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先训练盆底肌肉
尿失禁先训练盆底肌肉
目前治疗女性尿失禁,比较常见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 “有氧锻炼”不动声色 这里介绍的有氧锻炼简单至极,它不同于寻常的健身操,也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能进行,且不为人所察觉,在不动声色中就能锻炼盆底肌肉,减少“漏尿”。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你可以在排尿时试着中断小便,如果能成功,就是用对了肌肉(中断小便的方法只是测试肌肉收缩得对不对,不能经常练习,否则会有尿液回流、泌尿道感染的危险)。这种有氧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听起来“工作量”很大,但其实没那么可怕。我们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想起来就做一小会儿,等车的时候,开会的时候……至少坚持1~2个月。这种锻炼既治标又治本,如果能坚持下来的话效果不错。还有就是,它能顺便就将阴道紧缩,怎么样?也算是“计划外的收获”吧?
● 药物疗法 对于略为严重的“漏尿”,在坚持有氧锻炼的同时可以加一些药物治疗。现在市场上治疗“漏尿”的药物不多,主要是一些α-受体激动类的药物,效果不错,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有的人难免需要长期服药。还有一类就是雌激素类药物,但副作用也确实存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微创手术疗法 感谢高科技!老式手术比较复杂、创伤性大、容易复发,而现在的TVT悬吊术非常简单、创伤性小、不易复发、无需拆线,全世界已经完成这种手术近30万例,我国很多家医院也试行了一段时间,总有效率达90%以上。所谓TVT悬吊,就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不会渐渐松弛伸长,不会被组织吸收、消化,至少可以保持25年不磨损,完全可以拿它当一个沉默的、忠实的、帮助你的朋友。
产后盆底肌康复怎么办
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评估、生物反馈训练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42天的妇女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快感及高潮。
盆底评估与生物反馈训练疗法是通过引导表面肌电图和引导尿道收缩压的测定,反馈显示为肌电图或压力曲线,通过影响显示及声音提示,使患者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自身盆底肌功能状态,并参与到治疗当中。结合个体化电刺激治疗,可唤醒、激活盆底肌,加快产后阴道及盆底肌张力和弹性的恢复,对预防和治疗产后阴道脱垂及松弛、尿失禁等盆底障碍性疾病有不错的效果。
“盆底防治”不仅仅是盆底评估与生物反馈技术,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肥胖女性,可减少体重5%-10%,尿失禁的次数将减少50%以上。
不知道通过上面的方法,准妈妈们有没有已经开始行动了。各位准妈妈们一定要记得,想要恢复完美的身材,一定要先保障身体的完全康复,才可以采取有效的运动措施去塑身。身体调养的不完全,很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很难治疗。
产后盆底肌的康复治疗方案
随着临床的应用和科技的发展,许多国家应用现代生物反馈技术有针对性的对盆底肌肉进行康复。在欧洲,特别是法国,运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尿失禁,子宫、膀胱脱垂,阴道紧缩度降低,已有25年历史。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体系。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盆底部会随着胎儿的不断增大和子宫重量的不断增加而受到影响,而妊娠后产道扩张,造成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产道损伤、会阴侧切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产后盆底康复了。
腰背酸痛,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是产后妇女最常见的症状。其实,这些就是盆底肌肉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如果不进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日后就有可能出现尿失禁,子宫、膀胱、直肠脱垂等病症,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94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妇产科医生kegel针对产后妇女出现的尿失禁、子宫膀胱脱垂、阴道紧缩度降低等问题创造了盆底肌肉锻炼法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不仅能帮助产妇恢复身材,更重要的是,产后42天以后对盆底8块肌肉的针对性训练,能够减轻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能把因生育引起的更年期尿失禁可能性降到最低。此外,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直接效果是对产后阴道松弛的治疗,以提高生育后夫妻性生活质量。盆底肌肉康复锻炼以其无损伤、痛苦小、安全、有效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目前盆底肌肉康复锻炼包括: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即使用可进行生物反馈的器械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的方法。患者可通过器械对盆底肌肉运动的生物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盆底肌肉锻炼的实时状况与进展
孕妇尿失禁是什么原因 尿失禁的治疗
一般来说,严重的尿失禁和骨盆腔肌肉松弛必须接受外科手术的治疗,但对中度及轻度尿失禁和骨盆松弛的妇女,是可以经由不具侵入及危险性的非手术治疗来达到改善;
也就是进行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又称为凯格尔运动,即俗称的缩肛或提肛运动。
凯格尔运动为妇女骨盆底肌肉收缩运动,是尿失禁最重要的第一线保守治疗。骨盆底部肌肉与其他肌肉一样,运动能使它强壮。
这种骨盆肌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藉由正确且规律的运动来强化骨盆底部控制排尿的肌肉群。
虽然凯格尔运动的原理非常简单,病人也有接受学习的动机和遵从度,但是否能正确掌握骨盆底肌肉的收缩,且能否持之以恒,才是影响成效的重要关键。
由于骨盆底肌肉十分抽象,不像肢体肌肉,看不见也不易摸着,在训练之前,首先必须找到正确的骨盆底肌肉位置。
超过30%~60%的人在训练初期无法正确的收缩骨盆肌肉,而大多数共同的错误是以腹肌、臀肌或大腿内侧肌的收缩来取代骨盆底肌肉。
若无法正确的收缩,易导致症状更加严重,或因无法改善而放弃训练,一般会以尿流中断法、阴道触诊法、肛门指诊法或憋住放屁法教导去感受正确的骨盆底肌肉位置。
其主要的原理在于骨盆底肌肉训练如同其他的物理治疗一样,是借着病人主动式的收缩,来加强骨盆底肌肉,也随之加强尿道括约肌的力量。
当骨盆肌肉强而有力的收缩时,所产生闭锁般的作用,便能防止因咳嗽、腹压突然增加时所产生的漏尿。进一步的训练更能使肌肉肥厚,增加尿道外压力,可提升骨盆底的支撑力量进而改善骨盆底器官脱垂的症状。
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报告显示,若能正确且规律的持续三个月以上,尿失禁治愈率可达80%以上。
同时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群中,最重要的是耻骨尾肌,简称为PC肌肉群,也有人称为爱的肌肉群,如果有坚强的PC肌肉群,就能使产后所造成的松弛阴道重新恢复紧实感,享受美满的性反应,并能预防日后尿失禁的发生!
藉由生理回馈仪器的辅助骨盆底肌肉收缩运动,让病人更容易掌握正确的骨盆底肌肉收缩,可以提高骨盆底肌肉收缩之疗效。
所谓生理回馈乃是使用电子或机械工具,正确的评估患者之神经、肌肉及自主神经正常或不正常的活动,并以声音或视觉回馈患者。
使用时结合电脑软体,可追踪训练之成效,这种生理回馈不但能掌握正确的收缩,更能提高病人的兴趣及成就感。
使用生理回馈法,会使骨盆底肌肉的成功率由54%提升至92%尿失禁的问题,藉由凯格尔这种简单、易学且确实有效的运动,不论坐着、躺着或站着,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相信只要正确的学会方法、持续的练习,令人困扰的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膀胱下垂症状一定能改善,同时也能增进夫妻间的性福指数!
体外磁波椅治疗是目前最新式的尿失禁治疗方式。以磁波穿透骨盆腔,活化骨盆内控制排便及排尿之神经,进而促进骨盆底肌肉群之收缩及协调,以达到治疗频尿、尿失禁及排尿障碍之功能。
一般由专科医师经诊断后开立疗程,会依患者之个别需求设定疗程模式,每次治疗时间约为20分钟,一周进行2~3次的治疗,疗程约8~9周,通常有漏尿问题的人,大约在一个月治疗后可感受到改善,在两个月疗程后可达最佳效果。
保守性治疗着眼于加强骨盆底肌力,若长期、耐心且正确的执行会有所改善,但很少能达到治愈或完全干爽之结果;对于保守性治疗效果不佳或严重尿失禁,手术治疗是最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传统女性尿失禁手术
过去常用来治疗尿失禁手术有100种以上,但只有阴道悬吊术及传统式吊带经得起时间考验而有较稳定之成功率。
一般约住院2~7天,需4~6期之休养,但两者均为较大伤口的侵入性手术,具有高比例之严重合并症。
如术后解尿困难、膀胱损伤、伤口疼痛、频尿尿急感等,因此过去患者对尿失禁手术之接受度低,而对执行手术的医师也是一大考验与挑战!
女性尿失禁治疗方法
第一、盆底肌锻炼。患者可以通过自然的收缩盆底并且做好提肛肌,每次要进行二十次,一天最好坚持3次,如果可以坚持可以适量的增加次数,并且每下要坚持持续10s以上;这样的动作主要是锻炼为排尿过程中主动中断排尿,之后并再继续排尿的重复锻炼,这样坚持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治疗尿失禁的情况。
第二、膀胱功能锻炼。就是通过控制病人排尿的时间,规定时间排尿,并且经过训练以后就适量的延长排尿时间的间隔,组件增加膀胱容量的功能,用自己的意识去控制排尿,重新建造膀胱的控制意识,最终达到恢复排尿,治疗鸟失禁的一种方式。
第三、轻度的尿失禁可以通过训练盆底肌肉来控制住病情。如:排尿的时候,排到一半突然想要把它忍住3~5秒后再放松,重复做15~25次;如果在你憋的时候肚子处是硬的,说明盆底肌的训练方法是不正确的。
第四、加重尿失禁的因素
导致尿失禁症加重因素:肥胖、便秘、高强度运动。
是过胖的人尿失禁的症状会加重,胖人无非两个地方脂肪最多,一个是皮下,另一个就是腹腔,所以胖的人腹腔的压力要比正常人大,再一个胖人的肌肉的含量低,肌肉的力量也比较弱所以胖的人容易加重尿失禁。
女人不要回避尿失禁
大人“尿裤子”?!说出来往往会被一些人嘲笑,郑女士非常不好意思地说:“那么大人了,怎么还有这毛病?是否有办法控制或治疗?”殊不知,尿失禁这一现象其实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它既是妇女的多发病,又是常见病。有的人是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厕所的路上裤子就尿湿了……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轻女性应该重视自己身体出现的这类问题,疾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尿失禁既能预防,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或者治愈,及早求治才是首要之选。尿失禁是一种症状,指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女性常见的尿失禁有三种情况: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也叫张力性尿失禁,是妇女中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是指当咳嗽、喷嚏、大笑、起立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急迫性尿失禁指突然想小便,并且感觉特强烈,好像马上就憋不住了,往往这种情况发生时来不及上厕所就已经尿湿了裤子。
最常见的起因是尿路感染。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通常在女性中同时存在,也就是常说的混合性尿失禁。治疗尿失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又分药物治疗、理疗和功能锻炼。但以上方法只适用于轻度尿失禁患者,中、重度患者仍需手术治疗。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医疗保健中心设尿失禁专病门诊,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轻中度患者而言,首要的是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因为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简单易行、无创无痛、效果好又没有副作用,非常值得推广。盆底功能训练就是有意识有节律地做骨盆底肌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骨盆底肌的力量,并提高妇女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的能力。大多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过正确的盆底训练都有良好效果。对于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雌激素类药物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生物反馈治疗的辅助手段。重度尿失禁患者在通过盆底训练、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在门诊中医生经常发现,通常尿失禁的病人不会去就医,而是自己扛着。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病人过于害怕或难堪而不愿和医生讨论这种问题,还有的是误以为这是一种老年化的正常反应,所以使得很多能被治愈或控制的病情拖延。其实,尿失禁既可预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愈,尤其是进行早期治疗。因此,一旦出现尿失禁,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除了藉由手术方式有效治疗尿失禁,其实女性也透过凯格尔运动,可望减少罹患应力性尿失禁的机率。
凯格尔运动主要是透过专人指导以训练骨盆底肌肉,借以增加腹腔对压力承受的能力;通过主动收缩肛门、阴道、尿道周围的肌肉等方式,有效强化骨盆底肌肉,提升阴道收缩的力量,减少排尿功能的障碍。
女性尿失禁治疗方法
(1)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已为众多的荟萃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所证实。此法方便易行、有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缺乏长期随机对照研究。
目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方法,共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
盆底肌训练也可采用特殊仪器设备,通过生物反馈实施。与单纯盆底肌训练相比,生物反馈更为直观和易于掌握,疗效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并有可维持相对长的有效持续时间。
(2)减肥
肥胖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明确相关因素。减轻体重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肥胖女性,减轻体重5%~10%,尿失禁次数将减少50%以上。
(3)可选
① 戒烟:吸烟与尿失禁相关的证据仍不充分,有证据显示吸烟能增加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但目前却无证据表明戒烟能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② 改变饮食习惯: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饮水量,咖啡因,酒精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有明确关系,但改变饮食习惯可有助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程度。
(4)电刺激治疗
原理:①电流反复刺激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的收缩力;②反馈抑制交感神经反射,降低膀胱活动度。
疗效:报道差异较大,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
副作用:阴道感染、出血、会阴部不适及皮疹等,部分患者不易接受。
(5)磁刺激治疗
原理:与电刺激治疗原理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治疗是利用外部磁场进行刺激。
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主、客观症状。但应用时间较短,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副作用:尚无有关并发症的报道。 手术治疗 1 改良型TVT-O微创吊带术 是在TVT吊带术的基础上,经童晓文教授改良设计的符合中国国情尿失禁的术式,该手术选择更安全的经闭 孔膜路径,避开可能损伤膀胱的耻骨后间隙路径,减少了损伤、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手术过程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 并发症极少、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近年来已得到国际泌尿外科界、妇产科界的注目。
孕妇尿频怎么解决
常做缩肛运动
这样可以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也可做骨盆放松练习,这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即四肢跪下呈爬行动作,背部伸直,收缩臀部肌肉,将骨盆推向腹部。并弓起背,持续几秒钟后放松。但要量力而行。
适量补充水分
准妈妈要缓解孕期频尿现象,可从日常生活和饮水量改变做起。也就是说,平时要适量补充水分,但不要过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时,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厕所,尽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发炎或细菌感染。
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防止尿失禁的锻炼方法
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些患者打喷嚏、大笑等增加腹压时出现尿失禁,甚至在正常走路时也不禁出现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在术后康复期应做好功能锻炼,预防尿失禁。
1.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的锻炼有利于加强肌肉的收缩功能和弹性,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悬着一个舒适的平卧位,进行收紧盆底肌肉,尽量收紧提起肌肉维持10秒,然后放松休息10秒钟,以上动作为1次。患者而可根据自身状况上下午分别锻炼1次,持续3个月。
2.盆底肌肉电刺激
经济条件较好者也可通过电刺激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电刺激是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通过神经回路进一步增强括约肌收缩,加强控尿;可兴奋交感通路并抑制交感通路,抑制膀胱收缩能力,降低逼尿肌代谢水平,加强储尿能力。
3.膀胱训练
通过膀胱训练的方法可以增加膀胱容量和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训练患者逐渐延长排尿间隔至每2小时1次,使排尿情况不断得到改善。每次上厕所时患者先站立不动,收缩盆底肌直至紧迫感消失再放松,逐渐推迟排尿时间1~15分钟,渐进性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如厕次数。
剖腹产能避免产后尿失禁吗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在大笑、打喷嚏、咳嗽或者弯腰时,腹腔内的压力突然增加,而膀胱几乎是位于盆腔内位置最低的空腔脏器,压力很容易迅速传递到膀胱,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会受到挤压的力量,如果此时骨盆底的肌肉群适时地收缩,扮演“刹车”的角色,可以避免尿液不适当地流出。然而生产过程中,宝宝经过产道时可能会拉伤骨盆底的肌肉群,或损伤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提肛肌、骨盆肌松弛甚至萎缩,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所以一旦打喷嚏或大笑时,就可能出现漏尿。这种现象称为产后尿失禁。很多人认为,只有经阴道分娩才会发生产后尿失禁,实际上,虽然产后尿失禁多是因为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宝宝经过产道时损伤骨盆底的肌肉群和支配肌肉的神经所致,但也不代表剖宫产者就不会有尿失禁,因为,盆底筋膜和肌肉像弹簧床一样,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妇女在怀孕时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都指向盆底肌肉,加上怀孕期间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持续受压而逐渐松弛,因此即使剖宫产,也有可能会发生产后尿失禁。
不管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都避免不了妊娠过程对盆底肌肉造成的不同程度损伤,如果因阴道试产失败而做了剖宫产手术了,阴道试产过程中盆底肌和末梢神经还可能受到更大的挤压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而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区别在于,经阴道分娩的新妈妈在产后短时间内下尿道的症状较为明显,在产后一年内,比剖宫产的新妈妈更容易出现尿道下移、尿频、尿失禁等症状。但一年后,这种差别就会消失。而已经有盆底受损的剖宫产产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或治疗,在产后同样也会出现盆底肌松弛、尿失禁等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约60%以上的妈妈产后盆底肌肉神经功能可自然恢复,但仍有30%-40%左右产后发生尿失禁、阴道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随着年龄增大,尿失禁在围绝经期以后的比例又开始增加。我国整个女性人群的尿失禁发病率大约为30.9%。这种现象虽是轻微、短暂的,但发生时难免令人尴尬。有些患者担心不小心尿湿了裤子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产生焦虑和沮丧等各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尿失禁”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鉴于此,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产后盆底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盆底肌的能力,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了加强盆底肌肉力量的凯戈尔训练法,即“缩肛运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又有了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新的治疗手段。如果已出现了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严重松弛等症状,单纯做“缩肛运动”已经很难达到康复目的,一般还需要配合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分别模拟主动和被动的肌肉收缩,做生物反馈时,患者跟着声光学习,按照一定的节奏锻炼盆底肌;而电刺激是外源性的刺激,作用于特定的肌肉进行被动锻炼。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对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盆底肌肉评估,以及生物反馈的盆底肌训练和电刺激治疗,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促进了受损的盆底神经及肌肉的功能恢复,使阴道更好地恢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改善了产后性生活的质量。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虽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如果不把握最佳的康复时机也会留下遗憾。告诉各位准妈妈和新妈妈们,产后3个月之内是最佳的康复时期,尽早治疗可最大程度恢复盆底肌和神经的功能。如果新妈妈们因为带孩子而耽误了最佳的时期,也最好应在产后半年内做康复锻炼或治疗,毕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尿失禁”并不是社交绝症,新妈妈们只要做好产后检查及盆底肌评估,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定会有效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并重塑昔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