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的影像检查有哪些
肺腺癌的影像检查有哪些
一、进行性加重的中或左上腹部疼痛与闷胀,放射至腰背部。仰卧与侧卧时疼痛加重,前俯时疼痛可减轻。可有进行性梗阻性黄疸及严重消瘦等。
二、血清癌胚抗原阳性。
三、上腹深部肿块,肝脏、胆囊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1、CT检查显示胰腺癌表现。
2、X线检查:平片见有钙化且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见十二指肠圈扩大,胃幽门部或十二指肠受压、狭窄、充盈缺损或胃体后壁受压移位;横结肠、空肠受压向下移位。
3、B型超声检查有胰头或体尾部肿块的表现。
4、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显示胰管狭窄变形、阻塞、造影剂漏出管外等。
5、选择性腹腔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围绕胰腺的动静脉变形及移位。
乳腺增生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B超检查:因其便捷、经济、无创、无痛等一系列的优点成为临床医学上较为常用的检查手段,随着超声影像的发展,高频超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超声的分辨率,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尤其对乳腺增生,以及囊性、实性肿瘤的鉴别,是其他影像学难以取代的。
2、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尤其是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对X线敏感,过度暴露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一般在30岁之前至少应该行一次钼靶检查,30-40岁每2-3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1-2年检查一次。对于微钙化的检查是别的影像检查不能比拟的。
3、乳腺核磁检查:乳腺核磁检查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因其价格相对较高,检查时间长,空间相对狭小密闭,所以目前没有普及。其对于乳腺X线加超声检查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术后的复查、假体植入或注射丰胸乳腺的检查、乳头溢液、高危人群的筛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乳腺增生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1. B超检查:因其便捷、经济、无创、无痛等优点成为临床上较常用的检查手段,随着超声影像的发展,高频超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超声的分辨率,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尤其对囊性和实性肿瘤的鉴别,是其他影像学难以取代的。
2. 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尤其是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对X线敏感,过度暴露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一般在30岁之前至少应该行一次钼靶检查,30-40岁每2-3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1-2年检查一次。对于微钙化的检查是别的影像检查不能比拟的。
3. 乳腺核磁检查:乳腺核磁检查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因其价格相对较高,检查时间长,空间相对狭小密闭,所以目前没有普及。其对于乳腺X线加超声检查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术后的复查、假体植入或注射丰胸乳腺的检查、乳头溢液、乳腺增生高危人群的筛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脑干梗塞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检查
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血糖、血脂水平、肝肾功能等;心电图,胸片。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基本病情,部分检查结果还有助于病因的判断。
特殊检查
主要包括脑结构影像评估、脑血管影像评估、脑灌注及功能检查等。
(一)脑结构影像检查
1.头颅CT;2.头颅MRI。
(二)脑血管影像学
1.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2.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CTA|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三)脑灌注检查和脑功能评定
1.常用的脑灌注检查方法有多模式MRI/PWI、多模式CT/CTP、SPECT和PET等。
2.脑功能评定 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脑电图等对认知功能及情感状态等特殊脑功能的检查方法。
肺腺癌影像检查有哪些?
一、进行性加重的中或左上腹部疼痛与闷胀,放射至腰背部。仰卧与侧卧时疼痛加重,前俯时疼痛可减轻。可有进行性梗阻性黄疸及严重消瘦等。
二、血清癌胚抗原阳性。
三、上腹深部肿块,肝脏、胆囊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1、CT检查显示胰腺癌表现。
2、X线检查:平片见有钙化且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见十二指肠圈扩大,胃幽门部或十二指肠受压、狭窄、充盈缺损或胃体后壁受压移位;横结肠、空肠受压向下移位。
3、B型超声检查有胰头或体尾部肿块的表现。
4、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显示胰管狭窄变形、阻塞、造影剂漏出管外等。
5、选择性腹腔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围绕胰腺的动静脉变形及移位。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如何预防乳腺癌
1、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预防乳腺癌最有效的方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筛查有助于减少40岁至74岁女性的乳腺癌相关死亡率,尤其对于超过50岁的女性。如果你的年龄在40岁以上,从来没有做过乳房的影像检查,一定不要再拖延了,一项简单的举动背后带来的是莫大的健康效应。
2、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的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也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包括规律的体育锻炼、必要的饮食调整等全方面的管理。
3、吸烟
戒烟不仅可以降低心脏病、肺癌的发病风险,也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吸烟是明确的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4、多吃花菜、紫甘蓝等蔬菜
吃健康蔬菜可能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多摄取十字花科蔬菜,因为它们含有抗癌物质,这类蔬菜包括西兰花、花椰菜、卷心菜、紫甘蓝等。
5、多摄入膳食纤维
有研究证据表明,每天摄入30g膳食纤维的女性,相较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了32%。日常生活中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胡萝卜、燕麦、苹果、大麦、坚果、豆类等。
50岁以上男性警惕前列腺癌
早期发现的前列腺癌治愈率很高,对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早期前列腺癌发现率仅占30%到40%,这就使得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发现早期前列腺癌?首先就是“信号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体检中心专家说:“前列腺癌早期没有什么明确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排尿不畅、尿道梗阻等症状,如果癌症远处转移,则可能出现相应器官压迫症状。”
早期发现的前列腺癌治愈率很高,对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早期前列腺癌发现率仅占30%到40%,这就使得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发现早期前列腺癌?首先就是“信号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是前列腺腺体的特异性抗原,产生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可以少量分泌到血管里去。如果癌细胞破坏了微循环和一些血管系统,PSA就会大量地进入血管,当血液中的PSA大于正常的4纳克就认为有异常,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
50岁以上男性需要进行PSA检测
什么样的人要进行PSA检测?
第一、50岁以上的男性应该进行筛查;
第二、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我国前列腺癌指南及中国专家的共识建议:大于50岁的男性有尿道梗阻的男性,进行PSA和前列腺指诊检查;有家族史的建议从45岁开始定期进行检查;此外,如果直肠指诊和影像学诊断发现异常的要做PSA检查。
只有穿刺活检才能确诊前列腺癌
如果发现异常,就要做直肠超声、CT检查、核磁共振扫描,这些影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形态判断有帮助。其中核磁这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更有效。
但是只有穿刺活检才能确诊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确诊一定要通过前列腺癌的癌组织检测,常用的方法是穿刺进行病理检测,但也不能百分百确诊。一般来讲,穿刺后80%前列腺癌能得到确诊,而且必要时还要重复穿刺活检。
如何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
怎样才能及早的发现乳腺癌呢?这或许是很多女性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做好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的规范治疗是很重要的。
一、如何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
1、可触及的肿块、酒窝征、橘皮征等——常常已是浸润癌或中晚期乳癌!
自检或医生体检——远远不够!
2、影像学检查发现不可触及的病灶-——可早期发现乳腺癌
⑴乳腺钼靶、彩超、MRI有助于早期发现乳癌。
⑵在欧美国家,乳腺钼靶筛查乳癌应用多年,且应用最广泛。目前国内大中城市应用增多,效果显著!(早期发现乳癌及降低乳癌死亡率)
二、什么是BI-RADS?
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1992年由美国放射学会提出并推荐采用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至2003年不仅被应用于指导乳腺X线诊断,也被扩展应用于乳腺超声和MRI诊断。
目的是对乳腺作为一个整体器官的所有影像学正常与异常情况的诊断报告进行规范,使用统一的专业术语、标准的诊断归类及检查程序。
三、乳腺X线BI-RADS 临床指导意义大
㈠、评估是不完全的
0 级: 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前片比较。
常在普查情况下应用, 在完全的影像学检查后以及与前片比较后则很少用。推荐的其他影像检查方法包括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特殊投照体位摄影、超声等。
㈡、评估是完全的
1 级:阴性。无异常发现。
2 级:良性发现。
包括钙化的纤维腺瘤 、多发的分泌性钙化、含脂肪的病变(脂性囊肿、脂肪瘤、输乳管囊肿及混合密度的错构瘤) 、乳腺内淋巴结、血管钙化、植入体、有手术史的结构扭曲等等。
3 级: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有很高的良性可能性, 期望此病变在短期(小于1 年, 一般为6 个月) 随访中稳定或缩小来证实判断。
4 级: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
这一级包括了一大类需临床干预的病变, 此类病变无特征性的乳腺癌形态学改变, 但有恶性的可能性, 总的恶性率约为30 %。
5 级: 高度怀疑恶性, 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几乎肯定的恶性)。
这一类病变有高度的恶性可能性。检出恶性的可能性大于等于95 %。形态不规则星芒状边缘的高密度肿块 、段样和线样分布的细小线样和分支状钙化 、不规则星芒状边缘肿块伴多形性钙化均应归在这一级中。
6 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适当措施。
这一分级用在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上。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 或监测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影像改变 。
乳腺影像学检查及报告的规范、准确性相当重要。准确的报告不再是辅助检查,而是主要诊断依据,并为疾病的诊治及复查提供关键指导。
小肝癌的检查
1.甲胎蛋白(AFP)检测
AFP检测对于小肝癌检查的意义非常大,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可以定期进行AFP做筛选检查,检查的结果如果是AFP呈现阳性并且不断升高,需要警惕小肝癌存在的可能。尚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呈阴性,AFP均可不增高。因此,仅靠AFP不能诊断所有的肝癌。
2.CT扫描
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目前是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非常准确的发现小肝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小肝癌的首选方法。
3.超声检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亚临床小肝癌在超声检查中被发现,超声在普查中担任很重要的角色。超声检查无创伤,价格便宜,可反复检查,有经验的医师可检查出<1cm的小肝癌。超声影像上小肝癌多为低回声声像,彩色多普勒上多数肿瘤可测到动脉血流。
怎样检查肝癌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国内资料表明,对高危人群肝炎史5年以上,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35岁以上进行肝癌普查,其检出率是自然人群普查的34.3倍。对高危人群检测AFP结合超声显像检查每年1-2次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AFP持续低浓度增高但转氨酶正常,往往是亚临床肝癌的主要表现。
1、afp<400μg/l能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dcp、ggtⅱ、afu及 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2、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癌的死亡率特别高,一旦发生这种疾病,应当及时科学规范的检查,才能更加有效的治疗,但是有些人不了解中这种疾病的影像学检查,现在介绍文章就是,甲状腺癌的影像学检查包括下述几方面:
1.X线平片
(1)颈部正,巨大甲状腺可以显示软组织的轮廓和钙化阴影,呈斑片状,密度较均匀,而恶性肿瘤的X线平片常呈云雾状或颗粒状,边界不规则,可通过颈部正侧位片了解气管与甲状腺的关系,甲状腺良性肿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使气管移位,但一般不引起狭窄;晚期甲状腺癌浸润气管可引起气管狭窄,但移位程度比较轻微。
(2)胸部及骨骼X线片:常规胸片检查可以了解有无肺转移,骨骼摄片观察有无骨骼转移,骨骼转移以颅骨,主要是为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可侵犯邻近软组织
2.CT扫描
在CT图像上,甲状腺癌表现为甲状腺内的边界较模糊,有时可以看到钙化点,还可以观察邻近器官如气管,以及气管旁,常常突出于甲状腺区以外,密度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还可发现有转移灶,其中囊性变与坏死区可无强化,晚期癌转移至肺,颅内及骨也可显示,可对病人预后进行评价。
3.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对软组织分辨力较高,其阳性率可优于X线摄影等检查,可分辨囊实性肿物,正确率达80%~90%,甲状腺癌结节的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可呈蟹足样改变,可有砂粒样钙化,多见于乳头状癌,较少出现囊肿的图像,瘤内有动脉血流频谱,可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的纵径:横径2,血流信号分布紊乱,表现为甲状腺包膜或颈内静脉回声中断,若转移至颈内静脉内出现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点状或条状的血流信号。
4.核素检查
甲状腺有吸碘和浓集碘的功能,放射性碘进入人体后大多数分布在甲状腺内,可以显示甲状腺形态,并可测定甲状腺的吸碘率,但是,也有部分甲状腺癌的摄取131I功能很差,还应采用其他方法,SPECT)诊断甲状腺肿瘤,诊断效果有所提高。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检查之后,一旦发生重疾病,我们可以采用CT扫描,把病情的病理部位,诊断清楚,再及时手术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挽救病人生命。另外在做检查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专家建议咨询。
肺腺癌术后一般能活多久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不同于鳞状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发病者多为年龄较小的女性。发病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经X线检查才会发现此疾病。引起肺腺癌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大部分医学者认为肺腺癌与吸烟、大气污染、肺部慢性疾病、家族遗传、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有关。肺腺癌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胸口痛、咳血、痰血、胸闷等。一旦发现类似症状,患者就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指导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肺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适应症及方法是什么?肺腺癌术后一般能活多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肺腺癌外科手术治疗原则
肺腺癌外科手术应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侵及范围、病症及诊断结果,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有计划、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应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手段,以此治疗疾病,达到根治疾病或者最大程度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目前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为辅。
哪些是乳腺增生的常用检查项目
1、乳腺X线检查:这种乳腺增生的检查方法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尤其是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对X线敏感, 过度暴露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一般在30岁之前至少应该行一次钼靶检查,30-40岁每2-3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1-2年检查一次。对于微钙化的检 查是别的影像检查不能比拟的。
2、B超检查:因其便捷、经济、无创、无痛等优点成为临床上较常用的乳腺增生的检查方法,随着超声影像的发展,高频超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超声的分辨率,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尤其对囊性和实性肿瘤的鉴别,是其他影像学难以取代的。
3、乳腺核磁检查:这种乳腺增生的检查方法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因其价格相对较高,检查时间长,空间相对狭小密闭,所以目前没有普及。其对于乳腺X 线加超声检查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术后的复查、假体植入或注射丰胸乳腺的检查、乳头溢液、高危人群的筛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老年性痴呆的影像检查
脑电图检查
显示结果:可以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α波节律变慢、波幅变低,甚至在疾病严重时可以消失,一般来说,脑电图变化的程度与患者的智能损害程度之间有相关关系。
头颅CT 检查
显示结果:主要显示脑萎缩。大脑灰质普遍萎缩,表现为两大脑半球脑沟增多、加深、脑裂增宽,颞叶(主要是颞中回)萎缩,表现为颞叶脑沟增多,加深,颞中回变窄,鞍上池和环池增宽,侧脑室颞角扩大,脑白质萎缩以三脑室和侧脑室体部扩大为主要表现。
核磁共振检查
显示结果:可以清楚地分辨脑灰白质。所显示的脑萎缩或脑室扩大较CT更清晰,更敏感,且能测量整个颞叶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的体积,对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
显示结果:能显示局部脑血流灌注,进而反映脑功能变化。老年性痴呆患者颞顶叶皮层脑血流量减少,以颞顶叶后部更为显著,表现为低灌注或灌注缺损区,左右两侧血流灌注下降的程度可以相似或明显不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
显示结果:可以显示颞顶部皮质葡萄糖代谢降低,表现为低代谢区或代谢缺损区。安静时检测的代谢反映了形态损害的程度,活动状态下的代谢率反映的是大脑对功能试验的潜在能力,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代谢在活动时比安静时受累更严重。
什么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
首先,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其次是可以改善生存质量。如果一个手段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但是不能降低死亡率,这个早期发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途径有两步,一步是看看乳腺上有没有异常,再一个就是要明确这个异常是什么性质的。乳房上长肿瘤是经常的事,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目前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有几种,一是通过定期的自我检查来早期发现乳腺癌。第二是X线检查,以前叫钢板照相或者是钼靶照相。另外就是核磁共振的检查。评价这些方法能不能作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手段,关键的指标是能不能降低死亡率。
我们看到欧洲和美国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都下降了,死亡率下降和早期发现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看看早期发现的情况,资料显示,在早期发现的乳腺癌中,一公分以下的肿瘤占到1/3,两公分以下的占到70%多,所以,只有早到这种程度才有可能降低死亡率。
但是一公分以下的乳腺癌基本上是不能摸到的,所以定期的乳房自检,最新的研究结果是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的。2005年美国一些相关的癌症早期发现指南,已经不再推荐将乳腺的定期自我检查作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手段,但做乳房的定期自我检查也没人反对,同时强调要重视定期的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方面,现在常用的钼靶照相,其实就是对比密度,肿瘤的密度高,乳腺的密度低,白色区域就是乳腺的肿块和一些钙化,接下来就是要弄清楚这个异常是不是对你的健康有威胁,是不是需要人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