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疼按压什么穴位

胃疼按压什么穴位

1、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2、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3、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快速止咳小妙招 咳喘穴

咳喘穴介绍:咳喘穴位于手掌食指的掌指关节尺侧处(标明咳喘穴处)。

按摩方法:无论男女均取左手,成人建议用筷子或笔头按压穴位,这样省力,小儿用右手母指侧面按压即可,以穴位有酸痛胀感为好,成人在可忍受情况下稍微用力,小儿则不宜用力过大。先按压穴位不动,5分钟后改为点压,一松一压为一次,3分钟后再保持按压状态,如此重复。


源发性高血压怎么办

一般治疗

1.基本原则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膝盖疼按血海穴

位置:血海穴在膝盖内侧,可以将对侧的手掌心对准膝盖正中,拇指和食指成45°,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功效:按压的时候,将拇指端放在血海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坐在椅子上,右腿架在左腿上,手掌拍打右腿的血海穴数次,然后换腿,轮流拍打10~15次。

2、膝盖疼按委中穴

位置: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刺激此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膝盖疼按内外膝眼穴

位置:膝盖下面有两个凹陷,外侧的叫外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穴。

功效:可以用吹风机吹,直至两个穴位的周围都感觉温热。注意吹风机不要靠得太近,以免烫伤。

4、膝盖疼按鹤顶穴

位置:在膝上部,屈膝,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功效:膝痛、腿痛、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

5、膝盖疼按阴陵泉穴

在小腿内侧,靠近膝弯内侧横纹头下,胫骨内下凹陷处,治疗膝内侧痛。此穴属性为水,和肾水有关,可治膝内液的积水引发肿胀。膝内侧的痛,还可以按三阴交穴,往膝的方向推去。按完穴,动一动膝关节。

6、膝盖疼按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按摩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按摩方法:点揉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

功效: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缓解膝盖疼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胃痛按压穴位来缓解

方法: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取穴位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在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即可,按压时力度以感觉到有一种酸麻胀感一直向腋窝传导为佳。左右手可轮换按压。

一直打嗝怎么办 穴位按摩

按摩伏突穴、巨阙穴、上眼窝点。

穴位位置:扶突穴位于喉结外侧四指宽度的位置;巨阙穴位于胸骨下心窝中间处;上眼窝点位于眼窝上缘中央凹陷处。

按摩手法:

1、先指压扶突穴,按压时,采取坐姿,食指按压穴道即可。

2、再指压巨阙穴,按压时将双手食指相叠按压穴道,一面将身体前倾一面进行指压;

3、最后按压上眼窝点,按压时可以采取坐姿,双手食指从下往上推高,同时颈部向前加压,使压力加大。


胃疼按揉什么穴位

1、胃疼按揉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2、胃疼按揉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3、胃疼按揉承山穴

位置: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至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至3次。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胃病,胃溃疡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4、胃疼按揉内关穴

中医认为,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是导致胃气不和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按压两手的内关穴来缓解疼痛。

方法: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取穴位后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在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即可,按压时力度以感觉到有一种酸麻胀感一直向腋窝传导为佳。左右手可轮换按压。

5、胃疼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大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大陵的正确方法

1.用拇指指端按压穴位,每次3分钟,力度适中,以有酸痛感为度。

2.以拇指指腹按压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3.伸臂仰掌,掌心向上,用另一只手握住手腕处,四指在外,拇指弯曲,以指尖或指腹垂直按压大陵穴,先左后右,每次按压1-3分钟,双手交替,早晚各1次。


手脚发麻多按压穴位

★【手部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部位,也就是大拇指与食指相连处,往下约1吋的位置。透过按压此穴位,除了能够舒缓焦虑、紧张的情绪外,还有改善手臂前肢酸痛、麻木的效用。

按压合谷穴,除了能够舒缓焦虑、紧张的情绪外,还有改善前肢酸痛、麻木的效用。

【曲池穴】:

肘关节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凹陷处。此穴位对于缓解上臂麻木、血液循环不佳等症状相当有效。

曲池穴位置约在肘关节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凹陷处。

★【足部穴位】: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部,约大拇趾与第二趾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按压此经常按压此穴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气血不通、麻木等症状。

经常按压太冲穴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气血不通、麻木等症状。

【足三里】:

约在膝盖下方凹陷处,往下3吋左右的位置上,约4指并拢的宽度。配合太冲穴、三阴交穴一同按压,有舒缓脚痛、脚肿的效果。

足三里穴约在膝盖下方凹陷处,在往下3吋左右的位置上,约4指并拢的宽度。

【三阴交穴】:

此穴位在脚踝内侧,沿着小腿后缘往上3吋,约4指并拢宽的位置上。按压此穴位除了有改善生质系统问题的作用外,对于下肢神经痛及麻痹等症状的舒缓也有一定的帮助。

按压三阴交穴除了有改善生质系统问题的作用外,对于下肢神经痛及麻痹等症状的舒缓也有一定的作用。

正确的穴位按压是使用指腹施力轻压的方式来刺激穴道,只要有微微酸痛的感觉即可达到效果,用力过度反而会造成患者的伤害。特别是帮感官神经较为迟缓的长辈按摩时,力道的拿捏更要小心​​,以免不小心造成伤害。

膝盖疼按什么穴位

1、膝盖疼按血海穴

位置:血海穴在膝盖内侧,可以将对侧的手掌心对准膝盖正中,拇指和食指成45°,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功效:按压的时候,将拇指端放在血海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坐在椅子上,右腿架在左腿上,手掌拍打右腿的血海穴数次,然后换腿,轮流拍打10~15次。

2、膝盖疼按委中穴

位置: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刺激此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相关推荐

肚子胀如何快速消除按摩法 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肠胃病症,对于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等症皆有一定效果,所以肚子胀是可以按摩足三里穴快速排气。足三里穴位置:膝盖骨外侧凹陷处往下4指宽的距离处。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压穴位,每分钟按压15到20次,一般按5到10分钟即可,按压式应有酸胀、发热的感觉。

按摩颧髎的好处 颧髎的正确按摩手法

正坐,目视前方,口唇稍微张开,这样更易深入穴道。举起双手,指尖朝上,掌心朝向面颊,用大拇指的指尖垂直按压穴道,按压的时候,力道稍微由下往上轻轻揉按,更容易体会出穴位处的酸胀感,左右两侧穴道,每次各按揉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正确养胃的方法 按压穴位

用力按压内关穴(位于手腕横格纹以上约三手指宽处)20~30次,每次保持5~10秒,有助于消除胃胀气。中医针灸师丹恩博士表示,顺时针方向按摩肚脐,或按摩前臂外侧直到肘部,有助于消化。用两根手指分别按住膝盖下方的膝盖眼,然后向脚踝处滑动,在感到最痛的地方停止滑动,按压该处。

心绞痛自我急救三个穴位

如果心绞痛突然发作,身边又没有医生药物的情况下,采取“自我急救三穴法”,可起到即时缓解作用。 三穴包括中冲、极泉、至阳三个穴位。按穴位置及操作如下:1、中冲穴位在中指指端末处,可用大拇指按压。2、极泉穴位在腋窝动脉应手处,按穴时用大拇指往腋窝上直接按压。3、至阳穴在背部两肩胛的下缘连线中点,按压时应在第七胸椎棘实下陷中。心绞痛有甚者可配经处奇穴“痛灵”(位于手背3、4掌指关节下一寸处)。急救时按压

按压穴位也能缓解孕吐

一、孕吐严重怎么办,按压穴位来缓解穴名:内关穴穴位: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条横纹中央直上2寸,即桡侧屈腕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按摩法:准爸爸以大拇指指腹轻轻帮孕妇按揉。手腕内侧,约横纹上方2寸(约三只手指宽)的中心点。二、缓解孕吐吃什么好1、芒果:芒果有益胃、止呕、止晕的功效,对于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晕眩、恶心呕吐等均有疗效。果肉或以芒果煎水进食对孕妇作呕也有很好的效果。对芒果过敏的孕妈则不可食用

胃疼怎么办 穴位按摩

1、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2、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3、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

肩髃的定位与主治 肩髃穴自我取穴按摩方法

正坐,左手屈肘抬臂,与肩同高,用右手中指的指腹垂直按压穴位,以有酸痛,胀麻的感觉为宜,分别按揉左右两边的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

右脚涌泉对应哪个器官 按摩力度较大

另外按摩涌泉穴或其他穴位的力度通常以轻微酸胀感为度,若按摩者用力过猛,则会出现按压穴位疼痛明显的现象,应提醒按摩者调整好力度,按摩的手法,时间的长短等,如按压较痛的可改为揉或推。

治疗疹子穴位按摩方法有什么

1、患湿疹的患儿,可分推阴阳3分钟,补脾经2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掐四横纹3分钟,揉小天心3分钟,揉外劳宫5分钟。2、揉一窝风5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3分钟,揉风市2分钟,上述疗法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特效穴位:1、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穴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父母用大拇指垂直按压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左右脚穴位按压3~5分钟。2、阴陵泉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偏方大全 点穴疗法

点按的穴位:合谷、三阴交、地机穴位的位置:合谷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三阴交位于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地机穴位干小腿内侧,膝下五寸胫骨后缘处。按摩方法: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穴位最敏感的位置,以能忍受为度。持续按压1分钟,疼痛会很快缓解或消失。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点穴法可于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进行,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