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岁有蛀牙怎么回事
宝宝2岁有蛀牙怎么回事
幼儿蛀牙一般是由口腔不卫生引起的。究其原因,无非是食物残渣留在口中,与细菌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层薄膜粘附在口腔里,形成菌斑,经过长时间的停留,会对牙齿产生脱钙作用,慢慢导致龋齿。
龋齿会破坏牙齿的正常结构,龋洞会使孩子在吃东西时容易出现疼痛和塞牙,影响咀嚼,一些孩子因此不敢咬食某些食物或咀嚼大块食物,从而影响营养吸收甚至体格发育;也有的孩子为了避免患侧牙齿的不适,常用健侧牙齿咀嚼食物,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的颌骨和咀嚼肌不对称发育,甚至造成脸部左右不对称。
龋齿没有及早治疗,龋洞会越来越深,最终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发,导致恒牙发育缺陷和萌发异常,最终造成错位畸形。乳牙残缺不全,上下牙床咬合时闭合不紧,会使孩子发音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发一些必须合紧上下牙床才能发的音如“zi”、“ci”、“si”等时,会因漏风使发音不清楚。严重的龋齿会使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甚至影响心脏、肾脏等全身器官。
0~6岁宝宝牙齿发育周期
一个人一生会有几颗牙:
在宝宝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乳牙了。乳牙的生长顺序是由前向后,规律是每隔4个月长出4个牙,陆续长出门牙、犬齿及大臼齿共20颗。
2岁左右全部长齐。
到6岁的时候,乳牙才会逐渐脱落,同时将要伴随宝宝一生的恒齿就开始生长。
通常小朋友在13到14岁期间,会长出共28只恒齿:包括门牙、犬齿、小臼齿及大臼齿。
而智齿则大约在17到25岁的时候长出来。再以后,就没有新的牙长出来了。
有些药物伤害牙:
很多药物会对孕期当中宝宝的口腔和牙齿发育有害。比如利眠宁、安定、苯妥英钠、强的松、可的松都有可能引起唇裂或腭裂;四环素类药物除抑制妈妈肚子里的宝宝生长发育外,还可影响牙釉质矿化,日后就是再补充钙,也不可能恢复正常,不仅使牙齿变得不坚固,而且还会终生变成灰黄色,不只不健康,而且不美观,一生也对宝宝的心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蛀牙会传染:
不要以为蛀牙是小事,妈妈患蛀牙,宝宝也就会很轻易患上蛀牙。由于,蛀牙是细菌感染,妈咪给宝宝喂饭、喂水的时候,都有多多的机会感染他们。所以一定要尽对避免口对口喂食。
含糖的食品损坏牙齿:这个道理想来是不用唠叨了吧。
母乳是婴儿的最好食品:尽管母乳也是甜的,但乳牙长时间浸泡在母乳里却不会被蛀坏。母乳还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母乳中还含有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钙质,这也是吃母乳的宝宝为什么不会过早烂牙的原因。
乳牙萌发:
乳牙萌发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宝宝在长牙前,因局部牙龈充血,会微肿或发红。当牙齿接近萌出,压迫牙床的神经感受器官,又会引起牙龈发痒,颜色变白。这时婴儿喜欢咬奶头或吮手指头以缓解牙床的不适应感。但这可不是好习惯,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宝宝含着奶瓶入睡当心长蛀牙
很多家长都以为小宝宝不需要担心牙齿健康,实际上有些十几个月的宝宝也会出现蛀牙,这和宝宝的饮食结构,睡前喝牛奶或者含着奶瓶入睡等有关系。牙医指出,宝宝也需要注意口腔卫生,1岁之后就可以开始用牙刷、牙线护理牙齿了。
十几个月的宝宝为何也会有蛀牙?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还在吃奶的宝宝其实也需要做口腔护理,他们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只吃奶不会出现牙齿健康问题。
实际上,医生就发现十几个月大的宝宝也会出现蛀牙,尤其是喜欢含着奶瓶入睡,或者睡前喝牛奶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蛀牙。这种蛀牙被称为奶瓶性蛀牙,奶粉喂养不当,用奶瓶喝含糖的饮料都可导致奶瓶性蛀牙的发生。
医生建议家长,每次给孩子喂奶后,应刷牙,清洁口腔后再入睡。控制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不要让孩子养成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宝宝1周岁之后考虑戒掉奶瓶,改用水杯喝奶。
宝宝1岁就可以开始用牙刷了
喂奶后刷牙,清洁口腔?那么小的孩子也需要刷牙吗?医生指出,很多家长觉得没必要给小宝宝刷牙,其实宝宝1岁之后,就可以开始用牙刷、牙线护理牙齿了。
无论你是使用电动牙刷还是普通牙刷,都应保证每天2次,每次刷2分钟,最关键的是,要将所有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红白交界处清洁到位,才能达到效果。等孩子长到三四岁,父母可以教孩子自己刷牙,宝宝每次刷牙后,爸爸妈妈要再检查一遍。
宝宝两岁有蛀牙该怎么办
很多宝宝喜欢晚上喝奶睡觉,奶粉偏甜,利于细菌滋生。二是吃饭的速度太慢,一顿饭吃下来要一两个小时,有的孩子喜欢嘴巴里含着食物,这样食物残渣过多留在乳牙内,易发酵产酸,侵蚀牙齿而产生龋齿,导致细菌滋生。三是大量摄入糖分,喜食碳酸饮料。第一、二个原因可以通过刷牙来保护牙齿,而碳酸饮料则需要少食甚至谨慎食用。
孩子的乳牙有了龋洞应积极到医院治疗,而且越早越好。龋洞浅而小时,补一次即可。否则龋洞会由小变大,由浅变深。继而侵犯牙神经,疼痛难忍。此外,未治疗的龋齿可继续发展,甚至合并局部感染,引发面部肿胀、发烧、淋巴结肿大等,产生不良后果。有时孩子龋病严重,如只剩下牙根,还反复红肿发炎,这样只能把坏牙拔掉。如果不及时补牙,会造成嚼食困难、自发性疼痛、牙齿急性炎症,还会影响之后的恒牙生长等。家长要注意,定期检查孩子的牙齿,发现牙齿变黑或有小孔洞就要看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建议家长在孩子平时一定要注意他的口腔卫生,吃完饭之后要及时的漱口,每天早晚要刷牙,尤其是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吃东西,也不要吃太甜了,否则很容易嘴里会长蛀牙,因为这里面会残留很多的牙菌,有蛀牙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婴幼儿的牙齿要怎么护理
概 述牙齿是陪伴我们一生的好朋友,乳齿的健康与恒齿的成长有密切的关系,故从幼儿0岁开始便要养成清洁口腔的习惯,一方面可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另一方面让他们较易学习及适应刷牙。
步骤/方法:1众所周知,保持口腔清洁可减低蛀牙的风险,可是,一项调查显示,666名1至3岁幼儿中,有近8%出现蛀牙。幼儿专家建议,由宝宝一出世,爸妈就要开始为宝宝清洁口腔。
2大部分幼儿蛀牙与吃奶习惯不正确有关。不少爸妈都会让宝宝在睡前以奶瓶喝奶,或在夜半中多吃一餐奶,吃奶後又没有清洁口腔,奶汁遗留在宝宝口腔中。尤其宝宝是进食配方奶,由于奶粉中含有高糖分,糖分和细菌会产生酸素,加上睡觉时口水分泌较少,减弱了中和酸素的能力。酸素会侵害牙齿的珐琅质,牙齿便会慢慢龋坏。幼儿专家建议,0至2岁的幼儿,爸妈每晚喂他们吃最後一餐奶后,便要替他们清洁口腔;而2岁或以后的孩子,则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3乳齿太早脱落恒齿不整齐。有爸妈或会认为,幼儿的乳齿反正会脱落,即使因蛀牙而脱落也不要紧,将来待恒齿长出後才好好护理也行。幼儿专家表示,这想法绝对不正确,如果乳齿太早脱落,没有为将来长出的恒齿“预留位置”,恒齿可能就会长得不够整齐美观。
注意事项:若乳齿蛀坏情况十分严重,蔓延至牙脚的话,亦有可能影响到下面的恒齿生长。
乳牙的保健方法
1、及早改用杯子喝奶:
幼儿对牙刷比较会抗拒,妈咪可以用纱布沾一点含氟漱口水沾湿即可帮宝宝清洁、擦拭乳牙,或使用指套(市面上有贩卖,上面呈颗粒状)进行清洁,一岁以后,大约15个月开始,可使用儿童牙刷帮宝宝刷牙。此外,最慢一岁以后就应该让宝宝改用杯子喝奶,建议使用训练杯帮助戒除奶瓶,并先从睡前那一次开始使用;同时避免含着奶瓶边喝边睡,而每次喝奶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2、使用沟隙封填剂,减少蛀牙机会:
有些牙齿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沟隙尤其是咬合面,家长很难用牙刷清洁,所以蛀牙很容易从这些缝隙开始,建议可请儿童牙科专科医生使用沟隙封填剂(一种透明或有色树脂),把沟隙填平,以利于清洁,减少蛀牙的机会。
3、即便喝母奶,清洁步骤仍不能少:
喝母乳和喝配方奶的宝宝,在乳牙的护理上都是一样的,如果无法避免边睡边喝奶,喝母乳的宝宝一样很容易蛀牙,父母绝对不能疏忽。此外,在长第一颗乳牙时带给牙医生检查,可在刚开始发生蛀牙时及时发现,并给予洁牙、涂氟,做好补救措施,同时提醒父母要注意的事项。
有些父母轻忽戒除奶瓶及奶嘴的重要性,孩子已经一、两岁还在使用奶瓶奶嘴,也因此造成嘴巴翘、牙齿咬合受影响,甚至嘴巴闭不起来等问题,宝宝能尽早看牙医,就能经由医生检查,阻止问题的发生。
我国并未像欧美国家实施饮水加氟,因此牙齿珐琅质会比较弱,加上宝宝除了喝奶之外,还会摄取糖果、饼干等糖类食物,所以牙齿对细菌的防御力较差,清洁上更显得重要。
宝宝长大后牙齿长得美不美、健不健康,都与幼儿时期乳牙的保健息息相关,因此,父母要特别谨慎,好好维护宝宝的牙齿,喝奶和吃完东西要立即清洁牙齿、避免过度依赖奶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零食摄取、定期检查及涂氟,才能为宝宝的牙齿健康打好根基。
宝宝从什么时候开始刷牙
乳齿跟恒齿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小朋友因蛀牙引致乳齿太早脱落,这样没有为将来长出的恒齿预留生长空间,恒齿有机会长得不整齐,再者,若果乳齿蛀坏曼延至牙脚,也有机会影响恒齿生长。故此,想小朋友有副健康「靓牙」,家长应该从婴儿0岁开始,培养宝宝清洁口腔的习惯,做好牙齿护理。当宝宝长出乳齿时便需要刷牙。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半岁开始出牙。之前,婴儿0至6个月大期间,家长清洁双手后,可以用纱布、棉花或手巾包着手指,沾些饮用水为宝宝抹牙肉。这样,可以让宝宝习惯刷牙的感觉,日后不太抗拒。
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的一口好牙
在牙科医生看来,认真刷牙才是正经事。宝宝1岁之后,就要开始用牙刷、牙线护理牙齿了。
无论是“划圈法”还是传统的巴式刷牙法,无论电动牙刷还是普通牙刷,每天2次,每次高效刷牙2分钟,最关键的是,将所有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红白交界处清洁到位,都能达到效果。
在我们国家,习惯用牙线的人还不多。建议父母们在每餐后给宝宝使用牙线棒,比牙线操作更简单一些。要把牙线想象成一块布,使用时包覆着牙齿慢慢下降,而不是直上直下,这样才能清洁到位。
等孩子长到三四岁,父母可以教孩子自己刷牙,当然爸妈也不能偷懒,宝宝每次刷牙后要再检查一遍。
很多小孩子,蛀牙一塌糊涂了父母才带来看,真是很痛心。千万不要小看蛀牙,其实,蛀牙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对他们的自信心、人际交往等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