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老年人的几类健身方式
适宜老年人的几类健身方式
1、老人健身 —— 高抬腿。先缓缓抬起左腿与腰成直角后缓缓放下再抬右腿放下,然后双腿同时抬起,各做5次左右。
2、老人健身 —— 颤抖四肢。将四肢同时抬起,与腹部形成直角,形成四肢同时向上的姿势,而后颤抖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3、老人健身 —— 伸懒腰。两臂伸直举过头顶,两腿夹紧形成一字形。用力伸展四肢打挺,使全身关节特别是腰椎舒展开。做五六次直挺动作后,再次两臂拉开,两腿叉开使身体形成大字形,向两侧伸挺五六次。
4、老人健身 —— 仰卧起坐。这一节主要靠腹肌的抽动力来完成。如果坐不起来,可先用挥动双臂来带动上身立起坐下。做这一动作,如果腹肌力强,双手可背托脑后或平放在床上。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可做5至10次。
5、老人健身 —— 滚动腰。两腿弯曲,两手紧抱双膝,上身尽量放平,两腿先向左倾斜,使腰部在床上左右滚动。可以逐步加大倾斜度和滚动力度,做七八次。
6、老人健身 —— 缩腿缩肩。四肢紧贴床面,身体形成一字形仰卧。向上提缩左腿同时向下缩左肩,向上提缩右腿的同时向下缩右肩。提缩腿时应以缩胯带动腿动作的完成
中老年人健身舞的好处
1、减肥
许多老年人喜欢吃肉,有不喜欢运动,因此肥胖成为了他们的困扰。肥胖常常是中、老年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前奏,不仅如此肥胖可能引发的疾病有很多。因此,中、老年人对肥胖切不可掉以轻心。中老年人健身舞可以解决他们的难题,老年人跳健身舞能消耗身体过多的热量,把身体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塑造美丽的体形,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跳中老年人健身舞的人越跳越漂亮,常跳中老年人健身舞的人肯定不会胖,只要要领正确,跳中老年人健身舞还可以重新塑造老年形体,跳舞的人好打扮,在舞场上穿多漂亮化妆多艳丽都不会有人笑话,时间长了就会把这习惯带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跳中老年人健身舞的老年人都显得年轻漂亮。
2、健身
中老年人健身舞在音乐伴奏下伸臂、耸肩、摆髋、跳踢,类似西方的迪斯科。动作舒展大方,跳完一场舞一般需30~40分钟。跳舞过程中,锻炼者不停地伸臂、屈腿、摆髋、耸肩。老年人在跳中老年人健身舞的同时还让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帮助老年人活动身体各个关节,舒展全身筋骨,让老年人不再腰酸背痛。
3、预防老年人痴呆症
老年人在跳中老年人健身舞的同时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欣赏了悦耳动听的音乐,愉悦身心,可以帮助老年人有效缓解精神压力。跳舞时的音乐可以让老年人放松自己的情绪,忘掉一切烦恼,专心愉悦的享受跳中老年人健身舞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避免老年人痴呆症和抑郁症。
复合式健身对老人有哪些好处
大家都知道运动是很好的养生健体方式,合理科学的运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特别是老年人,每天进行合理的锻炼健身可以有效延缓身体衰老。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所以老年人养生健体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
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园、公路、街道作为主要健身场所,尽管多数人每周锻炼5次,半数以上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但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多选择长走、跑步或健身操。
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长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并不明显。
据介绍,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
长跑等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益处最为显著,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三类疾病正是60~69岁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
肌肉质量和数量的减少以及最大收缩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撑能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使得老年人看上去弯腰驼背,老态龙钟。
因此适当的力量练习对老年人也十分重要,但应遵循小量多次、持之以恒的原则量力而行。日常行走坐立间,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手臂对抗练习,或利用床背、椅背进行练习。
因生活角色的缘故,老年人往往自动选择一种“懒惰”的生活方式,活动量大为减少,他们的关节也逐渐变得僵硬,肌腱韧带失去弹性,动作协调和稳定性明显降低,容易跌倒摔伤。
而适度的柔软性练习可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神经,有利于关节运动幅度和软组织弹性的恢复和提升,使肢体屈伸转动灵活自如。
如果能将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等健身方式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相结合,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效果会更好。
另外,不同体型的老人运动方法不同。
老人跳健身操有什么好处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见到村里面老人们跳迪斯科的情景,也就是现在老年人跳的健身操,健身操对于老年人的好处有很多,因为在健身操的这项娱乐运动里面融入了舞蹈、音乐、体育等多种元素,当然这些元素自然也是受老年人甚至中年人喜欢的原因,其实健身操是人们养生方式的一种,因为它给老年朋友们带来了太多的欢乐与健康。
既然健身操是许多老年人十分喜爱的运动,那么我们大家买就要了解一下常常跳健身操的好处有哪些?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老年健身操又名老年健身迪斯科,是兼中外之长,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而形成的一套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老年健身方法。
老年健身操节奏感强,运动量适中,健身又陶冶情操。对身体各部位锻炼全面。即锻炼全身肌肉又活动各部关节,优美的音乐对神经系统有良好作用,活动在有氧代谢状态下进行,对内脏器官有益。还强身健体,减肥祛病。
健身祛病中老年人健身操在音乐伴奏下伸臂、耸肩、摆髋、跳踢,类似西方的迪斯科。动作舒展大方,做完一套操一般需30~40分钟。做操过程中,锻炼者不停地伸臂、屈腿、摆髋、耸肩。
怎么样运动有益老年人健康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正越来越多,但往往运动方式单一。专家提醒,老年人采取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以及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复合式健身方案,重要原因之一。进行调查表明,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园、公路、街道作为主要健身场所,尽管多数人每周锻炼5次,半数以上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但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多选择长走、跑步或健身操。
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长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并不明显。
介绍,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
长跑等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益处最为显著,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三类疾病正是60-69岁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
肌肉质量和数量的减少以及最大收缩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撑能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使得老年人看上去弯腰驼背,老态龙钟,,因此适当的力量练习对老年人也十分重要,但应遵循小量多次、持之以恒的原则量力而行。日常行走坐立间,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手臂对抗练习,或利用床背、椅背进行练习。
因生活角色的缘故,老年人往往自动选择一种“懒惰”的生活方式,活动量大为减少,他们的关节也逐渐变得僵硬,肌腱韧带失去弹性,动作协调和稳定性明显降低,容易跌倒摔伤。而适度的柔软性练习可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神经,有利于关节运动幅度和软组织弹性的恢复和提升,使肢体屈伸转动灵活自如。
如果能将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等健身方式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相结合,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效果会更好。
老人应该学会科学健身
老人健身应该科学,不科学的锻炼方式,不但达不到健身目的,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不知道该怎么练
许多老年人喜欢上某种运动以后不知道该怎么练,在认识上也存在误区。今年61岁的刘芝说:“我有肩周炎,活动起来不方便,太极推揉器据说能增强肩部的活动能力,我就坚持练,本以为能治好病,结果病越来越厉害了。”由于可供选择的健身方式相对较少,身体状况各不相同,所以经常相互模仿的老人更容易受伤。王朝老人是在模仿别人利用太空漫步机锻炼时,把膝部的旧伤练复发了。
健身场所缺乏管理
近几年来,一些省市“健身路径”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修建了许多全民建设工程。但对于庞大的健身队伍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同时缺乏管理和有效的利用。在一些地方每天早晨打羽毛球、扭秧歌、跳交谊舞的人非常多,争地方,相互干扰的情况相当普遍。由于彼此间缺少沟通,许多老人占住一种器材就练一个早上,这往往造成某些部位锻炼过度,而其他部位却得不到锻炼。
最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方式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老年人健身时要考虑的问题比年轻时要多。首先是需要规避风险,注意安全,当然还要注意是否有效。有些老年人往往会不顾天气和个人感觉而一味坚持 锻炼,中年时候的运动方式、速度和强度保持到老年,这是不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要随年龄增长,适当减量减强度。喜欢拉韧带的老人,不能只拉韧带而不练习力 量,可以在健身方式上增加腿部和上肢的肌肉训练。
喜欢球类运动的老人也要注意,有些球类运动强度过大,容易导致心脏血管中的栓子破裂或脱落,堵住大血管,造成心肌大面积坏死,心脏停跳。所以老 年人做球类运动时要调整心态,万不可求胜心切。如果在打球过程中感到心前区有短暂的刺痛、闷痛,休息后就好转,那就不能再打球了。
步行是老年人首选健身方式
步行是老年人的首选健身方式,其安全、简单、锻炼强度容易控制。平时体育活动较少的人,每天最好连续步行30分钟,或每天至少2~3次,每次快 步10~15分钟,对身心健康很有益处。脉搏最好能控制在170减年龄,或者比安静时脉搏快20~40次,即安静时心率70次/分,走步过程中达到 90~110次/分。
步行的益处有很多:
比跑步安全 跑步时脚底落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是体重的2~4倍,有可能使肌肉、韧带拉伤。而步行所产生的冲击力仅为体重的一半,能有效地缓解肌肉、关节因得不到锻炼而导致的僵硬、萎缩、疼痛等症状。
减缓老态 人到老年以后,体内新陈代谢减慢,摄入的脂肪不易被氧化利用,造成脂肪堆积、肌肉松弛、体态肥胖。如果能坚持户外昂首挺胸快步行走,就能使肩、臂、背、腹、腿、臀等各部位的肌肉群得到锻炼,以及使脊柱保持生理功能姿势,延缓老态。
增强心肺功能 户外步行是一种运动状态,能促使心脏送出更多的血液,满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因步行所消耗的氧气,锻炼心脏和肺脏功能,有助于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增加骨质密度 骨质密度高低,取决于平时摄入食物的品种和运动量大小。户外太阳下步行有助于骨质沉积,增加骨质密度。
减轻精神压力 户外步行,被称为天然镇静药,可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减慢心率、调整血压、改善睡眠大有好处。
改善思维状态 户外步行能激活脑细胞的兴奋性,加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增强记忆和思维能力。
步行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除饭后半小时以内不宜步行外,其余时间均适于步行;步行速度因人而异,以自感适宜为准;老年人宜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步行1小时,上下午可以各 一次,不宜一次过长时间;步行场所可以根据条件,最好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的地方;步行时,步履宜轻松,精神宜从容和缓,沉心静气,不思考任何问题;选 择厚2~3厘米、软底有弹性的鞋;拄杖走也是老年人很好的选择,下肢压力减小,速度加快,步伐稳健,安全感强。
老年人健身注意事项
老年人健身的时候强度不要过大,而且老年人健身要注意健身的方法,最好采用不行的方法来健身,此外老年人健身要注意健身的时间才行。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老年人健身时要考虑的问题比年轻时要多。首先是需要规避风险,注意安全,当然还要注意是否有效。有些老年人往往是不顾天气和个人感觉而一味坚持锻炼,中年时候的运动方式、速度和强度保持到老年,这是不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要随年龄的增长,适当减量减强度。喜欢拉韧带的老人,不能只拉韧带而不练习力量,可以在健身方式上增加腿部和上肢的肌肉训练。
喜欢球类运动的老人也要注意,有些球类运动强度过大,容易导致心脏血管中的栓子破裂或脱落,堵住大血管,造成心肌大面积坏死,心脏停跳。所以老年人做球类运动时要调整心态,万不可求胜心切。如果在打球过程中感到心前区有短暂的刺痛、闷痛,休息后就好转,那就不能在打球了。
步行是老年人首选健身方式
步行是老年人的首选健身方式,其安全、简单、锻炼强度容易控制。平时体育活动较少的人,每天最好连续步行30分钟,或每天至少2~3次,每次快步10~15分钟,对身心健康很有益处。脉搏最好控制在170减年龄,或者比安静时的脉搏快20~40次,即安静时心率70∕分,走步过程中达到90~110次∕分。
步行的益处有很多:比跑步安全 跑步时脚底落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是体重的2~4倍,有可能使肌肉、韧带拉伤。而步行所产生的冲击力仅为体重的一半,能有效地缓解肌肉、关节因得不到锻炼而导致的僵硬、萎缩、疼痛等症状。
世界各国的老年人都是如何健身锻炼的
巴西—柔和的健身方式
在巴西,老年人的健身方式多种多样。而现在,最受老年人喜爱的还要数“爬行”这种健身方式了。
为了能把“爬行”这项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运动推荐给更多的人,巴西老年病治疗专家不惜余力创建了“老年爬行俱乐部”。自从这个俱乐部成立以后,在巴西老年人群中就掀起了一阵“爬行热”。老年朋友们纷纷在家中卧室的地板上开始学起了爬行。
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痔疮、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的老人来说,爬行是再适合不过的运动了。由于这项运动舒缓、柔和,在爬行的过程中,就可对身体的各个系统进行调动。爬行能够预防和缓解二十余种老年病,而且由于它动作柔和,不易使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受到伤害。
英国—新潮的健身方式
慢跑是一项非常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但是,英国的老年人还要在这个“跑步”的前面加上一个定语,那就是“赤足”。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位老人赤足跑在柔软的草坪、光滑的自行车道上的情景,就不得不感叹,英国老人已将跑步这项运动发挥到了极致。因为,赤足跑步可以让脚下的穴位得到按摩,从而提高身体各项机能。所以,在英国,老年人中最新潮的健身活动首推赤足跑。
英国老人的这种健身方式也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这是因为赤足跑不但能加快常见病的康复,还可减轻抑郁、狂躁等病症。
德国—刺激的健身方式
踢火球,听起来是件很不可思议的运动,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安全问题。所谓“火球”,就是将椰子干燥后浸透煤油点火燃烧。这项运动原本仅在东南亚流行,而且,表演者也多为中学生。但近些年这项运动来到了德国,并在一些老年足球爱好者中被广泛地流传开来,这些老人们竟然也踢起火球自娱。在踢火球前,老人们会穿上为这项运动准备的特殊的防火鞋,这样就安全多了。他们觉得,踢火球不仅新鲜有趣,而且还能激发出一种顽强的精神。
马来西亚—古老的健身方式
马来西亚的老年人比较喜欢一种叫“吹竹矢”的运动。这项马来西亚最古老的运动,深受老年人喜爱。吹竹矢的器具仅有2件,其一为长约2米的空心竹筒,其二是一根又细又轻的短矢。别看道具简单,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吹矢好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只让你凭一口气就将短矢吹出百米之外,并准确击中仅纽扣大小的目标,没有平时的练习与一番气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可见,吹竹矢也是对气息调节的一种锻炼。
中老年人健身方法有哪些
人到中年,由于内分泌、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常常会形成体内脂肪过剩,尤其是胸腹部脂肪堆积,而体型肥胖者往往较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中风和胆结石症等。肥胖者各关节也容易较早地发生退行性改变,以致经常腰酸、背痛、关节酸痛等。
针对这些情况,中年人参加健身时必须做到经常性并有一定运动量。跑步是一项作用大、效果好的锻炼方法,但锻炼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循序渐进原则。打拳和做操尽管强度小,但具有调节精神和增强体质的双重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中年人要多做锻炼腰腹肌和呼吸肌的动作。此外,中年人参加健身运动应根据体质情况尽可能参加运动量比较大的爬山、游泳、打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锻炼项目,并长期坚持,才能保持强健的体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老年人健身方法
老年人由于不同个体的身体素质、衰老程度及锻炼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参加健身运动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严格掌握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运动量的确定必须做到"个体化"。
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健身后,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出汗、轻松、舒畅,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则表示运动量合适;如果运动时出现头昏、胸闷、心悸、气急,活动后不思饮食、睡眠差、易疲劳,则多为运动量过大所致。健身过程中,如何正确判断自己运动量的大小呢?比较简便、易于掌握的方法是测定脉搏。一般分为安静和运动两种测定方式:安静时,脉搏相对稳定,运动后1小时内脉搏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示运动量适当;如果脉搏快速或减慢,应怀疑运动量过大。通常,运动进行中的正常脉搏为170-年龄所得之数。例如:一位60岁老人参加健身运动,正常脉搏(即心率)不宜超过110(170-60)次/分钟,如果相去甚远应及时调整。
适合高龄老人的健身方法
老年人的健身方式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例如健康状况、性别、年龄等等。由于我国老龄阶段的划分是把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高龄老人健身运动的方法中龄老人和低龄老人也可参照,这要因人而异。
中高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参加健身运动必须谨慎从事。高龄老人由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故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否则容易造成骨关节、肌肉的损伤。高龄老人运动之后,身体恢复过程慢,如果一次练习过于劳累,身体得不到恢复,反而会使身体机能下降。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参加健身运动时,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切不可勉强,应待恢复后再练。此外,高龄老人健身运动最好要有医疗监督,健身运动前后检查身体,记录运动前、中、后的心率和血压,有条件时做心电图,根据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必要时要更改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