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

1.入睡困难。这类人属于肝郁气滞型,有时胸胁会有胀痛感。中医治失眠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同时,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另外,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2.整晚睡不着。这类人属于心肝火旺型,多由恼怒烦闷而生,以更年期女性多见。表现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中医治失眠主要以清热泻火为主。针对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黑眼圈的女性,可以服食酸枣仁粥。

3.老做噩梦,睡不踏实。从中医理论上讲,这类人属于营气不足型。睡觉时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中医治失眠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

4.时睡时醒。这类人属于脾胃失和型,夜间睡不安稳,同时感到口腻、口淡,有厌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中医治失眠主要以和胃健脾安神为主。生活中,可以常吃小米莲子百合粥,做法是,将小米、莲子、百合用适量的水熬成粥食用,熬出来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养心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调养佳品。

5.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还经常伴有咽干、口干、长痤疮、盗汗的症状。这类人属于营血蕴热型,可以按摩内关、神门、后溪等穴位,平时多吃藕、槐花、绿豆、薏苡仁、冰糖柚等,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效果。

失眠的中医治疗

多少人呗夜不能寐困恼这,相信我们很多人也都经过这种情况过。虽然每天一到点就上床了,但是躺在床上一点睡意没有,翻来覆去的,甚至一晚上都不能够睡着,这种痛苦又多少人感受过啊?

长期失眠人就容易生病,而如何解决失眠的问题呢?最近小编听说一个办法,只需一个小动作,轻松改善睡眠,让你一觉到天亮。

入睡前坐在床上,将你的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如果是在皮肤上的话就涂些润肤油,效果更好。

功效:我们每天睡觉之前轻轻的推推,就能够起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以及改善面部气色的作用。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人体的大腿内侧有三条经络,中间是肝经,靠近正面的是脾经,靠近后面的是肾经。你坐下后,曲膝,大腿内侧朝上,正中的就是肝经,推中间就是推肝经,当然推偏一点,推到脾经或肾经,那也没有关系。

中医失眠治疗 心脾两虚型

多由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如《景岳全书·不寐》中指出:“思虑劳倦太过,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

《类证治裁·不寐》亦云:“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常用归脾汤补益心脾,养心安神。白术10g,黄芪15g,茯神12g,党参10g,木香10g,甘草10g,远志6g,炒枣仁15g,当归12g,龙眼肉12g。


中医失眠治疗 阴虚阳亢虚烦不寐型

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宁以致不寐。常用酸枣仁汤加减:茯苓12g,川芎10g,甘草10g,柏子仁10g,知母10g,酸枣仁15g。其中知母滋阴清热,使相火不致妄动,枣仁、茯苓宁心安神。


失眠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阴阳不交、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失眠。失眠的发生常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临床治则当以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为主,虚者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者泻其有余,消导和中。

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

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将失眠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见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味;痰热内扰,用温胆汤加味。虚证若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汤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心脾两虚者用归脾汤;心胆气虚者,用安神定志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对顽固性不寐从瘀论治,遵从王清任“不寐一证乃气血凝滞”之说,用血府逐瘀汤。

养血育阴安神镇静

中医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安神镇静的药物来治疗失眠。临床上常用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可随证选用。常用中草药为珍珠母、百合、酸枣仁、夜交藤、煅龙牡等,常用中成药有安神定志丸、刺五加片、参松养心胶囊、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

精神调治舒畅情志

临诊中还应随证采用精神调治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对因情志不抒或紧张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疗更有其特殊的功效。

针灸疗法宁心安神

中医治疗失眠所选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四神聪、三阴交、安眠、足三里、后溪等。四神聪镇静安神,不寐病位在心,取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三阴交健脾益气,柔肝益阴,可使脾气和,开气疏泄,心肾交通,心气安而不寐除;心脾亏损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溪;脾胃不和配足三里;痰热内扰配内关、丰隆。还可以采用耳针、梅花针、灸法、推拿等法。

失眠特效药

失眠患者求治无方时就会想到药寻找特效药,秘方等等。石家庄长江心理精神医院精神科专家指出根本不存在治疗失眠的特效药,哪些所谓的治疗失眠的特效药都是不现实的,失眠治疗还是中医药治疗最可靠。提到“治疗失眠的特效药”是这样回答的,以我的失眠治疗经历,我认为治疗失眠不必刻意去寻找所谓的特效药。要让失眠断根还是中医方法靠谱,特别是中医养生疗法,没有什么副作用,而且一般程度的失眠3个月左右即可断根,严重些的顶多半年就可以了。医院中医激活安神疗法治疗失眠症效果显著,值得患者信赖。

中医治疗失眠症

疗法一:方药 中医把失眠分为7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疗法二:针灸 治疗失眠,所针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后溪。

疗法三:耳针 医师将按照失眠者的症状,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的心、肾、神门、皮质下或脑的穴位。 失眠情况不严重者,可以在家自行用绿豆或凤仙花籽,以胶布贴在耳后的安眠穴,有助于安眠。

疗法四:食疗

◆ 参味汤材料:太子参20克、五味子30克。 做法:煎后加糖浆,每次服15毫升,一日两次。 功效:治失眠、心慌乏力

◆ 生百合汤材料:生百合100克 做法:生百合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后加适量白糖,分两三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病后余热未清,心阴不足的虚烦失眠。

中医失眠治疗 肝肾阴虚型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虚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筋脉失养,故腰膝酸软无力。此证可见于更年期之不寐。血虚肾亏明显者宜用归脾汤合二仙汤加减。药用:党参12g,当归12g,仙茅12g,黄柏12g,知母10g。


失眠的中医治疗

1、中药方案一

取鲜百合30克,糯米50克,再加适量冰糖。具体操作为将百合掰成瓣并且洗净,然后将洗净的百合与糯米用煮粥的方式煮熟并加入冰糖调味,早晚各服用一次,注意温热服用。据相关医书有记载,百合具有滋养补脾脏、清新安神的功效,所以此药方对失眠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中药方案二

取鲜桑葚100克,鲜百合50克。制药操作时,将该两位药洗净,用水煎并服用即可,每日一次。该方中桑葚对改善“心肾衰竭不寐”有显著效果,再加上百合的安神功效,绝为缓解失眠之佳品。

3、中药方案三

取甘草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制法为用冷水浸泡三味药,一段时间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一煎,一味药需要煎两次,过滤掉药渣,服用药汤,每日喝两次。据《日本东洋医学会杂志》报导,本汤可以抑制大脑神经的兴奋状态,从而使人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中医失眠治疗 心肾不交型

素虚或久病,致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盛,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不寐,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治以清心宁神,方以交泰丸加减。药用:黄连10g,肉桂3g,黄芩10g,茯苓10g,生地12g,泽泻12g,莲子心6g,其中黄连清心泄火,肉桂启发肾阳之气,引火归原,使肾气不外溢。


相关推荐

失眠治疗

一、调整心态生活中出现挫折或发生不愉快,不要过份的忧虑,要理智思维去处理好事情。及时调节自己身体上的不适,愈担心失眠多梦怎么办越会严重失眠,到夜晚就愈难入睡。二、多做运动,改善循环白天多做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使失眠症状得到改善。饭后散步,睡前耍耍太极拳,练练气功,做做瑜伽,这些有氧运动都有利于身体血液循环,不仅增进了身体体质,还有利于改善睡眠情况。三、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坚持早睡早起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空气干燥、冷暖不均,很容易导致失眠多梦。我们知道,偏方治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中医按摩、食疗治失眠、中药治疗失眠多梦等。为了及早克服失眠的困扰,介绍几则中医偏方治失眠的方法。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工具/原料丹皮栀子饮: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

失眠中医按摩治疗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中医治疗失眠:按摩穴位法1、天门开穴法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

中医治疗失眠的原理

当下社会中,造成失眠的第一条原因就是心肾不交。如果人的心火上炎,肾水下行,就形成了一个心肾分离的象,心肾分离就会造成人到晚上想睡睡不着,白天又特别疲倦,两腿发沉。心肾不交造成的失眠较难治疗。过去,几剂酸枣仁汤,再或温胆汤就能治好,但现在还用这些药已经没有明显效果。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比古代复杂得多,很多人的失眠都与长期熬夜有关。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该睡的时候,而人老不在此时间睡觉,就会慢慢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失眠新思路调理五脏有学者认为失眠症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调节情志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调理肝脾此种中医理论认为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

失眠中医治疗偏方

“昨晚又失眠了”每当早上来到公司,总能听到有同事会说自己遭遇失眠失眠导致人显得精神疲惫,身体软弱无力,面色暗黄、出现黑眼圈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困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社会应酬和生活环境变化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们。中医专家指出,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反映,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

失眠中医治疗偏方

枣仁桂圆粥适用于中老年长期失眠者。取酸枣仁(研成细末)、桂圆肉各15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早晚食用。如心肺功能不好者,可加少量百合、莲子;脾胃不健者,可加红枣、苡仁、山药;肝肾不足者,可加杞子、芡实。糖、醋催眠法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寐,可用食醋1~2汤匙,冲入温开水1杯慢服,尔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暴怒之后,可饮糖水1杯,即可荡涤胸中郁火而安睡。茶婆枕陈粗茶泡饮后,将茶叶渣晒干,收集约500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1、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2、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3、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4、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失眠中医辨证治疗

针灸是我国医学的瑰宝,中医针灸辨证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效果,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1、心脾两虚【诊断要点】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多梦;心悸,健忘,头晕,肢倦乏力,腹胀,便溏,面白无华;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处方】心俞、脾俞、足三里。2、阴虚火旺【诊断要点】心烦不寐,或稍入睡即醒;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遗精,健忘,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数。【处方】太溪、大陵、肾俞、心俞。3、肝郁化火【诊断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中医按摩是很讲究方法的,对于治疗是需要一些常见的中医知识,对于身体的穴位是必要了解的,通常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像内关,神门和三阴交这三个穴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身体的一些穴位,对于治疗是很有帮助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这些部位对于失眠会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在休息或看电视等闲暇时间,我们可以用单手梳理头皮数次。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