配参苓白术散。

聪耳治健忘。

石菖蒲芳香利窍、疏散开达,《名医别录》谓其有“聪耳明目、益心智”之功,故善治迷惑健忘、耳鸣失聪等症。如(《证治准绳》不忘散),即以菖蒲配远志等、专治迷惑善忘;《千金方》开心散,亦以本品配他药,主治健忘。

化湿和胃。

石菖蒲辛苦气香,入胃经则能宣化湿浊、开胃消食,乃化湿和胃良药。《本草备要》谓其“去湿逐风,脘痞不饥者,症见:胃脘胀满闷痛、饮食无味、食欲不振、形瘦体倦、苔腻脉细等,用之多效。皆取其苦燥除湿、辛香宣散、利窍开胃、消积宽中之功也。

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针对菖蒲的作用有哪些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会有一定的帮助,其实菖蒲除了可以正常的包粽子之外,还可以当做药物来用同时对于驱蚊也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如果想要用菖蒲保健的话应该要先咨询一下医师这样才可以正常的使用,以防发生危险。

百合石菖蒲海马汤

百合石菖蒲海马汤简介编辑

南方的长夏时虽仍暑热尚在,但汤饮上宜由以清暑热、祛暑湿过渡到健脾肾、祛湿热的原则,且健脾肾是更主要的。百合和中药石菖蒲煲海马(中药店有售)则有健脾肾、益心智的功效,对盛夏秋暑时体力、脑力、精力消耗过大及睡眠休息不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百合为广州人常用的煲汤料之一,其味甘能补益、性寒能清热,故可清心润肺安神。石菖蒲在中药里属化痰开窍类药物,《仙经》历称它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而海马则是补脾肾之物。

制作材料编辑

百合30克、石菖蒲20克、海马3条、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编辑

百合、石菖蒲洗净,稍浸泡;海马洗净,温水稍浸泡;猪瘦肉洗净,不刀切。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为3~4人用,猪瘦肉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

菖蒲文化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诗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菖蒲还是我国传统园林造景中,池、湖沿岸不可或缺的植物。

菖蒲生性粗放,适应能力强,无需特别管理,便可繁茂生长,而且很少有病虫害发生。日常栽培繁殖,多用分株法进行,可在早春或生长期内将其根状茎挖出,去除老根,保留一定数量的根系、嫩叶与芽,分成5厘米~10厘米的茎?若临水配置可按20厘米~30厘米的株距,种植于泥土肥沃松软处,保持主芽接近土面便可。室内观赏多以水培为主,只要清水不涸,可数十年不枯。栽培时可依据个人喜好、放置地点、株体的大小,选择中等深度的玻璃或其他不漏水的器皿,将菖蒲茎段洗净,去除老根、过长根,在浓度为2克/升~3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以卵石、石子、粗河砂充填固定在盆中,加水置于光线充足处即可。日常除及时补水外,定期在水中添加少许市售营养花肥或复合化肥,便可使其生长繁茂。菖蒲耐寒,冬季无需特殊养护,只要将枯枝残叶清理即可。古人莳养菖蒲的方法更为绝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细,甚者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菖蒲是代表端午节气的花,端午节有家家户户门上插菖蒲、艾叶之俗,可以辟邪驱痛.利用它直线的叶片,表现出初夏的清凉感觉。拿它当礼物时,不妨选择三~四枝颜色清晰鲜艳的,扎成花束。

菖蒲不仅碧叶葱茏、根似白玉,挺水临石、清静高雅,其花、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菖蒲还是极好的“绿色农药”。将菖蒲根茎500克捣烂后,加水1公斤~1.5公斤熬煮两小时,经过滤所得的原液,兑水3公斤~6公斤,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石菖蒲的副作用

石菖蒲的副作用:

别名:昌羊、昌阳、阳春雪、九节菖蒲、水剑草。

功效:祛湿化痰,开窍醒神,理气活血,和中开胃。

不良反应机制:石菖蒲挥发油中主要含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兴奋脊髓神经。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表现为:抽搐、惊厥,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

治疗与解救: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对症治疗。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石菖蒲的副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这样的药物使用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这样药性不了解的时候,是不能选择的,而且使用的时候,也是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选择最佳,利于疾病得到改善。

石菖蒲的主要作用

1、抗惊厥作用:细辛醚能部分地对抗震颤素(TCMLIBemorine)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巴金森综合征的肌肉震颤,但作用不及阿托品。菖蒲挥发油对单突触的膝反射无抑制,但对多突触的屈肌反射呈抑制作用,说明其抗惊作用与眠尔通类相似,系中枢性的肌肉松弛剂,作用部位在脊髓或皮层下。

2、抗电惊厥作用:取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70只,雌雄皆可,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α-细辛醚 90mg,115mg,130mg,140mg,150mg/kg;苯妥因钠50mg/kg;以0.6ml/20g计,30分钟后按文献方法给予额定电流刺激,结果表明,α-细辛醚具有对抗电惊厥发作的作用,明显优于苯妥英钠。另有报道,α-细辛醚对电休克惊厥无明显对抗作用。

3、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作用:取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30只,雌雄皆可,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140mg/kg α-细辛醚;50mg/kg苯妥因钠;对照组以0.6ml/20g计。30分钟后再腹腔注射38mg/kg戊四氮,以出现阵挛性惊厥作为发作指标。小细辛醚能明显对抗戊四氮致阵挛性惊厥作用。另有报道,α-细辛醚对戊四氮惊厥无明显对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α-细辛醚140mg/kg不能消除士的宁,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强直性惊厥。140mg/kg腹腔注射也能对抗兔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引起的惊厥。20、30g/kg水煎剂及30g/kg去油水煎剂均能提高小鼠戊四氮致阵惊厥。

相关推荐

缓解老人耳聋耳鸣外治方

1.细辛,石菖蒲,木通各3克,全蝎2克,麝香(或丁香)少许,共研细末,用棉裹少许塞耳内,或用黄(白)蜡稍熔化,乘热将药粉捏成细条状,纳于耳中,待药化后再用,至听觉恢复为止。2.椒目、石菖蒲、磁石各适量,共研末,用黄蜡、松脂熔化,裹药捏细条,纳于耳中,日换1次。3.甘遂、生草乌各2克,麝香少许,研末棉裹塞耳中。日换1次。4.用延胡索、穿山甲各3克,全蝎1个,干蚯蚓4条,百草霜猪脂拌6克,冰片2克,共

治疗老年痴呆该采取哪些措施

中成药治疗老年痴呆:通窍活血汤可治老年痴呆,血汤由桃仁、红花、郁金各9克,赤芍、川芎、石菖蒲、地龙各12克,老葱6克,生姜三片入药而成,此方治疗老年痴呆可奏行气活血、通气醒脑的功效,有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寡言少语这些症状的患者治疗老年痴呆可选此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归脾汤合定志丸可治老年痴呆,由党参、白术、酸枣仁、石菖蒲各12克,黄芪、益智仁各15克,茯神、当归各9克,远志、木香、甘草各6克,大枣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抗保护血管

石菖蒲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损伤等作用。

什么茶对失眠好 安神茶

配料:煅龙齿9克,石菖蒲3克。制法:将龙齿研碎,石菖蒲切碎,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功效:本方有宁心安神之功。适用:睡卧不宁、不眠多梦等症。

石菖蒲禁忌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性温,味辛,归心经、胃经。功能开窍宁神,化湿和胃。主要用于治疗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及健忘,耳鸣,耳聋,湿阻中焦以及痈疽疥癣,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证。【应用禁忌】1.本品辛香偏燥而散,凡阴虚阳亢,精滑汗多,心血虚者,均不宜服用。2.本品气辛性窜,走窜真气,多用独用,耗散气血,故不可多用久用。3.本品气香能透心气,但心性喜敛而恶散,故为心病所忌。

石菖蒲的营养价值 抗脑损伤

石菖蒲中含有菖蒲挥发油,内含α-细辛醚、β-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平喘、改善学习记忆力和抗脑损伤的作用。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解郁开窍

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且性寒入心经,能清心热,故可用于痰浊蒙蔽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可配伍石菖蒲、栀子,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癫痫痰闭之证,可配伍白矾以化痰开窍,如白金丸(《摄生众妙方》)。

菖蒲的分类

节菖蒲:又称九节菖蒲、菖蒲。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功效开窍化痰,醒脾安神。药材性状: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6cm,直径3~7mm。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环节,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脆,折断面颗粒状,类白色,粉性,有淡黄色维管束小点断续成环。气微,味微酸而麻舌。石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苦,功效化

艾草的驱邪作用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源泉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紧急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别名香菖蒲、昌本、菖蒲、昌阳、昌草、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水剑草、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菖蒲是古代文献称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亦称九节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的根茎。每年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晒干即可入药。尚有变种植物细叶菖蒲(又名钱菖蒲)的根茎亦同等入药,如用鲜品,称为鲜菖蒲。镇静作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