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玄参的食用方法

玄参的食用方法

玄参是清热凉血药的一种,也是滋阴降火的常用药。有些年纪大的人容易眼睛干涩、干咳舌燥,而喉部并没有出现红肿痛的发炎现象,这并不是感冒,中医称这种症状为“阴虚”,此时可以适当服用玄参、玉竹、麦冬等养阴的药材来改善体质。

也可以用玄参泡茶饮,比如用玄参10克、绿茶3克,加开水适量冲泡后饮用,能滋阴降火、除烦解毒,对热病烦渴、便秘、咽喉肿痛、皮肤炎症有很好的疗效。此茶既滋阴又养血,可以经常饮用。用玄参、天冬、麦冬各30克,捣成末后加蜂蜜适量炼成小药丸,含入口能够滋阴降火,对阴虚火旺导致的口舌生疮有奇效。

此外,玄参还可用来人菜,如玄参炖猪肝就有滋阴除烦、滋养肝肾的功效。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先准备玄参15~20克、猪肝300~400克、生姜3片。将玄参洗净,稍浸泡;猪肝洗净,晾干水,切薄片。与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750~1000毫升,加盖隔水炖两个半小时便可。食用时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3人用。

玄参适合人群:脾虚便溏者或脾胃有湿者禁服。

玄参食疗作用: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体润降泄。

玄参食物相克:不宜与藜芦、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同用。

中药玄参的作用

1、清热凉血 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同用,如清营汤。

2、养阴生津 本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证。

3、泻火解毒 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

4.软坚散结 本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处方如消瘰丸。

玄参有什么作用

①降压作用

流浸膏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则下降;大量则仅使血压下降。水浸剂、乙醇水浸液及煎剂,对麻醉犬、猫、兔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健康犬及"肾型高血比"犬,口服煎剂2克/公斤,每日二次,均表现降压作用,对后者的效力较前者更显着,减少剂量时,作用出现刚延缓。在蟾蜍心脏灌流时,流浸膏小量可呈现强心作用,剂量加大则呈中毒现象,对蟾蜍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②其他作用

流浸膏对正常家兔皮下注射(5克/公斤),可使血糖略有降低。从其根中提出的p-Mcthoxycinnamic_acid对伤寒疫苗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浸剂在体外,有抗真菌作用。因含皂甙,故有显著的溶血作用,并能引起局部刺激。

此外,同属植物S.grosslwimi中所含的总黄酮甙元有降低动物血压、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利胆等作用。S.nodosa有镇静、降压、强心、扩张血管,并有某些抗惊厥的作用。

人参食用禁忌

以下症状者不宜食用人参

a.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b.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c.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d.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e.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因人参有抗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f.失眠、烦燥孱实证者不宜用,否则睡眠更差。g.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忌用人参。

注意吃人参的搭配禁忌

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含红萝卜、白萝卜和绿萝卜)和各种海味。服人参后,不可饮茶,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人参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玄参的食用方法

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故身斑如锦文,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玄参、升麻、甘草(炙)各25克。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25克,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服。 (《类证活人书》玄参升麻汤)

2、治三焦积热:玄参、黄连、大黄各50克。为末,炼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 小儿丸粟米大。 (《丹溪心法》)

3、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玄参50克,麦冬(连心)八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温病条辨》增液汤)

4、治伤寒上焦虚,毒气热壅塞,咽喉连舌肿痛:玄参、射干、黄药各50克。上药捣筛为末,每服25克,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圣惠方》玄参散)

5、治急喉痹风,不拘大人小儿:玄参、鼠粘子(半生半炒)各50克。为末,新汲水服一盏。 (《圣惠方》)

6、治瘰疬初起:元参(蒸)、牡蛎(醋煅,研)、贝母(去心,蒸)各200克。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15克,开水下,日二服。 (《医学心悟》消瘰丸)

7、解诸热,消疮毒:玄参、生地黄各50克,大黄25克(煨)。上为末,炼蜜丸,灯心、淡竹叶汤下,或入砂糖少许亦可。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8、治赤脉贯瞳:玄参为末,以米泔煮猪肝,日日蘸食之。 (《济急仙方》)

沙参食用方法

一、沙参麦冬汤

方法:北沙参、麦冬各15克,瘦肉250克切片,咳嗽者可加玉竹15克,加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煮一小时,约3人量,口感较好易于入口,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提醒:脾胃虚弱、体质较寒者,宜少服用或慎服,以免损伤脾胃。

二、无花果北沙参百合猪脚汤的做法

1、将猪蹄洗净,斩件;

2、北沙参、百合、无花果洗净,无花果切开边;

3、瓦煲内加清水,用猛火煲沸,放入材料;

4、改用中火煲2小时,加盐;

5、调味即可。功效:滋阴润燥、清音通便。

沙参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如果在饮食中适当加入,还可以起到治病的效果,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平时老百姓们在服用中药材的时候都会选择两种方式,比如药膳这个既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模式,还有中药汤剂这个方法,就是非常苦涩的,而今天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下关于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有哪些,大家来详细的了解下这个中药材玄参的好处和食用方法都是什么,相信能够让大家大开眼界,更多的了解这个中药的神奇力量,而且据了解这个玄参还有游戏诶解毒滋阴的作用哦,大家可以试试这个药材。 性味归经:味甘、苦、咸; 性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芦。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玄参的作用:

1、清热凉血 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同用,如清营汤。

2、养阴生津 本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证。

3、泻火解毒 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

4.软坚散结 本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处方如消瘰丸。

玄参用途:

1、凉血解毒:适于血热及疮毒。 a.热入营血,舌绛而干;气血两燔,热毒发斑;热陷心包,高热神昏。 b.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热毒疮疡,红肿热痛;瘰疬痰核。常配伍解毒消肿散结药。

2、滋阴降火:主治阴虚内热。 a.阴虚火旺,咽肿咯血,骨蒸劳热。 b.热病伤阴,心烦不眠,口渴舌绛。 中药名,主治:温热病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玄参怎么保存

玄参保存: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玄参、盐玄参,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盐玄参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玄参适合人群:

脾虚便溏者或脾胃有湿者禁服。

玄参食疗作用:

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体润降泄。

玄参食物相克:

不宜与藜芦、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同用。

玄参做法指导:

1.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咽。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2.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玄参的食用方法

材料: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玄参15克,甘草3克。

用法:开水泡代茶饮。

适用:睡眠不足,虚火上炎。

忌:玄参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作用,脾胃虚弱。寒湿而无火者及脾虚便泄者均忌服。

材料:玄参15克,猪肝500克,菜油,葱,生姜,酱油,白糖,黄酒,水豆粉各适量。

做法

(1)将猪肝洗净,与玄参同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

(2)将锅内加菜渍,放入葱、姜,稍炒一下,再放入猪肝片。

(3)将酱油,白糖、料酒少许,加原汤少许,收汁,勾入水豆粉

(4)将透明汤汁倒入猪肝片中,拌匀即成。

服法:佐餐食功效养肝明目。


苦玄参和中药玄参的区别

【功效区别】

苦玄参,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Lour.的干燥全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喉痹,痄腮,脘腹疼痛,痢疾,跌打损伤,疖肿,毒蛇咬伤。归肺、胃、肝经。

中药玄参,中药名。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可达1米余。支根数条,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粗可达3厘米以上。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归脾、胃、肾经。

【产地分布】

苦玄参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南部。印度至菲律宾也有。生于海拔750-1400米的疏林中及荒田中。

中药玄参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草丛中。产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四川。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等功效,但是对于中药材的使用要辩证的看待,是药三分毒,玄参也有需要注意的禁忌以及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双子叶的植物,它属于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能够凉血治疗便秘, 它的根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中药材。很多人也称它为元参或是乌参。作为能够解热凉血的中药,人们常常用它来滋阴降火。因此如果有上火的症状,可以吃一点玄参。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的禁忌最主要是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不能服用玄参。此外,《雷公炮炙论》说:使用玄参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意思就是不要让玄参与铜质铁质的器皿放在一起,否则会对眼睛不好。

玄参的禁忌还有不能与恶黄耆、干姜、大枣、山茱萸同食,也不能与黎芦同服,否则会有副作用。

《本草经疏》说,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并不宜服。

以上就是玄参的副作用以及玄参的服用禁忌。

玄参食疗方子

1.玄参粥:玄参15克,大米100克, 白糖适量。将玄参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此粥凉血滋阴,解毒软坚,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的烦热口渴,夜寐不安,神昏谵语,发斑及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等症。

2.玄参茶:玄参5克,绿茶叶2克。将玄参、茶叶同置于茶杯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不利等属虚火上炎者。

3.玄麦甘桔汤:玄参、麦冬各15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可养阴利咽,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慢性咽炎、咽喉干燥、疼痛有痰等属阴虚夹痰者。

4.玄参酒:玄参、浙贝各30克,白酒500克,泡饮,每次30毫升,每晚睡前饮服。可散结消肿,适用于瘰疬(淋巴结炎)先从颈腋诸处起者。

5.玄麦甘桔颗粒(中成药):方由玄参、麦冬、甘草、桔梗各等量组成,开水冲服,每次10克,每日3~4次。可清热滋阴,祛痰利咽,适用于虚火上炎所致口鼻干燥,咽喉肿痛等症

人参的食用方法

人参的食用方法

(1)人参食用研末吞服法

以人参片或段每日1~3克,将其烘干研成细末,用温开水送服。如果是人参粉可以装入胶囊内服用,可分每日2次吞服。研末吞服一般以山参和红参为主。此法适合办公室白领,随饮随用,非常方便。

但此法服用,需要注意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服用,因人参粉进入人体后,溶解成分子状后被人体吸收,有可能吸收不完全,建议可用煎汤的吃法,下面有具体介绍。此法是实用,方便,吸收较全面的人参食用方法。

(2)人参泡茶法

多取用人参片或人参须。每日用量为1~3克,放在瓷杯或玻璃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稍等片刻,大约10分钟后,即可食用,饮用此数不限。饮用至无味,水味淡时,人参渣可嚼食,也可丢弃。

人参泡茶的食用以生晒参和西洋参为宜,红参和野山参开水浸泡不透,而要煎服。

(3)人参食用的煎服

人参煎食做法:将人参切片,用冷水200 ~ 400毫升先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放入砂锅中,盖好,等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约1小时,煎成约100毫升,服用3/4的汤汁,留下1/4汤汁,可再加水煎煮。隔日食用可如此循环2次3次,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可适当减少,因药汁会逐渐变淡。一日当中可服用2 ~3次。最后药渣也可嚼食也可弃。

注意人参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频繁揭锅盖。

人参煎服适用于各种人参品种,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的人参成分都能溶解于水,特别是溶解于沸水中,也能溶解于高浓度的白酒中。所以人参食用时用煎服从吸收角度是最好的。常服食红参的人,可整枝放入煎煮,时间短一些,让其成分每天慢慢地逐渐溶解。

(4)人参食用熬膏法

人参熬膏法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三种:

单方人参膏:指将生晒参、红参、西洋参,以单种参、两种参或三种参同用熬制成的膏剂。

做法:煮沸后,调成小火慢慢煎熬。同时用筷子不断地搅拌,一是为了拌匀,二是为了防止粘底烧焦。

人参熬服法:每日1 ~3次,每次l ~2调羹。有餐后服用。适宜于夏季进补,小复方、大复方人参膏适宜冬令进补。

小复方人参膏:指按照上法煎汁后,另用数味中药材如:梅花鹿茸、冬虫夏草、枫斗、枸杞子等较贵重的中草药,煎汁,两种汤汁合并在一起,去渣滓,过滤,煎熬成膏剂。

大复方人参膏:多为用做治疗特定的疾病,一般是30 ~50味中草药的大复方。方中除了人参,山参、红参、生晒参、西洋参(一种或数种),还需要加入三七、党参、太子参、南北沙参、玄参、丹参等等。

(5)人参食用熬成粥

做法:取人参片3克,可选用西洋参或生晒参,冷水浸泡,红枣10枚,粳米150克,加水适量,煮沸后,再小火慢慢煮烂至熟,即可。喜欢甜食可加入适量冰糖。

人参粥可用各种类人参,在炎热的夏季不宜服用。

(6)人参食用浸酒法

人参酒做法:可用形态、质量较佳的整枝人参浸泡在40度~60度的白酒(500毫升)中。最好选用高质量白酒。浸泡一星期后即可服用。浸泡的时间越长人参酒越浓。饮完后可以再重复浸泡一次。分10 ~20次都可以。

如果您酒量大,可以另服无参的酒。

人参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在酒精中没有沸水充分。因此从进补的角度来讲,浸酒不及煎食。但人参酒的药力更强,因浸酒能借酒力,会发挥更大的药力。特别是对劳损性腰背酸痛、骨关节炎酸痛等,参酒更为有效。因此,在祛风湿、壮筋骨、补肝肾、活血脉的药酒中,常常会放入各种人参与其它药材。

人参酒的常用配伍有:鹿茸、枸杞子等,在本站中有专门关于人参酒的资料及方剂,敬请关注。

(7)人参食用做菜肴

作用和功效因人参菜肴选用的配伍不同,功效也不一样。人参菜肴是人参的常用食法之一,享受人参美味之时,又可以提高人体机能、保健美容。

元参和玄参一样吗 元参的食用方法

1. 元参是能清热凉血药材之一,同时元参也是滋阴的常用药。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容易眼睛的干涩、或者是干咳舌燥等症状,而且喉部并没有出现红肿而很痛的发炎的现象的话,这类“阴虚”现象就可以用元参解决,把元参与玉竹、麦冬等养阴的药材配在一起服用。

2.元参还可以用来泡茶喝,与泡在绿茶一起,能达到滋阴的效果。

3.元参可以与天冬、麦冬搭配食用,每种药材各30克,在碗中捣碎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做成小药丸,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功效。


人参的食用方法

(1)人参食用研末吞服法

以人参片或段每日1~3克,将其烘干研成细末,用温开水送服。如果是人参粉可以装入胶囊内服用,可分每日2次吞服。研末吞服一般以山参和红参为主。此法适合办公室白领,随饮随用,非常方便。

但此法服用,需要注意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服用,因人参粉进入人体后,溶解成分子状后被人体吸收,有可能吸收不完全,建议可用煎汤的吃法,下面有具体介绍。此法是实用,方便,吸收较全面的人参食用方法。

(2)人参泡茶法

多取用人参片或人参须。每日用量为1~3克,放在瓷杯或玻璃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稍等片刻,大约10分钟后,即可食用,饮用此数不限。饮用至无味,水味淡时,人参渣可嚼食,也可丢弃。

人参泡茶的食用以生晒参和西洋参为宜,红参和野山参开水浸泡不透,而要煎服。

(3)人参食用的煎服

人参煎食做法:将人参切片,用冷水200 ~ 400毫升先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放入砂锅中,盖好,等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约1小时,煎成约100毫升,服用3/4的汤汁,留下1/4汤汁,可再加水煎煮。隔日食用可如此循环2次3次,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可适当减少,因药汁会逐渐变淡。一日当中可服用2 ~3次。最后药渣也可嚼食也可弃。

注意人参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频繁揭锅盖。

人参煎服适用于各种人参品种,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的人参成分都能溶解于水,特别是溶解于沸水中,也能溶解于高浓度的白酒中。所以人参食用时用煎服从吸收角度是最好的。常服食红参的人,可整枝放入煎煮,时间短一些,让其成分每天慢慢地逐渐溶解。

(4)人参食用熬膏法

人参熬膏法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三种:

单方人参膏:指将生晒参、红参、西洋参,以单种参、两种参或三种参同用熬制成的膏剂。

做法:煮沸后,调成小火慢慢煎熬。同时用筷子不断地搅拌,一是为了拌匀,二是为了防止粘底烧焦。

人参熬服法:每日1 ~3次,每次l ~2调羹。有餐后服用。适宜于夏季进补,小复方、大复方人参膏适宜冬令进补。

小复方人参膏:指按照上法煎汁后,另用数味中药材如:梅花鹿茸、冬虫夏草、枫斗、枸杞子等较贵重的中草药,煎汁,两种汤汁合并在一起,去渣滓,过滤,煎熬成膏剂。

大复方人参膏:多为用做治疗特定的疾病,一般是30 ~50味中草药的大复方。方中除了人参,山参、红参、生晒参、西洋参(一种或数种),还需要加入三七、党参、太子参、南北沙参、玄参、丹参等等。

(5)人参食用熬成粥

做法:取人参片3克,可选用西洋参或生晒参,冷水浸泡,红枣10枚,粳米150克,加水适量,煮沸后,再小火慢慢煮烂至熟,即可。喜欢甜食可加入适量冰糖。

人参粥可用各种类人参,在炎热的夏季不宜服用。

(6)人参食用浸酒法

人参酒做法:可用形态、质量较佳的整枝人参浸泡在40度~60度的白酒(500毫升)中。最好选用高质量白酒。浸泡一星期后即可服用。浸泡的时间越长人参酒越浓。饮完后可以再重复浸泡一次。分10 ~20次都可以。

如果您酒量大,可以另服无参的酒。

人参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在酒精中没有沸水充分。因此从进补的角度来讲,浸酒不及煎食。但人参酒的药力更强,因浸酒能借酒力,会发挥更大的药力。特别是对劳损性腰背酸痛、骨关节炎酸痛等,参酒更为有效。因此,在祛风湿、壮筋骨、补肝肾、活血脉的药酒中,常常会放入各种人参与其它药材。

人参酒的常用配伍有:鹿茸、枸杞子等,在本站中有专门关于人参酒的资料及方剂,敬请关注。

(7)人参食用做菜肴

作用和功效因人参菜肴选用的配伍不同,功效也不一样。人参菜肴是人参的常用食法之一,享受人参美味之时,又可以提高人体机能、保健美容。

相关推荐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南杏仁又可以称为甜杏仁,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功效,黄芪是补气中药,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的功效,但是两者一起食用,所含化学物质会发生反应,引起身体不适。玄参性微寒,是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中药,中药配伍关系中有相恶之说,玄参恶黄芪,也就是说黄芪玄参一起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本草经集注》中有记载,杏仁恶黄芪、黄芪、葛根,黄芪和杏仁相恶,两者一同服用,会降低杏仁的药效。

党参热性还是凉性的 党参吃多了会胀气吗

可能会。党参作为一种中药,可以起到补脾胃虚弱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是党参食用过多的话,有可能会出现胀气的情况,因为有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有可能会引起胀气,而且党参食用过多,会导致补气过盛,而导致气滞郁结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腹胀。

玄参有何药效

玄参性味苦咸、微寒,入肺、肾经。有滋阴降火、除 烦、解毒之功效。《名医别录》中记载,玄参“久服补虚明目,强 阴益精。”对于秋季的燥邪为患,有良好的调养作用。

玄参有保健作用吗

一、苦玄参有保健作用吗玄参的功效与作用: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胭。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

中药玄参的功效与作用

玄参简介玄参其他名称:重台 鬼藏 正马 鹿肠 端 玄台 咸 逐马 馥草 黑参 野脂麻 元参。主要成分:含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为L一天门冬素等)、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微量挥发油、胡萝卜素等。初步分析根含玄参素、植物甾醇、脂肪、糖类、l-天冬酰胺、微量挥发油及1种生物碱。性状:根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竭色,有不规

天麻黄芪一起吃的好处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黄芪不宜和南杏仁一起食用,两者含有的化学物质会发生反应,容易造成身体不适。玄参恶黄芪,黄芪和玄参一起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因此不适宜一起食用。黄芪和杏仁相恶,两者同服,会降低杏仁的药效,也会影响黄芪的药效吸收。

玄参怎么吃最好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凉血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同用,如清营汤。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证。3、泻火解毒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4、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处方如消瘰丸。玄参食用方法1.玄参茶饮

生晒白参食用方法

人参的食用方法很讲究,如果食用不当,会大大降低效用,甚至引起不良反应,请各位亲注意,可以咨询中医,或者按以下方法食用:1、炖服:将人参切成2分厚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架上,蒸炖4-5个小时即可服用。2、嚼食: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干凉可口,为最简单的服用之法。3、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日吞服,用量视体质而定,一般每次服1-1.5克。4、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

玄参解毒汤的功效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组成】玄参 山栀 甘草 黄芩 桔梗 葛根 生地 荆芥各3克【用法】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灯心各20件,煎至320毫升,食后服,【功用】养阴生津,清热利咽。【主治】咽喉肿痛,已经吐下,饮食不利,及余肿不消。方剂名称玄参解毒汤方剂别名玄参解毒散药物组成玄参、生地、黄芩、山栀仁(炒)、桔梗、甘草、葛根、荆芥穗。处方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方剂主治痘疹火热,迫血妄行而鼻衄;

玄参是什么

一、玄参的介绍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 m,边缘具细锯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溪边、山坡林下及草丛中。主产浙江。根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