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的发病症状是什么
肺结核病的发病症状是什么
全身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 轻、盗汗等。如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 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痰。约1/3病人 有不同程度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 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 能减损,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如并发气胸或大量 胸腔积液,则有急骤出现的呼吸困难。
春季如何预防肺结核
肺结核介绍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春季如何预防肺结核
春季万物复苏,病毒、细菌也开始滋生,又因天气变化无常,人的免疫力下降,这时候结核杆菌易乘虚而入。专家提醒,当出现脸红、低烧、乏力、盗汗、咳嗽、吐痰等情况时,应提高警惕。
初期症状似感冒
由于肺结核病的初期症状就像感冒、咳嗽、发烧,多数人在发病初期还意识不到,但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午后低热持续2周左右还没好,并还伴有咳血、夜间盗汗等现象,就该意识到自己可能感染了肺结核病,应立即就医。专家指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生活规律饮食均衡,可降低发病风险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有关人士支招,日常生活中预防结核病有方法。
戒烟减少患结核病机会。约有10%的感染结核菌者可能发生结核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感染者的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的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生活有规律。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
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又如艾滋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痨病会传染吗
“痨病”是过去对肺结核病的俗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结核病的常见并发症
结膜结核病、十二指肠结核、颅骨结核、乳房结核、甲状腺结核、颈淋巴结结核、胃结核、食管结核、瘰疬性皮肤结核病、阴茎结核、尿道结核、膀胱结核、输尿管结核、老年人肺结核病、老年人肺结核、并发截瘫的脊柱结核、单纯性脊柱结核、短骨骨干结核、长骨骨干结核、踝关节结核、掌指骨结核、肝结核、子宫内膜结核、输卵管结核、小儿肾结核、小儿骨与关节结核、小儿原发型肺结核、肠结核、肺结核、椎弓结核、肘关节结核、咽部结核、小儿结核病、涎腺结核、腕关节结核、乳腺结核、妊娠合并肺结核、男生殖系结核、颈椎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股骨大粗隆结核、耻骨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骨与关节结核、肾结核、髋关节结核、骶髂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尿道与阴茎结核、肩关节结核、脊椎结核、胸壁结核。
二、结核病的并发病症
不同部位结核病可引起不同并发症,具体见具体的的结核病。
控制肺结核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控制肺结核病的最有效办法是从根源上控制它,肺结核病得以传播的根源是传染源,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结核菌传播正是由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末得到治愈所致,一旦这些肺结核患者得到痊愈,也就停止了结核菌的传染。因此现代肺结核患者控制的主要有效方法是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
第二,控制肺结核病,从自身的机体内着手,即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当结核菌侵入到我们的身体后,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工作,主要作用有三,控制结核菌的繁殖;增加机体破坏结核菌的能力,使结核菌减少;控制结核菌在体内的播散。当机体免疫细菌的功能强于结核菌时,结核病就不会发作,一旦结核菌处于优势,结核病就会发生。因此,增加体质,提高我们的免疫力,也是控制肺结核病的一个主要方法。
第三,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也是控制肺结核病的一个方法。有部分肺结核病发病较隐匿,肺结核的症状和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相似,还有些肺结核病人早期根本无症状,往往在健康普查或单位体检时,才被发现。因此要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人,早治疗肺结核病人也是控制肺结核病的一个方法
第四,彻底治好肺结核病也是控制肺结核病的一个方法。
肺结核病人服药后最快2周,慢的1-2个月,咳嗽、咳痰肺结核症状就会好转,甚至完全消失。这时,很多肺结核病人会误以为已经没事了,自己停药或有时吃、有时不吃,这种想法和做法是绝对不对的。肺结核病一定要坚持吃6-8个月的药,才能把结核菌完全杀死,要是半途停药,肺结核病很容易再次发作,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是再次发作时吃原来肺结核的药物已经没有效果,这就是形成了耐药性肺结核。一旦为耐药性肺结核,治疗要花费十倍以上的医药费,而且还不一定能治好,并且被传染者,一旦发生结核病,就是耐药性肺结核或其它耐药性结核病。因此肺结核病人一定要坚持服药,直到完全治好。
第五,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也是肺结核控制的一个方法。痰是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正常人痰很少,只是保持呼吸道湿润少量黏液。但在肺部患病后,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空洞形成时,肺化脓性炎症时,黄脓痰的量就会增加,而且里面可以含大量的致病菌。肺结核病人如果随地吐痰,痰液中的结核菌排出体外被灰尘包裹,形成痰液与尘埃结合后干燥的颗粒,正常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尘埃,可能导致肺部结核菌感染,是结核病传染的途径之一。
第六,儿童接种卡介苗也是控制肺结核病的一种方法。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病。新生儿是主要的接种对象,一般出生后尽早在接生单位进行接种,未及时接种的在计划免疫单位进行补种。
第七,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传染他人,也是控制肺结核病的一个方法。
结核病的传染通常是在肺结核病人没有被发现时传染性最大。如果发现后及时得到合理治疗,肺结核病的传染性很快减弱和消失。所以当家庭中或朋友中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后,应首先动员肺结核病人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接受正规的治疗,一般经有效化学治疗两星期后,肺结核病人的结核菌会快速减少,即使痰中仍有少数结核菌存在,其活力也明显减弱,继续治疗可使肺结核病人的传染性消失。其次,肺结核病人在未得到彻底治愈前,痰液中仍可能带有结核菌,因此病人在咳嗽、打嚏或与别人的交谈时,应注意带口罩,或用手帕捂上口、鼻,同时不要近距离面对别人咳嗽、打嚏或交谈。
这些肺结核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症状被误认为感冒:结核病最多发生在肺部,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而咳嗽这个症状刚好也是感冒的症状,这就是普通百姓最容易耽误就诊,甚至拖很长时间不去医院治疗的原因。其实感冒与肺结核的症状是有区别的。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几乎每个人,全年都可发病。
起病急,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有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咽干、痒、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全身症状:发热、轻度畏寒、头痛。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是咳嗽,应该尽早上医院拍胸片。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3-5天,咳嗽、咳痰可2-3周。对有呼吸道症状,特别是病程2-3周以上者,强调必须拍胸片。因为常见的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2-3周一般都好了,不好就需要考虑其它疾病。
误区2:“穷人”生的病: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是解放前的、穷人生的病,已经快消失了。其实现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全世界每天有5000人死于肺结核,仅2006年就有20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病例统计显示,近年来学生、白领都有,特别是劳累(包括劳力、劳心、熬夜)、减肥节食、体质差、周围有人患结核病、患其它病致免疫力差、使用免疫抑制药的人更容易患结核病。
误区3:症状好了就可以停药:有些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1-2个月后,感觉症状完全没有了,以为病好了,就停药。其实结核菌是很顽固很难杀灭的一种细菌,服1-2个月的药只是把它们大部分杀死,完全有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必须至少服药治疗6个月,然后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停药还是延长疗程(严重情况需延长)。
误区4:把病症误认为慢支:有些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吸烟,平时经常咳嗽,所以对咳嗽习以为常,认为咳嗽是“很正常”的,根本不知道肺结核甚至肺癌已经悄然偷袭了。所以这些症状患者,一是每年应拍一次胸片,二是若咳嗽加重或出现其它一些伴随症状,应及时拍片,进一步检查。
误区5:误当作陈旧性肺结核:若胸片有异常,应到肺科专科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切忌草率下结论“陈旧性肺结核”。是否“陈旧”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定的,比如ppd皮试、痰结核菌、胸部ct等。所谓“陈旧性肺结核”其中一些是活动性的,是肺结核早期、或陈旧肺结核复发了。
结核病传染吗
结核病的简单介绍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
病因
1.原发性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
3.继发型
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临床表现
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多在午后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患者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这些肺结核误区你中招了吗
肺结核是生活当中最为多见的疾病了,一般情况下会多见于男性的朋友,特别是那些爱吸烟的朋友,此病的出现会给患者的肺部带来相当严重的伤害,很多的朋友在认识肺结核的时候,会陷入到误区当中,来了解一下此病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1:症状被误认为感冒:结核病最多发生在肺部,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而咳嗽这个症状刚好也是感冒的症状,这就是普通百姓最容易耽误就诊,甚至拖很长时间不去医院治疗的原因。其实感冒与肺结核的症状是有区别的。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几乎每个人,全年都可发病。
起病急,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有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咽干、痒、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全身症状:发热、轻度畏寒、头痛。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是咳嗽,应该尽早上医院拍胸片。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3-5天,咳嗽、咳痰可2-3周。对有呼吸道症状,特别是病程2-3周以上者,强调必须拍胸片。因为常见的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2-3周一般都好了,不好就需要考虑其它疾病。
误区2:“穷人”生的病: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是解放前的、穷人生的病,已经快消失了。其实现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全世界每天有5000人死于肺结核,仅2006年就有20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病例统计显示,近年来学生、白领都有,特别是劳累(包括劳力、劳心、熬夜)、减肥节食、体质差、周围有人患结核病、患其它病致免疫力差、使用免疫抑制药的人更容易患结核病。
误区3:症状好了就可以停药:有些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1-2个月后,感觉症状完全没有了,以为病好了,就停药。其实结核菌是很顽固很难杀灭的一种细菌,服1-2个月的药只是把它们大部分杀死,完全有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必须至少服药治疗6个月,然后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停药还是延长疗程(严重情况需延长)。
误区4:把病症误认为慢支:有些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吸烟,平时经常咳嗽,所以对咳嗽习以为常,认为咳嗽是“很正常”的,根本不知道肺结核甚至肺癌已经悄然偷袭了。所以这些症状患者,一是每年应拍一次胸片,二是若咳嗽加重或出现其它一些伴随症状,应及时拍片,进一步检查。
误区5:误当作陈旧性肺结核:若胸片有异常,应到肺科专科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切忌草率下结论“陈旧性肺结核”。是否“陈旧”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定的,比如ppd皮试、痰结核菌、胸部ct等。所谓“陈旧性肺结核”其中一些是活动性的,是肺结核早期、或陈旧肺结核复发了。
温馨提示:此病会给患者的肺部健康带来相当严重的危害,我们需要将肺结核疾病加以关注,特别要将此病的误区了解清楚,应当正确的了解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