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的简介
龙虾的简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龙虾消费量与日俱增 , 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 龙虾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 ,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 当前开发龙虾作为海洋名优养殖品种的迫切性已达成人们的共识[2] 。龙虾科包括11属:龙虾属 Panulirus、岩龙虾属 Jasus、长须龙虾属 Justitia、脊龙虾属 Linuparus、鳞龙虾属 Nupalirus、毛龙虾属Palinurellus、真龙虾属 Palinurus、钝龙虾属 Palinustus、原龙虾属 Projasus、游龙虾属 Puerulus、塔斯马尼亚龙虾属 Sagmariasus,共约有46种,我国已发现约8种: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日本龙虾Panulirus japonicus、赤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日本脊龙虾Linuparus trigonus。
龙虾的介绍
龙虾(学名:Palinuridae)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部分无螯,腹肢可后天演变成螯。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
龙虾是世界上的 大型食用 虾类 , 其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倍受人们 的青睐[1]
2014年9月,日本三重县鸟羽市答志岛出现一只雌雄同体的龙虾。其左半身是红褐色,右半身是黑色。
虾米的简介
中文拼音 [xiā mǐ]英文解释 peeled, dried sea shrimp
大虾米虾米,即干虾仁,又名海米、金钩、开洋,是用鹰爪虾、脊尾白虾、羊毛虾和周氏新对虾等加工的熟干品。虾米是著名的海味品,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一百克虾米含蛋白质58.1克,脂肪2.1克,糖类4.6克,钙577毫克,磷614毫克,铁13.1毫克,还有多种维生素等。虾米最有营养价值的成分其实是虾皮和虾仁上红颜色的成分,名称叫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抗氧化剂,虾皮中的含量是800PPM左右,但如果红色成分已经褪色,说明虾青素已经被氧化了。
虾米之称始见于唐代颜师古注《急就篇》的注文。宋代临安市食有“姜虾米”,见于《武林旧事》;明代,《本草纲目》指出:“凡虾之大者蒸曝去,谓之虾米,食之姜醋,馔品所珍。”清末民初,民间将其收作“海八珍”之一。
濑尿虾的简介
虾蛄,英文名为Mantis Shrimp(螳螂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蛄科(Sculdidae)外,现生种分7个总科:深虾蛄总科(Bathysquilloidea)、指虾蛄总科(Gonodactyloidea)、虾蛄总科(Squilloidea)、琴虾蛄总科(Lysiosquilloidea)、红虾蛄总科(Erythrosquilloidea)、宽虾蛄总科(Eurysquilloidea)和仿虾蛄总科(Parasquilloidea)。
全为海生。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少数见于温带海域。中国沿海均有,其中以虾蛄科(Squillidae),口虾蛄属(Oratosquilla)旗下的广温性品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分布最广、产量最大。[1] 中国不同地域的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蛄、虾爬子、爬虾、虾虎、皮带虾、虾婆、虾公、濑尿虾、撒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皮皮虾,在蓬莱大季家等地亦称“官帽虾”,因其尾部倒过来看像乌纱帽而得名
龙骨花的简介
龙骨花,又被称作“量天尺”。是仙人掌科攀援肉质灌木植物。龙骨花喜温暖湿润和半荫环境,能耐干旱,怕低温霜冻,冬季越冬温度不得低于7℃,否则易受冻害。土壤以富含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好。它长3-15米,具气根。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区可栽培于庭园或村落附近,常攀援于树干、废墙或岩石上;其茎常作各种仙人球的嫁接砧木。
龙骨花栽于温室的墙角、边地,可作为篱笆植物,盆栽则可作为嫁接其他仙人掌科植物的砧木。分布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在夏威夷为野生;我国各地常见栽培,在福建、海南以及广西逸为野生,藉气根攀援于树干、岩石或墙上。
龙骨花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龙骨花攀援肉质灌木,长3-15米,棱常翅状,边缘波状或圆齿状,深绿色至淡蓝绿色,无毛,老枝边缘常胼胀状,淡褐色,骨质;小窠沿棱排列,相距3-5厘米,直径约2毫米。龙骨花附生性多浆肉质植物,花大形,白色,有芳香,5至9月晚间开放。
甜虾的简介
中文名:甜虾,英文名:AMAEBI (SWEET SHRIMP)因为质软味甜,所以也称为甜虾,主要产於日本海附近,北陆地方将它视为特产 。日本东北部、北海道、自古就用北国红虾来做为寿司料。新鲜度可由尾巴的颜 色和肉质的弹性分辨出来。北国红虾是寿司材料中很重要的一项素材。
【日本美食】甜虾是北海道的名产之一,甜虾刺身是不可错过的北海道美食。广受宠爱的北海道甜虾,虾身以甜味作首,甜虾刺身则有粘粘的口感,要想感受独特的质感唯有新鲜的甜虾刺身。
北海道特大甜虾只限于北海道附近海域,其身上的虾子最为矜贵。
虾子蕴含海水的咸鲜味道,跟虾身一起吃可突出其鲜美,即使在日本,也只有高级寿司店才能享受到这种虾身虾子同吃的味道。
螯虾的简介
螯虾下目共有5科约400多种,主要栖于淡水。其中海螯虾科 (9属38种)和锯螯虾科(1属2种)为海生类型,其头胸甲前缘与口前板愈合,胸部末节腹甲与前一节相愈合,第2~5对步足基节与座节不愈合。种数虽不多,但有些种有重要经济价值。
中国大陆原有 3种螯虾,原产于东北寒温带区,隶蛄属。华北华东于20世纪40年代引进了原产于北美的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强,近年来分布范围显著扩大。80年代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澳螯虾。
螯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通常抱住水体中的水草或悬浮物,呈 “ 睡觉”状。 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于洞穴中,具有昼夜垂直运动现象。 克氏螯虾对水体要求较宽,无论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且有很强的耐污能力,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能生存。[1] 淡水产的各种螯虾许多种有经济价值,可供食用。人工养殖发展很快。
龙须菜的简介
龙须菜又名海菜、江离、线菜,龙须菜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碳水化合物、钙、铁等,其中钙的含量为食品中魁首。龙须菜性味甘、寒,具有助消化、解积腻、清肠胃和止血降压的功效。龙须菜因不含脂肪,故有山珍“瘦物”之美称。高血压患者常食有助于降低血压。
龙须菜生长在海边的石头上。丛生叶的形状像柳,根须长的有一尺多,呈白色,它的名字还叫石发。龙须菜是一种野生名菜,属多年生藤状攀援植物,其天然野生藤茎可长达40~50米,属无性繁殖。龙须菜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有清热解毒、利湿助消化等功效,可治感冒、便秘等症。
产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丛林。从营养成分上看,每百克鲜龙须菜含蛋白质为1.4g,胡萝卜素为220mg,维生素B1为0.01mg,烟酸为0.9mg,维生素C为2mg。非常适于老年人和幼儿食用。尤其是在医学上,有暖胃、宽胸、利尿、益肾的功能。经常食用龙须菜,有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以及抗癌作用。
小苏打可以洗小龙虾吗
可以。
盐、醋、碱都是纯天然溶剂,是清洗污渍的好帮手,用来洗龙虾,简单、省力而且非常健康。先用淡盐水养,可以让它把脏东西吐出来;再用牙刷刷一遍,可以更彻底的去掉污垢,这样内外都干净了。
龙虾的简介
龙虾(学名:Palinuridae)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部分无螯,腹肢可后天演变成螯。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著名的还有高邮湖龙虾、邵伯龙虾、盱眙龙虾等。
龙虾是世界上的 大型食用 虾类 , 其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倍受人们 的青睐[1]
2014年9月,日本三重县鸟羽市答志岛出现一只雌雄同体的龙虾。其左半身是红褐色,右半身是黑色。
熟冻龙虾新鲜吗
熟冻小龙虾不是新鲜小龙虾。
熟冻是一种冷冻手法,先将小龙虾简单处理后,用漂烫或者煮熟的方法将小龙虾做熟,然后进行冷冻,这样处理后,可以延长小龙虾的可食用期限,而且后期烹饪加工更简单了,而且熟冻小龙虾水分较少,冷冻过程中口感更容易保持住。
龙须面的简介
“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是从山东抻面演变出来的精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龙须面为汉族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是一种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今已为居民普通食品,常年食用。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如今的餐饮业界已将龙须面的标准定义为14扣(16384根),而且在出条时
面艺表演 也不同与平时抻面那样简单的抻拉,面艺表演师会在出条的过程中融入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面条在师傅们的手中活了起来,时而如引蛇狂舞,抻细后在师傅的抖动下又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尤以抻至最后一扣,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在地上,另外一端聚过头顶,不停抖动,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呈现在食客面前,中华面食技艺的博大精深被被表演师展现的淋漓尽致,使人无不震撼。目前有记录最细的龙须面可抻至20扣以上,数目可达数百万根。
龙须面的简介
“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是从山东抻面演变出来的精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龙须面为汉族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是一种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今已为居民普通食品,常年食用。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如今的餐饮业界已将龙须面的标准定义为14扣(16384根),而且在出条时 也不同与平时抻面那样简单的抻拉,面艺表演师会在出条的过程中融入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面条在师傅们的手中活了起来,时而如引蛇狂舞,抻细后在师傅的抖动下又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尤以抻至最后一扣,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在地上,另外一端聚过头顶,不停抖动,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呈现在食客面前,中华面食技艺的博大精深被被表演师展现的淋漓尽致,使人无不震撼。目前有记录最细的龙须面可抻至20扣以上,数目可达数百万根。
虾饺的简介
虾饺是广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属粤菜系,虾饺始创于20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已经有百年历史。那些地方盛产鱼虾,茶居师傅再配上猪肉、竹笋,制成肉馅。当时虾饺的外皮选用粘(大)米粉,皮质较厚,但由于鲜虾味美,很快流传开来。城内的茶居将虾饺引进,经过改良,以一层澄面皮包着一至两只虾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
相传当 时的伍村很繁荣,地方幽美,一河两岸,河面经常有渔艇叫卖鱼虾。这家酒楼老板为了招徕顾客,便别出心裁,收购当地出产的鲜虾,加上猪肉、笋等作馅料制成虾饺。当时虾饺皮厚不光亮,但因新奇,味道又鲜美,赢得了食客的喜欢,不久便名扬广州,各大酒楼争相制售,并经点心师的改革,将原料用面粉改成“澄粉”,效果特佳,更加吸引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