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疝的症状有哪些
水疝的症状有哪些
1、水疝多数为单侧性。表现为阴囊肿大,偏坠一侧,触之阴囊内有光滑的肿物,多数为卵圆形,肿胀严重时,阴囊光亮如水晶,坠胀不适。
2、先天性水疝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
3、原发性水疝的阴囊皮肤正常,积液张力较大。
4、继发性水疝积液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外伤引起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伴有睾丸肿痛。
5、睾丸鞘膜积液因积水围绕睾丸,在患侧不能触及睾丸或附睾,只能摸到一个肿物;精索鞘膜积液时,可触及睾丸,在睾丸之上只有肿物。
疝气的症状
1、疝内容物为小肠、结肠则可出现阵发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排便排气不畅等肠梗阻症状。
2、疝内容物为膀胱、肾脏则可出现明显的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部疼痛等症状。
3、疝内容物为输卵管、卵巢或大网膜,可有腹部钝痛、腰骶部钝痛及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肠道胀气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疝内容物绞窄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生休克。
膈疝的症状
膈疝的症状有很多,但是大部分人因为对于膈疝的不熟悉或者说是不了解,所以往往对于膈疝以及膈疝的症状也是不熟悉的。其实说白了,膈疝就是疝气的一种,也是内疝的一种。那么,针对这种情况,下面就来具体说说有关膈疝的症状表现。
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的严重程度无关。滑动型裂孔疝患者常常没有症状若有症状 往往是由于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小部分是由于疝的机械性影响;食管旁裂孔疝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于机械性影响,患者可以耐受多年;混合型裂孔疝在两个方面都可以发生症状。食管裂孔疝患者的症状归纳起来有以下3方面的表现:
1.胃食管反流症状
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嗳气、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等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此症状尤以滑动型裂孔疝多见。
2.并发症相关症状
(1)出血: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
(2)反流性食管狭窄: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
(3)疝囊嵌顿:一般见于食管旁疝。裂孔疝病人如突然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时发生大出血,提示发生急性嵌顿。
3.疝囊压迫症状
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压迫食管时可感觉在胸骨后有食管停滞或吞咽困难。
所以,膈疝的症状一般表现文:胃食管反流症状、并发症相关症状、疝囊压迫症状等等,这些通过上面文章的了解,我们大家其实就可以知道。详细了解了有关膈疝的具体症状,对于日后膈疝的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大家必须要仔细研读上面的文章才行。
疝气的症状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
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
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
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
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 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
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小儿疝气应该及早进行彻底治疗。现在疝气医院划分到普外科,去了医院就建议手术,所以很多患者没有更好的认识疝气病情,走入治疗误区。
水疝的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水疝多数为单侧性。表现为阴囊肿大,偏坠一侧,触之阴囊内有光滑的肿物,多数为卵圆形,肿胀严重时,阴囊光亮如水晶,坠胀不适。
2、先天性水疝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
3、原发性水疝的阴囊皮肤正常,积液张力较大。
4、继发性水疝积液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外伤引起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伴有睾丸肿痛。
5、睾丸鞘膜积液因积水围绕睾丸,在患侧不能触及睾丸或附睾,只能摸到一个肿物;精索鞘膜积液时,可触及睾丸,在睾丸之上只有肿物。
病证鉴别
1、水疝与狐疝
都可能出现时大时小,或随体位变化而时有时无的肿块。但狐疝的肿物透光试验阴性,肿块部在咳嗽时有冲击感,有时可听到肠蠕动音。
2、水疝与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无疼痛,形状可似睾丸鞘膜积液,但睾丸肿瘤有肿物持续增长的病史,肿物较沉重,透光试验阴性。
相关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查阴囊或精索部发现有无痛无热的囊性肿物,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到液体。
水疝的偏方
偏方一
主治:婴儿水疝或继发性水疝属肾虚寒湿证者。
材料:用小茴香、橘核各100g。
用法:研成粗末,炒热,装布袋内温熨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使用时仍需炒热,可连用3—5天再换药。
偏方二
主治:继发性水疝属湿热下注者。
材料:可用朴硝250g装布袋内罨敷。或用五倍子、枯矾各10G,1天1剂,加水300ml,煎0.5小时,待适当温度,将阴囊置人药液中浸泡。
用法: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浸泡时需将药液加温。
偏方三
材料:桂枝、苏叶各6克,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前两煎混匀分2次服用,第三煎外洗阴囊。
偏方四
材料:公丁香焙干,研细末,每次2克,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敷脐部,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关于这种男性疾病,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适当的采用文章介绍的治疗偏方,这样对于患者控制病情的恶化是很好的。水疝对于男性的阴囊影响是比较大,因为阴囊是皮肤是比较脆弱的,如果患者去挠了,可能会引起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
疝气这些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多见于膈疝,待别是心包疝,老年患者及原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膈疝可使纵膈移位,挤压心脏使心排出量减少,心包疝引起急性心包填塞,临床以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为常见,甚至发生紫绀、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等急性有心衰体征。
泌尿系统症状:疝内容物为膀胱时、可有轻度耻骨上压痛,如发生输尿管或其开口处梗阻,可有肾区压痛、叩击痛,偶可扪及肾脏肿大。
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见于膈疝,大量疝内容物进入胸腔,可影响患侧肺泡的扩张,出现气体交换障碍及低氧血症。主要体征是呼吸加快、口唇青紫、气急、咳嗽等。慢性病程者可出现杵状指,桶状胸。
消化系统症状:以消化道梗阻为主要体征,如:腹胀、肠型,腹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压痛。腹内疝绞窄时则出现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及气过水声。
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局部缺血坏死、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阴囊疝的症状
阴囊疝的症状
阴囊疝通常多发于男性朋友,而且患者绝大多数都是20岁至40岁之前的青壮年,而且临床的症状非常多变。
可能没有症状,常被偶然发现,随着肿块逐渐增大,可能出现下坠或沉重感;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等症状;隐睾病人可表现为腹股沟区域下腹部的肿块;晚期病人出现相应转移部位如骨关节疼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体格检查时睾丸肿大,质地坚实并有沉重感,失去正常弹性;肿块与睾丸关系密切,分界不清,表面光滑或有数个较大的结节;少数有HCG分泌的阴囊疝病人可见乳房肿大。
具体可分为7种症状
1.睾丸坚硬
此症状的睾丸摸上去感觉像是石块一样,质地非常坚硬,而且这和普通睾丸发炎的情况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因为普通睾丸发炎时的睾丸会呈现出均匀的肿胀,但是质地却并不是那么坚硬的。
2.睾丸肿大
这种肿大多是在洗澡或换衣时无意中发觉,或者正好阴囊部受到某种撞击而轻度受伤,进行局部抚摸时发现。大部分睾丸肿大并不伴有疼痛,局部压上去也不感到疼痛,偶尔可出现隐痛,但阴囊部睾丸总有一种坠胀感觉。
3.睾丸沉重感
由于阴囊疝是肿瘤细胞大量生长形成,所以是一个实质性肿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睾丸的重量骤增,患者会有沉重的下坠感觉,甚至影响行走。如果用手托起睾丸,犹如托着石头一般,有一定的重量感。
4.急性睾丸疼痛
有朝一日,病侧睾丸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宛如睾丸扭转病变,原来是阴囊疝组织突然发生出血,栓塞和缺血坏死所造成。
5.急性腹痛
通常,一些位置偏高的阴囊疝会因为向下坠吊从而牵拉神经,导致可以反射性的引起下腹部位的疼痛。尤其是位于腹腔中的隐蔽的睾丸部位,只要发生恶变,而且经常会伴有睾丸扭转,这样所引起的急性腹痛十分厉害,让人痛不欲生。
6.男性乳房发育症
莫名其妙地乳房增大,也有阴囊疝的可能,例如像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癌等肿瘤,本身会产生大量促性腺激素,体内这类激素增多,可刺激乳房增大。
7.不育
患阴囊疝会大量破坏睾丸里的制造精子机构,会引起不育。
阴囊疝的治疗
西医
阴囊疝的组织类型,瘤标的水平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数,因此阴囊疝的治疗有如下方案。
1.精原细胞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
精原细胞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后行放疗和(或)化疗。但如果同时瘤标阳性,则其治疗应该同NSGCT类。
2.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适合于NSGCT类阴囊疝(绒毛膜上皮癌除外)以及瘤标(AFP)阳性的精原细胞瘤和成人的睾丸成熟畸胎瘤。目前的手术方式是1958年Mallis和Patton报告的经腹部正中切口,双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基础上的改良手术,如扩大的单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切口也有诸多改良,如胸腹联合切口,胸膜外、腹联合切口等。清除的范围包括双侧肾蒂上2cm、肾蒂周围、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间的淋巴纤维脂肪组织。
对病变侧尚需切除肾周脂肪囊,全部精索血管以及髂血管上1/3处淋巴结缔组织。在切除下腔静脉和主动脉间的淋巴结时,可以结扎肾蒂水平以下的腰动、静脉以利于血管的游离。对不能切除的淋巴结可用银夹标记。在分离右肾动脉上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膈肌脚间区域时,可遇到乳糜池,需将其结扎以免术后发生乳糜腹水。
但要注意这类手术也可发生并发症,如严重的切口感染和裂开、慢性切口瘘、术后出血、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盂输尿管狭窄、直疝、肾蒂意外、大量胃肠道出血、不射精等。做改良单侧扩大淋巴结清扫可减少并发症,特别是不影响射精功能。
3.化疗
阴囊疝的化疗效果较好,是少数能达到临床治愈的肿瘤之一。对精原细胞瘤的化疗效果好于NSGCT类。也可用于术前、术后的辅助化疗。目前多主张联合化疗,化疗方案很多,但主要的化疗药物有:
(1)顺铂(DDP)属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中的金属化合物,具有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是治疗睾丸癌的主要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肾毒性及听力减退。卡铂(carboplatin,碳铂)为第2代铂类抗肿瘤药,近又有奥沙力铂(奥沙利铂)(Ox-aliplatin)上市应用,作用与顺铂相似但是不良反应低,主要是骨髓抑制。
(2)博来霉素(bleomycin,BLM)又称争光霉素,国产平阳霉素与之相似,属破坏DNA结构和功能抗生素类,作用在细胞周期的G2和M期。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样反应,严重者肺间质纤维化,老年和肺功能差者慎用。
(3)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riamycin,阿霉素,ADM)属嵌入DNA干扰转录RNA类药中的蒽环类抗生素,又如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属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不良反应为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4)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类的烷化剂,体外无抗肿瘤作用,进入体内经肝微粒体酶系氧化成中间产物醛磷酰胺,与DNA发生烷化,对各周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胃肠道出血,特有的化学性膀胱炎、脱发等。新药有异磷酰胺(异环磷酰胺)(IFO)。
(5)依托泊苷(鬼臼乙叉苷,VP-16)类属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主要药物有依托泊苷(etoposide)和替尼泊苷(teniposide)。有效成分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能与微量蛋白结合,使有丝分裂停于中期,抑制肿瘤生长。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大剂量引起肝毒性。
(6) 紫杉醇(紫衫醇)(paclitaxel),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出的新的紫衫烷成分,也可半合成。本药是化学结构新、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抗癌药。选择性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从而影响纺锤体的功能和组织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适于二线用药,特别是对顺铂耐药、复发者有效。
小儿疝气症状
1.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小儿疝气 2.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3.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4.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
5.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疝气的症状
疝气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
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会有便秘、食欲不振等现象。
临床类型
易复性疝(reduciblehernia):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疝,称易复性疝。
难复性疝(irreduciblehernia):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人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称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反复突出,致疝囊颈受摩擦而损伤,并产生粘连是导致疝内容物不能回纳的常见原因。这种疝的内容物多数是大网膜。此外,有些病程长、腹壁缺损大的巨大疝,因内容物较多,腹壁已完全丧失抵挡内容物突出的作用,也常难以回纳。另有少数病程较长的疝,因内容物不断进入疝囊时产生的下坠力量,将囊颈上方的腹膜逐渐推向疝囊,尤其是骼窝区后腹膜与后腹壁结合得极为松弛,更易被推移,以至盲肠(包括阑尾)、乙状结肠或膀胧随之下移而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这种疝称为滑动疝,也属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incarceratedhernia):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或籍闭性疝。疝发生嵌顿后,如其内容物为肠管,肠壁及其系膜可在疝囊颈处受压,先使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肠壁癖血和水肿,疝囊内肠壁及其系膜渐增厚,颜色由正常的淡红逐渐转为深红,囊内可有淡黄色渗液积聚。于是肠管受压情况加重而更难回纳。肠管嵌顿时肠系膜内动脉的搏动可扣及,嵌顿如能及时解除,病变肠管可恢复正常。
绞窄性疝(strangulatedhernia)肠管嵌顿如不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窄性痛。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肠壁逐渐失去其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最终变黑坏死。疝囊内渗液变为淡红色或暗红色。如继发感染,疝囊内的渗液则为脓性。感染严重时,可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蜂窝织炎。积脓的疝囊可自行穿破,或误被切开引流而发生肠瘘。
婴儿脐疝症状 婴儿脐疝症
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脐疝气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一般来说,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机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宝宝更容易得脐疝气。婴儿脐疝多属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当啼哭、站立和用劲时,脐部膨胀出包块,直径1-2cm,无其他症状,常在洗澡、换衣时无意中发现。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肿物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回纳人腹腔,伴有肠鸣音。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褶,以上为典型脐疝。肿物较大时,特别是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显得较薄,有一些家长担心脐疝会不会被撑破,实际上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不存在撑破的可能性,除非为创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