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吃小葱患戊肝吗

生吃小葱患戊肝吗

这种杀机就来自我们的肝炎病毒,有何根据呢,请听分解:小葱固然是美味且有营养的,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小心葱叶表面。大家应该很清楚我们的菜是如何种出来的吧:播种-浇水-施肥-再施肥,问题就出在这肥上。

小葱会传染戊肝

戊肝是一种依靠粪口传播的病毒,所谓粪口传播即是指病毒通过食物进入我们的人体,在人体内生长扩增,它的后代再从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为寻找新的“家园”做准备。有些菜农在种植时,使用的就是人体有机肥,如果使用的正好是被污染了的粪水,那些可恶的戊肝病毒就可能附在菜叶上,对于这种被污染了的青菜,普通的清洗是不足以洗去所有病毒的,而人们又常常生吃小葱,这样一来就把戊肝病毒带进了肚子,如果病毒量足够多,人的免疫力又不够强的话,我们的戊肝病毒就如同进入了世外桃源,而我们人体就开始遭罪了。

生吃会致病的食物

事实上,除了小葱外,很多的食物生吃都可能导致传染类的疾病。以下的内容让你了解这些食物和疾病。

寄生虫类:

螺肉绝对不能生吃:

在上世纪30年代,最先在广州发现老鼠身上有一种新的寄生虫成虫,被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有专家在实验中发现,一种名为东风螺的软体动物,一颗就含有9000多条广州管圆线虫幼虫。

螺类

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多是因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带虫螺肉,或食入了被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污染的蔬菜、水果。预防的方法就是将螺肉高温加工,牺牲口感也要保证安全。

醉虾、醉蟹、龙虾不能生吃:

虾和蟹属于甲壳类动物,很容易招惹寄生虫上身。醉虾和醉蟹有一种直接蘸酒食用而不经过高温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肝吸虫病和肺吸虫病。因此如果想吃醉虾和醉蟹,可以尝试清蒸的方法,将虾或蟹蘸酒腌渍,然后上锅蒸,趁热吃别有一番风味。

生螃蟹带有肺吸虫的囊蚴虫和副溶性弧菌,龙虾则是肺吸虫的中间寄主,生吃螃蟹和龙虾后,肺吸虫进入人体,会造成肺脏损伤,严重者会使肠道发炎或肠道水肿充血。

荸荠不能生吃:

常吃生荸荠,其中的姜片虫就会进入人体并附在肠粘膜上,可造成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

白糖不能生吃:

白糖中常有螨虫寄生,生吃白糖很容易得螨虫病。螨是一种全身长毛的小昆虫,肉眼看不见,螨在糖中繁殖很快。若螨虫进入胃肠道,就会引起腹痛、腹泻、形成溃疡。若进入肺内,会引起咯血、哮喘。若进入尿道,可引起尿路炎症。因此,白糖最好不要生吃,食用前应该进行加热处理(一般加热到70℃左右保持3分钟就可以了)。

河鱼不能生吃:

肝吸虫卵在河塘的螺蛳体内发育成尾蚴,并寄生在鱼体内,若吃了生的河鱼,肝吸虫就会进入人体发育成虫,可使人体产生胆管炎,甚至发展成肝硬化。

男性改善性致不妨多吃葱

但很多人吃不了辛辣的葱,沈院长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生吃葱的时候,可以蘸点醋,在改善口感的同时,不会降低葱辣素的含量。

葱辣素发挥作用大约在食用后一小时,因此,想提高情趣,晚餐不妨吃点大葱,除了单独生吃,小葱拌豆腐、葱爆羊肉都是不错的选择。也有研究显示,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可以强元气、消除性交后的疲劳感,在体内还可转化为精氨酸,提高男性精子质量,增强精子活力。所以,大葱炒蛋就是增强情趣的好搭档了。

尽管葱的催情能力强,也不能多吃,建议南方小葱一顿1~3根、北方大葱半根就可以了,而胃部不好,如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的人不建议用这种方法助性。

“葱不是VIAGRA,大家别盲目吃葱,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或是心理因素造成性功能障碍的,还是要抓紧解决根本问题,不能把葱当成救命稻草”。沈院长提醒。

戊型肝炎为何难预防

日前,历经14年探索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首个获批上市的戊型肝炎疫苗。据悉,该疫苗适宜于16岁以上人群预防戊肝,尤其推荐中老年人、孕妇、餐饮服务工作人员、畜牧业从业人员等易感人群使用。

戊型肝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发现的一种新传染病,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疫苗领域原始创新的一个里程碑,也使戊型肝炎的预防有了更有效的手段。

青年人戊肝发病率最高

戊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甲型肝炎一样,主要是“病从口入”。戊型肝炎病人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3周内,大便中都可检测到HEV。吃了被HEV污染的食物或用了被污染的餐具就有可能患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症状也与甲型肝炎相似,但症状更重,黄疸较深,淤胆型肝炎多见,病程较长,病死率为1%~4%,高于甲肝。戊型肝炎感染的人群年龄较大,多在35~82岁,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青年人中发病率最高,达3%~30%。戊型肝炎对孕妇、胎儿、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的危害更大。戊型肝炎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说明老年人感染了戊型肝炎后病情较重;妊娠女性感染了戊型肝炎,常导致重症肝炎,病死率高达10%~25%;原有慢性肝炎的患者如果感染了戊型肝炎,极易发生肝衰竭,病死率高达75%。

病死率居病毒性肝炎首位

戊型肝炎暴发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来,全球万例以上规模的戊型肝炎暴发达10余次。1978年11月初,印度克什米尔山谷巴拉穆拉地区的一条小河被HEV污染,当地饮用这条小河水的居民中275人发生戊型肝炎。新疆南部地区暴雨引起水源污染,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暴发,持续流行20个月,波及3个地州23个城镇,发病人数达12万多,死亡近千人。2007年10月,非洲乌干达北部亦发生戊型肝炎大流行,至今仍未完全控制,疫情最严重的两个镇发病率高达30.9%和19.2%。

我国是肝炎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甲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甲肝和乙肝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91~1995年,我国对部分省市的调查显示,人群中HEV的感染率为9.6%;而最近的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HEV的感染率已经上升至20%~40%。据卫生部疫情公告,2002年,我国仅报告戊型肝炎6830例,而2010年发病人数达23682例,较上一年增加16.22%,死亡率增加44.44%,其病死率在各类病毒性肝炎中居首位。

传染源复杂且人畜共患病

戊型肝炎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传染源错综复杂。戊型肝炎病人不仅可从大便中排出病毒,造成疾病传播,还可以因水源污染造成疾病流行,更重要的是许多动物,如黑猩猩、恒河猴、猕猴等灵长类动物,猪、牛、羊、鹿、猫、狗、鸡、鸭等家畜家禽和大白鼠等均可感染并传播戊型肝炎。其中,猪的HEV感染率最高,达70%以上,是戊型肝炎的重要传染源。2007年山东戊型肝炎流行,是因为许多病人接触或食用了猪肝、猪大肠等动物内脏。

HEV不仅可通过消化道传播,还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但由于缺乏戊型肝炎敏感的检测方法,感染者时常不能通过检测被发现。感染了HEV的孕妇还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其新生儿100%发生急性戊型肝炎。人畜共患和多种传播途径,尤其是没有戊型肝炎疫苗,成为戊型肝炎预防的难点。

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以往,戊型肝炎的预防主要靠搞好饮食卫生等综合性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保护水源,改善供水条件,保证安全用水;加强环境卫生监督和食品卫生监督,改善居住条件,合理处理人畜禽粪便,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周围环境;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加工猪肉、海产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不要食用半生不熟的毛蚶和海蟹等贝壳类水产品。

接种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最主要的措施。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一直在研究戊型肝炎疫苗。厦门大学的研究者经过多年努力,招募志愿者超过11万名,进行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疫苗三期临床研究,其预防效果和安全性得到认可,并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如果戊型肝炎疫苗能像甲肝、乙肝疫苗一样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戊型肝炎流行一定会得到较好的控制,摘除“肝炎大国”帽子的日子将不会太遥远。

秋冬急性甲肝和戊肝高发季

秋冬时节是急性甲肝和戊肝的好发季节,甲肝和戊肝均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也就是吃出来的肝炎。

第一,把好入口关。所有人群对甲肝戊肝普遍易感,患者以及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肝炎病毒,如果未经及时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肝炎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感染肝炎。

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是关键。不到卫生设施不全的路边摊、小饭馆吃饭,饭前便后勤洗手,食用水果蔬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食物要充分加热后才能吃,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生吃海鲜,患甲肝和戊肝的概率最高。肝炎病毒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延长,长期蓄积于海产品体内,仅用开水冲烫,根本无法杀死病毒,所以要少吃贝壳、螃蟹、毛蚶等易携带致病菌的海产品,更要杜绝生吃、半生吃、烧烤的海鲜食物。

第二,及时就医。甲型或者戊型肝炎是一种有自限病程的急性传染病,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特别严重的暴发型病例。如果你近期接触过相关病人或者不注重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出现了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便颜色黄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患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目前,戊肝疫苗尚未上市,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两岁或两岁以上的有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可能的人员均可接种。

赶紧跟着老南京吃起来! 豆腐

在南京老民俗中,冬至还要吃“豆腐”,寓意多福。南京人冬至要吃“小葱烧豆腐”,相传该习俗是从明代的刘基流传下来的。打这以后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便吃小葱烧豆腐了。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命刘基负责营造皇城,因刘基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众贪官的联名诬告,说他贪污银两。朱元璋大怒,即命刘基将账本呈上备查。刘基便于冬至这天,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见君。朱元璋好奇地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小葱烧豆腐;再抬头看刘基时,见他神色庄重,一身正气,才知自己错怪了忠良。于是便自我解嘲道:“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


戊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戊肝HE既往称流行性或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为戊型肝炎病毒(HEV);直径27-38nm球形颗粒;表面有圆形突起和缺口,无外壳。在蔗糖梯度中沉降系为183s,病毒基因组为正链单股RNA。本病毒不稳定。在4℃下保存易裂解。在镁或锰离子存在下可保存其完整性。在pH呈碱性的环境中较稳定。

春天是肝炎的多发季节。4月12日,市疾控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市民应注意水源卫生、饮食卫生等,避免吃出甲肝、戊肝。

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说,甲肝的发病季节为冬春季,戊肝为四季散发。甲肝、戊肝均与‘吃’密不可分,患者大多是因为“吃”而患上肝炎。在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的发病率特别高。饮用被污染的水则是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甲肝和戊肝在职业人群中发病者较多。专家分析,上班族在外吃饭往往求异求新,而时下流行的无论是生吃蔬菜、鱼或海鲜,都会让各种细菌病毒有可乘之机,使人致病。而在农村,由于较差的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及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农民也非常容易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患上甲肝或戊肝。

医学资料显示,甲肝好发对象以青少年为主;戊肝以中年、老年、孕妇为主,一般散发性戊肝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则高达20%左右,而老年感染了戊肝后病情往往较重,所以戊肝对孕妇和老年人的危害往往更大。

预防甲肝和戊肝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保护水源,不要让粪便及污物污染水源。提倡饮用井水,并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提倡喝开水,努力做到不喝生水。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茶具和生活用具等要经常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生吃海鲜、少吃凉拌菜,剩菜剩饭加热后再食用。及时注射甲肝疫苗,特别是周围有人患有甲肝时应及时注射甲肝疫苗,但目前还没有戊肝疫苗。

孕妇能吃小葱吗

孕妇平时是可以适当吃小葱的,这个不会对胎儿有影响的。因为小葱也属于蔬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胎儿生长发育是有帮助的,所以孕妇是可以吃的。

1:孕妇应当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

2:为保证饮食的质量,孕妇可适当补充奶类、蛋类、豆类平日应该多注意营养;最好 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进食适量的液体,并注意营养是否均衡。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应该都应该已经知道了孕妇能吃小葱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吧?孕妇不仅要在吃的方面多加注意,葱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蛋白质等等,是能够及时补充孕妇的营养所需的;而且还要注意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对孕妇本身和胎儿都是有好处的。

吃小葱有什么好处

现在正是吃小葱的最佳时节,很多人都喜欢把小葱蘸酱吃,不仅新鲜而且还非常有味道,但是这样吃非常容易上火,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吃小葱才健康呢?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解。

葱是最常见的调味品,而时下正是吃葱的好时节。刚上市的小葱葱白短、绿叶多,生吃起来也不是特别辣,还会有一种特有的香味。小葱富含维生素A、钾、钙等营养成分,葱白味辛性温,能通阳解毒,对春天的风寒感冒作用极佳,且有助于通便、消疮肿。煲汤时加小葱,营养功效更佳。小葱除了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挥发油,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葱素,具有较强的杀菌或抑制细菌、病毒的功效。在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吃些生葱有预防作用。研究发现,人体内丙二醇增多会引起细胞损伤,导致衰老和疾病。

小葱能显著降低丙二醇的含量,增加抗衰酶活性,延缓组织和器官老化,特别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明显,能防止血栓形成和降低血脂,对预防冠心病、脑血栓等大有好处。

春季是葱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很有营养和顺应节气的吃法。不习惯这些吃法的南方人可在炒菜、蒸鱼或做汤羹时多放些切碎的小葱及蒜苗。需要注意的是,葱属热性食物,热性体质的人和肠胃功能虚弱的人应该少吃。

相关推荐

吃什么可以降低脂肪啊

1、洋葱洋葱含钾、维生素C、叶酸和维生素B6,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可防止脂肪肝和治疗动脉硬化症。2、牛奶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3、樟芝台湾牛樟芝中富含丰富的三萜类成分能直接作用于肝脏,日常服用百~年~牛~樟~芝能有效预防脂肪肝,而脂肪肝者服用能改善脂肪肝,降低肝脏损伤。

戊肝怎样治疗

1.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2.早期需严格卧床休息,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3.饮食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忌油腻,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4.对于进食困难或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

秋冬交替需防的四种病

1 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多发季节在秋末初冬。感染对象以幼儿、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其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食品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培养饭前饭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婴儿提倡母乳喂养。2 流感和伤风流感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痛、软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当前正值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

戊肝病人需要隔离多久

同样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而戊型肝炎较甲型肝炎病情更重、病死率更高。对此类传染病者究竟需要作多长时间的隔离?作为国家重大科研攻关课题之一的戊型肝炎研究已经得出结论。该课题组负责人庄辉教授日前透露,戊型肝炎病人的粪便排毒主要发生在疾病的急性期早期,其隔离期应定为病后4周。戊型肝炎病人粪便排毒规律研究是国家重大攻关课题戊型肝炎系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原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

黄豆酱和豆瓣酱的区别

首先,黄豆酱和豆瓣酱所用原料不同。黄豆酱是以黄豆为原料,而豆瓣酱是以蚕豆为原料。其次,黄豆酱和豆瓣酱的制作工艺不同。黄酱是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制成;豆瓣酱是将蚕豆用开水泡涨后剥去皮,放入锅内煮烂、发酵,并加入辣椒、香料倒进坛中放置制成。第三,黄豆酱和豆瓣酱使用范围不同。黄豆酱可以用于烹制各种菜肴,也是制作炸酱面的传统选择;豆瓣酱主要用于炒菜、煲汤时调味,且还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的功效。此外,一些黄

这样感冒其实是肝病

感冒和胃肠炎大多数病人感染甲肝、戊肝后,会出现疲惫、腹泻等不适症状,误以为自己是胃肠炎,殊不知可能是感染上了肝炎。感染肝炎后,病人首先会出现像感冒一样的症状:疲惫、胃口差、拉烂便,很多病人都是出现黄疸后才就诊的。据了解,甲肝病人中大约有一成会出 现黄疸,其余有一部分会自动痊愈,但戊肝多是重性肝炎,病情严重就会出现黄疸,占戊肝病人的四五成,验血会发现胆红素特别高。这种“黄”会蔓延到全身,导 致皮肤黯

小细节却隐藏着感染肝炎的大风险

日常生活一些被忽视的小细节,却隐藏着感染肝炎的巨大风险。吃多了醉虾,小心甲肝、戊肝找上你对于病毒性肝炎而言,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类似,都是通过粪口传播。甲肝者或者病毒携带者的粪便一旦污染水源,就会影响食物的生长环境。这些食物一旦被人吃下,就会造成病毒的感染。生活中,最典型的传播途径就是在夏季吃半生不熟的海鲜。很多人喜欢吃生毛蚶、田螺、蛏子、河虾还有各种贝类,这些食物可能已经被污染,很不卫生,可能

戊型肝炎诊断

应根据临床特点、肝功能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排除hav、hbv、hcv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损害。诊断戊型肝炎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特异性抗体检测:抗hev,即戊型肝炎抗体,包括抗hev-igm和igg。在急性期血清中可测出高滴度的抗hev-igm,恢复期抗hev-igm滴度下降或消失。但取而代之的是血清中产生抗hev-igg。国内大多数医院目前均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特异

认识甲肝和戊肝

病毒性肝炎按传播途径分为两类。一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甲肝和戊肝。另一类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包括乙肝、丙肝和丁肝。甲肝是一种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5~45天,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无慢性携带者;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5~14岁发病率最高。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经食物传播 可以通过生食或半生食被甲

哪些疾病导致小儿口臭

宝宝的口臭可能是暂时的,比如吃了大葱、蒜、韭菜等气味强烈的食物后,口腔内有积奶或食物残渣长时间存留。过多吃零食,而吃后又不及时漱口或刷牙等,口气也可变味。这些只要调整食谱、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即可消失。但是某些口臭是因为疾病而出现的,就需要家长及时察觉诊断了。那么宝宝口臭是什么病呢?主要有以下11种可能病症。1、爆发性肝炎罹爆发性肝炎,会导致肝功能严重损害,病儿常呼出一种特征性臭味,类似于臭鸡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