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宝宝独立进餐好习惯
养成宝宝独立进餐好习惯
养成宝宝独立进餐好习惯,父母应遵循的原则
1 循序渐进,把握黄金期孩子多大的时候能够自己吃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人。只有自己放开了手,孩子才有机会去学习。父母在适当的时机下,循序渐进地训练宝宝自己握奶瓶喝水、喝奶,自己用勺、筷、碗进餐,熟悉每一件餐具的用途,逐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同时,对宝宝来说,感到“我能自己吃”是很重要的。你需要鼓励他,这是他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2 因势利导,尊重宝宝的意愿当然,也不要太把这件事情当作一回事,好像过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学不会自己吃饭了。以因势利导为原则,不必因为孩子的进步不快而着急,万不可强迫孩子,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父母要善于营造就餐时的快乐气氛,让孩子在自己的意愿下,逐步学习独立进餐。
TIPS:
勿将“黄金期”生搬硬套所谓黄金期,是多数孩子发育的平均时间段,只是一个建议,不能绝对照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发育有早有晚,妈妈应当根据自己孩子的发育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喂养时机。
萌芽期:10个月宝宝:10个月后——开始对餐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0个月以上的宝宝总想自己动手,喜欢摆弄餐具,而且每次喂饭他都喜欢来抢夺你手中的餐具,这正是训练宝宝自己进餐的好时机。对食物的自主选择和自己进餐,是宝宝早期个性形成的一个标志,而且对锻炼协调能力和自立性很有帮助。
妈妈:可以这样做
1 妈妈可以准备两把汤匙,一把给宝宝,另一把自己拿着,让他既可以练习用汤匙或者比划比划,又不耽误大人把他喂饱。如果宝宝总喜欢抢着拿匙的话,这时的宝宝一般不会来挖碗里的食物,而是拿着餐具高兴地敲敲打打,对吃饭也更加有了兴趣。
2 教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拿东西。
3 给宝宝做一些能够用手拿着吃的东西或一些切成条和片的蔬菜,以便他能够感受到自己吃饭的怎么回事。
黄金期:12~18个月孩子满周岁后,就是让孩子自食其饭的实际诱导期,而其中12~18个月之间,又可视之为“黄金诱导期”;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迅速发展,若给予以适当的诱导,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这时的宝宝很可能因此会把饭菜洒得一身一地。有的妈妈爱干净,也怕孩子吃不饱,不愿意宝宝把一切弄得脏乱不堪,往往就生气地制止宝宝这种行为,岂不知这样做实际上是扼杀了宝宝自主自立学吃饭的萌芽,时间长了,宝宝就会认为吃饭就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与自己无关。
宝宝吃饭坐餐椅好处多
1、安全性
时下的餐椅的设计,有餐桌、扶手、椅背从四个方向围绕着宝宝,而且还会增加安全带,固定着宝宝,防止宝宝从椅子上摔落。这些设计是普通的椅子无法做到的。而且餐椅的高度比一般的椅子要高,符合宝宝的身高特点和视野需求,让宝宝的舒服的进食。同时,也可以解放父母的双手,在吃饭的时候获得更多的活动空间。
2、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
宝宝从简单的抓握食物过渡到用勺子吃饭,这个过程如果在餐椅上进行,会比任由随地进食的宝宝要更快
的掌握独立吃饭的能力。有不少妈妈会抱怨宝宝喂饭难,要追着喂,其实如果能培养在餐桌上进餐的习惯,又怎么会有追着喂饭的困恼呢?孩子的习惯都是妈妈培养出来的。吃饭的时候,坐在餐椅里,一套餐具、一份食物,宝宝鼓捣鼓捣,慢慢就能掌握进食的方法和窍门了。
3、培养宝宝的餐桌礼仪
宝宝长大,难免有外出就餐的需要,不想带个熊孩子出门?那就要从小培养他的餐桌礼仪了,吃饭的时候,就应该坐在餐椅上。水杯刀叉等危险物品不能触碰、勺子和碗是用来盛食物的、食物不能丢地上等等诸如此类的餐桌礼仪,宝宝都可以在餐椅上接受教育而获得。
儿童餐椅有必要买吗
有没有必要买和商品的使用价值直接挂钩,儿童餐椅使用价值有哪些?
1、市面上木头宝宝餐椅和分体宝宝餐椅非常多,也宣称使用时间特别长,是的,可以拆分的餐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整体功能的多样化。折叠宝宝餐椅致力于为宝宝打造专业的舒适感觉,所有功能设计均围绕宝宝身体发育和主观感受出发,不设计拆分功能以免降低安全性能,专注餐椅自有功能的最优化,相对于木头宝宝餐椅和塑料分体宝宝餐椅有更舒适和更人性化的身体感受,而舒适的座位更能兼顾宝宝身体健康发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宝宝从6个月学会坐立开始,身体发育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一日三餐是宝宝成长大事,宝宝餐椅帮助宝宝成功从一对一的喂饭过程过渡到与父母长辈同桌进餐,不仅让父母更加轻松照顾宝宝,也能让宝宝自己在吃饭的过程中找到乐趣。相比之下,很多家庭有了宝宝之后都是家长抱着宝宝轮流吃饭的,这样就养成了宝宝依赖父母喂食的坏习惯,而且一顿饭经常要喂很长时间,这对宝宝的健康发育是有害的。
3、宝宝一般3个月学会翻身,6个月学会坐立,从翻身到坐立的过程也是脊柱生长发育的过程,还不能完全坐立的宝宝说明脊柱还很柔弱需要良好的保护,而3-4个月的宝宝渐渐开始加入辅食,不能坐立又要解决吃辅食的问题,宝宝餐椅全部都考虑到了,可以单独调整靠背的功能实现了两边兼顾的功能,半躺角度一方面保护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脊柱,保护脊柱不受身体重量压力导致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轻松安全的帮助宝宝从纯母乳或牛奶过渡到添加辅食再到独自进餐的学习吃饭全过程,轻松又安全。而吃完饭后小憩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新生儿便秘如何预防
均衡膳食
宝宝的饮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杂粮以及各种水果蔬菜都应该均衡摄入,小宝宝则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通畅排便。
定时排便
训练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了。从3个月开始,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注意室内温度以及便盆的舒适度,以使宝宝对坐盆不产生厌烦或不适感。
保证活动量
运动量不够有时也容易导致排便不畅。因此,要保证宝宝每日有一定的活动量。 腹部按摩 对于还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小宝宝,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适当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长时间把宝宝独自放在摇篮里。
适合便秘宝宝的口服药
适合婴幼儿服用的治疗便秘的口服药有妈咪爱、整肠生、金双岐片、四磨汤口服液等。具体用药及用量请遵医嘱。
怎样给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
让宝宝了解昼夜规律
白天尽量让宝宝活动,晚上则尽量不安排激烈的活动;
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
固定睡眠的位置,装饰简单,避免宝宝恐惧;
培养宝宝独睡
给孩子单独小床和被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
睡前要让宝宝吃饱
不要给宝宝和太多的水,这样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因为尿尿而苏醒的情况。
注意事项
建立宝宝的喂养规律,宝宝夜晚睡眠的模式也会跟着稳定下来。
3~4个月后逐渐停止夜间哺乳,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培养睡眠生物钟。
避免不良入睡习惯,如摇晃宝宝入睡,含着奶嘴入睡,应尽早养成宝宝独睡的习惯。
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18~25℃为宜,不要盖太厚的被子,如果孩子尿湿了需要及时更换。
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
1及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比如定时、定量,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这顿不吃好,过了时间就没得吃,直至下一顿才能吃,这期间除了可以喝水外,零食是绝对不能吃的,无论孩子说自己有多饿,以此强迫他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绝对不能养成宝宝边吃边玩的坏习惯。
2进餐时对孩子不要过分迁就,否则会加重其消极心理,对偏食、挑食起助长作用。父母情绪平静、和气,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可采取训斥、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否则会使孩子产生畏惧逆反心理,甚至拒绝吃饭。
3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
4顺其自然,不强迫孩子。在孩子食欲不振时少吃一顿并无多大妨碍,多数孩子饿了自然会产生食欲,自然会吃。有些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强迫孩子多吃,并严厉训斥、非吃不可,这对孩子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可怕的压制,使孩子认为进食是极不愉快的事,逐渐形成顽固性厌食。
5鼓励孩子独立进餐。幼儿随着手的动作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周围事物兴趣的不断增加,常常有想自已动手吃饭的意识。当大人给他喂饭时,他会动手去抢勺,或用手去抓饭菜。对此,家长一定要抓住时机加以鼓励和培养,不要怕将衣服弄脏,也不要怕将饭洒得一地。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饮食的重要性,我们知道饮食对于幼儿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长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
新生儿白天不睡觉怎么办
创建熟悉的睡眠环境
新生儿白天不睡觉,往往是一些生活节律和习惯性的问题。最好白天能让他在晚上睡觉的地方小睡,这样他就能把睡觉和某个特别的地方联系起来。一般宝宝遇到自己习惯和熟悉的地方,会更容易入眠。
培养宝宝独立睡眠的习惯
如果想让宝宝白天小睡的时间长一些,那就可以让宝宝独立入睡。让宝宝有机会自己睡着,不要用摇晃或吃奶的方式哄他睡觉。宝宝一旦自己入睡,你就会发现他白天小睡的时间会慢慢变得长一些。
营造适宜的睡眠氛围
宝宝睡觉时的室温最好维持在15℃以上20℃以下,被子厚度适中。睡前为宝宝拉上窗帘,避免光线太过强烈影响睡眠。另外,宝宝的睡觉环境不宜吵闹,但也不能毫无声息,一点点正常的噪音可以让宝宝更容易入睡。
养成睡眠惯例
帮宝宝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在白天选择合适的固定时间段,让宝宝进入睡眠,久而久之,可以使宝宝形成良好的生物钟,自觉自发地在白天睡觉。
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每次在宝宝入睡前,都可以给宝宝放放安眠曲,为宝宝讲讲小故事,在祥和的氛围中宝宝更容易入睡。一旦宝宝熟悉了这样的场景,就会自发地进入睡眠。
如何培养宝宝自己吃饭 何时开始培养宝宝吃饭习惯
一般来说,6个月大,宝宝就开始吃辅食了,可以给宝宝安排固定的座位和餐具来培养吃饭习惯。
到了8、9个月,大部分宝宝已经很习惯辅食,甚至可以用手把弄勺子、抓食物放到嘴巴里了,这时要给他机会让他自己玩勺子、抓食物,或者给他提供手指食物,培养独立吃饭意识。
10~12个月大,宝宝开始想要用勺子自己吃饭,到了13~18个月,他完全能够自己用勺子自主进食了,所以,10个月左右开始,就可以锻炼宝宝独立用勺子吃饭。
总的来说,要培养宝宝的吃饭习惯,从辅食时期就可以开始了。
①让宝宝自己决定吃多少、选择喜欢吃的食物
家长总是担忧宝宝吃不饱、偏食,所以经常威逼利诱他多吃。宝宝知道饥饱的,当他紧闭小嘴、扭头、吐出食物,或者直接说饱了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吃够了,就不要再强迫他吃了。
同时,允许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慢慢把其他食物加在他喜欢的食物中来增加饮食的多样性,而不要一味地逼迫。
②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
在8、9个月的时候,宝宝可能会自己小手乱抓食物往嘴巴送,可能没有吃进去多少,却弄得桌子、衣服、手、脸脏兮兮的,甚至撒得满地都是。
不要责怪他、干扰他,反之要鼓励他,当他吃进去时称赞他,增加他自己吃饭的兴趣。当然,这个时候还是要在他一边抓吃时,一边给他喂食。
快1岁时,宝宝会把弄勺子、想尝试用勺子吃饭,给他充分的自由让他尽情练习玩勺子和用勺子。还可以稍微地辅助一下,比如用手帮扶一下宝宝的手,帮他用勺子把饭送进嘴里,而后放手,逐渐让他自己学会吃饭。这时候,宝宝自己吃饭还不能吃饱,可以大人喂一半他自己吃一半。
等宝宝再大点,可以让他参与到饭前餐桌碗筷的准备和饭后收拾的过程中来,提高他吃饭的自主性。
宝宝的注意力本来就短,吃饭时,如果大家嘈杂地讨论甚至争论问题、看电视、刷手机,宝宝很容易被干扰,不利于进食,也不利于消化。所以吃饭时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看电视、iPad等电子设备,手机也不要放在餐桌边。
老话说吃饭有吃饭的规矩,要建立吃饭的习惯就是要建立用餐规矩,并且一以贯之地执行。
①建立规律的吃饭时间
从辅食开始,每天要让宝宝规律进食,将辅食喂养安排在家人进餐的同时或者相近时,并且在两餐之间以及睡前额外增加一次喂养。等宝宝年龄稍长,就固定和家人一起吃三餐了,可以增加一次点心时间。
除此之外,不要给宝宝吃太多的零食。让宝宝意识到只有在饭点可以有饭吃,错过了饭点,就算再饿,也没饭吃,这样以后就不会追着喂饭了。
②吃完饭才可以离开餐桌
给宝宝安排单独的椅子和餐具,让宝宝建立起吃饭的仪式感,看到自己的餐具,坐到了桌边就知道是要开始吃饭,不能再干其他的事情了,吃完饭离开餐桌,才表示进餐结束了。
宝宝喜欢模仿爸妈的饮食行为。如果大人吃饭吃得很香,不挑食,不剩饭,吃饭时专心致志,宝宝也会跟着学。
爸爸妈妈不要觉得宝宝还小,直接喂就可以了,吃饱就好,哪管那么多?可是,等到宝宝大了,还得追着喂,上了幼儿园自己不会吃饭,再来建立吃饭习惯就困难多啦。
从小建立好的吃饭习惯,不仅能让大人省心,独立吃饭也有助于促进宝宝双手协调、手眼协调以及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自主性和自信心。所以,爸爸妈妈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宜早不宜迟。觉得今天的文章有用,就分享到朋友圈吧;在育儿方面还有哪些问题,欢迎给我们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