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脑出血如何护理
老人脑出血如何护理
1、脑出血患者必须卧床休息2周
脑出血抢救后,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左右转动,但不能抬高,四肢每2小时小幅度动一下,存进血液循环,不能自行下床大小便,以免再次发生脑出血。
2、脑出血患者按医嘱吃降压药
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诱发的,所以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波动加重病情。
3、脑出血患者需要好的休养环境
脑出血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而舒适的休养环境,所以在发病2周内,最好要少探望患者,这样可以让患者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避免再次出血。
4、按摩减轻脑出血患者头疼
脑出血病程中患者会出现头疼,疼感因人而异,可表现为胀痛、刺痛、剧烈疼痛等,头痛是脑出血发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不用紧张,可适当为患者按摩头部,减轻疼痛。
5、防止脑出血患者发生褥疮
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所以要给脑出血病人多按摩手压处以及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卧床还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应多给他们翻身和拍背,使痰液咳出。
6、脑出血患者需要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助于脑出血治愈,护理脑出血病人,可以给予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富含精氨酸等补肾填精的食物、富含叶酸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果和多喝开水。
7、护理脑出血患者要警惕鼻腔出血
中老年人鼻腔出血主要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老年人鼻腔内血管柔软度不足,当血压升高而脑血管未发生破裂之前,鼻腔的某条血管会破裂而发生鼻出血。除鼻孔流血外,部分血液还会因流入咽部而从口腔吐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做鼻腔检查,也难以找到出血点,用鼻翼压迫止血的办法效果也不明显。有时已经用了止血纱条填塞鼻孔,却仍然出血不止,但又会突然停止,如此反复。如果出血不止应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
老人脑出血鉴别诊断
1、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伴有剧烈的头痛、呕吐及明显的脑膜刺激征,无或较轻的意识障碍,很少出现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呈血性,加上CT、MRI表现,一般不难鉴别。
2、脑出血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鉴别
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一般发病年龄轻、出血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故先出现脑膜刺激征,而后出现偏瘫等表现,CT、MRI及脑血管造影可以鉴别。
怎样防治老人脑出血
1.稳血压。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以降低及稳定血压,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
2.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3.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尤应戒烟酒。
4.择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5.避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6.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7.不蹲便。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若坐便,股动脉虽弯曲,但弯曲角度在90度左右,血液可与平时一样保持畅通。同时全身的重量又为臂部所承受,虽时间稍长,下肢也不感吃力,使人情绪安然,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可减少脑中风发生的机会。
8.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较脆弱。跌倒时可有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因此,行动宜谨慎小心。
9.动左手。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10.饮足水。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老人颅内出血吃什么好
1、老人脑出血要多摄入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
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茹、龙须菜及 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红葡萄、桔子中含少量类似阿斯匹林水杨酸抗凝物质。被动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2、老人脑出血要多吃富含精氨酸等补肾填精的食物
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 、葵花子等。
3、老人脑出血要多吃富含叶酸食物
若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注意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桔等。
导致老年脑瘫的病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脑瘫是小儿常见疾病,但很多人不知道,脑瘫也可发生于老年人,不尽危害老人健康,给家属也带来沉重负担,那么,老年脑瘫产生的病因是什么呢?
1、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等。
2、高血压患者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脑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老人脑瘫而造成残疾。
3、一氧化碳、酒精中毒,化学药物,外伤等引起老人脑瘫。
4、癫痫、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疾病都是引起老人脑瘫的因素。
5、遗传因素在脑瘫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某些患者会追溯出家族遗传病史,在同辈或上辈的母系及父系家族中有智力障碍、脑瘫、或是先天畸形等。
对于老年脑瘫,要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脑瘫的诱发疾病,还应在生活中对老人多加关心和照顾,如有脑瘫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6招预防老年人脑出血
预防老年人脑出血的方法有哪些?老年人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脑出血,这样对老年人的健康才是有好处的,下面小编就介绍下预防老年人脑出血的方法有哪些吧。
1.择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2.预防老年人脑出血的方法有哪些?避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3.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4.稳血压。预防老年人脑出血的方法有哪些,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以降低及稳定血压,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
5.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6.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尤应戒烟酒。
以上就是预防老年人脑出血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老年人的预防是很重要的,预防脑出血,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脑出血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加强防止加重出血的护理
在术后患者是绝对要卧床休息的,同时要少搬动患者,同时也要防止血压的增高,防止患者剧烈的咳嗽,正确的应用降压药物。
二、心理护理
家属要对病人心理进行观察,同时也要患者不要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要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饮食的护理
要严格的掌握患者的进食时间和方法,同时对患者的食物也要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
老人脑出血能治疗的好吗
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急性脑出血的急救原则
①防止进一步出血。
②降低颅内压。
③控制脑水肿。
④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治并发症。
具体措施是:
(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一般卧床3~4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的最初的5min内,对于生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患者舌根后坠容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应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侧卧位,头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3)合理应用镇静药: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4)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用小量利舍平(利血平)治疗或25%硫酸镁10ml,深部肌内注射;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降压药物。
(5)少搬动:如果患者在狭小场所发病,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6)内科治疗:血肿小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基本上以内科基础治疗为主,有时可早期增加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较多采用有活血祛瘀的中药制剂。伴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则需积极而合理的脱水疗法。
(7)外科治疗:对血肿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大多须及时手术。有时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则应紧急手术。有学者认为在病理损害中起启动和关键作用 的是血肿,其引起的缺血水肿体积又可数倍于血肿,故主张尽早手术,甚至在发病6h内的早期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 率,因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眼底出血患者的生活常识都有哪些
初期,眼底出血护理可作局部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散。热敷前可用抗生素眼膏涂于眼睑皮肤上,再敷上热毛巾或热水袋。要保持温度,但温度也不能过高,以手背可以忍受的温度为宜(一般40度左右),以免烫伤。每日敷3次,每次15-20分钟。
眼底出血发展到有脓肿形成,出现波动感时,宜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脓液多时可放置引流条,将脓液引出。眼底出血切排后,涂抗生素眼膏,加眼垫包封,术后第二天眼底出血护理可去除眼垫并滴抗生素眼水,每日3次,晚上睡前涂抗生素眼膏至红肿完全消退。若切排时放置引流条者,术后眼底出血护理需每日换苭,动作要轻柔,防止引流条脱落。
眼底出血护理饮食宜清淡,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疲劳;注意休息,做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防复发。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是怎样的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大约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二)发病机制:
(1)微动脉瘤破裂:因脑内小动脉壁长期受高血压引起的张力影响,使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动脉瘤。其直径一般500μm 高血压患者的脑内穿通动脉上形成许多微动脉瘤,多分布在基底核的纹状动脉、脑桥、大脑白质和小脑中直径在100~300μm的动脉上,这种动脉瘤是在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囊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种囊性血管容易破裂造成脑出血。
(2)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坏死: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直径100~300μm小穿通动脉管壁内膜起到损害作用。血浆内的脂质经损害的内膜进入内膜下,使管壁增厚和血浆细胞浸润,形成脂肪玻璃样变,最后导致管壁坏死。当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3)脑动脉粥样硬化: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内膜同时存在多样病变,包括局部脂肪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或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长和钙沉着。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易发生脑梗死,在大块脑缺血软化区内的动脉易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坏死病灶。
(4)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在结构上薄弱:大脑中动脉与其所发生的深穿支-豆纹动脉呈直角,这种解剖结构在用力、激动等因素使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该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脑出血护理查房的内容很多病人家属如果了解了这个,基本内容之后就会很放心地将病人,安置在医院很好地进行配合治疗,因此脑出血护理查房对于患者家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患者家属了解了这个内容。就会对他们护理患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大家都了解了脑出血的护理查房之后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老人脑出血能治疗的好吗
1.急性脑出血的急救原则
①防止进一步出血。
②降低颅内压。
③控制脑水肿。
④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治并发症。
具体措施是:
(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一般卧床3~4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的最初的5min内,对于生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患者舌根后坠容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应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侧卧位,头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3)合理应用镇静药: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4)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用小量利舍平(利血平)治疗或25%硫酸镁10ml,深部肌内注射;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降压药物。
(5)少搬动:如果患者在狭小场所发病,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6)内科治疗:血肿小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基本上以内科基础治疗为主,有时可早期增加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较多采用有活血祛瘀的中药制剂。伴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则需积极而合理的脱水疗法。
(7)外科治疗:对血肿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大多须及时手术。有时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则应紧急手术。有学者认为在病理损害中起启动和关键作用 的是血肿,其引起的缺血水肿体积又可数倍于血肿,故主张尽早手术,甚至在发病6h内的早期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 率,因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高龄老人脑出血病人能活多久
老人脑出血能活多久
1、老人脑出血能活多久
有人说得了脑出血就活不长了,脑出血还能活多长时间呢?至少不可能长寿。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因为迄今为止脑出血的死亡率高,而且发病后存活者几乎一半的人在3—10年内死亡,但也不绝对认为患了脑出血一定活不长了。因为脑出血发生以后再活上20年者也不乏其人,活到70岁或80岁以上者也经常能看到。
脑出血病人能活多久还要根据病情才能决定。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出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
2、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