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有什么症状
肾病有什么症状
肾病的常见症状?专家指出,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种
1、腰疼:腰疼是肾脏健康受损的一个典型表现,但是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因此在平时如果出现持续性的腰痛,而且不能缓解的情况,那么就要警惕肾病的侵害。专家指出,肾病腰疼主要体现为肾盂肾炎及肾结石的腰疼,肾盂肾炎的腰疼多为一侧,而肾结石的腰疼多很剧烈且多向大腿内侧放射。
2、浮肿:一般情况下,肾病导致的浮肿症状会遍及患者的全身,但需要注意的是浮肿的症状轻重是与肾病病情的进展情况一致的。肾病的水肿常常先出现在眼睑、面部、阴囊等比较疏松的地方,以后才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亦可全身水肿,少数人也可有腹水。当然其他疾病也常常伴有浮肿,这时比较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看伴不伴有眼睑或面部的浮肿。如果有的话多半是肾性水肿。
3、血尿:这是自我诊断肾病的一个主要依据,临床上,血尿的出现是肾病发作的必然表现。血尿分为两种,即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有红细胞。如果有肉眼血尿即表示尿里面的红细胞有很多了。
肾病的常见症状?想必很多的肾病患者想要远离这种疾病。专家告诉大家,如果大家有这种想法,那么就要在发现病情的第一时间呢,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能在病情尚未严重时,解除它所带来的危害!
肾病有什么症状 水肿
症状:眼脸、脚踝、背部和臀部水肿,严重时会有胸水、腹水及会阴水肿,如果皮肤破损,水肿处会不停流出液体,水肿位置还会随着或站或卧的体位变化而移动。水肿发生时一般都会伴有尿少以及体重增加,严重的患者全身水肿液高达20-30L。
原因:可能是由于肾小球过滤减少,而肾小管持续吸收纳离子,从而导致水钠滞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滞留。也可能是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肾病症状
第一、腰部及腹部剧烈疼痛
腰部及腹部的剧烈疼痛多见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疼痛尤为剧烈的时候表现为:当结石或血凝块从肾盂向输尿管移动引起痉挛之时,疼痛可沿输尿管走行向下腹部及股内侧放射。总之,肾病的早期症状一般比较少见,也非常不容易发觉,因此健康一般忙碌的白领们应该定期去做一个检查,以便于更快的发现身体的异常状况。
第二、浮肿(也称之为水肿)
当出现感冒症状2周后,发现上眼睑、颜面水肿,应及时就诊。肾脏因病理性损害而出现水肿症状时,轻者仅颜面部、眼睑和双下肢水肿,严重者遍及全身,并伴有胸水、腹水。
第三、贫血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比较常见的症状,肾单位损坏严重,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发生中度或者重度的肾性贫血,表现乏力、疲倦、食欲减退等。
第四、发热
如果偶然发热超过39,应该警惕。在肾脏病中比较常见的急性肾盂肾炎,可表现为高热、寒战、腹胀、腰痛等症状,如果发现自己表现为非感冒发烧,应该警惕为急性肾盂肾炎的早期症状。
第五、血尿
这是自我诊断肾病的一个主要依据,临床上,血尿的出现是肾病发作的必然表现。血尿分为两种,即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有红细胞。如果有肉眼血尿即表示尿里面的红细胞有很多了。
尿酸高 不止引发痛风还伤肾
健康人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此外疲劳、休息不足也可导致代谢相对迟缓导致痛风发病。
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如果沉积在关节,就会引起大家所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这些微小的结晶常常会沉积在肾脏,引起一系列可以危害肾脏的疾病。
尿酸形成的微小的结晶沉积在肾组织,阻塞肾小管,就会引起尿酸性肾病。有些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通过肾穿刺检查一般能及早发现病情。但最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直到出现尿毒症甚至肾衰竭时才发现。
肾病有哪些症状
一、 症状体征:
1.水肿 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血压 是肾脏病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 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6.多尿 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血尿 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9.其它如食欲不佳、乏力、面色苍白等。
10.各种肾脏病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 相关检查:
可行肾功能检查。
三、 诊断:
可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得出诊断。
肾病有哪些症状
1.水肿 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血压 是肾脏病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 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6.多尿 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血尿 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9.其它如食欲不佳、乏力、面色苍白等。
10.各种肾脏病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
肾病有什么症状呢
要想早期发现肾病,认识肾炎的常见症状很有帮助。一般来讲,肾炎的常见症状有水肿、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腰部酸痛、高血压等。
首先说水肿。肾炎的水肿常常先出现在眼睑、面部、阴囊等比较疏松的地方,以后才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亦可全身水肿,少数人也可有腹水。
其次讲一讲尿中泡沫增多。尿中泡沫增多常常是有蛋白的现象,一般来讲,泡沫越多,蛋白越多。
接下来说血尿。在正常情况下,尿里肉眼是看不到血的,且显微镜下也是没有红细胞的,如果有肉眼血尿即表示尿里面的红细胞有很多了。但是,这并不表示尿的颜色变红即是有血尿,当然,更不表示一定是肾炎了。此外,女同志的血尿要注意是不是为月经期所引起,故尿检时要避开月经期。
另外说腰部酸痛。肾炎病人常常没有明显的腰疼表现,只是有的病人发现肾炎后,以为肾炎就是腰有病,所以才会感觉有腰疼,这种腰疼大不如肾盂肾炎及肾结石的腰疼,肾盂肾炎的腰疼多为一侧,而肾结石的腰疼多很剧烈且多向大腿内侧放射。
最后说高血压。肾炎的病人可伴或不伴高血压,但如果发展到尿毒症,则常伴高血压,且很难控制,一般来说,有高血压的肾炎病人预后常常比没有高血压的病人差。总之,一旦您发现以上症状,请您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肾内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肾病有什么症状
临床中出现以下疾病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那么,肾病有什么症状呢?熟悉掌握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可以对慢性肾病的发生起到警示作用,便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效遏制病情恶化。通常,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以及尿中见血色或夜尿增多,即尿常规检查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则可能为慢性肾病早期发生的预警信号。早期慢性肾病的症状不显见,如一般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没有特别的不适症状。故有尿液异常时,建议就医检查诊断。一旦病人感觉自身有疲劳、贫血等非常的症状出现才去就医时,可能慢性肾病病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了,这样将为慢性肾病的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慢性肾病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
1、高维生素摄入: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维生素缺乏,这一方面与饮食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与疾病使代谢异常有关。因而患者饮食上应注意富含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叶酸等。这些维生素大多存于水果蔬菜中,如西红柿、油菜、韭菜、柑橘、山楂等,应在每日饮食中添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2、高热量摄入: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改善氮质血症,还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氨基酸得到充分利用。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通过每日摄取主食获得,主要是由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类供给。另外,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莲藕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也很丰富,可作为补充食物,于餐间充饥。
3、限制蛋白质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改善氮质血症,减轻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一般来说,每日给予0.6/kg的蛋白质即可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因而慢性肾病患者每日供应蛋白质30-36g即可。蛋白质食物的选择,应以鱼、瘦肉、鸡肉、牛奶为主,尽可能少食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豆制品等,过多食用于营养供应无补,反而会加重尿蛋白现象。
肾病有什么症状呢
如果我们因为种种原因而患上了肾病,但是又对它的症状不了解而错过治疗肾病的最佳时机,让肾病有机会给身体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那是很不应该的,那么,肾病肾病有什么症状?
肾脏疾病的信号有以下几点:
(1)非特异性症状:早期可有乏力,疲倦,腰部酸痛,食欲减退。这些症状的产生通常是由于肾脏炎症时,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而引起的,如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
(2)水肿:多数慢性肾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面部,眼睑和组织松弛部表现为水肿,严重者遍及全身,并可有胸水,腹水,少数患者可始终无水肿。水肿产生可以是由于肾脏排尿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食用过咸食物,过度劳累,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
(3)高血压:多数慢性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通常为中等程度增高,收缩压在150-180mmHg,舒张压在90-120mmHg左右,常在肾脏病变之后出现。多表现为头痛,头胀,失眠,记忆力减退,眼底镜检查可见眼底出血,渗血,视乳头水肿。有的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表现,有的病人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血压可持续升高亦可间歇性升高,少数病人无血压增高表现。
(4)尿异常:慢性肾炎病人可出现尿液异常,如尿液发红或呈茶色,尿液清浓,夜尿次数及夜尿量增加等。尿液检查可发现含量不等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在1-3克左右,亦有部分患者呈大量蛋白尿(>3。5克/24小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尿沉渣中常可见颗粒管型加透明管型,伴轻度至中度血尿。此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也可有异常变化。
通过以上讲解,大家对肾病有什么症状都清楚了吧,专家表示,肾病是一类很严重的疾病,对于它的症状,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旦出现就得及时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病情发展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肾病是一个隐匿性极强的疾病,很多患者的肾脏已经发生了巨大损伤,临床上才有症状表现,并且症状表现也是很缓慢的,往往容易跟其他疾病相混淆。以下是七大不易被察觉的慢性肾衰症状:
①男性“雌性”化:肾衰时肾脏无法灭活体内的雌性激素,许多男性患者就会出现乳房增大、体毛减少等雌性化症状。
②流鼻血:肾衰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减退,引起患者经常流鼻血。
③贫血:肾衰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患者会产生浑身乏力等贫血症状。
④骨折:肾衰导致产生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3降低,病人易骨折。
⑤低血糖:肾衰时肾脏无法有效地灭活体内胰岛素时,有些原本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⑥心衰:肾衰时患者体内的毒素及酸中毒抑制了心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从而诱发心衰。
⑦尿毒症性脑病:患者发生肾衰时由于体内的毒性不能清除,致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引发幻听、抽搐、癫痫、失语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要结合其他相关症状仔细辨别,排查后若怀疑与肾病有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做一个尿常规检查,若有必要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肾功能检查,防患于未然。另外,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贫血的同时,是否有浮肿(肾病水肿一般会出现晨起眼睑水肿)、小便时是否有泡沫并且久久不散(可能是尿中蛋白质过多而引起)、恶心呕吐、尿量是否减少等症状。
肾病有哪些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脏自己本身的病,不是其他病引起的,或找不到引起肾脏病的原因,常见的有:1.急性肾小球肾炎;2.慢性肾小球肾炎;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4.肾病综合症;5.IgA肾病;6.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肾炎。或先患了某种疾病,由这个病引起的肾炎,或由这个病诱发的肾炎,常见的有:1.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2.过敏性紫癜肾炎;3.糖尿病性肾病;4.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5.肝肾综合症;6.肺出血-肾炎综合症;7.心力衰竭性肾损害;8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伤。
三、遗传性肾脏病
常见的有:1.遗传性慢性肾炎;2.良性家族性血尿。
四、泌尿系统感染性肾脏病
常见的有:1.尿路感染;2.慢性肾盂肾炎;3.肾结核;4.性病尿路感染。
慢性肾病有哪些症状
肾脏虽然不大,但其功能很多,不仅能清除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调节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还能分泌一些激素,调节血压等。然而,如果没有呵护好肾脏,患上肾脏疾病,不仅会饱受疾病折磨,还可能要承受高额的治疗费用,甚至还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有“三高三低”
临床上,慢性肾脏病是指肾损害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
慢性肾脏病特点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并发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会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并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据资料统计,肾脏病发病率高,正常人群约6.1~10%,而且早期可能无症状,知晓自己患病及进行治疗者很少,因此有很多病人未发现自己有肾脏病,直到病情严重,患上肾衰竭时才发现,这时治疗已非常困难,甚至无力治疗。慢性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救治,导致病情恶化,就容易随病程迁延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
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
以北京为例,CKD的患病率为13.0%,其中40~59岁的人占14.2%,60~69岁的占20.80%,70岁以上的人占30.50%。为啥慢性肾脏病容易找上中老年人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会逐步减慢“工作”速度,肾脏也一样。人到了40岁以后,肾脏的重量就开始逐渐减轻,体积缩小;肾脏血浆流量每年减少约 10%;肾小球滤过率(GFR)每年降低约0.75~1毫升/分。到了70~80岁,肾脏重量下降约20%~30%,总体积减小了20%左右。这大大地增加了中老年人患慢性肾脏病的几率。
慢性肾病可能是很多疾病诱发而导致的,比如我们常说的“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当这些“老年病”出现病变,就会加大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概率。
慢性肾脏病误诊、漏诊率高
肾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这时人们往往又不知道该去看哪科,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因此,很多肾衰竭病人都走过误诊、漏诊的弯路,等到肾内科就诊时,往往肾脏剩余的功能不到正常人的5%,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其实,肾衰竭的发病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我们没有在意而已。以下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下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等;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胃口和睡眠不好等。
早预防,肾病不可怕
尽管慢性肾病后果很可怕,但是通过积极地改变生活方式是可以预防肾病发生。
首先,要定期体检。健康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应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的。
第二,“管住嘴,迈开腿”。即少吃盐、多喝水、多运动。盐会使血液中钠离子含量过高,增加肾脏负担;每天喝充分的水并随时排尿,避免肾脏结石;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少患慢性疾病的概率。此外,还要戒烟限酒。
第三,避免感染。一旦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应在医生指导下彻底治疗,防止感染诱发肾脏疾病。
第四,避免滥用药物。国外一项调查显示,有18.3%的急性肾衰竭与药物损害有关。常见的消炎止痛药、减肥药和某些含马兜铃酸类等的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如果擅自用药很有可能会引起肾损害。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身体留给我们的危险信号,如尿性状及尿量的变化、夜尿增加、水肿、恶心、厌食等消化道症状、皮疹、瘙痒等,如发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肾病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本病多见于年长儿童及青年,男女比为2∶1,起病前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也有由腹泻、泌尿系感染等诱发的报告。临床表现多样化,从仅有镜下血尿到肾病综合征,均可为起病时的表现,各临床表现型间也可在病程中相互转变,但在病程中其临床表现可相互转变。
80%的儿童IgA肾病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北美及欧洲的发生率高于亚洲,常和上呼吸道感染有关(Berger病);与上呼吸道感染间隔很短时间(24~72h),偶可数小时后即出现血尿。
也有些患儿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此时血尿既可为发作性肉眼血尿,也可为镜下血尿。蛋白尿多为轻~中度。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约占15%~30%,“三高一低”表现突出,起病前也往往很少合并呼吸道感染。
亦有部分病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除血尿外,还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好发于年龄偏大者,成人占20%,儿童仅5%。高血压是IgA肾病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多数伴有肾功能的迅速恶化。不足5%的IgA肾病患者表现为急进性肾炎。
二、诊断
约5-10%的IgA肾病患者以急性肾衰竭表现起病,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部分IgA肾病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即表现为慢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