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奶瓶齿该如何处理
婴儿奶瓶齿该如何处理
奶瓶龋由于多个牙齿、广泛性龋坏,治疗时首先进行药物治疗。以涂药方法治疗龋病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或剥脱状的环状龋,不易制备洞形的乳牙,这类龋损常见于乳前牙邻面和唇面,有时也可见于乳磨牙牙合面和颊面。若有条件时应尽量作修复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并不能恢复牙体外形,仅起抑制龋蚀进展的作用。乳牙龋蚀后,可致咀嚼功能降低。多个牙牙冠破坏严重时,可致乳牙冠长度缩短、咬合高度降低,对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恒牙列的形成均带来不良影响。故去除病变组织,恢复牙体外形、提高咀嚼功能的修复治疗也是重要的。
婴儿奶粉用量多少合适
婴儿奶粉用量标准是什么
婴儿从出生到三个月大这段时间,进食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总体来说出生的前几天,婴儿每天进食7~8次,每次婴儿奶粉用量为60~70毫升,等到半月后,如果没有消化不良,就可以将每次的婴儿奶粉用量增加到70~100毫升。而满月到两个月以前,每次的婴儿奶粉用量都在120毫升左右,最多可以吃到150毫升。由于第三个月吃奶次数减为5~6次,因此每次婴儿奶粉用量相应就增加到150~200毫升了。
4-6岁婴儿奶粉用量
四到六个月婴儿已经养成每天吃奶5次的规律,每次大约间隔四小时,每次婴儿奶粉用量为:四到五月婴儿奶粉用量150~200毫升,六个月大的时候,每次婴儿奶粉用量增加到200~250毫升。妈妈们应该注意掌握婴儿吃奶的总量,保持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次的婴儿奶粉用量不应该超过250毫升。而且四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开始添加辅食,所以要注意先吃婴儿奶粉在喂辅食这个规律。
7-9岁婴儿奶粉用量
等到婴儿半岁以后,一天的吃奶次数就减为4次了,每次的婴儿奶粉用量保持在200~250毫升,由于辅助食物逐渐在代替奶粉提供给婴儿营养,因此要逐渐将每天的四次奶改为三次,让辅助食物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七到九个月的婴儿辅食已经从泥糊状食物慢慢向固体食物过渡,因此要让辅食逐渐的取代奶粉成为独立的一餐。
10-12个月婴儿奶粉用量
十到十二个月婴儿辅食添加已经逐渐趋于多元化了,因此要养成婴儿规律饮食模式。将婴儿每天的三次奶减少到两次,每次固定婴儿奶粉用量250毫升,仍然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十到十二个月婴儿需要辅食锻炼咀嚼能力,促进牙齿的萌发和颌骨的发育与塑形。(PS:每两顿奶中间要给婴儿喂水)
婴儿奶粉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冲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使用消毒后的专用奶瓶和专用小匙,正确计量婴儿奶粉用量之后再调。专用小匙一匙可以冲泡20毫升的奶量。
2、计算所需婴儿奶粉用量后用小匙加入奶粉,再放入适量温开水调节奶瓶刻度到需要的奶水量。
3、注意不要让奶粉飞溅出来,加上奶嘴盖子和套子,像画圆一样充分摇匀,令奶粉溶解。
4、盖上奶瓶盖子轻轻摇晃,使奶粉完全浸于水中,冷却。确认凉到体温温度以后再喂。
PS:
1、本文中的婴儿奶粉用量特指婴儿奶液量。
2、婴儿奶粉不能重复饮用,超过2个小时的奶液就不能再次喂养宝宝。
如何保护儿童乳牙
1、孩子的饮食:
一旦乳牙萌出,细菌就会出现,来自食物中的糖被细菌分解而产生酸。频繁的糖摄入,含糖的食物存留在口腔内很长时间,是牙齿龋坏的最大因素。
2、奶瓶喂养:
饮料和牛奶含有对萌出牙齿有害的糖。重要的是避免让婴儿形成夜间和睡眠时间含奶瓶睡眠的习惯。奶瓶仅被用作喂养工具,不应该被用作安扶物。
3、母乳喂养:
在喂养时,重要的是维持好的平衡饮食。乳牙龋坏的严重形式是喂养龋齿,它由不适当的奶瓶喂养引起,同样能够发生在不适当的母乳喂养。一旦乳牙萌出,重要的是遵从一个合理的喂养计划,避免过长时间的喂养。避免让婴幼儿整夜喂养,这可能出现在母亲和孩子一起睡眠时。
宝宝睡觉注意事项 含着奶瓶睡
很多宝宝在睡前是必须要喝奶的,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其实这样很不好。含着奶瓶睡觉容易呼吸不顺畅,而且对宝宝的口腔卫生也不好,还会引发龋齿、奶瓶齿等疾病。
根据宝宝正常食用量来冲泡奶粉
成人没有喝婴儿奶粉的必要
宝宝奶粉通常情况下都很贵,所以说直接喝的话,从性价上说是不合算的。另外我们知道婴儿奶粉的主要成份是模拟人体母乳成份配合的,所以从补充蛋白质的角度上说喝婴儿奶粉还不如直接喝普通的奶粉呢?
所以,从根本上说,成人是没有喝婴儿奶粉的必要的,那么冲调好的奶粉要怎么处理呢?
西尔斯:冲调的奶粉最好在两小时内饮用完 否则倒掉
美国医学博士西尔斯的名著《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认为,泡好的奶粉如果存放得当的话,是可以存放超过24小时的,但是其前提是必须还没有饮用过,并且还要放到冰箱中的。而如果是宝宝已经喝过的话,那么就要注意宝宝是否会把嘴时的细菌通过奶嘴进入到奶瓶之中,所以,西尔斯的建议是:冲调的奶粉最好可以让宝宝在两个小时之内饮用完,否则最好以倒掉处理。
往没喝完的奶粉中加水?不科学
生活中还有一些宝妈会在没有喝完的奶粉中加入水,奶粉继续添加开水然后地起冲调给孩子喝?
专家认为,这样的冲调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其一是很难确定说要在奶瓶里装入多少奶粉量才是适合的;其二,如果刚才喝剩的奶粉没有好好保存,已经滋生的细菌的话,那么两次冲泡的奶粉混在一起无疑不利于宝宝的吸收。
因此一般认为如果是冲泡好还没有喝过的奶粉可以储放在暖奶器上保持然后尽快给孩子喝掉,而如果是宝宝喝过的奶粉的话,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最好是直接把喝不完的奶粉倒掉了。
根据宝宝正常食用量来冲泡奶粉
比如,可以参照宝宝平时的喂养量来进行冲泡奶粉。宝宝的需求量会随着宝宝的增大而增大,这个时候宝妈们就要学会观察宝宝平常是需要喝多少毫升的奶粉才够。
小技巧:准备两个奶瓶冲泡奶粉
如果你家宝宝平时的喝奶量不太好把握的话。建议平常在家里至少准备两个奶瓶,在一个奶瓶里泡好奶粉之后,然后分成两份,一瓶直接给孩子饮用,如果孩子喝得完在倒另外半瓶给宝宝继续喝,而如果孩子今天胃口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剩下的奶粉也没有被污染过,可以放到保温里下次在喂给宝宝喝。当然最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喝完,尽量减少混合泡奶。
如果你家的宝宝的喝奶量正常,建议可效仿上面的方法,多选择一个穿清水的奶瓶。因为很多宝宝在吃饱之后还有吸吮的需求,这个时候只要让自己满足了吸吮的需求就可以了,所以用奶瓶装一些温水给宝宝漱口下就好了。
待产包需要准备什么 哺乳用品
吸乳器、奶粉、奶瓶、奶嘴、奶瓶刷、喂奶文胸、防溢乳垫等。虽然目前都比较提倡母乳喂养,但是为了预防万一母亲奶水没有下来的时候依然能够保证宝宝的“口粮”,提前准备好婴儿奶粉还是很有必要的。奶瓶要准备婴儿专用奶瓶,注意一定要有刻度,用来给婴儿喂奶和喝水用。准妈妈需要注意,在提前准备的时候,新生儿只能用一字孔的,奶瓶没有必要买最好最贵的,适合婴儿使用即可。
妈妈要当心宝宝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最常见的龋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
常见症状
通常父母亲在孩子一岁半左右才发现,孩子的上颚门齿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的现象,慢慢地颜色会由淡黄色逐渐变深棕色,若仍不加以控制,很快地龋齿现象会围绕在牙齿周围出现。
形成原因
细菌:最密切的是变形链球菌,这种细菌最大来源是婴儿的父母亲,而主要传染媒介是口水。
牙齿:最先侵犯的牙齿是上颚门齿,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牙齿最早萌出,另一方面是因为奶喂入口中最先及接触最久的也是这些牙齿。
预防之道
1.自婴儿出生开始,不论喂牛奶或母奶都应该抱着喂食且最好能在二十分钟内喂食完毕。
2.未长牙之前,每次喂食完后可拿湿纱布或毛巾抹去口腔内的奶渣;牙齿长出后,就可以开始使用软毛牙刷为婴儿刷牙,从小建立起好习惯。
3.婴儿六至九个月大时,逐渐改用杯子来喝奶。
4.可用开水取代瓶中的奶或以逐渐稀释的方式,来戒除睡前喝奶的习惯。
5.婴儿六个月至一岁期间,乳牙陆续长出时,应该带去让儿童牙科医师检查。
在平时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这些问题,防止宝宝奶瓶性龋齿的发生。如果您读完本文还有哪里不太清楚的,请与网站在线专家进行提问,专家会在第一时间里为您解答。
一直使用奶瓶好吗
影响发育
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婴幼儿,长期吸吮橡皮奶头,可能引起婴幼儿口腔上颚变得拱起,使萌出的牙齿向前突出,这些牙齿和颌骨的畸形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容貌,还影响其咀嚼功能。
奶瓶龋齿
因为长期使用奶瓶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好的饮食习惯。在宝宝喝配方奶、牛奶或果汁等带糖分的饮料时,他嘴里的天然细菌就会吃里面的糖,并在侵害宝宝的牙齿。如果宝宝用学饮杯,他喝东西的时间就不太可能会太长。但是如果使用奶瓶,每隔几分钟就嘬几口奶瓶的习惯,会让它口中一直充满糖分,从而导致蛀牙的发生。
儿童牙齿如何保养
1、孩子的饮食
在孩子长牙或是换牙的时候要注意饮食的控制。食物中的糖分在口腔中会作用形成酸性物质,这样会对孩子的牙齿产生伤害。如果经常摄入糖分的话,对孩子牙龈的损害是很大的。
2、奶瓶喂养
饮料和牛奶含有对萌出牙齿有害的糖。重要的是避免让婴儿形成夜间和睡眠时间含奶瓶睡眠的习惯。奶瓶仅被用作喂养工具,不应该被用作安扶物。
3、母乳喂养
在喂养时,重要的是维持好的平衡饮食。乳牙龋坏的严重形式是喂养龋齿,它由不适当的奶瓶喂养引起,同样能够发生在不适当的母乳喂养。一旦乳牙萌出,重要的是遵从一个合理的喂养计划,避免过长时间的喂养。避免让婴幼儿整夜喂养,这可能出现在母亲和孩子一起睡眠时。
4、固体食物和零食
在孩子3~6个月期间,将会逐渐给孩子添加固体食物。饮食习惯建立在前几年。请仔细选择食物,避免含有过多的糖食品。蔬菜和水果含有孩子需要的所有天然糖份。其成分依次出现在商业婴儿食品标签上。因此,容易选择商店买来的食品,它不含过多的糖份作为主要成分。婴儿食品添加糖份是不必要的和不值得渴求的。如果自己制备婴儿食品,请不要添加糖和盐。
5、口腔习惯
吮指:对于婴幼儿,吮指是一种自然的和正常的需要。在婴幼儿前几年的生活中,相当大的满足感来自吮指,如果婴幼儿已经有吮指习惯,不应该遭到喝斥。如果这种习惯持续到4~5岁,就应该咨询儿童牙科医生有关这对口腔发育的影响,获得推荐的处理方法。
6、牙齿的清洁
孩子也是要进行口腔清洁的,一旦有牙齿萌出就要及时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开始的时候应该使用比较柔软的纱布进行清理,后期可以教孩子自己使用牙刷。当然正确的刷牙方式也要从下就开始养成。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1.给婴儿喂奶时姿势要正确,婴儿喂奶时应当母亲用左手腕内侧让婴儿枕着,手腕多往颈部位置移动不让婴儿颈部受力,不然婴儿颈部会容易受伤的。
2.婴儿喂奶时如果正在哭应当先哄哄让婴儿呼吸平稳时开始喂奶,这样可以防止奶水流入呼吸道。
3.婴儿喂奶时间和量应当严格遵守婴儿奶粉规定比率和时间,已经按正常时间喂过奶的孩子不要每次哭了就不间断喂奶.
4.婴儿奶瓶的卫生状况是直接影响婴儿消化系统的,每次喂奶前应当温水清洗,再用开水冲一遍奶瓶。
5.给经常吐奶的婴儿应当使用无吸管奶瓶。
6.婴儿奶粉不应经常调换
7.婴儿刚吃完奶时,应当轻轻敲背部,让婴儿打嗝才放下躺。
断奶太晚宝宝易发生龋齿
婴儿断奶太晚容易产生龋齿
医生介绍,婴幼儿早期龋不仅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同时也影响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而且其治疗难度也很大。婴幼儿早期龋的发生与不恰当的喂养密切相关,因此也被称为“婴幼儿奶瓶龋”、“喂养龋”或“奶瓶喂养综合症”等。
医生告诉记者,像大宝这样到两岁左右还不断奶,导致龋齿的情况很多。婴幼儿龋齿的发生与婴幼儿断奶时间晚,喂养时间过长和用奶瓶进食甜食有关。调查显示,一岁前断奶的幼儿龋齿发病率低于两岁后断奶的孩子。这是由于儿童在母乳喂养或者奶瓶喂养时,喜欢把乳头或奶嘴含在嘴里玩儿,往往含着就睡着了,奶瓶中往往放的是含糖量大的液体。而当婴儿睡着时,唾液分泌减少,吞咽发射减弱,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存留在口腔中,加上细菌的作用,龋齿便发生了。
补救:间隙保持器为恒牙“留地方”
“乳牙这么早就拔了,不会影响将来长牙吗?”大宝的家长听说孩子要拔牙,着急地询问。赵磐玉医生介绍,因为乳牙龋坏或其它原因,过早丧失乳牙的时候,肯定会对以后的牙(左牙右合)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这和丧失的位置及年龄有关。宝宝很幸运的是拔出的都是前牙,影响相对小一些,要是后牙就不好了。如果孩子略大些,3岁后丧失乳牙可以采用间隙保持器,为恒牙保留足够的间隙,尽量减小乳牙早失的不良影响。“但是,乳牙不好对孩子将来恒牙的生长,(左牙右合)的发育,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乳牙健康。”赵医生说,婴幼儿龋齿发病除了与不当饮食喂养方式有关以外,还多由于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口腔卫生,因此建议家长应以科学正确的喂养方式来哺育婴幼儿,同时加强对孩子口腔卫生的管理。
婴儿奶瓶需多久消毒一次
很多妈妈在对清洗婴儿奶瓶的频率上有些些许疑虑,其实婴儿奶瓶并没有说要多久才进行清洗一次,因为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每次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就要进行清洗,因为这样能更确保清除细菌,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六个月以前的宝宝的免疫力比较弱,所以对于六个月前的宝宝,在奶瓶的消毒工作上更是不能掉以轻心,而消毒婴儿奶瓶的习惯最好是保持到宝宝一岁之后。
宝宝的奶瓶消毒完成后,应将留在瓶身内的水彻底倒净,之后倒扣沥干,并以消毒过的奶瓶夹,将消毒过的奶瓶、奶嘴、奶瓶盖等,夹放置通风、干净处放凉备用,并盖上纱布或盖子。此外,若于消毒24小时后仍旧没有使用奶瓶,就需重新进行一次消毒工作,以免细菌滋生。宝宝每次喝完奶后,妈妈可以先用奶瓶刷将奶瓶清洗干净,搜集放置于奶瓶架上晾干,待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或消毒锅可容纳的大小,再一起进行消毒工作。所以妈妈一次必须准备很多支奶瓶,才足以应付宝宝一天所需。
暴牙能预防吗
暴牙形成除了颌骨本身的异常发育外,口腔不良习惯成为暴牙形成的罪魁祸首。婴幼儿时期,由于本能的吸吮反射、喂养不足或喂养方法不当、或某种惧怕及不愉快的心理,导致小儿自发地吃手指、吸口唇等,养成了不良习惯,这些动作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产生暂时的开牙合,使上下牙齿出现缝隙或门牙缝隙增宽,持续到4岁以后,引起口腔肌肉和颌骨的异常变化,出现“暴牙”。
儿童吃手指、吸口唇等不良习惯的形成,很多源于不正确的喂养方法。例如:很多2岁甚至4岁的小儿仍然用奶瓶喝水,这就很糟糕。如果小儿一直用奶瓶喝奶、喝水,可能让小儿习惯于吸奶嘴,以后可能逐渐形成吃手指、咬筷子、咬笔杆等一连串的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持续时间越长,发生次数越多,对牙齿及颌骨发育的影响就越大,最终出现“暴牙”等牙齿畸形。为避免儿童出现上述不良习惯,应该让小儿在婴儿期就学会用勺和杯。4-5个月大时,让婴儿习惯用勺喂养,6-8月时,习惯用杯喂奶;8-10月时,应逐渐脱离奶瓶,学会从杯中喝奶和喝水。
因此,“暴牙”的预防关键在于科学喂养、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奶瓶齿需要治疗吗
婴儿奶瓶齿该如何处理
奶瓶龋由于多个牙齿、广泛性龋坏,治疗时首先进行药物治疗。以涂药方法治疗龋病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或剥脱状的环状龋,不易制备洞形的乳牙,这类龋损常见于乳前牙邻面和唇面,有时也可见于乳磨牙牙合面和颊面。若有条件时应尽量作修复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并不能恢复牙体外形,仅起抑制龋蚀进展的作用。乳牙龋蚀后,可致咀嚼功能降低。多个牙牙冠破坏严重时,可致乳牙冠长度缩短、咬合高度降低,对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恒牙列的形成均带来不良影响。故去除病变组织,恢复牙体外形、提高咀嚼功能的修复治疗也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