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呼吸道疾病 繁忙劳累者
怎么预防呼吸道疾病 繁忙劳累者
有些人明明年纪轻轻,身体健康,却也经常感冒、咳嗽不断,仔细询问才发现,这些往往是白领、精英、骨干,平时工作忙碌、加班加点、压力大、劳累之后免疫力下降,就容易感染各类疾病。
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1、补充均衡充足营养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气候干燥,空气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注意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内环境。
2、养成合理规律生活
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3、多饮水
相关的专家建议大家,进入冬季后应多饮水,以起到滋润呼吸道黏膜的作用。其指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是病菌附着于嗓子、扁桃体后,大量繁殖所引发的。因而经常性的喝水,在滋润呼吸道黏膜的基础上,可将部分附着于咽喉部的细菌冲洗掉,进而减少了感染的机率。
4、少摸鼻子和眼睛
2013年刊登在《职业卫生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中习惯用手抠鼻子和摸眼睛的人,比没有这一习惯的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高41%,原因在于病毒会通过鼻子和眼睛进入人体。专家提醒,最好在洗手后再碰触五官,实在忍不住,建议用手指关节代替指尖按揉,指关节处病毒和细菌相对较少。
5、晒太阳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常晒太阳有助于预防流感和感冒,这是因为晒太阳利于体内保持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可减少一半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成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上午10点~下午4点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段。
因为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7、多加锻炼
人们应加强身体的耐寒锻炼,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同时还可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另外多晒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生成,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怎么预防呼吸道疾病 慢性病患者
原有哮喘、“老慢支”、肺气肿、间质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点人群。这些患者一旦感染,就会慢病急发,治疗不及时就会慢性病加重。所以,这类人群要特别加强预防呼吸道感染。
感冒高发期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近日,北京的天气不太稳定,“忽冷忽热”,温差极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与往年同期有明显增加。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孩子“真扛不住”。最近患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儿童特别多,其中肺炎患儿约占四分之一,比前段时间明显增多。
近期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数量增多,很多孩子都患上了肺炎和支气管炎。连续两个月来,医院每天接诊患儿50余人,其中输液患儿达70%以上,住院患儿约为10%左右。
最近儿科最主要的疾病就是呼吸道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等上呼吸道疾病以及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其中肺炎和支气管炎的患儿比较集中。引起儿童肺炎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儿童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加之今年春天天气格外寒冷的因素,就更容易诱发疾病;二是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幼儿园都没有放假,孩子们在一起,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三是饮水少,开窗通风少,空气不流通;四是家长发现孩子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未加重视而引发肺炎。
通常肺炎患儿无论是否发热、咳嗽,都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家长可以通过计算孩子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判断其是否染上了肺炎。新生儿(未满月的婴儿或出生至28天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一周岁以内婴儿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50次、一周岁以上幼儿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40次,都是不正常的,最好带到医院做个肺部检查。
对此,这里给出五点建议,需要广大患者家长注意:一是在注意孩子保暖的同时,要增加饮水量;二是让孩子适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三是室内注意开窗通风;四是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建议上呼吸道感染早期的患儿,最好不要到患儿集中的大医院治疗,以防交叉感染;五是出现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定要加以注意,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多休息、多喝水,以防发展为肺炎或支气管炎。
这样的天气,家长要注意给孩子适时增减衣物,多饮水,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少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孩子患上感冒要及时治疗,若出现了呼吸急促、持续或反复发热3天以上、咳嗽等症状,可能已发展成了肺炎,要及时送医。
宝宝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反复
1、得病后医生用药的准确性。
孩子得病用药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潜意识里,孩子生病了,就要找最好的大夫,什么是最好的大夫呢?
首先要考虑他的医疗知识水平,第二要考虑他对你孩子的了解,给孩子用药是结合孩子的体质的,比如现在一些私立医院或一些家庭医生、社区医院的坐诊医生,家里看病是至始至终一个人看的,选定了不会轻易的换。这样的话,孩子从小跟着这个大夫看,生病的时候,大夫对孩子的情况很了解,对孩子的用药就会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这个孩子体质很好,那个孩子已经反复三四次了,这个时候,越是对孩子个体情况熟悉的医生,用药就会很准确。用药的定位很重要。
有位闺蜜是从国外回来的朋友,和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就很犯愁的说:“怎么办呢?一到医院就打点滴!”
其实这种情况有它的内因在里面,儿童医生朋友帮忙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有一部分孩子,在去儿童医院前已经治疗过一段时间了。去专科医院,医生也会想:到医院来,我要尽量给孩子治好。如果对孩子不了解的情况下,潜意识里上的药就会偏重。
同样是一个医生,如果坐在社区医院里,孩子从小,3个月6个月的时候都是在我这看的,我对这个孩子的体质非常了解,我对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也非常了解,我知道这个孩子体质不错,也同样给他,也同样是我开药,用药抗菌素的等级就会低一些。
所以,评定一个医生的好与不好,也和他是否了解你的孩子情况有很大关系,你可能碰到一个大夫,大家都说他很好,因为他一用药就是最高级的药,所以这个孩子病也好的很快,但是用内行人来讲,他不一定是对你家孩子最有好处的大夫。
所以,用药准确程度,是判定一个医生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准。
另外有个个人小技巧,我不太喜欢看那种吹嘘自己看了多少病人,以数量致胜的医生。选择的时候会计算这个医生每个病人看病的时间,如果第一次看病询问病情时间少于10分钟一位,就会下意识的不去选择这个医生。虽然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认为能够提高看病效率的方法。
2、疗程
好多家长听外界信息说的很多,自己不太懂,但又知道一点(当妈妈的都会主动去网络或周围的信息库搜集一些相关信息,孩子连着妈妈的心呀)但是信息量又很片面,妈妈的知识结构弄的半懂不懂的,然后妈妈就会想:药不是好东西!孩子不咳嗽了,立刻就给药停了。
这就是不恰当的时候停药。
现在的家长都很自信,网络上搜集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拿来去问医生:“我能不能不吃这个药了”“你为什么给我们吃这个药”
现在在医患关系这样紧张的时刻,站在医生的角度,这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因为解释也解释不清,当代父母多数不是在这个行当里的人,现在这种医患关系互相之间也不太信任,家长一旦问医生:“大夫,我家孩子能不能不吃这个药?”
这个时候,如果回答问题的是一个负责的老医生,会告诉你:第一,你孩子为什么吃这个药。第二,如果你想停药,要过多长时间来看一次,我会帮你把把关。
也有不负责的医生,会一句话回复你:那你就先别吃了,过两天看看!
所以,家长在与医生和提供专业帮助的人沟通的时候,怎样表述你的想法,才能够得到一个正反馈,这是很重要的。下面有一章节我们将系统的梳理这个过程。
那么,什么时候孩子开始感冒出现不容易反复的情况了呢?
就是家长有经验了、孩子反复感冒抗体强大起来了,孩子身体强壮起来了,得感冒的机会就会少了。
也会有家长很简单的自己去医院,和医生说:我家孩子有点咳嗽,我来拿点药。
这里有个科普的知识:
鼻部的、咽部的、喉部的、气管的、支气管的、肺的,所有这些病变都可能引起咳嗽,如果一个大夫根据你的问题,二话不说,直接开药,你会吃他给开的药么?
我不会,因为这种大夫不是根据的病灶开的药。
我的医生朋友分享了一个案例:
这个孩子是沈阳铁岭的,最开始是感冒,当地用抗菌素治疗后发生反复,抗菌素用的又不准确,就一级一级的加大用量的折腾,从铁岭又到沈阳医科大,然后到北京,前前后后折腾了半年。
因为所有遇到的大夫都不是持续监测这个孩子的,门诊遇到谁就是谁,门诊大夫有个习惯是只看今天的、现在的,后面的问题不管。
等孩子到了她手里的时候,孩子非常瘦,都能摸到淋巴结了,当时吓了她一跳,和我说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如果没有看前面病史、或无经验的大夫,摸到这么多淋巴结,就会先往血液病上想。
但凡医生要问病史,都需要问清楚很多具体情况以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用药。最后慎重起见,朋友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同仁医院的专家,三方会诊后得出诊断结果----这个孩子在来北京的时候,只有鼻子有感染。
其实到最后,这个孩子就是一个感冒,反复过程中由于家长的处理不当、大夫的治疗不当、带着孩子从铁岭到北京绕了偌大的一个折腾过程。这里表述这个案例不是去评判任何人,只是给各位家长细节和角度上的提示:
不是简单的认为:孩子一咳嗽,某种药物就能把所有的症状都能解决掉。
五招教孕妇预防呼吸道疾病
1、注意居室通风
室内空气不流通时,其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还要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孕妇最好每周更换一次卧具。
2、提高室内相对湿度
孕妇平时要多喝水,防止呼吸道黏膜受损;在暖气上放一盆水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用空气加湿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增湿。
3、加强锻炼
女性在怀孕前要加强体能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怀孕后也应进行适当的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计划在冬末春初怀孕,建议提前注射流感疫苗,注射疫苗2至3个月后再受孕。孕妇到医院或人员密集处应戴口罩;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5、合理饮食
孕妇要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有胃肠道反应时也要少食多餐,不要因恶心、呕吐或胃肠不适而不进食,否则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洗鼻子的作用 预防呼吸道疾病
一年四季都应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在早晨没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
要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1、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2、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哪些
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支和衣原体等。比如流感病毒,脑膜炎球菌等。
3、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4、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