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魂门穴针刺操作手法
魂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魂门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由双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7胸椎,再向下循摸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呕吐,泄泻。
魂门的位置及作用 魂门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平肝俞,按压有酸胀感。
石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石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石,即岩石,有坚实之意;门,门户也。石门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2寸处。
漏谷的位置图和作用 漏谷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三阴交上3寸,胫骨内侧缘。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健脾理气,渗湿利尿。
主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食物不化,下肢麻痹。
魂门的准确位置图 魂门配伍应用疗法
配中读,阳陵泉,舒肝利胆,清热除湿,主治胸胁胀痛。
配肝俞,支沟,可疏肝理气,宽胸止痛,治疗胸胁胀痛。
配期门,日月,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胆囊炎,胁肋痛。
配阳陵泉,悬钟,肾俞,太冲,可滋阴养筋,缓急止痛,治疗肩部筋急痛。
魂门的位置及作用 魂门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健脾。
主治病证:
1.肝气不舒,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呕吐,泄泻,黄疸诸病症。
2.筋脉失养之肩背筋急疼痛诸症。
3.饮食不下,消化不良,肠鸣,癔病,肝胆疾病。
大迎的位置图片 大迎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闭口鼓气,下颌角下前方下方沟形凹陷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5分钟。
功能:疏风清热,调和经脉。
主治:口眼歪斜,颊肿,牙关紧闭,牙痛。
魂门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简易取穴:取侧卧位,先在背部找到第7颈椎,再向下数9个突起脊椎骨,为第9胸椎,在其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即是魂门穴。
鱼腰的准确位置图 鱼腰针刺操作手法
取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中间,下对瞳孔处,可横刺,沿皮向两旁刺入,透攒竹或丝竹空穴,深0.5-1寸(治眶上神经痛),针的深面为额骨眉弓和其骨外膜,局部有胀感,扩散至眼球时,眼球有发胀感。禁灸。
怎么找天溪准确位置 天溪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进针方向:从腹侧向背侧刺向胸部与胸壁成90°。
进针深度:针0.4-0.6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针刺点附近有酸胀感。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止咳消肿。主治咳嗽,气逆,胸中满痛,乳痈,乳少,心悸,气短。
步廊的准确位置 步廊痛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进针深度:针0.2-0.4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止咳平喘,补肾纳气。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腹结的位置图片 腹结穴针刺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操作方法:仰卧位,脐中下1.3寸,旁开4寸处取穴。
功能:健脾温中,宣通降逆。
主治:绕脐痛,泄泻,疝气,腹胀,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咳嗽诸症。配天枢,脾俞治疗腹胀;配天枢,大横,肓俞治疗绕脐痛。
魂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魂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7,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肩胛背神经,肩胛背动,静脉,第7,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