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保健“三个三”
老年心理保健“三个三”
会做三件事——会关门、会计算、会放弃
人一辈子有几天?我的回答是“3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3天”中“今天最重要”。把每一个今天过好,首先是会关门,把通往昨天的后门和通往明天的前门都关紧了,人一下子就轻松了。其次是会计算,一是要学会计算幸福;二是要学会计算自己做对的事情。最后是会放弃,请牢记先舍后得,舍了才会得。
学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会过去的
算了,钱包被偷了,算了。对于既成事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不要紧,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学会说不要紧,要心胸豁达,乐观处事。会过去的,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阳光总在风雨后》,别烦恼,一切都会过去的。
学会三方法——三乐法、三不要法、年龄减十法
三乐法,就是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三不要法,一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三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年龄减十法,假如您今年78岁了,当别人问您多大年纪时,您应该这样回答,我今年68岁,不要小看了这种方法,它有显著的使自己心态变得年轻和焕发青春活力的功效。
孕后期心理保健
怀孕后期,不仅要注意身体方面的健康和安全,心理也是不能忽视的,要保证准妈妈的心情舒畅,不能紧张也不能兴奋等。下面就是准妈妈孕后期要注意的心理保健方面的注意事项。
进入孕后期以后,孕妈妈子宫极度膨胀,各器官、系统的负担也接近高峰,因而,孕妈妈心理上的压力也更大。由于体型变化和运动不便,孕妈妈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变化,有许多孕妈妈会产生一种兴奋与紧张的矛盾心理,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精神压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因心理作用而自感全身无力,即使一切情况正常,也不愿活动。
临近预产期,孕妈妈对分娩的恐惧、焦虑或不安全加重,对分娩“谈虎色变”。担心发生临产先兆时来不及到医院,因而稍有“风吹草动”就赶到医院,甚至在尚未临产,无任何异常的情况下,缠住产科医生要求提前住院。
因此,孕后期心理保健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了解分娩原理及有关科学知识
克服分娩恐惧,最好的办法是让孕妈妈自己了解分娩的全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孕妈妈进行分娩前的有关训练。许多地方的医院或有关机构均举办了“孕妈妈学校”,在怀孕的早、中、晚期对孕妈妈及其丈夫进行教育,专门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以及孕妈妈在分娩时的配合。这对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解除思想负担以及作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诊治各类异常情况等均大有帮助。
2、不宜提早入院
毫无疑问,临产时身在医院,是最保险的办法。可是,提早入院等待也不一定就好。首先,医疗设置的配备是有限的,如果每个孕妈妈都提前入院,医院不可能象家中那样舒适、安静和方便;其次,孕妈妈入院后较长时间不临产,会有一种紧迫感,尤其看到后入院的孕妈妈已经分娩,对她也是一种刺激。另外,产科病房内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响住院者的情绪,这种影响有时侯并不十分有利。所以,孕妈妈应稳定情绪,保持心绪的平和,安心等待分娩时刻的到来。不是医生建议提前住院的孕妈妈,不要提前入院等待。
3、作好分娩准备
分娩的准备包括孕后期的健康检查、心理上的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一切准备的目的都是希望母婴平安,所以,准备的过程也是对孕妈妈的安慰。如果孕妈妈了解到家人及医生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对意外情况也有所考虑,那么,她的心中就应该有底了。孕后期,特别是临近预产期时,准爸爸也应作好准备,使妻子心中有所依托。
4、控制对分娩的恐惧
①把对分娩的恐惧转移到别的方面。这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不要把分娩当作一件严重的事情来考虑,生活中避免和家人谈论分娩这个话题,也不要听过来人的分娩经验。这样做可以暂时转移对恐惧的注意,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分娩的恐惧。
②正视分娩的恐惧。与家人反复讨论分娩的事情,将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想清楚,同时找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好分娩前的物质准备,这样就不会临时手忙脚乱,也会帮助稳定情绪。
③掌握与分娩有关的知识。人的恐惧大多是缺乏科学知识胡思乱想而造成的。有的学者说:“愚笨和不安定产生恐惧,知识和保障却拒绝恐惧。”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知识完全的时候,所有恐惧,将统统消失”。所以,在怀孕期间,建议孕妈妈看一些关于分娩的书,了解了整个分娩过程后,就会以科学的头脑去取代恐惧的心理。这种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还可增长知识。
老年前列腺患者日常保健三个禁忌
一、莫坐冰凉椅
外出时不仅要保证下半身的内裤毛裤温暖、干燥、舒适,更要注意不可在街心花园、公园、小区健身园地等处冰凉的长椅、石凳、健身器械,甚至是外出爬山时的山石、台阶上“落座”。
二、慎服感冒药
无论是小便起夜,还是外出活动时,体质相对较弱的老年人都要注意防寒防风,以免感冒。因为一旦感冒,许多治感冒的药在服用后都会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甚至引起急性尿潴留。常见的药物有感冒通、速效感冒胶囊、维C银翘片、感冒灵等含有扑尔敏的复方感冒药。
三、尽量不憋尿
有的老人半小时就得尿一次,虽然每次不多但比较痛快。但天一冷懒得去厕所(尤其是受居住条件限制,需外出小便者),或是在打牌、打麻将时总想先憋一会儿,结果时间一长再想尿就尿不出来了。这是因为憋尿影响了前列腺、膀胱颈部的血液循环,加重了局部水肿,遂导致排尿障碍。
老年人该如何保健心理
1、用理解善待亲人
理觧是人性化的核心元素,具有化觧心气功能和舒展心情功能,是开启亲人心灵的金钥匙。用理觧善待亲人,能使亲人和自己感情融洽,和睦相处,使自己在和睦家庭氛围中愉快地生活。
2、用知足品味人生
老同志回顾自己的人生旅途,对自己经历过的大事,如晋职加薪、调換工作、分房购房、离退休等大事的评价,深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人生顺差”中深感滿足,而丝毫没有“吃亏感”和“失落感”,始终保持着“知足常乐”的健康心理状态。
3、用兴趣舒展头脑
老年人应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做到老有所乐。兴趣不仅能舒展头脑,预防老年痴呆,保障心理健康。
4、用隨和开展社交
退休后,如老待在家里,日久必生烦闷,越过越乏味。打开闷葫芦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多参與社会活动,用隨和的心态开展社交,构建晚年的社会生活圈。人是感情动物,隨和一点,接触多了,交住久了,自然就融洽了。多到別人的活动圈子参加活动,或唱歌跳舞,或下棋打牌,或吟诗作画等等。不懂就问,有特长就展示出来。朋友多了,见识多了,精神生活、心理生活自然花样多多,烦闷一扫而光,乐趣油然而生。
5、使快乐成为习惯
乐观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如同行云流水般释放愉快的情绪,使人青春永驻。
(1)、善于感悟生活之乐。生活之中快乐旡处不在,关键是善于感悟,不能视“乐”不見,却只盯着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2)、善于创造生活之乐。诸如积极养生取乐,健康游戏取乐,业余爱好取乐,说话幽默取乐,节约行善取乐,等等。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情時,应该告诫自己息怒,须知发怒伤神又损情。假如得了病,本是不幸的事,但要多多自我安慰,怀着放松的心情接受治疗,苦中寻乐。
孕妇心理保健
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发生变化,生活方式环境都有所调整,孕妇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容易被烦恼的事情干扰,利于胎儿健康快乐成长。
孕妇的不良情绪不仅与胎儿的畸形密切相关,而且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利于顺利渡过分娩关。孕妇的生理健康保健很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妊娠引起的种种不适要认识到这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不特别剧烈要有信心坚持耐受避免过分焦虑更不滥用药物缓解症状。
中老年人心理保健方法
一、平心静气法遇到不愉快、生气的事,不要立即大发脾气,或急于行事,先平心静气十分钟。还不行,就延长时间;再不行,就睡一夜后再处理此事。
二、精神胜利法要不服输,始终保持旺盛精力。遇到挫折失败不灰心丧气,而是寻找原因,研究对策,更加信心百倍地去战胜它,完成它。
三、异想天开法听音乐,你想自己是音乐家,观舞蹈,你想自己是舞蹈者,你要极力把自己想象成是实践者,是演员,摆脱观赏者、观众的地位,要主动地做主人,不要做旁观的客人。
四、到处伸手法广交朋友,乐为大家办好事,做一个社交家、“外交大使”。
五、“见异思迁法”对新鲜的、奇特的、未知的事,要喜欢它,接近它,研究它,掌握它。
六、“贪得无厌法”对知识的获取要永不满足,每天的工作表要安排满当,使自己的生活充实丰富。
七、众采博集法要有广泛的兴趣,可以钓鱼、养花、书法、绘画以及收藏各种物品,总之要“闲不住”,常动手动脑。
八、返老还童法经常回忆童年趣事,拜访青少年时期的朋友,游访童年的旧居、旧址、故地重游,仿佛你又回到童稚时代。
九、腾云驾雾法读书、看电影电视或听人讲话介绍,要专心致志,并随之腾云驾雾追踪。书中介绍巴黎,你仿佛也在巴黎大街漫步;电影放映泰山风光,你仿佛也在极顶观日出……。
十、投机取巧法不要卖傻力气,不因循守旧。要尽量省时、省力、节约;想出新的办法来解决各类问题,可以培养创造力。
老年人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一、确立生存意义 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两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反映了孔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到老,学到老,使得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发展,从不惑、知天命、耳顺一直到从心所欲,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岁月不饶人,不能逞强,也不应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虽然社会和家庭不再是靠老年人来支撑,但也不是老年人已经没有用了。让老年人发挥余热,老年人不仅应老有所养,也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二、适度脑体运动(运动食品)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老年人参(人参食品)加各种体育运动能增强自己的体质,克服或延缓增龄所带来的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当然运动也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去进行剧烈的运动,而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兴趣,有选择地、有规律地进行运动。
运动不仅指的是体力运动,也指的是脑力运动。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是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则是脑力运动,适当进行脑力运动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能有效地延缓记忆力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
三、加强人际交往 离退休后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健康食品)最大的恐怕就是与世隔绝,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这样会加快老化过程。世界上有许多男性在进入领养老金时,却出乎意料地不久就死亡,在德语中的一个术语“养老金死亡”(PENSIONERUNGSTOD)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多数的男性(男性食品)把自己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离退休后失去了工作就等于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失去了身心健康、失去了经济独立,特别是失去了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情绪压抑、苦闷、悲观,把自己关起来不出门,越这样就越失去生活的勇气,甚至停止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这时候,实际上死亡就已经开始了,或者说已是部分死亡的活死人了。
老人有哪些心理保健方法
用积极的生活延缓衰老。躯体的衰退虽然可以导致心理上的改变,但是这个改变有个体差异。现代科学证明,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大脑退化,保持生命活力。积极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量力而行的工作、学习与活动。对工作,应视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以没有紧迫感为原则,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体现自己对社会、家庭的价值。对学习,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学习新知识,可刺激大脑活动,既可丰富自己的知识,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适应社会发展,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扫除失落感和空虚感。对活动,可根据身体情况,开展自己喜爱并适合自己的活动,如钓鱼、游泳、种花、养鸟、跳舞、下棋、旅游、绘画、练书法等等。
要善于控制、调整情绪。众所周知,情绪与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运动活跃,血糖增加,呼吸、脉搏加快,提高人的脑力劳动效率和耐力,增加抗病能力,促进心身健康[2]。要指导老年人学会控制、调整不良情绪,明了保持愉快、积极、乐观情绪的重要性,而避免消极的不良情绪,具体方法有诉说、 深呼吸、 听音乐等。
保持晚年家庭关系的和睦。天伦之乐,对老年人十分必要。晚年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能避免产生孤独感,代沟的存在,常导致两代人的矛盾。对待家庭问题,老年人应保持豁达的态度,子女也要体恤老年人。
端正对疾病的态度,积极治疗躯体疾病。老年人容易得病,对待疾病切忌焦虑、烦燥、忧心忡忡,甚至神经过敏,而应正确面对,既要重视它,又要藐视它。重视是指用科学的态度积极治疗,并主动了解一些自己所患疾病的常识,做疾病的主宰者;藐视是指树立信心,用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同疾病做斗争,不为疾病背思想包袱。这种心态,才是战胜疾病,延年益寿的最佳心态。
扩大兴趣与交往。老年人适应退休生活的最好办法,是发展和培养对生活的新兴趣、新爱好。把精力用在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上,有事可做,生活才有意义,精神才有寄托。此外,还要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交往,加入集体活动,多与人接触,获得信息来源,可以保证心理上的青春。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保证各种营养需求,提高免疫机能,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2]。合理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并富有营养为原则,切忌暴饮暴食。食品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同时应低脂、低糖,豆类、奶制品、鱼、瘦肉、各种蔬菜和各种水果可供选择。进食前后,要注意情绪卫生,力求心情平静愉快,切忌愁苦忧虑等不良情绪的干扰。适当的体育活动,既可锻炼身体,增加机体的灵活性,又可使生活充实有意义,锻炼最好每周五次,每次半小时。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有序,活动有节,对老年心理健康十分有益。良好的生活习惯应是“三不四要”:即不吸烟、不吃零食、不酗酒;要控制体重、要适足睡眠、要吃早餐、要经常运动[3]。虽然衰老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是,衰老的进程是可以人为地减缓的;而讲究老年心理卫生,重视老年心理保健,就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