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下垂和产后哺乳有关吗
乳房下垂和产后哺乳有关吗
哺乳会令乳房下垂变形?
母乳喂养不但不会影响母亲的体型,还能消耗怀孕时积累的能量,促进母亲产后身体的复原。引起乳房产生变化的,不是哺乳,而是怀孕本身。
女性孕期的激素使乳房变得比以前丰满许多,皮肤拉伸紧绷。母乳喂养新生儿,并没有改变乳房的生理组织结构,只是引起乳房的一些反射调节作用,相反,哺乳会使乳房更加丰满。
孕期和哺乳期结束后,体内激素逐渐恢复孕前水平,妈妈们乳房的变化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些人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有些比以前大,也有些比以前小。乳房下垂与否主要同怀孕次数、个人体质、年龄有关。而乳母喂养与乳房变形之间的关系微乎其微。
乳母如果选戴合适的棉质乳罩,断奶后乳房也会基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只有当哺乳停止时,不恰当的或不注意乳房护理,才有可能出现乳房下垂的现象,所以说哺乳本身并不影响乳房下垂。
因此,只要平日多注意乳房护理,就不用担心乳房会下垂或变小的问题,而且哺乳更是产后恢复身材的好方法。乳房本身没有肌肉支持,在哺乳期,需要胸罩支持,罩杯的大小要能覆盖整个乳房,不使乳房奶水过胀,及时吸空乳房,每天用手按摩乳房以增强乳房的弹性和韧性。
乳房疼痛是不是一种病?
乳房疼痛的原因以乳房生理性变化或乳房良性疾病占多数,但绝经后的妇女出现乳房疼痛应引起警惕。
因为这个年龄的妇女是不会再出现周期性的生理性乳房胀痛,且该年龄组是乳癌好发阶段,故当出现乳房明显疼痛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进行乳腺高频X线照相检查,以排除或明确乳腺癌的诊断。
专家建议说,乳房疼痛要先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一般很多女性在月经来前会出现乳房疼痛,如果没有肿块则无需担心,月经后疼痛会消失。
像乳腺增生,在月经前期或经期内乳房有一定的疼痛,若没有乳腺增生,又没有乳腺纤维瘤,也没有乳腺炎,更没有其他方面的毛病应该来说乳房是不会疼痛的。
乳房不痛也不是说没有毛病,像乳腺癌早期也不疼痛,所以女同志每年做体检时建议一定要做乳腺检查。
乳头颜色改变是怎么一回事?
乳头颜色改变是根据体内的激素和年龄的增长也会随之改变,像年轻的,未婚的,没有性生活经历的乳头正常的颜色应该是偏粉红色一点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哺乳之后,乳头的颜色会逐渐加深。
针对乳头颜色变化暗示疾病,专家从生理性和疾病性两个方面为网友作了详细介绍:
1、正常情况——生理性变化
女子妊娠后,从早孕开始,乳头、乳晕的颜色就可以加深,从淡红色逐变为深褐色,这种变化主要由于妊娠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所致,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
有的女性,在没有妊娠的情况下,乳头、乳晕的颜色也慢慢加深,从粉褐色变为深褐色,如果作乳房检查可以没有发现任何病变,但这种颜色的变化提示了该女性此时有“一过性”的体内雌激素增高。
或许过一段时间,由于自身调节,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乳头、乳晕颜色亦恢复正常,这仍属正常的生理变化。
2、异常情况——病理性变化
乳头、乳晕单纯性颜色加深,成为深褐色或黑褐色,甚至还可发现乳晕腺周围有小结节生成,形成突起,此时查乳房时并没有病变。应该想到病人是否有比较严重的肝病存在?这是因为肝病致肝功能下降,雌激素在肝内得不到正常的灭解,致使乳头、乳晕颜色加深,这同男性严重肝病者出现的“蜘蛛痣”、“朱砂掌”如出一辙。
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后,并伴有双乳头和乳晕周围奇痒,乳房体检时可发现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增生性病变或囊性增生病变。乳头、乳晕颜色加深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作为靶器官乳房发生病变,是符合发病规律的。
女性卵巢由于患某种良性肿瘤,使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增加,可以导致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同时乳晕腺周围可以出现许多小结节。
让产后乳房获得更美的办法
请不必担心,只要保养得法,乳房不会下垂,哺乳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哺乳时不要让孩子过度牵拉乳头,每次哺乳后,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按摩10分钟。
2、每日至少用温水洗浴乳房两次,这样不仅有利于乳房的清洁卫生,而且能增加悬韧带的弹性,从而防止乳房下垂。
3、乳罩选戴松紧合适,令其发挥最佳提托效果。
4、哺乳期不要过长,孩子满10个月,即应断奶。
5、坚持做俯卧撑等扩胸运动,促使胸肌肉发达有力,增强对乳房的支撑作用。
产后怎么预防乳房下垂 从怀孕时就要注意胸部保健
胸部怀孕期间,妈妈们就要开始为身材作考虑了,最好使用宽带、钢丝乳罩支撑乳房。产后的变化会更加明显一些,不过松弛的胸部通过运动、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弹性。胸部同时在妊娠和哺乳期还要避免体重增加过多,因为肥胖也可以促使乳房下垂。哺乳期的乳房呵护对防止乳房下垂特别重要。
母乳喂养期间乳房护理
1、采取正确的方式喂奶
避免宝宝过多吃一侧乳房,很多妈妈都会觉得右手抱孩子右侧乳房哺乳更顺手些,每次哺乳都先喂右侧,殊不知这样会导致右侧乳房较对侧大,哺乳结束后不但出现双乳明显不对称,还会导致频繁哺乳侧的乳房下垂更加明显。
不要听任宝宝叼着乳头牵拉玩耍,这样会使一侧乳房腺体萎缩更多或乳房悬韧带被经久牵拉后而松弛。
2、选择合适的胸罩
在妊娠和哺乳期要避免体重增加过多,因为肥胖也可以促使乳房下垂。哺乳期的乳房呵护对防止乳房下垂特别重要。由于女性在哺乳期乳腺内充满乳汁,重量明显增大,更容易加重下垂的程度。
在这一关键时期,一定要讲究佩戴乳罩,不要营养过剩,不要乳汁过多剩余,同时要注意乳房卫生,防止发生感染、挤压。停止哺乳后更要注意乳房呵护,以防乳房突然变小使下垂加重。
乳房下垂的类型
乳房下垂分度: 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2cm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4-10cm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三角巾状乳房下垂系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牛角状乳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根据乳房下垂的原因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减肥后乳房下垂:主要是减肥后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老年乳房下垂:老年人各种机能都有所衰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人乳房下垂,则是皮肤、支持组织、脂 肪和腺体都明显退化、萎缩所致,故乳房表现为空囊状下垂。哺乳后乳房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因而导致乳房下垂。根据乳房的解剖特征,乳房下垂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真性下垂假性下垂腺性下垂乳腺实质分泌异常
乳房下垂的分类与轻重分度
根据胸部下垂的原因分为以下3类:
1、减肥后胸部下垂:主要是减肥后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2、老年胸部下垂:老年人各种机能都有所减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人胸部下垂,则是皮肤、支持组织、脂肪和腺体都显退化、萎缩所致,故乳房表现为空囊状下垂。
3、哺乳后胸部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因而导致胸部下垂。
垂乳的程度分类可以根据乳房下皱襞与乳房下极的关系分为5种类型:
1、正常乳房:乳房下皱襞与乳房下极在同一平面。
2、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下皱襞1-2cm。
3、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4、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皱襞4-10cm。
5、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皱襞10cm以上。
垂乳分类还可以根据乳房体积分为4种类型:
1、正常体积的胸部下垂:容积250-350ml。
2、小胸部下垂:容积小于200ml
3、中度肥大胸部下垂:容积600-800ml
4、巨乳下垂:容积大于1500ml
导致乳房下垂3大原因
导致乳房下垂3大原因,作为女人你必须了解!每个爱美女性都希望自己的胸部是完美的,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女性魅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性感与气质。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爱美女性都有着乳房下垂问题,乳房下垂很多爱美女性都会通过手术来进行矫正。对于乳房下垂的原因,让我们看看求医网专家怎么吧。
求医网提醒大:任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找擅长的专家与正规的医院,点击【在线咨询】,我们将为您免费提供,全国知名医院和最优秀医生的信息。
导致乳房下垂3大原因
1、哺乳后乳房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因而导致乳房下垂。
2、老年乳房下垂:老年人各种机能都有所减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人乳房下垂,则是皮肤、支持组织、脂肪和腺体都明显退化、萎缩所致,故乳房表现为空囊状下垂。
3、减肥后乳房下垂:主要是减肥后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经过上面的介绍,对于“导致乳房下垂3大原因”这个问题就简单讲解到这了,更重要的是患者需要选择正规有保障的整形医院进行手术,这样才能降低修复手术的风险,保证此次手术的完美效果。切勿盲目整形。了解更多美容整形资讯欢迎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咨询师,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咨询师,会为你推荐合适的医院手术。
产后怎么预防乳房下垂 选择正确的喂奶姿势
胸部建议麻麻们在哺乳时采取一般常用的坐式、侧卧式、环抱式等喂奶方式,更能预防乳房下垂。哺乳时间不要多长,每次哺乳时间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乳房下垂的类型
一些女性由于受后天发育、年龄增长及生育哺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乳房下垂,轻则影响体形曲线美;重则由于乳房的下垂重力作用,出现如胸、颈、肩、背疼痛等不适感,看看下面关于乳房下垂的分类与轻重分度,看看你是不是属于“垂乳一族”呢。
根据胸部下垂的原因分为以下3类:
1、减肥后胸部下垂:主要是减肥后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2、老年胸部下垂:老年人各种机能都有所减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人胸部下垂,则是皮肤、支持组织、脂肪和腺体都显退化、萎缩所致,故乳房表现为空囊状下垂。
3、哺乳后胸部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因而导致胸部下垂。
垂乳的程度分类可以根据乳房下皱襞与乳房下极的关系分为5种类型:
1、正常乳房:乳房下皱襞与乳房下极在同一平面。
2、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下皱襞1-2cm。
3、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4、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皱襞4-10cm。
5、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皱襞10cm以上。
垂乳分类还可以根据乳房体积分为4种类型:
1、正常体积的胸部下垂:容积250-350ml。
2、小胸部下垂:容积小于200ml
3、中度肥大胸部下垂:容积600-800ml
4、巨乳下垂:容积大于1500ml
乳房下垂的类型
乳房下垂分度: 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2cm
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4-10cm
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
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三角巾状乳房下垂系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牛角状乳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根据乳房下垂的原因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减肥后乳房下垂:主要是减肥后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老年乳房下垂:老年人各种机能都有所衰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人乳房下垂,则是皮肤、支持组织、脂 肪和腺体都明显退化、萎缩所致,故乳房表现为空囊状下垂。
哺乳后乳房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因而导致乳房下垂。
根据乳房的解剖特征,乳房下垂又可分为四种类型
真性下垂
假性下垂
腺性下垂
乳腺实质分泌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