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胸痹心痛病是什么病

胸痹心痛病是什么病

胸痹心痛这个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并将其作为专篇论述。在《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胸 痹心痛是由于邪痹心络,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甚则心痛 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一种心脉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在证候分类上有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 虚六类

主要病机

胸痹心痛是。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辨证方法

1.辨疼痛部位

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属、手指者,为痹阻较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多为寒凝心脉或阳气暴脱。

2.辨疼痛性质

是 辨别胸痹心痛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主要参考,临证时再结合其他症状、脉象而作出准确判断。属寒者,疼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得冷加剧;属热者,胸闷、灼 痛,得热痛甚;属虚者,痛势较缓,其痛绵绵或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属实者,痛势较剧,其痛如刺、如绞;属气滞者,闷重而痛轻;属血瘀者,痛如针刺,痛有定 处。

3.辨疼痛程度

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瞬间即逝者多轻,持续不止者多重,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不休者常为重病或危候。一般疼 痛发作次数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正比,即偶发者轻,频发者重。但亦有发作次数不多而病情较重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具体分析判断。若疼痛遇劳发作,休息或 服药后能缓解者为顺证,若服药后难以缓解者常为危候。

1·寒疑心脉

表现为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治疗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阳虚之人,虚寒内生,同气相召而易感寒邪,而寒邪又可进一步耗伤阳气,故寒凝心脉时临床常伴阳虚之象,宜配合温补阳气之剂,以温阳散寒,不可一味用辛散寒邪之法,以免耗伤阳气。

2·气滞心胸

表现为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治疗宜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气滞心胸之胸痹心痛,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延胡索、厚朴、枳实等芳香理气及破气之晶,但不宜久用,以免耗散正气。如气滞兼见阴虚者可选用佛手、香椽等理气而不伤阴之晶。

3·痰浊闭阻

表现为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治疗宜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胸痹心痛,痰浊闭阻可酌情选用天竺黄、天南星、半夏、瓜蒌、竹茹、苍术、桔梗、莱菔子、浙贝母等化痰散结之晶,但由于脾为生痰之源,应适当配合健脾化湿之品。

4·瘀血痹阻

表现为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治疗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寒 (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内寒)则收引、气滞血瘀、气虚血行滞涩等都可引起血瘀,故本型最常见,并在以血瘀为主症的同时出现相应的兼症。兼寒者,可加细辛、桂枝 等温通散寒之品;兼气滞者,可加沉香、檀香辛香理气止痛之品;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等补中益气之晶。若瘀血痹阻重证,表现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 药、郁金、延胡索、降香、丹参等加强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

活血化瘀法是胸痹心痛常用的治法,可选用三七、川芎、丹参、当归、红花、苏木、赤 芍、泽兰、牛膝、桃仁、鸡血藤、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丹皮、山楂等活血化瘀药物,但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伍使用,才能获得良效。另外,使用活血化瘀法 时要注意种类、剂量,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或征象,一旦发现,立即停用,并予相应处理。

5·心气不足

表现为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治疗宜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若兼见心悸气短,头昏乏力,胸闷隐痛,口子咽干,心烦失眠,舌红或有齿痕者,为气阴两虚,可用当归、生地、熟地、麦冬滋阴补血;人参、五味子、炙甘草补益心气;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养心安神。

补心气药常用人参、党参、黄芪、大枣、太子参等,如气虚显著可少佐肉桂,补少火而生气。亦可加用麦冬、玉竹、黄精等益气养阴之品。

6·心阴亏损

表现为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隐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古红少泽,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治疗宜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7·心阳不振

表现为胸闷或心痛较著,气短,心悸怔仲,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觥白,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迟。治疗宜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荞菜有什么功效

荞菜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效,可用于胸痹心痛、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疮疖痈肿。


中暑刮痧 刮膻中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以后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主要治疗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收缩。


活血止痛的中药有哪些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五月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生用或酒灸。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头痛,风湿痹通。

延胡索为罂粟壳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根,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至无白芯时取出,晒干,切厚片或捣碎,生用,或醋灸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郁金为姜科植物郁金的干燥块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摘取块根,除去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矾水灸用。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肺,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薤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薤白的用法用量

1.治烧伤。薤白有生肌长肉之功,蜂蜜有清热解毒、补中润燥止痛之效,二药共用,既能生肌,又能解毒,烧伤用之最宜。

2.治月经不调。薤白能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下焦寒湿,当归有活血祛瘀、补血润肠之功,二药共用,可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胎动不安等病。

3.治寒湿痢。薤白温中导滞,散寒止痢,粳米温中补脾,益胃升津,二药相配,温中补脾功效大增,寒湿痢用此对药最宜。

4.治胸痹心痛。取薤白克,瓜蒌仁1,半夏适量,水煎去渣,黄酒冲服,每日服用。可治胸痹心痛。具体用法用量需遵医嘱。

5.治咽喉肿痛。取薤根适量,加醋捣烂,敷于肿痛处,药物温度降低时即换掉。此方可治咽喉肿痛。


红景天怎么吃效果最好 治疗心悸气短

红景天具有很好的益气活血效果,对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一般可与黄芪、三七等药同用。


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破血行气

片姜黄辛行苦泄,温散通滞,有破血行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等症。


乳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活血行气

乳香辛苦温,气芳香,辛能发散,苦能破,温能通,芳香走窜,入心肝脾经,则入血分,故能活血行气止痛。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胸痹心痛,筋脉拘挛,胃脘疼痛,跌打损伤等。


丹参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调经止痛

丹参入心肝血分,功善通行,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为治疗血瘀证的要药。主要治疗淤阻心脉,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痹疼痛等症状。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祛瘀止痛

丹参入心肝血分,性善通行,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瘀生新的功效,是治疗血瘀证的良药,可用于治疗血瘀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痹疼痛等症。


姜黄粉的功效与作用 温散通滞

姜黄粉既入血分,又如气分,长于止痛,善治疗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闭经、症瘕、跌扑肿痛等症状。


丹参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通经止痛

丹参性善通行,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可用于治疗淤阻心脉、胸痹心痛、脘腹胁痛、跌打损伤、热痹疼痛等疾病。


冠心病吃三七粉有效吗

冠心病从中医角度来说是胸痹心痛,又称为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基本的病机是心脉痹阻,包括寒邪、痰湿、气滞、血瘀等标实证,也合并有虚证,当我们辩证为实证中的血瘀痹阻心脉为主的病证的时候,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胸痹心痛常用的治法,这时候就可以选用三七粉,因为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甘肃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祛瘀止痛

甘肃丹参入心肝血分,性善通行,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瘀生新的功效,是治疗血瘀证的良药,可用于治疗血瘀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痹疼痛等症。


相关推荐

膻中在哪个位置 颤中的作用与功效

1.舒缓胸闷、咳喘、吐逆,心悸、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提高性功能等。2.治疗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缺乳症等。3.治疗产妇少乳、乳腺炎、噎嗝、收缩等。

催乳按什么穴位 按揉膻中穴

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做法:以大鱼际或掌根或拇指贴于穴位,逆时针方向揉20次,再顺时针方向揉20次,以胀麻感向胸部放散为佳。功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次要穴道之一,募集心包经的气血,主治产妇少乳、心烦、胸痹心痛等症。

黑姜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破血行气

黑姜可以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加快人体内血液循环,并能让人体内的淤血尽快消散,女性在出现闭经或者人们出现胸痹心痛时都能用黑姜泡水喝,可以帮助患者情明显减轻。

活血化瘀的食物 活血茶叶蛋

材料:丹参、红花各15克,桃仁10克,鸡蛋4个,茶叶3克。做法:将三味药放入煮半小时之后待冷再放入茶叶、鸡蛋再煮。待鸡蛋熟之后加鸡蛋壳打破,小火再煮直到蛋清变成紫红色。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特别适用于血瘀造成胸痹心痛。

灵芝和丹参泡水喝用量多少 通经活血

丹参入心、肝经,对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等不适有不错的缓解功效,另外对于妇人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也有良好的活血通经功效,两者一起泡水和对于经脉瘀阻导致的心脏不适等表现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膻中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膻中的功效

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开瘀散结,通阳化浊,安神定金,清心除烦之功效,临床上主治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产后乳汁少,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心悸心肺等症。

胸闷出汗怎么诊断

1.心悸为突出表现,检查心脏无明显器质性变发现时,一般可诊为心动悸;心悸而有器质性损者,应作出原发的诊断。2.心脏的所有变几乎都可有心悸的表现,其常见种及其诊断,一般为:(1)青少年即心悸严重者,心痹等的可能性较大。(2)中老年感心悸明显,兼胸闷心痛者,多属胸痹;心悸日久,活动劳累尤甚,兼喘咳咳痰者,肺心、心衰较常见;兼眩晕头痛者,多见于风眩影响及心。(3)发热、心悸为主症者,常见于

血栓胶囊的作用什么

血栓胶囊的作用大部分活血化瘀,通络,临床上血栓胶囊有多种,常见的有一个血栓通胶囊,它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一般用于脑络瘀阻引起的中风偏瘫,胸脉瘀阻引起的胸痹心痛,最常见的就西医常说的脑梗、冠心这一类疾

调理月经的中药有哪些

丹参通经止痛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脘腹胁痛,热痹疼痛,胸痹心痛,心烦不免,疮疡肿痛等症。用法用量:煎服,10-15g,活血化瘀宜酒灸用。注意:反藜芦,孕妇慎用。桃仁活血祛瘀性味归经: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血淤诸症以及内痈,如妇女血分瘀滞所致之闭经,痛经,产后瘀阻

丹参能减肥吗

丹参并无减肥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生新、通经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胸痹心痛,心烦不眠等症,并无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所以丹参并不具有减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