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肺俞为什么会免疫力下降 艾灸肺俞会上火吗

艾灸肺俞为什么会免疫力下降 艾灸肺俞会上火吗

做多了可能会上火。

因为艾灸肺俞是中医上一种有祛湿散寒功效的保健方法,所以如果做的次数过于频繁或者做的过程中温度过高的话,对于体质燥热的人来说,是有可能引发上火症状的。

所以我们在艾灸肺俞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艾的频率和温度,如果上火了应该停止一段时间,还可以多食用些绿豆粥或绿豆汤等有清热消暑功效的食物来达到降火的目的。


感冒可以艾灸哪里 不同感冒症状的艾灸位置

1.选百会穴,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温和艾灸,灸至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泛红现象,可以缓解恶寒症状,每天艾灸一到两次。

2.选大椎,合谷,肺俞,列缺穴温和艾灸,每穴灸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

1.选大椎,曲池,尺泽,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2.选太阳穴,印堂穴,曲池穴,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1.选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穴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5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为宜,每天一次,灸至退热,头晕,头痛,胸闷等症消失后,加灸1到2次即可。

2.选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厥等穴位,用艾柱隔姜灸,即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姜片,在生姜上扎出小孔,上至艾柱,待艾柱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个穴位五至七柱,每天一到两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艾灸肺俞为什么会免疫力下降

一般不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艾灸肺俞是中医上一种常见的对肺部进行保健的方法,能调整肺部经气,适当使用可以对人体起到一定的润肺止咳、祛湿散寒的作用。

中医上认为,这种保健方法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一般是不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如果艾灸肺俞后出现了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多数跟饮食作息或者自身体质有关,或者是未做好艾灸后的保健工作。


百日咳可以艾灸吗 百日咳怎么艾灸

大椎穴位置:大椎穴很好找,位于背部的最高点,也就是脖子后面脊梁上方凸起的那个地方

功效:艾灸大椎,能疏通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经气、调整气血,补充阳气,散寒驱邪,从而有效防治百日咳。不仅如此,艾灸大椎,还能补充人体的肾阳,增强身体抵抗力,防御其他疾病的侵袭。

风门穴位置:风门穴胃俞大椎穴下方第二个凹点向两侧旁开1.5寸。

功效:风门穴对于百日咳的患儿来说,灸风门能祛除体内的痰湿,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对痊愈极有帮助。

肺俞穴位置:取穴时,宝宝俯卧,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两指(食指、中指并拢)处,即是该穴。

功效:当肺气壅滞,艾灸肺俞,能将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导入膀胱经,最终由尿液排出体外。可以说,它是肺脏最好的排泄孔道,有极强的宣泄功能,能最大可能的清肺理气。因此,对于百日咳患儿来说,艾灸肺俞不可或缺。

将新鲜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吸去姜汁,依序放在这三个穴位上,每个穴位灸3~5壮,每天1次。这里需要选用小艾柱,因为孩子皮肤娇嫩,火力不能太强,灸的时候必须小心,以皮肤发红,稍有灼热为度。


睡觉出汗拔罐加艾灸法

一般选取神阙、涌泉、大椎、肺俞、膏肓俞、脾俞。先取俯卧位暴露背腰部,将罐拔于患者的大椎、肺俞、膏肓俞、脾俞上,留罐各3至5分钟起罐后另患者翻身至仰卧位,术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持灸用艾条将点燃端对准神阙、涌泉穴位处,艾条点燃端与施灸局部皮肤的距离以5至15厘米为佳,以局部温热但不致烫伤为度施温和灸,每穴每次灸15分钟,每日一次。涌泉、肺俞、膏肓俞、脾俞四对穴左右隔日交替施术;神阙、大椎两穴每日必取。 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其穴居通调督阳、上传下达的枢纽地位,在启动或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调节功能有关。

肺俞、脾俞为肺、脾二脏在足太阳经上的反映病症接受刺激的两个点,有固标健脾、调和营卫、补气生血的作用。 膏肓俞有通宣理肺、益气补虚的作用,是常用的保健要穴。《千金要方》曾载:“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 涌泉又名地冲,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是常用的保健要穴。具有宁神开窍的作用。

舌苔厚白艾灸熏哪里 肺俞

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荨麻诊,皮肤搔痒症等,适合作为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炷灸肺俞穴3-7壮;或艾条灸肺俞穴5-15分钟。


百日咳艾灸行吗

百日咳通过艾灸可以调理。

身体不佳,先天不足,后天缺补,导致肺脾气虚,内隐伏痰,外感风邪,这是引起百日咳最为常见的原因。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理身体阴阳平衡,宣通肺气,驱散风邪,调理气机,增强身体抵抗力,起到防治百日咳的作用。

邪侵肺卫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宣肺化痰止咳。

艾灸处方:大椎,列缺,肺俞,风门,合谷。

艾灸方义:选大椎解表,风门,肺俞,肃肺疏表;合谷,列缺,为手阳明,太阴经原络配穴法,以清热化痰,解表止咳。

艾灸方法:

1.隔姜灸:选大椎,风门,肺俞三穴,艾炷如麦粒大,切鲜姜片垫铺穴上,每穴可灸3-5壮。

2.温针灸:合谷,列缺二穴用消毒后的亳针施提捻转泻法,再以艾绒少许包裹针柄末端,点燃急吹,令其速燃速灭,大椎以亳针刺,施迎随泻法,令针感沿脊柱向下传导。

痰热壅闭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镇咳。

艾灸处方:身柱,丰隆,尺泽,大椎。

取穴方义:身柱穴位于两肺俞之间,属督脉,取身柱以理气降逆平喘;丰隆能豁痰降逆平冲气;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专治本腑,且能止咳止血;大椎通阳泄热。

艾灸方法:

1.艾柱灸:每穴可灸1-3壮,艾柱如麦粒大,每日1-2次,针灸尺泽穴注意消毒亳针,且勿伤血脉,临床可亳针点刺出血后隔蒜片施艾炷灸疗。

2.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燃,采用艾条温和悬灸法,每穴灸5分钟,每日2-3次均可。

3.针刺加灸:以1寸亳针,消毒后刺诸穴,行提插捻转泻法,不留针,再于背部身柱穴施以隔姜灸法。

脾肺气虚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健中扶正,温养脾肺。

艾灸处方:脾俞,肺俞,足三里,太渊,太白。

取穴方义:脾肺气虚以脾俞,肺俞以匡其正,合胃经合穴足三里,健中培土以生金,太渊,太白分别为手,足太阴经的原穴,合用乃是十二经子母补泻中脏与脏的大五行配穴法,虚则补其母,补肺经属土的原穴太渊,再加用脾经属土的原穴太白。

艾灸方法:

1.艾柱灸(补法):依方选用上穴,取艾灸如麦粒大,置穴位上施灸,待皮肤温热红润时即取下,勿使太过,每穴灸3-5壮,灸毕用手按压,每日1次。

2.艾条温和灸:选用上穴,用细艾条悬空灸之,每穴灸3-5分钟,每日可灸1-2次。

艾灸如何解决皮肤问题

调理皮肤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合谷穴

合谷这个穴位,与美容息息相关,它除了可以用来消除青春痘、改善皮肤的粗糙状况,还可以用来治疗鼻塞、解除眼袋的困扰。

注意事项: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强烈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艾灸合谷穴。

肺俞穴/肾俞穴

每晚临睡前艾灸肺俞穴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浊痰的排出,且可通脊背经脉,达到美容之功效。

坚持艾灸肺俞和肾俞,改善肌肤缺水情况,红润光泽。

曲池穴/天枢穴/足三里

1.曲池穴

曲池穴与肠道器官紧密相连。因此,曲池穴也就关系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因为人体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艾灸曲池穴,可以帮你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之余排毒减压。

2.天枢穴

艾灸天枢穴会使身体平常的循环机能有所改善。如果“毒素”便会沉积在体内,导致宿便堆积, 甚至便秘。艾灸此穴能够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确保肠道健康,跟由于毒素沉积造成的面色暗沉、顽固色斑全部说再见!

3.足三里

艾灸足三里,此穴可使面部发热,皮肤充血,促进色素变化,使原有的黑斑变红变浅,显出青春活力。

艾灸治疗荨麻疹的方法有什么

荨麻疹艾灸部位:脐中,肺俞(背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下旁开1.5寸),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合谷(手背第1,2掌骨之间略靠第2掌骨中点),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缘上2寸),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胃肠加内关,足三里穴;咽喉粘膜受侵加天突穴。

穴位解析:肺外合“皮毛”,肺俞调节肺卫,养血润燥,祛风止痒;膈俞属“血之会”,能活血止痒,与血海相配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之灭”之意;曲池,合谷通经络,行气血,疏风止痒;血海有养血,凉血之功;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交会穴,可养血活血,润燥止痒;脐中是祛风活血止痒的经验效穴。

操作手法

1.肺俞,膈俞用艾条灸和温灸盒(还可以加第1颈椎下的大椎,第2胸椎下旁开1.5寸的风门穴一起灸)。

2.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用艾条灸或麦粒灸。

3.肚脐拔火罐或器官。

4.足三里用艾条灸或温针灸。

5.内关不灸,用指压按揉。

6.天突不灸,用拇指端或中指端向胸骨柄后抠压。

咳嗽艾灸什么穴位

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表现症状:咳嗽,吐痰色黄戮稠,不易咳出,喉燥咽痛,鼻塞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

艾灸穴位: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鼻塞加上星。

艾灸方法:解表清热止咳。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穴为主,艾柱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让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

风寒咳嗽艾灸

风寒咳嗽表现症状:多为受凉后或天气转变时起病,喉痒,咳嗽,咳声响亮。吐痰色白稀薄,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艾灸穴位:大椎,风门,风池,肺俞,列缺

艾灸方法:解表散寒止咳。取手太阴经、阳明经和足太阳经穴为主,艾柱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让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

肝火犯肺型咳嗽

肝火犯肺表现症状:气逆作咳,咳嗽时脑胁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艾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穴,如下图所示。

艾灸方法:泻肝清肺。取手太阴经、足胶阴经穴为主,艾炔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肢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痰湿侵肺型咳嗽

表现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黏,胸闷,上腹部饱胀不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脉滑。

艾灸穴位:中脘穴,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肺俞,列缺穴。

艾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每穴灸疗的时间可灵活掌握,穴位下要有一定的刺激感,以达到祛病除邪的目的。

艾灸哪些部位可以瘦身减肥

艾灸肺俞和肾俞两个穴位能起到很好的瘦身减肥作用,同时还可以加灸肥胖部位,比如觉得腹部肥,那么腹部就是加灸的重点。如果您单纯艾灸减肥,效果可能还差一点,希望您在艾灸减肥的同时,结合运动,记得一定要多喝水,这样可以帮助分解脂肪。

艾灸肺俞的作用与好处

可以润肺止咳、祛湿散寒。

中医上认为,肺俞穴是肺部经气滴注之处,所以刺激肺俞穴可以调整肺部经气,对于许多肺部不适的症状都有调节的作用。而艾灸是通过艾条、艾叶等艾灸材料的温热作用来刺激人体的皮肤血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艾灸作用在人身体上有着祛风散寒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的作用原理,所以艾灸肺俞穴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润肺止咳、祛湿散寒功效的。


按摩肺俞穴的作用与功效 艾灸肺俞会上火吗

可能会的。

中医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进行艾灸肺俞穴,艾灸肺俞穴有有祛湿散寒的走,一般来说并不会导致人体上火。

但如果艾灸肺俞穴的次数过于频繁或者做的过程中温度过高的话,对于体质燥热的人来说,可能引发上火症状的,因此生活中艾灸肺俞穴要注意频率。


神经性皮炎艾灸哪里

神经性皮炎艾灸部位

阿是穴(皮损局部),风池(后枕部下侧凹陷中,入后发际1寸),大椎(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中),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委中(双下肢腿弯腘窝正中点)。

解析: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风池位于项后区,可祛风解表,宣通局部气血;大椎为督脉与诸阳经之交会穴,能疏风止痒;肺“外合皮毛”,肺俞宣肺解表止痒;膈俞为“血之会”穴,祛风活血止痒;曲池活血止痒,为治疗皮肤病第一要穴;委中祛风清热, 凉血解毒;皮损局部施治能疏通局部经气,祛风解毒化瘀。

施灸方法:风池可行艾条灸和指压拿捏法;大椎,膈俞用艾条灸或温灸器灸;曲池用艾条灸,麦粒灸,指压按揉;委中不灸,改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皮损局部用多个艾炷直接灸:将艾绒捏称火柴头大小若干粒,先在皮损局部涂以大蒜汁,置艾柱于其上,每炷间距1.5厘米,点燃烧净后,除去艾会,覆盖消毒敷料即可。

相关推荐

艾灸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荨麻疹艾灸操作手法

1.肺俞,膈俞用艾条灸和温灸盒(还可以加第1颈椎下的大椎,第2胸椎下旁开1.5寸的风门穴一起灸)。2.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用艾条灸或麦粒灸。3.肚脐拔火罐或器官。4.足三里用艾条灸或温针灸。5.内关不灸,用指压按揉。6.天突不灸,用拇指端或中指端向胸骨柄后抠压。

舌苔发黄怎么办 艾灸

取穴: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艾灸方法:被灸者采取俯卧姿势,施灸者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艾灸大概2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好,每日艾灸1次。 功效:肺脏的湿热之气由肺俞外传于膀胱经,艾灸肺俞有祛热除湿的功效,能够缓解湿热内蕴引起的舌苔发黄。取穴: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便是此穴。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能艾灸。小儿疳积时间长,消耗掉身体正气,就造成气血两虚,而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有助于补充阳气,通畅经络,补益脾肾,从而对治疗疳积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艾灸方法如下:脾胃不和型疳积艾灸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穴为主。治法:健脾和胃。艾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取穴方义:疳积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上下不通之痞病也,故本方首选脾俞,以其有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小儿疳

崩漏艾灸哪里

崩漏艾灸哪里治则:理血培元,调补冲任。血崩方取穴:隐白,关元,三阴交,百,肝俞,脾俞,肾俞。漏下方:气海,脾俞,三阴交,地机,血海。属寒者加灸命门,中极;属热者加灸大敦,太冲;属瘀者取气冲,冲门,支沟。取穴方义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专治血崩;脾俞配三阴交可补脾摄血;肝俞可复 藏血之功;肾俞,关元培元固本,气摄而血止;更加百可升阳益气,血随气升,漏下自止;气海,血海双调气血;属寒者者更加命门以

感冒鼻塞可以艾灸哪些穴位 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孔两旁约五分的笑纹中取穴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此穴能治鼻塞,开通鼻窍。常用于治疗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等鼻病。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可以艾灸上述三个穴位即可,如果是严重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以增加艾灸肺俞、合谷穴

艾灸治咳嗽怎么治疗

肝火犯肺型咳嗽主证:气逆作咳,咳嗽时胸胁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施灸方法:泻肝清肺。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艾炷或艾条灸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施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痰湿侵肺型咳嗽主证: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粘,胸闷,上腹饱胀不适,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脉滑。施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

如何利用艾灸戒烟

为什么艾灸“戒烟穴”,可戒烟呢?这是因为灸法能抑制烟瘾,并能消除或减轻戒烟后出现的“戒断症状”,例如头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烦躁不安等。【取穴】列缺 戒烟穴(列缺与阳溪之间) 肺俞 心俞艾灸戒烟方法1.艾条温和灸: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休息1日,直到戒断为止。烟瘾发作时,可随时灸戒烟穴。2. 瘢痕灸:肺俞、心俞可采用瘢痕灸,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休息

艾灸调理百日咳 脾肺气虚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健中扶正,温养脾肺。艾灸处方:脾俞,肺俞,足三里,太渊,太白。取穴方义:脾肺气虚以脾俞,肺俞以匡其正,合胃经合穴足三里,健中培土以生金,太渊,太白分别为手,足太阴经的原穴,合用乃是十二经子母补泻中脏与脏的大五行配穴法,虚则补其母,补肺经属土的原穴太渊,再加用脾经属土的原穴太白。艾灸方法:1.艾柱灸(补法):依方选用上穴,取艾灸如麦粒大,置穴位上施灸,待皮肤温热红润时即取下,勿使太过,每穴灸3

夏天艾灸什么部位好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2横指宽的地方,人体的左右脚各有一个,夏天适当进行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帮助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强壮人体的体质,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能力,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处。肺俞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膀胱经,是主治肺脏疾患的重要腧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此穴,快速地散热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归降地部后循膀胱经下行,帮助调节

艾灸可以抗衰老吗

艾灸可以抗衰老。中医认为,人体开始衰老的主要原因跟肾气亏虚有关,用艾灸疗法调理,既能补虚益肾,又能活血化瘀,温通经脉,通过对相关穴位施灸,可以扶助正气,调节人体功能,抵御致衰老因素对机体的荥穴,以延缓衰老的发生。具体艾灸方法如下:灸疗法则:补肾填精,调理气血,益养脏腑,抗老防衰。取穴: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百: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前发际5寸处。脾俞:背部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处。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