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神经病注意什么
强迫症神经病注意什么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强迫症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精神疾病的分类中看,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属于轻的精神疾病,但实际上,强迫症的治疗比抑郁症、焦虑症都要困难一些,症状改善可能比较慢,服药剂量一般也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我曾经见过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4小时,手都被洗破了;还有一位患者出门前要反复检查,3个小时都出不去门,为此就整日不出门.可以说强迫症患者非常痛苦,因患强迫症而造成无法工作的患者并不少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强迫症患者应该多注意平时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遇到令自己焦虑的事情的时候需要尽量抚平焦躁,不能乱想,思绪的干扰对于强迫症来说是很麻烦的,所以要找一些愉快的事来做,转换注意力,强迫症需要慢慢治疗,切不可着急。
强迫症如何鉴别诊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强迫症患者越来越多,人们对强迫症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强,强迫症并非不可治愈,医生与患者采用共同分析探讨、自我心理解放,找出干预和解决措施,大部分人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好转。
你是否会在睡觉前会不停的上厕所,即使没有尿意也想去?你是否常常想起家里的门是不是没有关好?燃气会不会没有关上?如果你有过以上经历,那么要注意了,你可能患上了强迫症。
强迫症属于神经病的范畴,它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下面几种方法可以鉴别诊断强迫症:
一、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
二、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
三、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抑郁症和忧郁症有区别吗
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症状,它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所引起的一种机体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它包含了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多种病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强迫症是怎么得的
一、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这就是强迫症的原因。
二、强迫症的原因-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
三、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四、生化: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这也是强迫症的原因。
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的区别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 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还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积极配合,及早到医院治疗。
还有不少人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别人:“你有神经病”。其实,神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往往有明显疼痛、麻木、感觉丧事、瘫痪等症状或/和神经系统定位的体征,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如脑CT、MRI等找到病变的位置。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症、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寻求诊治。
什么是抑郁症强迫症
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或被称为强迫性障碍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临床以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
强迫症在临床上会出现很多的症状。其中,一种很常见的强迫症症状就是抑郁。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强迫症类型,抑郁强迫症带给患者的危害更大。
抑郁强迫症的发病原因与本人的性格及生活经历有关。大部分患者能指出在他症状加剧前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如亲人亡故、父母离异、家庭矛盾等。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都可成为诱发强迫症的原因。
吃药能治疗强迫症的吗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强迫症,那么首先要使用药物治疗,虽然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是有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有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就像抑郁症一样,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造成强迫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研究发现:①脑内5-HT不足②DA升高③谷氨酸升高④σ受体功能不足是造成强迫症的主要因素,抗抑郁抗强迫药物可以作用于这些神经递质,使脑内的神经递质代谢趋向正常,从而改善强迫症状。
补充一句:大脑的功能都是通过各种神经递质来进行传递的,神经递质就好比是大脑里的邮差,不同的递质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各项生理功能,重要的神经递质有:DA(多巴胺),NE(去甲肾上腺素),5-HT(5羟色胺)GABA(氨基丁酸),谷氨酸等。
5-HT,NE等这几种神经递质和抑郁,焦虑,强迫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目前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而抗抑郁药物往往也可以治疗焦虑,有些抗精神病药也可以治疗抑郁、强迫,都是因为这些药物可以作用于大脑的5-HT,NE等多种神经递质,大家也就好理解为什么抗抑郁药可以治疗强迫症。
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
难治性强迫症是指经过氯丙咪嗪和至少1种SSRI类药物的独立足量足疗程治疗,并未获得满意疗效。
一般来说要要靠联合用药来取得更好的疗效,具体的联合方法,要结合每一位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才能确定下来。一般来说:抗强迫药物和增效剂联合,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联合,不同的抗强迫药物联合。
强迫症的原因
强迫症所表现出来的强迫现象有很多,比如: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一般来说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导致强迫症原因也有很多。
有大量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等均有关系,尤其与患者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
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出现各种强迫症状。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够实现各种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不同的邮差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体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da(多巴胺)、 sigma(西格玛)受体以及中枢谷氨酸能神经元功能障碍,而抗强迫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强迫症状改善。
可以说人人都可能会有强迫现象,在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也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有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强迫症怎么回事
强迫症是除了抑郁症以外对人身心影响健康较大的神经症,强迫症由于带来的精神痛苦让人失去自控感、无法摆脱,因此久而久之,容易继发抑郁。过去强迫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现在许多专家和咨客认识到,强迫症的治疗靠药物效果并不好,强迫症究竟如何治疗,在探究治疗之前,我们先探究强迫症的病因,只有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强迫症和人格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生物因素(比如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75%的强迫症人格者会转化为强迫症,强迫症人格的特点:追求完美、注重细节、条条框框比较多、不苟言笑、不灵活、敏感、固执、多内向、把事情交给被人做不能放心,如果不按照规则做事,就会感到焦虑。家庭教养方式过于严苛、给孩子灵活变化的自由空间较少等容易让孩子形成限制太多的思维方式。此外,脑内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也会影响强迫症的发病。
通过认知治疗纠正患者对自身问题和自身人格特征的认识、系统脱敏方法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家庭治疗改善患者家庭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强迫症的症状进行较为有效的改善,也降低强迫症的复发率。
强迫症是不是精神病 强迫症属于神经症
强迫症不是精神病,但是它属于神经症的范畴。神经症是指精神出现障碍,但是身体并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除了强迫症之外,焦虑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等都属于神经症范畴。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神经症也称为神经官能症。病因:一般认为与心理压力及性格特征有关。主要表现:烦恼、紧张、焦虑、恐惧、强迫症状及疑病症状等。辅助检查:常无异常发现。常见病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治疗:多有求治愿望,首选心理治疗,也可酌情给予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等治疗。
精神病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失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诸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障碍。病因:通常与遗传、社会环境影响、性格特征及脑部某些神经生化改变等有关。主要表现:言语零乱、幻觉、妄想、兴奋不安、伤人毁物、动作古怪等。辅助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常见病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等。治疗:患者多因不承认有病而拒绝治疗,常需强制住院。主要以精神药物治疗为主,可辅以心理治疗。
强迫症是精神病吗 强迫症和精神病的区别
强迫症并不是精神病,但是很多人容易将两者混淆,那么强迫症和精神病有哪些区别以便我们更好地区分呢?
强迫症多是人格缺陷、环境刺激、遗传等引起,而精神病主要是遗传、外界刺激、生理创伤等等。
强迫症能意识到自己的异常,但是无法摆脱,严重的会影响到正常生活。而精神病是自我不能判断,不存在精神痛苦的情况。
强迫症多是以心理干预为主,通过心理调节疏导康复。而精神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甚至有的人需要终身服用药物。
恐惧焦虑症怎么治疗好
“中医调心神安五脏心脑并治结合心理疏导疗法”通过分子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药理学、生物物理学、分子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出发,立体综合性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官能症等精神疾病,该疗法彻底改变了一些没有诊断清楚各种精神疾病发病病因的患者,盲目治疗,乱用药,需长期依赖药物的弊端。提高治疗方法的科学性、用药的高效准确性的优势,是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官能症等精神疾病的最大突破。
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
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自我松弛 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3.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4.使用平虑解迫安神剂。
强迫症的专家观点
1,强迫症不是神经病,更不是心理障碍中的“癌症”,而是常见的神经症之一,通过合适的方法能够进行干预,并且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些学会使用得当的方法和态度对待自己的担心的朋友,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2,目前,世界公认的能有效干预强迫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精神类药物治疗,一种是以ERP为基础的心理咨询。服药的优点是患者省时省事,只需遵医嘱服药即可,不足之处是药物的效果一般最多达到中等水平,服药者需要经历试药期,需要承受副作用,而且一般至少要持续服药1年以上,效果通常需要药物维持,否则很容易复发;心理咨询的优点是教来访者学会处理强迫症的方法,没有副作用,只要方法掌握了就容易维持效果、不易复发,咨询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不足之处是需要来访者主动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访者的动机、决心和毅力尤其重要,当然,还要考虑机构和咨询师的专业性、责任心。
3,自助干预是摆脱强迫症的第一步。当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摆脱的时候,尽早寻求正规、专业、系统的干预是明智的,这样可以尽早减轻或解除自己和家人的痛苦,让大家的生活回归到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