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的检查诊断
高位截瘫的检查诊断
1. 疼痛:从上腹部到脚24小时疼痛,有时如万根针扎、有时如刀搅、有时如火烧,并且整个下身象被水泥灌注了一样僵硬的疼痛,
2. 痉挛:从腰部到脚都会有痉挛,而且对声音过敏,突然的声音会加重疼痛和痉挛,
3. 从腰部到脚都不会出汗,是在做了磁共振以后不再出汗了,而且疼痛也加重了,
4. 尿闭屎闭,小便需用导尿管才能排出,大便需用“开塞露”药物帮助排出。
高位截瘫的症状
1、功能丧失:横贯损伤时在脊髓休克期消失后,损伤节段以下的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逐渐增高,反射充进。这是截瘫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大多在术后休克期过后表现,对于这个问题,北京304医院专家介绍到,在损伤平面之上的功能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而损伤平面也可先行神经修复技术将损伤平面下降然后在进行锻炼。
2、感觉丧失:脊髓伤后在损伤节段以下继发的完全弛缓瘫痪,伴有各种反射、感觉、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临床现象。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要非常注意,比如如果患者无法感觉冷暖,相应的可造成冻烫伤;而括约肌的障碍就是大小便失禁的主因。
3、小便失禁: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人的尿意不能传入,大脑对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传出,于是出现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专家表示,大小便失禁问题只要不是完全性横贯伤,大多数可以通过后期的康复锻炼进行一定的控制。
4、肌萎缩:使肌力下降,肌肉体积缩小,而出现肌肉萎缩,同时由于营养的缺乏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病理症象,这行病理症状的发生对后期的康复训练影响极大,因此,家属在护理时,要注意适当的活动患者的患肢,避免这些症状的发生。
5、疼痛:咳嗽时腰部疼痛。检查可见腰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是患者血沉和体温均正常。这种疼痛分为残肢痛和幻肢痛,需要专业的鉴别后进行治疗,我院曾经做过手术止痛治疗,效果理想。
高位截瘫有哪些治疗方法
首先来了解一下高位截瘫的病灶:外伤性高位截瘫主要是由于外界间接或直接的冲击,导致胸椎管内的脊髓损伤。脊髓内主要为神经细胞,因此,高位截瘫的主要病灶是神经细胞损伤。
常规治疗无法使坏死的神经细胞恢复,因此,无法治疗高位截瘫。
干细胞能向损伤处迁移,且存活和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或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出现神经细胞轴突与髓鞘的再生,建立正确的和功能性的突触连接;并使残存脱髓鞘的神经纤维和新生的神经纤维形成新的髓鞘,保持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据在迪艾细胞治疗中心工作的朋友介绍说,干细胞移植是针对坏死细胞的疗法,能够修复、替换坏死的细胞,从而做到使损伤组织恢复健康,进而达到治疗截瘫的效果。
高位截瘫怎么延长生命方法
下面是关于高位截瘫能活多久的咨询问答:
问:高位截瘫能活多久?
答:做好预防及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高位截瘫能活多久与患者的治疗心态也有关系,如患者对治疗有信心,保持积极的态度,对治疗是有益的,会使患者的康复的希望增加。患者家属做好护理工作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高位截瘫是指横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在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北京304医院的专家指出:对于高位截瘫患者来说,找到正确的方法治疗,才能更好的延长寿命。高位截瘫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将时刻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据统计,高位截瘫患者的死亡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并发症的出现和无法控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积极的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才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截瘫的诊断
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截瘫的诊断?截瘫患者的病情严重,对患者和家人的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些人由于对截瘫的知识了解的甚少,患了截瘫还浑然不知,导致病情加重而影响了治疗效果。而截瘫的诊断可以帮助患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那么,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截瘫的诊断如何进行?
1.脊髓受压定位诊断判定病灶的上界和下界通常无困难,X线摄片椎体破坏严重和椎旁扩大阴影处即可定位。但是,当X线摄片椎旁阻长达4~6个椎体且椎骨破坏不明显时,应详细作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其他影像检查结果才能确定其纵向受压的水平。
2.脊髓的主要功能是大脑皮层对运动、感觉和括约肌三种功能控制,感觉的传人和大小便的控制,截瘫是以主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一些学者将截瘫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分为四级,便于观察治疗中截瘫的发展和治疗后的效果。
Ⅰ级:病人步行正常、自觉下肢有力、检查有或无踢阵挛,跖伸病理性反射阳性。
Ⅱ级:病人行走时肌肉紧张痉挛、无力、动作不协调。需要或不需要扶拐能行走,检查肢体有痉挛性轻瘫。
Ⅲ级:下肢肌无力不能行走,病人被迫卧床。检查呈现伸直型截瘫,约50%病例知觉障碍。
Ⅳ级:病人出现屈曲型痉挛截瘫,50%以上病人知觉障碍,常有褥疮,或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将软瘫也包括在内。
以上就是对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截瘫的诊断方法的总结。患者一旦确诊后,应及早的到正规专业的截瘫医院进行对症的治疗。
高位截瘫应该如何预防
高位截瘫是指横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一旦出现高位截瘫我们要应尽早到正规的医院合理的去治疗高位截瘫,在生活中更好的治疗也要护理好病人。
一、安全护理。高位截瘫患者皮肤感觉丧失,行动不便,心理波动大,平时要防止烫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也要预防自伤、自杀等意外发生。在无人护理时,各种用具要方便患者拿取,物品放置要牢靠。患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一切损伤。
二、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卧床期要经常翻身,预防褥疮,对丧失运动功能的部位和肢体进行按摩和被动活动,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根据康复的要求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肌肉的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增强患者的耐力和意志。
三、饮食护理。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常发生便秘而且是长期的,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轻便秘,不能依赖苭物。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忌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腹泻。因患者对大便失去控制及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多困难。戒酸辣食物,及寒凉生冷食物。
高位截瘫腹部疼痛是怎么回事
据专家介绍:高位截瘫是近年来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多数是由于在正常劳动、意外事件(如车祸、工伤、自然灾害)中突然受伤,有些患者会问高位截瘫腹部疼痛是怎么回事?专家说这个跟高位截瘫的病因有关,只要患者了解了病因,就能知道腹部疼痛是怎么回事,那么接下来就由专家为大家介绍高位截瘫腹部疼痛的病因。
脊髓损伤后,躯体神经功能发生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去平衡,病人可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紊乱的症状;高位截瘫病人在伤后常出现腹部疼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致使膈肌上升,下降受限,加重呼吸困难,此时应禁食3-5日,必要时胃肠减压,肛门排气,肌注新斯的明。高位截瘫病人肛门括约肌松弛,灌肠或肛管排气时,肛管要插入15~20cm灌肠采取低压慢速。受伤后病人也常发生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等。
以上就是高位截瘫腹部疼痛是怎么回事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了高位截瘫的病因才能进行更准确的治疗。目前治疗高位截瘫的最好方法是干细胞移植,该疗法是生物疗法,对患者的伤害较小、疗效明显,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高位截瘫患者会有生育吗
高位截瘫病人,身体运动能力严重降低,而且高位截瘫是否能生育,这个也是年轻的患者比较关注的问题,高位截瘫会使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没有知觉,周围少不了家人陪护,并且这非一朝一夕。高位截瘫病人真的不能生育了吗,医院专家指出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高位截瘫时间长的患者都会有这种感觉。有很多是过了四五年之后,之前和之后的体征都有些或多或少的变化。最常见的就是,原来不知道疼,冷,热等,现在知道疼了,或者麻木抽筋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高位截瘫对于脊髓神经的损伤,是可以逐渐修复的。如果配合药物有效治疗,会加快它的恢复进程。
目前在临床医学上,对于截瘫后期的治疗,康复治疗组合方法效果显著,因此,高位截瘫也可以生育了。目前对于高位截瘫的治疗,急性期内根据病种不同做出不同的治疗。脊髓外伤治疗,多是手术固定及减压,激素冲击控制。脊髓病大多都是以激素控制为主,配合一些营养及活血的药物。在这里,主要说一下截瘫之后,后期的治疗。
而关于截瘫的治疗有多种方法,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对于恢复身体健康很重要。但是后期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对截瘫的常识了解,就能很好的照顾患者,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