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的治疗偏方
肾结核的治疗偏方
1.方一
组成:紫皮蒜若干。
用法:第一疗程10 天,每天3 次,每次25 克,第二疗程20 天,每天3 次,每次20 克,第三疗程30 天,每天3 次,每次15 克,第四疗程12 个月,维持量每天2 次,每次10 克,均在吃饭时服。若改用白皮蒜,用量均加倍。
主治:肠结核。证见腹痛、腹泻、乏力、发热、盗汗、消瘦等。
2.方二
组成:鲜马齿苋1500 克、黄酒1250 毫升。
用法:鲜马齿苑洗净捣烂,放人黄酒浸3~4 天,纱布滤取汁,贮于瓷瓶,每天饭前饮15~20 毫升。
主治:肾结核。
3.方三
组成:绿茶1 克、十大功劳叶10 克。
用法:十大功劳叶(可连枝)干品用冷开水快速洗净,加茶叶,用刚沸之开水冲泡大半杯,加盖,10 分钟可饮。饮之将尽,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弃渣。
主治:肾结核。
肾结核治疗方法
1.肾切除术:破坏范围较大的单侧肾结核,单侧结核性脓肾、钙化肾、如对侧肾功能良好,均适应肾切除术。两侧肾结核,一侧破坏严重、肾功亏损而另侧病变较轻,足以代偿时,应在抗结核药物配合下切除重侧病肾。
2.肾部分切除术:局限在肾脏一极的病灶,经长期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或并发肾盏漏斗部狭窄致尿液引流不畅者,适应肾部分切除术。
3.肾实质近表面处形成的结核空洞,与肾盏不通且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肾病灶清除术。
骨结核的治疗偏方
慢性骨髓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内治法就是根据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时期辨证服药;外治法就是局部给药,通过局部治疗达到外病外治的目的。骨髓炎中药外洗方配合骨髓炎熏洗机,通过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大多数慢性骨髓炎病人经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系列药物内服外敷后可达治愈目的,但对一些骨质缺损较长、死骨创面较大者,为了缩短疗程,可利用显微外科带血管骨瓣、皮瓣、肌瓣等组织瓣移植手术来达到病灶清除彻底、缺损修复可靠、功能恢复较快的目的。
显微外科治疗应采用能简单不复杂、能带蒂不游离、能局部不远离的“三不”原则,尽量减少创伤痛苦,提高成功率。对有些下肢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不愈合患者,采用在缺损区加压愈合,在炎症以外区域截骨延长,借外固定支架使加压愈合与截骨延长在同一肢体同步进行,可有效地解决骨缺损下肢短缩的问题,一部分病人通过这一新技术可恢复肢长,重新迈步行走。
泌尿系感染久治不愈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特别是肺结核。除了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外,它在早期可以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症状。
如果追溯到50年前,人们对结核病一定十分熟悉。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结核病也被人们渐渐忘却了。然而,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结核病正悄悄地向我们袭来。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特别是肺结核。除了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外,它在早期可以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症状。由于结核菌和脓尿刺激膀胱黏膜或膀胱内黏膜形成溃疡,病人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特别是会有夜尿次数的增多。到了晚期,因为膀胱挛缩,容量缩小,以致排尿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持续的尿失禁,病人苦不堪言。病人的尿液中因为混有干酪样物质,常常混浊不清,严重者呈米汤样脓尿。由于肾结核的许多症状都与膀胱有关,所以我们常常把膀胱称之为“肾结核的窗口”。当然,肾结核的症状远不止这些,它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肾功能完全被破坏,出现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肾结核时,由于结核菌蔓延至生殖器官,病人除了有泌尿系的症状外,还会出现生殖系统的症状。病人会感到腹股沟区及会阴部疼痛、不适;还会出现射精疼痛或血精。附睾尾部会出现肿块,输精管也增粗、变硬,并有串珠样的改变。附睾干酪样病变及脓肿可累及周围组织,与阴囊皮肤黏连,破溃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虽然现在的医疗条件比过去要优越得多,结核病的治疗也不是十分困难,但由于一些病人得了泌尿系结核却一直以为自己是得了尿路感染,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自己会得结核病,尽管服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病却老也治不好。等到猛然查出,疾病已发展到晚期,失去了治疗的大好时机。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我们强调对于久治不愈的尿路感染,一定要想到有患尿路结核的可能性,并到医院去作相应的检查。要弄清楚究竟是否得了肾结核,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作结核杆菌的检查。只有在尿液的标本中找到或培养出结核杆菌,才能做出尿路结核的诊断,并开始进行抗结核治疗。因为,即便是现在的做法,一旦开始进行抗结核治疗,至少要服药6~12个月。万一不是结核病,岂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延误了治疗。另外,千万不能在没有得到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试验性治疗”。一定要“不见鬼子不拉弦”。否则会落得一个骑虎难下的结果。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尽快杀灭结核病灶中的结核杆菌,使病变组织修复,达到持久的临床治愈。尽管现在抗结核的药物很多,过去一直使用的诸如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药物仍然具有很好的抗结核作用。只要按照医嘱,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应该说,预后还是相当好的。一般可以联合应用2~3种药物,可采用长程疗法,持续用药18~24个月。在服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必要时,可以定期抽血化验肝功能。如出现肝功能损害的症状如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时,可加服保肝药物。如出现对末梢神经损害的症状如皮肤麻木等时,可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经过上述处理仍不能缓解,就要调整药物,甚至暂停服药一段时间。此外,还要注意输尿管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疤痕收缩及输尿管狭窄,可导致对侧肾功能损害。故必须密切注意对侧肾功能的变化。只有对晚期肾组织有严重破坏的病人才需要施行肾切除、部分肾切除或肾病灶清除术等手术。
治疗肾结石的偏方有哪些
肾结石的治疗一般以清热利水、消炎化石为主,并配用解痉药为宜。肾结石治疗偏方很多,以下为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肾结石治疗偏方。
组成及服法:金银花、连翘、黄柏、金钱草、石韦、海金沙、鱼腥草、鸡内金各100克,木通、翟麦、扁蓄、郁金、枳壳各150克,滑石180克、甘草30克等研末浓缩制成为1个疗程的冲剂。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3~5克,用温开水冲服。服用解痉药后,患者会口干舌燥,因此要多喝开水,多喝开水也可起到化石排石的作用。
对于肾结石患者,除不能吸烟、喝酒之外,饮食上不能吃辛辣,也绝对不能沾煎炸、烧烤食品。戒除雄鸡、牛、羊、狗、猪脚、鹿茸、龟胶、阿胶、荔枝、竹笋、洋葱、蘑菇类。
并且,晚上不宜饮牛奶。人在晚问活动较少,特别是睡眠之后,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时间,此时若已开始入睡,浓缩的含钙的尿液极易再形成结石,加重泌尿系统结石的病情。
影响肾结核预后的因素
影响肾结核预后的因素有下列几种:
(一)全身情况和泌尿系外的结核病状况肾结核病人如果全身情况良好,泌尿系外结核病轻而稳定,则肾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若全身情况不好,又有其他器官严重结核,则肾结核的手术后死亡率显著增高。
(二)膀胱结核的有无和结核病变的严重程度膀胱结核的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极大。肾结核在病灶波及膀胱之前进行病肾切除,或在早期输尿管阻塞的肾结核病例切除病肾,则病人可全部恢复,并不遗留泌尿系的后遗症或饼发症。Himman指出肾切除术前膀胱未被结核侵犯者,则5年治愈率达100%,若一旦膀胱被侵及,则5年生存率下降至60%。据上海中山医院肾结核207例肾切除随访情况观察,病肾切除前膀胱结核性炎症存在不满1年者术后68.7%结果满意,而炎症已达1~6年者术后53.6%情况不满意。由此可见,结核性膀胱炎存在之时间与预后亦有很大关系。实际上炎症时间的长短提示炎症深入膀胱壁之深浅,代表着膀胱挛缩的机会。
(三)对侧肾有无结核病变和功能情况 结核肾脏切除的病人,其对侧肾的情况对预后至关重要。在应用抗结核药前的一组1,131例结核肾切除病例统计,对侧肾尿液显微镜检查正常者,则5年中65.2%治愈,20.3%死亡;对侧肾尿结核杆菌动物接种阴性者,则5年中75.2%治愈,13.3%死亡;而对侧肾尿结核杆菌阳性者,则5年中21.8%治愈,41.8%死亡。而在应用抗结核药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双侧肾结核病例5年内死亡率从80%下降到8%。
(四)治疗的时机和正确性 随着抗结核药的不断发展,肾结核的治疗原则有了显著改变,大多数病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痊愈。早期诊断和及时的确切治疗是治疗肾结核的关键。治疗措施必须符合具体情况的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不少学者认为早期的泌尿系结核 几乎没有不能通过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愈的。国外已很少为泌尿系结核病人进行手术处理,甚至有人认为药物治疗可以代替手术。但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对有些病例,如无功能肾或功能很差的一侧肾结核,或一些血运差、封闭堵塞性空洞,或病变广泛、破坏严重的病灶,抗结核药不能进入的病例,均需施行手术治疗。尤其是要掌握结核性膀胱炎的程度比较轻,炎症的时间比较短的时机对结核性病肾及时手术处理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对于肾结核而发生晚期并发症的病例,也必需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肾结核怎么进行手术治疗
肾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肾病,虽然一些患者通过药物等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是难以治愈。随着病情的迁延,患者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但是手术治疗肾结核需视病变程度来决定,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手术方式可以治疗肾结核?
1.全肾切除术
(1)全肾切除术适应证:①单侧肾结核病灶破坏范围较大在50%以上。②全肾结核性破坏肾功能已丧失。③结核性脓肾。④双侧肾结核,一侧破坏严重,而另一侧为极轻度结核,需将严重侧切除,轻度病变侧采用药物治疗。⑤自截钙化灰泥肾。
(2)肾切除术前、后的抗结核药应用: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是继发性的结核,更是泌尿系结核中的一部分,当肾切除术期间,可因手术的损伤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肾结核以外的结核病灶造成活动或播散,因此在肾切除术前、后必须应用抗结核药予以控制。
1)肾切除术前抗结核药的术前准备:抗结核药在手术前准备所选用的品种和药用剂量,同一般抗结核治疗相同。但在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上有所不同。如异烟肼100mg每日3次口服,链霉素0.5g,每天2次肌肉注射,利福平300mg每天2次口服,应用方法为每天应用,持续2周,而再手术。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或有其他器官结核,应酌情延长术前抗结核药的准备,有时术前用药可延长至3~4个月之久。术后仍需如此应用,直至术后体力恢复,约2周左右以后转入常规的抗结核治疗。
2)肾切除术后抗结核药的应用:就泌尿系结核而言,肾结核是其原发病灶,当病肾切除后,仅为将泌尿系的原发病灶切除,术后仍有残留的结核病变存在,这些残留的输尿管结核和膀胱结核或全身其他器官结核仍需要参照抗结核药的选择和长程或短程治疗方案按期应用,直至泌尿系结核彻底控制而停药。
2.部分肾切除术
(1)部份肾切除术适应证:①为局限在肾一极的1~2个小肾盏的破坏性病变,经长期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而未能奏效。②1,2个小肾盏结核漏斗部有狭窄引流不畅者。③双侧肾结核破坏均轻而长期药物治疗无效。如果唯一的有功能肾脏需作部分肾切除手术时,则至少应保留2/3的肾组织,以免术后引起肾功能不全。
(2)部分肾切除术前后的抗结核药应用:由于抗结核药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因此部分肾切除术较少进行,对于适合此项手术的病人应在较长时间的抗结核药准备后才能施行。一般术前准备用药需3~6个月。术前尚需再次造影检查,确立病变情况后再决定手术。
手术后因余留有部分肾脏和泌尿系器官的结核,故仍需继续使用抗结核药至少1年,以巩固疗效。
3.肾病灶清除术
(1)肾病灶清除术的适应证:为肾脏的实质中存在密闭的肾盏所形成的结核性空洞,常充满干酪样物质。抗结核药不能进入空洞,而空洞中仍有活动结核杆菌存在。因此须切开空洞,清除干酪样结核组织,腔内再用抗结核药。
(2)手术前后亦需较长时期的抗结核药应用,以防结核播散和术后巩固治疗。
临床上,治疗肾结核的方式主要是上述这几种,大家看了之后,现在应该有些清楚了吧,如果您的身体健康出现了肾病症状,千万不要耽误诊断,应及时去正规肾病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到您。
附睾结核能治好吗
很多人都想知道附睾结核能治好吗?这个事需要看治疗效果的,应首先使用抗结核药物,多数可以治愈。若效果不显或病变较大,形成脓肿、窦道者,作附睾切除术。手术不宜在急性期进行,待病变局限后再作切除;手术前后要使用抗结核的药物。 治疗时应注意休息、营养,避免劳累。
附睾结核治疗原则与肾结核相同,早期可采用药物治疗,若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变扩大,有脓肿形成,则可行附睾切除,手术前后应进行抗结核治疗,术时应尽量保留睾丸,若睾丸有病变,病变靠近附睾,则可连同附睾将睾丸部分切除。
目前异烟肼、利福平、毗嗪酰胺、链霉素及乙胶丁醇为第一线抗结核药物,应用这些药物治疗结核,6个月即可将结核菌消灭。以往则需2年时间,与之相比,疗程显著缩短,故称之为“短程化疗"。短程化疗不仅杀菌效果良好,病变复发率亦很低,国际抗痨协会于1988年向全球推荐短程化疗方案。少数患者应用短程化疗后发生复发或治疗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结核菌产生耐药性,而产生耐药性多为结核菌发生基因突变有关。
尿急尿频尿痛怎么治疗
(1)一般处理
忌辛辣饮食,多饮开水。
(2)对因治疗
主要是抗感染治疗,上尿路感染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下尿路感染治疗时间一般较短。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以前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或半合成青霉素。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运用碎石或手术排石治疗;对于肾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对于肿瘤,则给予切除、化疗等治疗。
肾结核与泌尿系感染
如果追溯到50年前,人们对结核病一定十分熟悉。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结核病也被人们渐渐忘却了。然而,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结核病正悄悄地向我们袭来。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特别是肺结核。除了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外,它在早期可以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症状。由于结核菌和脓尿刺激膀胱黏膜或膀胱内黏膜形成溃疡,病人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特别是会有夜尿次数的增多。到了晚期,因为膀胱挛缩,容量缩小,以致排尿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持续的尿失禁,病人苦不堪言。病人的尿液中因为混有干酪样物质,常常混浊不清,严重者呈米汤样脓尿。由于肾结核的许多症状都与膀胱有关,所以我们常常把膀胱称之为“肾结核的窗口”。当然,肾结核的症状远不止这些,它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肾功能完全被破坏,出现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肾结核时,由于结核菌蔓延至生殖器官,病人除了有泌尿系的症状外,还会出现生殖系统的症状。病人会感到腹股沟区及会阴部疼痛、不适;还会出现射精疼痛或血精。附睾尾部会出现肿块,输精管也增粗、变硬,并有串珠样的改变。附睾干酪样病变及脓肿可累及周围组织,与阴囊皮肤黏连,破溃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虽然现在的医疗条件比过去要优越得多,结核病的治疗也不是十分困难,但由于一些病人得了泌尿系结核却一直以为自己是得了尿路感染,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自己会得结核病,尽管服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病却老也治不好。等到猛然查出,疾病已发展到晚期,失去了治疗的大好时机。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我们强调对于久治不愈的尿路感染,一定要想到有患尿路结核的可能性,并到医院去作相应的检查。要弄清楚究竟是否得了肾结核,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作结核杆菌的检查。只有在尿液的标本中找到或培养出结核杆菌,才能做出尿路结核的诊断,并开始进行抗结核治疗。因为,即便是现在的做法,一旦开始进行抗结核治疗,至少要服药6~12个月。万一不是结核病,岂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延误了治疗。另外,千万不能在没有得到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试验性治疗”。一定要“不见鬼子不拉弦”。否则会落得一个骑虎难下的结果。
小儿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1)X线检查肺部有渗出性病变、干酪性病变并周边渗出性病变、空洞、增殖性病变(血播型肺结核病),从未抗结核治疗过的病人;
(2)X线检查肺部有渗出性病变、干酪性病变并周边渗出性病变、空洞、增殖性病变(血播型肺结核病),正在进行规律抗结核治疗未完成规定疗程的病人;
(3)原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病人,正在进行规律抗结核治疗未完成规定疗程的病人,此次痰结核菌检查已阴性者;
(4)原菌阴病人抗结核治疗<3个月,或原菌阳病人,初治者抗结核治疗<5个月,复治者抗结核治疗<6个月,中断治疗<2个月,此次痰结核菌检查已阴性者;
(5)原菌阴病人抗结核治疗>3个月,或初治菌阳抗结核治疗>5个月、复治菌阳抗结核治疗>6个月,中断治疗>2个月,本次痰结核菌检查阴性,但X线检查肺部结核病变较上一次胸片的病灶明显增多或/和有新的空洞形,或结核中毒症状明显,血沉增快者;如仅有本次胸片,至少观察3个月后,若新发现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增多、新出现空洞、痰菌转为阳性,均视为活动性肺结核。
除了肺结核还有哪些结核
结核病也有发生在肺以外的部位的,比如生殖道结核及结核性 盆腔炎、肾结核、骨结核等。妊娠期合并肺外结核也需要积极而合 理地进行抗结核治疗,尤其是对于因妊娠而负担加重的肾脏以及用 于负重的关节。妊娠可以使肾结核病情恶化,使静止型肾结核转变 为活动型。病变部位可以在肾实质,也可侵及肾盂、肾盏。妊娠合 并骨及关节结核,几乎30%在孕期或产后头半年中恶化,在产后半 年内危险最大。在妊娠期才发现病变的孕妇最危险,随病程延长, 妊娠期恶化的危险性逐渐下降。常发展成结核性脑膜炎导致死亡。 生殖道结核及结核性盆腔炎合并妊娠的发生率虽然非常低,但由于 盆腔血液循环系统及淋巴系统在妊娠期生理性地充分发育,结核菌 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急性播散,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甚至发生腹腔以外地区的结核病变,如脑膜、胸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