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疼艾灸什么穴位
股骨头疼艾灸什么穴位
主要是艾灸阿是穴和疾病的阳性反应点,那么就是在腰部取穴居多,主要是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和腰部的痛点治疗、 环跳,委中、 肾俞 、大肠俞 、腰阳关、 阿是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在腰部做移动艾灸,如果出现通窜的感觉,或通窜不到位,那么就在通窜不下去的位置接续艾灸,使通窜进行到底。也就是通络。
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还可以在委中放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荨麻疹能艾灸吗 荨麻疹艾灸的穴位
荨麻针艾灸的穴位主要是以治疗过敏以及提升元气为主的,常见的穴位有肺俞、膈俞、中脘、神阙、曲池、血海穴,以及荨麻疹的患处艾灸。
位置: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二指宽)处。
位置: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位置:位于腹部肚脐上方正中间大约4寸(六指宽)处。
位置:即肚脐眼中央。
位置: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位置:屈膝取穴,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落枕按哪些穴位
落枕按哪些穴位 就按落枕穴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艾灸几个穴位可以治疗落枕
悬钟穴
外踝上。
主治:落枕。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5~10分钟。
后溪穴
握拳,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掌横纹头处。
主治:落枕、腰背痛等。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凡落枕患者,禁止为了缓解疼痛和不适而进行有意识的运动,应保持原有姿势,做到放松,避免风寒。轻者三四天即可痊愈,重者需十天左右。
吹空调膝盖疼怎么办
一、按摩缓解膝盖疼
1.按摩膝眼
关节痛并不仅限于膝盖,有时脚脖子、手腕、手臂也会感到疼痛。指压“膝眼”对治疗关节痛非常有效。现在简单介绍此穴道。
“膝眼”位于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处。
按指压时用双手中指,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吹空调受寒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在不知不觉间就可去除。
2.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
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3.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
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
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5.按压拍打血海穴
血海穴在膝盖内侧,可以将对侧的手掌心对准膝盖正中,拇指和食指成45°,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按压的时候,将拇指端放在血海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坐在椅子上,右腿架在左腿上,手掌拍打右腿的血海穴数次,然后换腿,轮流拍打10~15次。
二、热敷缓解膝盖疼
吹空调膝盖痛,可以使用热水袋或者炒热的粗盐袋对膝盖进行热敷,持续热敷30分钟左右,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改善韧带柔韧性的作用,还能消解侵入体内的寒气,对膝盖酸痛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艾灸缓解膝盖疼
取穴:
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
艾灸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功效:
中医认为吹空调膝盖痛是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四、贴膏药缓解膝盖疼
膝盖吹空调受凉后疼痛,还可以敷贴一些具有活血祛瘀、通经络的活血止痛膏或者云南白药,注意不要贴暖贴,并且佩戴护膝,避免再次受寒。
五、银器鸡蛋热敷缓解膝盖疼
煮一个鸡蛋(不要破壳),熟透后捞起,连着蛋壳用锋利的刀对半劈开,去掉蛋黄,然后在鸡蛋中间夹一个小银器,再用毛巾包裹住鸡蛋,然后放到开水里烫一下,就在膝盖疼痛处滚擦,等毛巾凉后,再烫热重新擦。
烫擦了一会,就打开毛巾和鸡蛋,看到银器表面变黑色了,找棉麻布擦亮银器,再继续进行热敷;一直热敷到银器不变黑色即可,这样热敷后,能有效缓解疼痛。
六、情况严重需就医治疗
如果吹空调后膝盖疼痛难耐,采用上述的方式并没有的到缓解,则考虑是吹空调诱发或引起了风湿或其他关节性疾病,建议到医院检查就诊,遵医嘱进行治疗。
艾灸常用美容穴
在与食指相连的掌骨(与手指相连的骨头就叫掌骨)的中点靠近大拇指侧这个位置,一般在食指拇指并拢靠在一起时,肌肉的隆起点处。
足背面第1、2脚趾中间向后轻轻按压,能摸到明显的骨间隙所造成的凹陷,就是太冲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自己的手除了拇指意外的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内侧缘后方。
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端向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小腹正中,肚脐下面一巴掌的位置(四指并拢的宽度)。
肚脐下面,肚脐和关元穴的中点。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坚持每一天艾灸双侧内庭、天枢3分钟
每一天睡前灸神阙、关元各10分钟,再艾灸血海3分钟
太冲、合谷和血海,人体自生的祛斑法宝。每一晚睡前坚持艾灸三穴位3分钟,祛斑彻底,即使您素面朝天,自信傲然满满。
每一晚泡脚后艾灸双侧太溪和涌泉2-3分钟,从内部来为头发补充营养。
每一天敲打胆经,艾灸太冲,那老爱附在脸上的讨厌灰尘就不在了,皮肤变得洁净,面貌顿时清爽。
坚持每一天早上7-9点艾灸足三里3-5分钟,不必选用任何极其昂贵的打扮用品,皮肤照样可以白里透红。
要想皮肤细腻平滑有弹性,别只盯着化妆柜,坚持每一天前晌9-11点艾灸两侧列缺3-5分钟,半月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每一天艾灸双侧阴陵泉10分钟,晚睡前艾灸双侧足三里3-5分钟,脸就变得光洁无瑕。
事情学习压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会也现“熊猫眼”,这时候只要每一天艾灸双侧肝俞、膈俞、太溪3-5分钟,睡前艾灸双侧三阴交3分钟,就能够跟黑眼圈拜拜。
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10分钟,,再艾灸阴陵泉3-5分钟,会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肿,做足水灵靓女人。
这是阴虚火量,要补阴。身体上有个穴位叫“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艾灸此穴补阴可以事半功倍。它在内脚踝尖向上四横指。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施灸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或者直接使用艾灸罐艾灸三阴交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 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气血。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边缘往端上2寸(3横指宽)、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
作用功效:养血润燥。
肾俞穴的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
滑膜炎要怎样才能治好呢
1、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2、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艾灸疗法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本草纲目》记载 “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活血”。中医利用艾灸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有一定疗效。该疗法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家长学会了可在家施用。
材料
艾条(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用无烟艾条更好)数支;盛有约300毫升水的杯子或碗1个(用来抖落艾灰)。
取穴
主穴 阿是穴(即病变部位用手按压时感觉有明显酸麻、疼痛处)。
配穴 可在与病变对应的部位或病变周围部位取穴,如环跳穴(侧卧屈腿,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骰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指尖所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
腰椎间盘突出艾灸哪里
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常灸这几个穴位:
殷门穴
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在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施灸。
功效:舒筋通络,强腰膝,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腰背痛,股部炎症等。
承山穴
取穴:小腿用力,在小腿后面,有个明显肌肉分界点,呈人字形,其中央凹陷处即是承山穴。
功效:在该穴位施灸可以理气止痛,舒筋活络,主治小腿肚抽筋,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等症。
昆仑穴
取穴: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位置。
功效:在该穴位施灸可以舒筋活络,安神清热,主治腰骶疼痛,脚跟肿痛,腰痛,怕冷症,头痛目眩等症。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头疼艾灸管用吗
头疼艾灸是有治疗效果的。
通过艾火熏灸,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化痰祛湿,疏风散寒,通络止痛,从而对头疼起到缓解效果。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
风寒袭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怕寒,肩背发冷,遇风加重,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
施灸穴位:风池,风门,外关,合谷。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风湿困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粘附艾炷,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待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风池,合谷,阴陵泉,足三里。
原发性痛经怎么治 艾灸治疗
关元穴
艾条温和灸,或用温灸盒实针,10-15分钟
位置: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三阴交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血海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功效:化血为气,运化脾血。
合谷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地机
艾条温和灸,艾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功效:健脾渗湿,调经止带。
膝盖吹空调受寒怎么办
一、热敷
膝盖吹空调受寒后,可以使用热水袋或者炒热的粗盐袋对膝盖进行热敷,持续热敷30分钟左右,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改善韧带柔韧性的作用,还能消解侵入体内的寒气,对膝盖酸痛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二、按摩
1.按摩膝眼
关节痛并不仅限于膝盖,有时脚脖子、手腕、手臂也会感到疼痛。指压“膝眼”对治疗关节痛非常有效。现在简单介绍此穴道。
“膝眼”位于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处。
按指压时用双手中指,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吹空调受寒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在不知不觉间就可去除。
2.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
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3.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
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
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5.按压拍打血海穴
血海穴在膝盖内侧,可以将对侧的手掌心对准膝盖正中,拇指和食指成45°,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按压的时候,将拇指端放在血海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坐在椅子上,右腿架在左腿上,手掌拍打右腿的血海穴数次,然后换腿,轮流拍打10~15次。
三、艾灸
取穴:
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
艾灸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功效:
中医认为吹空调膝盖受寒是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四、贴膏药
膝盖吹空调受寒后,还可以敷贴一些具有活血祛瘀、通经络的活血止痛膏或者云南白药,注意不要贴暖贴,并且佩戴护膝,避免再次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