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癌的形成原因

乳腺癌的形成原因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如下:

1.家族史和遗传因素: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出一般人群2-3倍。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患有乳腺癌,其本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3个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其危险度高至近4倍。

2.初潮年龄及绝经年龄: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相对危险度为2.2:1。绝经晚,行经期超过36年,乳腺癌危险性增高,绝经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者,乳腺癌危险性增高1倍。

3.首次生育年龄及哺乳:初产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初产年龄晚于35岁女性的一半。哺乳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每哺乳1年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4.婚姻:未婚者比结婚者乳腺癌危险性增加1倍。30岁以上未婚或晚婚妇女,或婚后未生育的妇女,危险性增加。

5.外源性雌激素: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患乳腺癌的风险上升15%-25%。激素替代治疗与患乳腺癌危险增高有关,能提高侵袭性乳腺癌26%的危险。

6.电离辐射:接受射线治疗的病人;胸部受到多次放射线照射,又如日本广岛地区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于日本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当年原子弹爆炸引起的放射性污染有关。又如胸部疾病长期反复地接受X 线检查,乳腺癌发病率亦增加。

7.乳腺良性疾病:患有纤维囊性疾病和纤维腺瘤者乳腺癌的危险度增高2-3倍。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中度普通型增生,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比非增生性病变高出1.5-2倍。非典型导管增生和非典型小叶增生,这类病变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提高3.5-6倍。

8.饮酒: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中低程度的乙醇摄入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即使每天饮用5-10g的乙醇,其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5%;每增加10g乙醇摄入量,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0%。

9.体重和运动:体重增加和超重是普遍公认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运动可能减少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生育过的年青女性。

10.对侧乳腺癌:曾有一侧乳腺癌病史者,其对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亦增高。

11.其他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因素包括流产、吸烟、不良职业环境和化学暴露。乳腺癌在全球分布的巨大差异强烈提示膳食营养因素可能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大豆摄入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低脂饮食可能通过激素途径影响乳腺癌危险度。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可能与乳腺癌危险度降低有关。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高脂低纤粪便对肠壁慢性刺激

大肠癌形成原因多是由于遗传与高脂低纤的饮食习惯。高脂低纤饮食除造成体内代谢时可能产生致癌物外,更造成粪便在大肠内移动缓慢,加长粪便与大肠接触时间,对肠壁长期慢性刺激,导致息肉产生,甚至转变成大肠癌。


导致乳癌的原因是什么

1、年龄、性别和婚育史:年龄的增长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不同乳腺癌的发生率不同,Jemal等在2008年的癌症统计中报告12.28% 的乳腺癌患病是由于年龄大造成的,而绝经前妇女的发病率仅为4%。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00倍,临床上月经初潮早于12岁,停经迟于55岁者的发病率较高;第一胎足月生产年龄迟于35岁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产在20岁以前者;未婚未育者的发病率高于已婚、已育者。

2、激素:雌激素是重要的致肿瘤激素,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它可以影响细胞生长和增殖。女性健康组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发病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后雌激素治疗应用的显著减少。一个最常见的乳腺癌病因学因素是外源性激素的暴露,包括口服避孕药(Ocs;尤其是在绝经前的病例中)和激素替代治疗(HRT;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中)。

3、遗传因素: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每年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1.4% ~4% ,最典型的为BRCA1和BRCA2的突变。携带有突变的BRCA1和BRCA2妇女终生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分别为36% ~87% 和45% 一84%。

4、肥胖与饮食:有研究认为高脂饮食和肥胖,酒精的摄入,和先前的辐射等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许多与肥胖、饮食和酒精摄人相关的数据是有争议的,提示仅有弱的或中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不像年龄和激素暴露那样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乳腺炎形成原因

1、女人每天都是需要佩戴胸罩的,选择合适的内衣也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美化胸型,而且还可以预防乳腺炎,如果佩戴的内衣不合身,长期挤压胸部,那么影响乳房的新陈代谢和淋巴回流,导致乳腺小叶增生。

2、压力大会是很多人喘不过气来,造成心情不好,女人现在的压力也不比男人小,尤其是女人情绪的波动,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紊乱,造成雌激素偏高,黄体酮不足,引起乳房结构的紊乱,而致乳腺炎。

3、女人因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实这也是因为女人的压力为什么会这么大了,而且工作中经常的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上班族是乳腺小叶增生的高发病人群。

4、一些丰胸女性产后曾多次用力推拿乳房帮助乳汁畅通流出,诱发非炎性反应,而产后乳汁大量分泌并淤积在乳腺管内,细菌大量繁殖,这样很容易并发乳腺炎,危害女性健康。

5、因为怀孕6周时,胚胎绒毛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刺激乳腺炎,若多次做人流,增生的乳腺组织不易萎缩,更难恢复原状而形成乳腺炎。

6、正常情况下,在每一个月经周期里,进入青春期的女性的乳房腺泡、腺管和纤维组织,都要经历增生和复原的组织改变过程。由于这种改变,月经之前可能会出现一侧或两侧乳房或轻或重的胀痛,易引起乳腺小叶增生。

芦笋真的能治疗乳腺癌么

芦笋在欧洲被称为“蔬菜之王”,它味香酥脆,清爽可口,是西餐中常用的蔬菜,芦笋的营养价值很高,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外,还有很多的氨基酸成分,芦笋中的组织蛋白天门冬酰胺等成分能够促使细胞正常生长,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芦笋性微温,味苦干,具有消瘿结热气,利小便,润肺、镇咳、祛痰杀虫的功效。

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乳腺癌形成的原因,再结合芦笋的中医药理就可以明白它是否可以治疗乳腺癌。从中医角度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情志内伤导致的,七情内伤,导致气血紊乱,气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气虚则血虚,“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这样血液流速减慢,形成郁结的现象,反而阻碍了气的流通,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导致经络堵塞,结滞乳中。而芦笋有消瘿的作用,就是说芦笋可以解除因郁怒忧思过度导致的气郁痰凝血瘀的症状,这样就可以破除情志的导致的气滞血瘀现象。

导致乳腺癌的因素还有风寒湿邪,饮食积滞、气郁痰浊,积久化火,成毒生淤,而芦笋可以消除痰浊,清除内热。肺在生理上主要是肃降和宣发,有通调水道的作用,如果肺的功能失调了,就会产生水液气化,炼液为痰,而芦笋正好有润肺消痰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治疗乳腺癌的。

喝豆浆竟能预防乳腺癌

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运动、下半身肥胖的人,常听信许多网络谣言,一下吃减肥药瘦身,一下喝豆浆减肥。

喝豆浆竟能预防乳腺癌?小心过量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豆浆减肥法”恐导致乳腺癌,因此减肥的女性朋友们都不敢再喝豆浆,甚至彻底与豆类食物断绝关系。这种说法到底正不正确?下面一起来了解。

豆浆可预防乳腺癌形成

豆浆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也在食物中的分布广泛,不同分子的类型有4种:如扁豆和谷物中的木酚素类、黄豆芽中的香豆素类、大豆中的异黄酮类、花生中的真菌雌激素类。

一提到雌激素,许多人就有所顾虑,认为过量的雌激素会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而事实上,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加州大学教授研究文献中提到,豆浆对人体是有帮助的,餐前喝无糖豆浆还可帮助减肥、强身健体、防止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豆浆是植物性雌性荷尔蒙,可预防乳腺癌形成。

痛风患者、肠胃不好者少喝豆浆

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有利于身体吸收,所以日常应该多喝豆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豆浆,痛风患者、婴儿以及肠胃不好的患者等等,最好还是少碰豆浆。另外,糖尿病病友适合摄取无糖豆浆。

乳腺癌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诱因一:激素水平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女性患上了乳癌,从研究统计角度讲,乳癌的发病年龄的确变得年轻了,这主要是因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被引入国内,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紧张的心理压力,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都导致年轻女性乳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诱因二:精神压力过大

乳癌发病比较重要的相关因素是精神压力。现代人面临很多的竞争,失去了以前那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如人们常常加班到深夜,咖啡、香烟及很多基因改造的食物相伴左右。这是乳腺癌的发病诱因之一。

诱因三:丰胸产品含过量激素

丰胸产品如果含有不健康的或者过量的激素,对乳房肯定是不利的。

诱因四:晚婚晚育少哺乳

流行病学的统计,对于女性来说,晚婚、晚育、少哺乳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能不能成为乳癌一个真正的高危的发病因素,现在还不能非常肯定。这并不是提倡女性早婚、早育,而是说女性应该顺其自然,到符合计划生育的年龄的时候,自然生育。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就该好好呵护着自身的乳房,时刻关注着乳房健康,避免乳腺癌疾病的入侵。此外,女性朋友千万不可自行胡乱吃一些含激素类的保健品,要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态度来抵抗疾病的侵袭。

诱因五:年龄

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乳癌是什么引起的

(1)遗传因素: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dash;增生mdash;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太胖影响乳腺癌治疗

过高的雌激素分泌水平是乳腺癌形成的重要因素。目前治疗乳腺癌多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抗雌激素药物。奥地利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乳腺癌患者的体重状况可以预示这种激素疗法的效果,肥胖者一般疗效欠佳。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日前发表研究公报称,他们对68名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有28名患者属于肥胖。研究人员发现,治疗初期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分泌水平都有显著下降,但到3个月后,肥胖者的雌激素分泌水平已高于不肥胖者,这说明激素疗法对肥胖者的效果要小于不肥胖者。

这一成果已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上。研究人员还认为,脂肪可以促进雌激素产生,所以肥胖与乳腺癌的高发病率有密切联系。

小肝癌形成原因

一、HBV感染:HBV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缩写。医学范畴的研究表明,HBV与小肝癌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人群HBV感染率与小肝癌[1]地理分布一致。全球范围内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肝癌多发的地区,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这些地区正好也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数据表明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普遍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小肝癌发病率也随之下降。所以说小肝癌的形成因素是病毒性肝炎。

二、黄曲霉毒素:进食黄曲霉毒素,也会引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因谷类和豆类食物在炎热环境下霉变而产生,人通过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黄曲霉毒素污染谷物喂养的动物制品而摄人该毒素。黄曲霉毒素致小肝癌机制可能与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等有关。所以说黄曲霉毒素是小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水污黎:饮水污染一直是小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发现饮水污染与小肝癌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饮用宅沟水、塘水者其小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饮用深井水者小肝癌死亡率最低。水中的致癌物质,目前尚未完全弄清。饮水中的有机致癌物有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

四、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现代人的生活中,由于繁重的工作,上班一族和年轻的人们经常会熬夜,这就导致肝脏正常代谢的紊乱。夜晚10-11点是肝脏进行代谢的主要时间。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的紊乱,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工作,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小肝癌的形成原因。

除了以上介绍的小肝癌的形成原因,还有不规则的饮食和工作时间,这也都是小肝癌的形成因素。人们忙碌于应酬,忙碌于工作学习,可是却忽视了长期的熬夜生活和忙碌的工作,让人们的身体越来越糟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小肝癌的形成因素。

肝癌的病因病理虽然尚未完全澄清,但是,中医认为肝癌是由七情、劳倦内伤,外感六淫疫疠,饮食不洁或失调,脏腑虚损、气血不和,导致气滞血瘀、痰气凝聚日久而形成的。也就是说肝癌的形成因素与体内正气不足和外来的邪气滞留有关。

相关推荐

形成乳腺增生的几种原因

1.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2.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3.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

乳腺癌的病理病因

乳腺癌现今越发常见,成为困扰很多女性的疾病之一。探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并且诊断,治疗该病,也可以提醒患者日常生活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

乳腺癌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致癌因素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

前列腺癌是怎样形成

前列腺癌的形成让患者的健康饱受考验,一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因为对疾病常识的不了解,加上一时的慌乱容易病急乱投医,这不但不会给疾病的正确治疗带来好的效果,反而会耽误疾病诊疗的时机,让前列腺癌形成有机可乘。前列腺癌形成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二

乳腺纤维瘤形成原因分析

纤维瘤也是有很多发病原因的,但是不同的纤维瘤的发病原因也是会有不同的发病症状的,所以对于癫痫的治疗也是需要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进行治疗的,治疗纤维瘤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那么,乳腺纤维瘤形成原因有哪些?下面就是纤维瘤治疗方面的专家详细的介绍。乳腺纤维瘤是怎么形成的?乳腺纤维瘤可能出现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但由于18-25岁女性的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也处于高峰,因此以这个年龄段最为常见。掌握了乳腺纤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

形成原因

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即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血脂是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摄入的血脂成分。具体来说,内源性血脂是指通过人体自身分泌、合成的一类血清脂类物质。内源性血脂先经过肝脏、脂肪细胞,并与细胞结合后释放到血液中,便可成为供给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相对于内源性血脂而言,来自外界、不能由人体直接合成的血脂称为外源性血脂,这类血脂大多

肾癌形成原因

1、吸烟大量的资料显示吸烟是导致肾癌的主要原因。吸烟者发生肾癌的相对危险极高且吸烟30 年以上、吸无过滤嘴香烟的人患肾癌的危险性正逐年上升。2、肥胖和高血压高体重指数和高血压是引起男性肾癌的原因中比较显着的两个因素。3、职业有报道显示金属铺的工人、报业印刷工人、焦炭工人、干洗业和石油化工产品工作者肾癌发病和死亡危险性增加。职业病是引起肾癌的原因中较常见的。4、放射这是在引起肾癌的病因中值得商酌的一

盘点乳腺癌真凶

那么引起乳腺癌的真凶是哪些?病因学调查研究表明乳腺癌与年龄、遗传因素、月经婚育史、膳食结构、过度诊断、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1、年龄、性别和婚育史:年龄的增长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不同乳腺癌的发生率不同,Jemal等在2008年的癌症统计中报告12.28%的乳腺癌患病是由于年龄大造成的,而绝经前妇女的发病率仅为4%。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00倍,临床上月经初潮早于12岁,停经迟于5

食道癌形成原因

食管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针对食管癌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下因素可能和食管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1、环境因素。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以及周围环境中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的缺乏,都可能影响食管癌的发病。2、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导致食管粘膜的慢性损伤,在长期慢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