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是多少
孕妇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是多少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妊娠后体内雌激素代谢失调有关。妊娠后,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造成某些孕妇肝细胞内酶的异常,导致胆盐代谢能力的改变,造成肝内胆汁淤积。当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时,就可出现黄疸。又由于胆盐存积于皮下,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就产生了瘙痒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家族性的特点,常常母女或姐妹都会发病。本病国内发生率约为2%~4%。不少文献报导ICP有家族性发生的倾向。1965年Hcfzbch报告1例典型的家族性ICP病例,患者第一,二,三次妊娠均有严重瘙痒,第四胎为ICP,产后恢复正常,但在服用避孕药norethindrone及mestranol后黄疽重视,停药20天后消退,患者母亲6次妊娠均有瘙痒,其姊2次妊娠亦均有黄疽,分娩后消退。1976年DePagier报道一个家族四代133名成员中,有4例发生ICP有9例在孕期出现病痒或黄疽,有2例在口服避孕药后出现瘙痒。1983年又对一个五代50人容易发生ICP的家族中的三代18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作了详细研究,对其中临床上有迹象的对象(包括男性)进行口服固醇类激素激惹试验和组织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ICP的亲代遗传是按照孟德尔优势遗传的模式进行的。因此Holzbach认为本症确有遗传的特点,家族中的男性可以是携带者,其表型是被抑制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预防
1、有研究表明,通过补充一定量的钙、维生素C、维生素E、硒,都有利于ICP的预防。一般来说,营养良好的准妈妈发病率明显会低于营养欠佳的准妈妈。
2、经常按摩双脚的十二指肠(位于双足底第跖骨近端)与右脚的胆管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因为胆汁是通过十二指肠进入肠道,如果这个区域出现功能状态不佳就会导致肝胆排泄不畅而使胆汁淤积。
3、准妈妈要保持情绪平稳,饮食要清淡,不乱用药。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症状:
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当中,瘙痒常常是她们就医的原因。
瘙痒往往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常起于28~32周,少数在孕25周前发病。通常瘙痒开始于手掌、脚掌及肢体远端,之后向近端扩展,严重病例可累及面部、颈部及耳,但一般极少引起黏膜表面的瘙痒。
这种瘙痒一般用搔抓不能缓解,临床上处理较为困难,瘙痒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断性,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不影响日常工作,中、重度瘙痒可影响患者睡眠,多数病人瘙痒在夜间加重,部分病人因为严重瘙痒影响睡眠而表现为极度疲劳或出现易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该病对妊娠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该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ICP发病率0.8%~12.0%,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国内上海和四川省发病率较高。
病因
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流动性降低,影响对胆酸的通透性,使胆汁流出受阻;雌激素作用于肝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ICP的发生。临床研究认为,雌激素不是ICP致病的惟一因素,可能是雌激素代谢异常及肝脏对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高敏感性引起的。
2.遗传与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CP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发生率高于夏季,且在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妇女中ICP发生率明显增高,表明遗传与环境因素在ICP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3.药物
一些减少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的硫唑嘌呤可引起ICP。
临床表现
1.瘙痒
几乎所有患者首发症状为孕晚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30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黏膜。这种瘙痒症状平均约3周,亦有达数月者,于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迅速缓解、消失。
2.其他症状
严重瘙痒时引起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3.体征
四肢皮肤可见抓痕;10%~15%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至数周内出现轻度黄疸,部分病例黄疸与瘙痒同时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消退。同时伴尿色加深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ICP孕妇无急慢性肝病体征,肝大但质地软,有轻压痛。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症状
1、瘙痒:无皮肤损伤的瘙痒是ICP的首发症状,约80%患者在妊娠30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经常呈持续性,白天较轻,晚上加剧。瘙痒一般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以发展到面部,这种瘙痒症状常出现在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之前平均约3周,也有长达数月的患者,多于分娩后24-48小时缓解,少数在1周或1周以上缓解。
2、黄疸:10%-15%患者出现轻度黄疸,一般不随孕周的增加而加重。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关系密切,有黄疸的患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都会显著增加。
3、皮肤抓痕。四肢皮肤出现因瘙痒所致的条状抓痕。
4、一般没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少数准妈妈会出现上腹不适,轻度脂肪痢。
孕期注意事项 瘙痒
产生瘙痒的原因可能与皮肤本身有关,也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关。如果孕妈全身广泛瘙痒,腹部、掌、趾部瘙痒相对严重,伴有轻度黄疸、肝功能检查GPT升高,就可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液瘀积症。孕妈若患有此症,一定要赶快诊治,此病可引起胎儿窒息、早产、死胎、产后大出血等。
孕期瘙痒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据统计大约有90%的准妈妈在孕期会有皮肤瘙痒的经历,这种痒痒的感觉主要集中的部位还是在腹部和四肢,让准妈妈们非常烦恼。用手不停的抓,越抓越痒,用药吧,孕期又不知该用什么药是好,其实孕期痛痒原因很多,让我们一起找找原因,找到对付孕期瘙痒的方法吧。
1. 改善孕期的饮食也可以杜绝或缓解孕期肌肤的瘙痒。例如有些妈妈建议可以多食猪皮,多吃一些芝麻、核桃类的食物。
2. 孕期的肌肤瘙痒多半是由准妈妈体内缺水引起的,因为女性怀孕后,体内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多吃蔬菜、水果,并保证每天的饮水量是从根源上解决孕期瘙痒的最好办法。
3. 对于腹部肌肤的瘙痒,最好是选用专用的妊娠霜,不仅可以止痒,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妊娠霜的产生。
4. 鉴于南方和北方气候的不同,及个人肌肤的不同状况,在选择润肤霜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季节有针对性的选择油质或是水质。
好奇特别提示:
孕期皮肤瘙痒大多属于正常现象,但有些孕妇却是由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引起的。孕妇患了该病后,胆汁淤积在身体某些部位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当淤积在毛细血管的胆汁刺激神经末梢时,便可引起瘙痒感。
孕妇一旦被确诊患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大多需住院治疗。患病的孕妇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表面清洁,洗澡后可适当涂些润肤露。化学品刺激、不良卫生习惯、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衣等,可诱发瘙痒加重,所以要尽量避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情绪有关吗
在我国,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常见病,那么,怀孕的准妈妈们对此病了解多少呢?实际上,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孕妇的认识并不正确。
误区一:孕期皮肤瘙痒仅是 皮肤病 许多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甚至妊娠早期就出现皮肤瘙痒,最典型是首发于手掌和脚掌,然后逐步延及小腿,大腿,上肢,后背,前胸及腹部,除了抓痕以外还伴有皮损,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可从轻度偶然的瘙痒到严重的全身瘙痒,个别甚至无法入眠,一些孕妇及家属简单地认为是患了一般皮肤病。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是否得了妊娠胆汁淤积症。它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为主,严重时出现黄疸,少数患者感乏力, 腹泻 ,腹胀。孕妇出现了这些警示信号,应该及时就诊,以免病情继续发展。
误区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许多孕妇患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因临床症状比较轻,所以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无关紧要,生了孩子就没事了。的确,皮肤瘙痒,黄疸这些表现在分娩之后都会自然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但该病对胎儿有很大影响,可引起早产,死胎。据报道,在未发现此病以前,有很多不明原因早产,死胎,其实是因该病引起的。所以,孕妇一旦患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必须严密观察胎儿情况,勤数胎动,由家属听胎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 医生 联系,遵医嘱服用中西药,以确保宝宝安全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