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孩子痢疾的症状 小孩痢疾的分型

孩子痢疾的症状 小孩痢疾的分型

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小儿痢疾的症状

婴幼儿患菌痢时,随体温升高,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和烦躁,甚至惊厥,排便前每因腹痛而哭闹不安。痢疾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肠功能紊乱,见消化不良性大便,排便时用力或面部胀红提示里急后重。

小孩痢疾的症状 腹泻

腹泻为痢疾的主要表现,轻者每天2~5次,严重时,一天数十次不等。因为其症状与单纯性腹泻相似,最好及时就医,请医生诊断。


宝宝拉痢疾的症状

一、 急性痢疾: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痢疾。此型具有较典型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重型痢疾。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

4、中毒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

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慢性痢疾: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

慢性痢疾多数是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孩子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等病体质较弱所致。这种类型的病儿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一般正常便与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患慢性痢疾的病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

痢疾的分类 中毒型痢疾

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


小孩痢疾怎么办 注意观察病情

小孩痢疾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除了做好基础护理外,要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没精神、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时,可能是转为中毒性痢疾,应立即找医生治疗。


痢疾症状

1、发热是痢疾症状之一

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体温为低热或高热,腹泻,大便每天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有轻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肠管,肠鸣音亢进,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患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患者有时可有高热惊厥,多数急性痢患者经合理治疗,可于数天内逐渐减轻而痊愈,预后良好,患者大便很快成形,患者可持续数天稀便,这与婴幼儿肠道功能恢复较慢有关。

2、腹泻是痢疾症状之一

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表现上看,主要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发病往往突然发病。结肠炎则是多数隐匿发病,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腹泻或者便秘,也可能出现除消化系统之外的表现,如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等表现。

3、炎症是痢疾症状之一

关节炎为痢疾后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关节,但以踝膝关节为多,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疼痛,常对称发生,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重者出现关节腔内积液和肢体活动受限。尿道炎,尿急,尿频,尿痛,可有粘液样分泌物,重者出现血尿,脓尿,尿 痛,可有粘液样分泌物,重者出现血尿,脓尿,伴发膀胱炎,前列腺炎,但尿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都是痢疾后综合症的典型症状。痢疾后综合症的典型症状最早出现结膜炎,持续时 间较短,常为双侧,可为球结膜也可为睑结膜受累,严重者影响全结膜,伴有结膜水肿,眶周肿胀,偶有角膜炎和虹膜炎。

小孩痢疾什么症状

腹泻

腹泻为痢疾的主要表现,轻者每天2~5次,严重时,一天数十次不等。因为其症状与单纯性腹泻相似,最好及时就医,请医生诊断。

发热

痢疾是细菌引起的肠胃传染性疾病,当细菌和病毒进入人身体后,刺激神经,引起发烧。痢疾多数有发热表现,发热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是一致的。

里急后重

因为受到炎症刺激使得患者很想解大便就是算肚子拉空,患儿还一直有迫不及待解大便的感觉就叫做里急后重。是痢疾的一个典型症状。

腹痛

由于细菌和病毒侵犯肠胃,常造成腹部疼痛。痢疾引起的腹痛一般不太严重,多在下腹及肚脐周围,呈阵发性,大便后减轻。

大便脓血

初发病时,痢疾腹泻呈消化不良样稀便,由于肠道内膜感染,病人可排出脓血便和粘液便。发生痢疾后,应尽快就医,大便培养是诊断痢疾的可靠方法。

如何预防孩子痢疾

痢疾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总而言之应注意:

一、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二、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三、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四、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五、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六、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小儿痢疾的症状

小儿痢疾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了,在夏秋季它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小儿痢疾会引起腹痛,呕吐,恶心,食欲减退的现象,要能够及时的去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下面我们看看小儿痢疾的症状。

(1)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

(2)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3)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4)重型: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⑸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⑹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痢疾分型 休克型痢疾(周围循环衰竭型)

痢疾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有感染性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痢疾的分类 普通型痢疾

普通型痢疾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注意:普通型痢疾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小孩痢疾怎么办

1、奶瓶、水杯等要经常消毒,并进行妥善安置,如放在橱柜里或罩上覆盖物。

2、让宝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平时要让宝贝勤洗手,保持手的卫生。

3、给宝贝吃的瓜果一定要认真进行清洗,最好去皮后再吃。

4、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最好吃一顿做一顿,不要放太长时间;另外,要教育宝贝不要喝生水。

5、宝贝的衣物等要勤洗、勤晒,玩具等要经常消毒;另外,要勤给宝贝剪指甲。

6、照料者在给宝贝喂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避免用自己的嘴来试食物的温度,或口对口喂食,以免把细菌传染给宝贝。

7、家里最好安装防蝇的纱门、纱窗,有苍蝇飞入室内时,要及时消灭掉。

相关推荐

小孩痢疾是怎么引起的 饮水不洁

小孩痢疾也可能是饮水不洁所致,如不注意水源的选择和注重水的消毒,那么容易发生水源传播,引起暴发流行。

2岁宝宝呕吐发烧的原因

1、流行性乙型脑炎 这是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2、急性中毒型毒痢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等。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的小儿 。3、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

宝宝痢疾症状

宝宝痢疾有六个不同的类型1.潜伏期潜伏期理论上在几小时到一星期之内,通常在一两天之间,此时宝宝的身体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2.普通型痢疾(1)排便情况排便症状通常来势汹汹,非常迅速。宝宝一天中可排大便十次有余,粘连感强,可有脓血余留。(2)并发症状腹胀腹痛感明显,同时宝宝会有四肢无力、恶心呕吐、食不下咽的并发症出现。3.轻型痢疾(1)排便情况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在三四次之间,内里会夹带些许脓血,有时会有

该怎样护理痢疾的患儿?

我们大家都清楚痢疾会常常出现在小朋友的身上,当孩子患上痢疾之后,我们的家长都会非常的着急,生怕孩子因为痢疾在感染其它的疾病。所以在发现孩子痢疾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尽快将孩子送到医院。那么痢疾患儿的护理该怎样呢?具体措施如下:1、抗菌素:根据当地、当时,与病人具体情况来选择药物,应选用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中毒性菌痢应用2—3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且用静脉给药方式,使血液中抗菌素在短时间内达到冲击的浓度

如何在夏季进行小儿菌痢的预防呢

细菌性痢疾,这也是一种对于小儿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的肠道传染性疾病,痢疾这种疾病一般起病急,相伴会出现发热、腹痛、脓血便等症状,要是重症的话还会出现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这就需要在生活之中进行预防,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如何在夏季进行小儿菌痢的预防呢?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呈一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

小儿痢疾症状及治疗

只要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同,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去治疗。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病症,虽然都拥有着独有的症状和治疗的方法,但是之前都是需要了解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因,只有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治疗。那么小儿痢疾症状及治疗是什么呢?小儿痢疾多发于夏秋季,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

小儿痢疾症状有什么

(1)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2)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3)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4)重型: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⑸中毒型:多见于2~7

痢疾会不会传染 痢疾传染后的症状

一旦被痢疾感染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其余不同的症状具体要根据痢疾分型而定,其主要分型包括轻型痢疾、普通痢疾、重型痢疾、中毒性痢疾

小孩痢疾怎么治 及时补液

小孩痢疾引起腹泻,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排出体外,如果不立刻补充水分,严重的话会导致身体脱水。应当及时补液,可选择低渗透,好吸收的溶液,如淡盐水、米汤、果汁等。严重脱水者应考虑静脉补液。

痢疾是不是拉肚子 典型痢疾的四大特点

1、腹痛,以左下腹为主。2、腹泻,主要为粘液脓血便。3、里急后重,是由于直肠肛门括约肌不断受到炎症刺激的结果。4、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周身不适、血象增高等。大便培养是诊断痢疾的可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