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1、支持疗法: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国内已开始应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严重再障,并已有获得成功报道。凡移植成功者则可望治愈。胎肝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再障国内已广泛开展,有认为可促进或辅助造血功能恢复,其确切的疗效和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5、中医药:治宜补肾为本,兼益气活血。常用中药为鹿角胶、仙茅、仙灵脾、黄芪、生熟地、首乌、当归、苁蓉、巴戟、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阿胶等。国内治疗慢性再障常用雄激素合并中医补肾法治疗。
6、造血细胞因子和联合治疗。
7.“五步清髓培壤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克星,西安国医再障科研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究探讨,根据再障的发病原因、病机、病理并在“活性植物清髓疗法”的理论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专治再障的新疗法——“五步清髓培壤法”。该疗法采用独有活性成分的太白山天然植物研制的“康血宁”投入临床,有效率达92.56%,成为再障治疗领域的奇迹。西安国医再障科研组根据祖国医学五脏的生、克、侮的传化以及西医科学理论,集各家所长,上不泥与古法,下不拘于成方,在一定程度上革旧创新,排除后天各种致病因素,归纳和创立了“五步清髓培壤法”。
贫血的治疗费用
一、选对治疗方法就会节省治疗费用:选对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一些患者很困惑,为什么反反复复治疗,还是不能彻底治疗好再生障碍性贫血呢?专家指出,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不一样,所应用的方法自然也应有所区别。
1.支持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浓缩血小板,采用单产或HLA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可提高疗效。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造血细胞因子和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疾病引起的贫血,内源性血浆EPO水平均在500u/L以上,采用重组人EPO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需大剂量才可能有效,一般剂量是不会取得任何效果。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包括G-CSF、GM-CSF或IL-3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对提高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对改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效果不佳,除非大剂量应用。但造血细胞因子价格昂贵,因此目前仅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剂治疗时的辅助用药,如应用ALG/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因出现严重粒细胞缺乏而并发感染,导致早期死亡。若该时合并应用rHG-CSF可改善早期粒缺,降低病死率。联合治疗可提高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包括ALG/ATG和CSA联合治疗,CSA和雄激素联合治疗等,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组采用ALG、CSA、甲基强的松龙和rhG-CSF联合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已提高到82%。
二、选对医院就会节省治疗费用:有些患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同样是一种疾病,为什么有的人在这家医院治,才花区区几十块钱;而有的人在另外一家医院治,却得花上成千上万呢?这就涉及每家医院的资质、专业程度,以及医疗专家及前沿技术等。
三、及早就医就会节省治疗费用:部分患者抱着侥幸心理不去就医,期望疾病能自己痊愈。事实上,这种心态是严重错误的,时间拖得越久治疗难度越大,而到最后病情严重时,运用的医疗资源越多,费用也会越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五期疗法之一:清排期此期多采用具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的药物治疗,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服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肠鸣、排气、大便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现象。平均服药3-4个月。可达到刺激干细胞的生成,并且有效促使血液中CFU- C 的增加、 CFU-E 合成血红蛋白能力提升,并能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过二便排出体外。用药后一般患者反复发烧、出血、乏力、头晕有所好转,中医清毒为主,西医辅助预防并发症。此期发烧出血已得到基本控制,“种子”得到优化。五期疗法之二:调治期此期为根治再障的关键期。多采用以舒通脉络,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尽早恢复受损脏腑的功能,以防止各种出血症状的再次产生。此时患者常表现为气色好转、脸色红润、外周血象回升,患者输血时间延长或者脱离输血。造血微环境得到改善,造血功能开始恢复。“土壤”得到改良。五期疗法之三:恢复期经过以上两个时期的治疗,病毒已基本排除,脉络通畅,阴阳平衡,上中下三焦已通,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的转化正常,脏腑功能逐步协调,机体的实际功能得以恢复,控制了疾病向严重方向发展。此时,患者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血象开始明显上升,但应注意病情此时不稳定,每遇感冒或情绪变化易复发,骨髓活检可见骨髓造血细胞开始增多、活跃。“虫子”得以清除。五期疗法之四:生长期此期以补阳为主,此期为治疗再障的黄金期,也是对医生医术的严峻考验期。本院通过多年的治疗经验及独创的再障中药方,疗效显著。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面色如同常人,红润而有光泽,血红蛋白在110g-160g/L,白细胞在4.0-10.0ⅹ109/L,血小板在80-440ⅹ109/L之间。骨髓增生由低下转为活跃,此时可带药出院巩固治疗,但要注意个人防护。如遇感冒出现血象上下波动不稳,仍需住院调治 。五期疗法之五:巩固期患者各种血细胞升到正常值范围后,在院外用药巩固治疗4月-6个月(痊愈)。
大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几大好处
大黄对于再障治疗有什么好处?对于大黄这种物质我想大家都有所闻,在很多感冒药中都有使用,具有去火泻毒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它对再障碍性贫血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用来止血活血,可以有效的控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出现的并发症,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大黄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有何益处。
1、大黄末填鼻止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鼻衄,特别是阴虚火旺体质之患者,鼻衄经常会出现反复发作。取大黄末3~6g粘附于油纱条上,填塞出血鼻腔,有止血及降低鼻衄发作频率之功效。
2、小剂量大黄末吞服,增加食欲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往往会长期出血,脾胃运化无力,胃肠积热,经常还是出现进食少及纳呆之症,可使用大黄末0.3g吞服,每日2-3次,用来刺激胃液和胆汁的分泌,从而可增加食欲。
3、大黄煎剂漱口,治疗口腔炎、齿龈渗血
患者有时还会出现齿龈渗血或者口腔炎,此时可使用大黄15~20g水煎取汁500ml漱口,每日漱口7-10此,可能做到有效止血,清热解毒。
可见,大黄对治疗再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尤其显着。患者可以口服,也可以研磨后用水服用,基本上通过以上方法都可以有效缓解再障碍性贫血的大多数症状,所以大黄现在成为了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药物。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
1、支持疗法
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发病机理作用的药物。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浓缩血小板,采用单产或HLA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可提高疗效。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雄激素
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常用雄激素有四类:(1)17α-烷基雄激素类:如司坦唑(康力龙,Stanozolone)、甲氧雄烯醇酮、羟甲烯龙(oxymetholonE)、氟甲睾酮(fluoxymetholonE)、大力补(Dianabol)等;(2)睾丸素酯类:如丙酸睾酮、庚酸睾酮、环戊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安雄)和混合睾酮酯(丙酸睾酮、戊酸睾酮和十一烷酸睾酮)又称"巧理宝";(3)非17α-烷基雄激素类:如苯丙酸诺龙和葵酸诺龙等;(4)中间活性代谢产物:如本胆脘醇酮和达那唑(Danazol)等。睾酮进入体内,在肾组织和巨噬细胞内,通过5α-降解酶的作用,形成活力更强的5α-双氢睾酮,促使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巨噬细胞产生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肝脏和肾髓质内存在5β-降解酶,使睾酮降解为5β-双氢睾酮和本胆烷醇酮,后两者对造血干细胞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促使其增殖和分化。因此雄激素必须在一定量残存的造血干细胞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急性、严重再障常无效。慢性再障有一定的疗效,但用药剂量要大,持续时间要长。丙酸睾丸酮50~100Mg/d肌肉注射,康力龙6~12mg/D口服,安雄120~160mg/d口服,巧理宝250mG每周二次肌肉注射,疗程至少6个月以上。国内报告的有效率为34.9%~81%,缓解率19%~54%。红系疗效较好,一般治后一个月网织红细胞开始皮肤粘膜出血上升,随后血红蛋白上升,2个月后白细胞开始上升,但血小板多难以恢复。部分患者对雄激素有依赖性,停药后复发率达25%~50%。复发后再用药,仍可有效。丙酸睾酮的男性化副作用较大,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声音变粗、女性闭经、儿童骨成熟加速及骨骺早期融合,且有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丙睾肌注多次后局部常发生硬块,宜多处轮换注射。17α烷基类雄激素男性化副反应较丙睾为轻,但肝脏毒性反应显著大于丙睾,多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发生肝内胆汁瘀积性黄疸,少数甚至出现肝血管肉瘤和肝癌,但停药后可消散。
3、骨髓移植
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首选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但移植需尽早进行,因初诊者常输红细胞和血小板,这样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导致移植排斥发生率升高。对确诊后未输过血或输血次数很少者,预处理方案可用环磷酰胺每天50mg/kG连续静滴4天。国内已开始应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严重再障,并已有获得成功报道。凡移植成功者则可望治愈。胎肝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再障国内已广泛开展,有认为可促进或辅助造血功能恢复,其确切的疗效和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最常用的是抗胸腺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其机理主要可能通过去除抑制性T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也有认为尚有免疫刺激作用,通过产生较多造血调节因子促进干细胞增殖,此外可能对造血干细胞本身还有直接刺激作用。剂量因来源不同而异,马ALG10~15mg/(kg?d),兔ATG2.5~4.0mg/(kg?D),共5天,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先皮试,然后缓慢从大静脉内滴注,如无反应,则全量在8~12小时内滴完;同时静滴氢化考的松,1/2剂量在ALG/ATG滴注前,另1/2在滴注后用。患者最好给予保护性隔离。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让很多人都觉得困扰的造血功能障碍,临床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分型治疗,具体能否治好也要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类型。严格来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几率比较大。
1.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良性的血液病,主要是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引起,这种贫血症是可以治愈的,在临床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激素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
2.激素治疗,慢性的再生障碍性的贫血可选择用激素进行治疗,其治疗原理是通过注射雄激素,解除骨髓为环境中的血管痉挛现象,调整微循环的血流灌注,再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治疗,针对急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其骨髓造血功能严重丢失,刺激骨髓造血起不到急性治疗效果,在临床常用免疫球蛋白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体内胸腺T细胞损失,病抑制其免疫作用,促进其增殖,胸腺T细胞也具有造血功能,并且能起到治疗急性贫血效果。
4.骨髓移植,骨髓的造血功能严重下降,也可通过骨髓的移植来彻底治疗,这种方法需要提前对同父母的亲兄弟姐妹的骨髓进行测定,HLA完全相同,即可事项移植,能起到彻底治愈的效果,目前医术还很难广泛应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输血以能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缓解缺氧状态为宜,无需将血红蛋白水平纠正至正常值。一般在HbL时输注,或伴有难以耐受的贫血症状。老年(>65岁)、代偿反应能力受限(如伴有心肺疾患)、需氧量增加(如感染、发热、疼痛等)、氧气供应缺乏加重(如失血、肺炎等),这些情况下,可放宽输注阈值,不必Hb<60g/L。尽量输注输红细胞,全血无红细胞时可以考虑,具体量随病情而定。即使再障患者白细胞或/及血小板数减少,其贫血都应该输浓缩红细胞,而不是输全血。有发生心力衰竭风险者,控制输注速度,2~4小时予以1个单位红细胞(最好是浓缩红细胞),可适当予以利尿剂。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应输注经辐照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为减少同种异体免疫、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风险,建议输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和血小板。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无效输注者应输注HLA配型相合的的血小板。家庭成员之间直接供应血及血小板是可以使受血者被致敏,而对家庭成员造血干细胞供者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风险显著增高。但患者产生多种HLA抗体而又急需血小板,而某个家庭成员能够提供最相合的血小板,可以作为例外情况紧急输注用。
皮下注射G-CSF 5μg/kg/d,可能刺激骨髓中残留的粒细胞或者粒细胞的功能,但不推荐将GM-CSF应用于再障患者重症感染的治疗,因为其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及其他严重毒性反应。G-CSF对造血干/祖细胞有动员作用,而造血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后对免疫因素损伤敏感性增加,有鉴于此,长期大量使用G-CSF应在使用了足够的免疫抑制治疗的前提下。
重型再障患者应住院被单独隔离,有条件者可使用层流病房。定期口腔护理,如洗必泰清洁口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联合两种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和多粘菌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但应注意喹诺酮可能耐药和诱发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环丙沙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这亦不利于感染的治疗。儿童患者没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标准方案,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能应用于儿童,可以使用头孢菌素。
本篇文章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可以好好的理解一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我们想要在生活中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补充一些造血细胞的分离。
再生障碍性贫血危害有多严重
1.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贫血
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较缓慢,少数患者因对贫血适应能力较强,症状可能较轻,贫血严重时会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带来的危害包括由于红细胞减少导致的贫血,通常表现出身体乏力。
2.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出血
女性患者还会出现月经不规则的出血量,甚至会有阴部出血的现象。患者严重的有内脏出血的危险,且多在病程晚期,或重型再障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严重鼻出血、视力模糊、头部不适、恶心想吐,这常是致命性颅内出血先兆表现。出血症状轻者影响患者患者活动,重则危机生命。
3.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感染
病情较轻者会出现发热、体重减轻、食欲下降,重者可出现严重系统性感染,此时因血细胞低使炎症不能局限,常出现局部炎症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感染多加重出血,甚而会导致死亡。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血液病专家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探讨,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病机、病理,研制出骨髓造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病人骨髓中的脂肪髓被分解、吸收、排泄,产生正常造血的骨髓干细胞,重新生成红骨髓,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