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早期诊断肝癌

如何早期诊断肝癌

(1)超声显像:以其显示实质软组织脏器病变的灵敏度高和对人体组织影响小两大特点以及费用低廉而广泛用于临床,随小肝癌逐渐增大超声显像显示内部回声由低回声向高回声,混合回声变化。直径<2cm的肿瘤常见低回声结节型,2~3cm者显示低回声与周围回声频率相同:3~5cm者多为周围低回声;而5cm 以上者多为高回声或混合回声,(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各种影像检查中CT最能反映肝脏病理形态表现,如病灶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及有无病灶内出血坏死等。从病灶边缘情况可了解其浸润性,从门脉血管的癌栓和受侵犯情况可了解其侵犯性,CT被认为是补充超声显像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3)磁共振成像(MRI):肝癌时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半数以上病例T1加权图肿瘤表现为较周围肝组织低信号强度或等信号强度,而在T2加权图上均显示高信号强度.原发性肝癌MRI 的特性表现:①肿瘤的脂肪变性,T1弛豫时间短,T1加权图产生中等或高信号强度,T1加权图示不均匀的高俏号强度,病灶边缘不清楚,而肝癌伴纤维化者T1弛豫时间长则产生低信号强度;②肿瘤包膜存在,T1加权图表现为肿瘤周围呈低信号强度环,飞加权图显示包膜不满意;③肿瘤侵犯血管,MRI优点是不用注射造影剂即可显示肝门静脉肝静脉分支、血管的受压推移,癌栓时T1加权图为中等信号强度,T1加权图呈高信号强度;④子结节在T2 加权图为较正常肝实质高的信号强度。(4)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虽不如非损伤性方法如超声、CT、MRl已能发现很多小肝癌。但血管造影在肝癌的诊断中仍占一定地位,对于2cm以下的小肝癌造影术往往能更精确迅速地作出诊断。目前国内外仍沿用Sedinger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法行肝血管造影,以扭曲型导管超选择成功率最高。为诊断肝癌、了解肝动脉走向和解剖关系,导管插入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即可达到目的,如疑血管变异可加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如目的在于栓塞治疗,导管应尽可能深入超选择达接近肿瘤的供血动脉,减少对非肿瘤区血供影响。

肝癌的症状

肝癌这一人神共愤的疾病,每年都野蛮、残忍和肆无忌惮地吞噬超过几十万人的生命,极度的心理恐慌、高昂的治疗肝癌的医疗费用和巨大的身心痛苦,都让肝癌患者及其家人不堪重负!

肝癌的症状在早期很不明显,甚至患病后较长时间毫无不知感觉。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逐步产生一些以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到晚期限则会有黄疸、腹水、呕血、昏迷等表现。

肝癌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肿,但此时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处转移。

我国通用的胆癌临床分期标准是:早期,指没有肝癌的症状和体征(如摸到肿块等)的病人。因为没有任何表现,所以又称为“亚临床期”。晚期,是指有黄疸、腹水或肝外转移的病例。介于早期与晚期之间的则称为中期。简单地说,早期肝癌没症状,有症状的已经不是早期肝癌。

肝癌早期没有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虽然在病情发展后能产生症状,但常见的症状是肝痛、食欲下降等,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类等类似。何况肝癌症又大多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所以很难依靠这些症状来诊断肝癌。即使摸到肿块或有黄疸、腹水,有时也难以与结肠癌、胰腺癌区别开来。所以诊断肝癌必须借助于各种特殊检查。

肝癌是肝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肝癌对人体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然而早期肝癌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症状,长期以往便导致肝癌发展为晚期,造成严重后果。部分患者甚至睡得好吃得香,毫无感觉,直到体检时才发现肝癌晚期!可见,肝癌的早期预防不可忽视!

其实,包括肝癌在内的很多肿瘤早期症状都很模糊,甚至没有症状,往往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此时难以采取根治性治疗。专家提醒市民:肝癌尤为青睐“自家人”。如果血亲患病,最好自己也提高警惕,定期进行排查。有乙肝病史、肝癌家族史、喝酒、日常生活中爱吃腌制食品者,都是肝癌易感人群,此类人群最好能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

铁蛋白的存在方式

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在哺乳类动物的肝和脾中含量最多。其外径约12~14nm,空囊腔径长约6nm,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可结合4500个铁原子。分子量约为450kd。结合铁的铁蛋白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的铁成正比。(这是对的)

近几年来发现肝癌还含有一种酸性的异铁蛋白,称为癌胚异铁蛋白,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恶化和再发者升高,持续增高则予后不良,故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

肝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说到肝癌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一种“绝症”吧!其实不然,肝癌治疗的关键就是前期的早期治疗,但肝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都耽误其治疗,所以肝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可见。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是必要的,那么,肝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肝癌早期没有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虽然在病情发展后能产生症状,但常见的症状是肝痛、食欲下降等,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类等类似。肝区疼痛 、肝肿大、消化道症状、消瘦乏力、不规则发热、其他表现何况肝癌症又大多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所以很难依靠这些症状来诊断肝癌。即使摸到肿块或有黄疸、腹水,有时也难以与结肠癌、胰腺癌区别开来。所以诊断肝癌必须借助于各检查。

肝癌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此时病人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期。肝癌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肝癌的早期症状也是肝癌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的,如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到晚期还会有黄疸、腹水、呕血、昏迷等表现。随着肿瘤的生长,肝癌病人的上腹部可摸到巨大的肿,这时多数已到中晚期,甚至可能已向其他器官组织等处转移。

肝癌患者要提前及早的检查,治疗,治愈的机会不是没有的。但如果肝病到了晚期,则治疗难度将会越来越难,因此,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为什么肝癌多晚期发现

1、起病隐匿:肝癌早期基本无自觉症状,常规物理查体亦无阳性发现,此时如非病人定期做有关的影像学等检查,则无法发现、诊断肝癌。

2、肝癌早期症状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这些症状常常不引起患者注意,即使引起注意,由于这些症状多无特异性,大多不考虑肝癌的可能。肝癌早期症状常轻微、多样但无特异性。如上腹胀痛、发热、乏力、腹泻、食欲不振等,少数病人则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如肺及胸摸转移表现咳嗽、咯血、胸痛、侵犯胰腺出现腰背疼。

3、患者的健康意识不强:如果能够定期体检,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了。但是事实上能定期体检的人不多。所以肝癌高发区的人群,自然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如35岁以上有慢性肝炎、肝硬变等慢性肝病患者,应增加保健、查体意识。

4、医疗方面的原因:一些较偏远地区,医疗条件较差,诊断手段落后也是不能及时诊断的原因之一。由于肝癌表现的多样化,有学者按临床表现将其分为普通、硬化、潜伏、高热、转移、肝炎、急腹症、淤胆及其他等九种类型,足见其临床表现的复杂及缺乏特异性,因此医师要有足够的警惕亦,以免误诊。

5、被背景疾病所掩盖:某些病人的畏惧癌症的心理状态,则更加容易延误诊断。肝癌病人常伴有肝炎及肝硬化,因此病人的一些临床表现如黄疸、腹水、乏力、腹痛等常被认为是既往疾病的表现。

如何诊断肝癌

从20世纪60年代采用AFP检测和80年代B超、CT、MR及肝血管造影等新的影像诊断技术问世以来,肝癌的诊断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我国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已达90%以上,可以发现很多无临床症状的小肝癌。

但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症状又多样化,AFP虽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特异性,但在临床上尚有20%~30%的肝癌患者AFP为阴性,因此,在肝癌的诊断过程中必须根据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各项检验数据以及某些特殊检查结果(如影像学检查)加以认真地分析,从而作出正确诊断。

目前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普查所检出的病例由于多属早期,癌体积较小,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较小,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变患者亦较易耐受。早期肝癌常有较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发生的机会少,因此,普查发现的病例手术切除的机会明显增多。由于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增多,从总体上使肝癌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

普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重大意义。肝癌普查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病人手术切除的机会,对改善肝癌的预后很重要。

如何避免患上肝癌

一、肝癌的预防工作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上阻断肝癌的发生。

肝癌的病因主要是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和饮用水的污染,因此防肝炎、防霉和改良饮用水是防治肝癌的关键,具体而言,在新生儿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杜绝肝炎的发生; 搞好粮食的收藏,不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饮用深井水或自来水。在我国的肝癌高发区如启东,通过上述的措施,已经观察到了肝癌发病率的下降。

二级预防是指在肝癌的早期阶段诊断肝癌。

目前的诊断条件能够在肝癌的早期阶段诊断肝癌,但问题是肝癌的早期无症状和体征,待出现症状往往已处于晚期,因此,应该在加强防癌的意识,对患肝癌的高危险的人,应定期检查。早期肝癌经过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0%左右,有些肝癌病人经过手术治 疗已经存活30年以上,不少病人还能结婚、生育和正常工作。因此早期诊断也是肝癌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级预防是已经诊断的肝癌病人,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等,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提高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另外,预防肝癌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有乙肝、丙肝等肝病病史的患者应该定期复查血AFP水平和肝脏B超,对肝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对于肝炎基础上发展而来肝癌患者,应注重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尽早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控制肝癌的进展。

3.一旦确诊肝癌,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肝内外转移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肝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癌治疗的最有效手段。多模式的综合治疗和多学科团队联合诊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4.肝移植是一种有效根治肝癌的手段,尤其适用于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但对于晚期肝癌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5.肝癌手术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动态检测AFP变化。

乙肝患者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乙肝病毒可以使肝脏反复发生炎症和再生,从而容易诱发癌变。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形成发展到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两年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少数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乏力等。

乙肝患者怎样才能在早期发现肝癌?

1、超声检查是诊断肝癌的手段,超声的特点是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费用也比较低,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

2、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

3、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当甲胎蛋白升高时应引起重视,但临床中并不是所有肝癌患者甲胎蛋白都升高,所以甲胎蛋白升高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此项检查只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推荐阅读:甲胎蛋白如何诊断肝癌

4、早期肝癌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乏力、容易疲劳、腹泻等类似常见肝病的症状,当肝癌病灶比较靠近肝包膜时,肝癌的早期症状也可与肝区疼痛的表现。当患有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肝硬化等疾病多年的病人,一向病情稳定而突然再次出现肝病症状或原有症状突然加重时应该引起警惕。

老年人肝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与引起肝脾肿大的疾病及腹水的疾病相鉴别。

1.肝脾肿大的疾病

(1)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常为移行的过程,无明显界限,故可在同一病人并存。若血清中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明显升高,超声波检查有门脉高压,直肠门静脉核素闪烁显像测定心/肝显像比值及肝活组织检查发现假小叶,有助于诊断肝硬化。

(2)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常可并发肝癌,某些肝细胞再生结节在影像学上不易与肝癌鉴别,若AFP定量>200µg/L持续8 周,>500µg/L持续4周以上;B超或CT或MRI发现有占位性病变,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作病理学检查等皆有助于诊断肝癌。

2.与引起腹水疾病的鉴别诊断 肝硬化为漏出性腹水,但可并发感染(自发性腹膜炎或结核性腹膜炎),此时腹水有漏出性及渗出性两种成分,不同病人或不同病期两者比例不尽相同,若漏出成分明显多于渗出成分,则腹水检查偏于漏出性改变,因此使诊断发生困难。表1列出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点。肝硬化亦可并发癌性腹膜炎,其鉴别要点见表2。表中数值可因不同检测方法而不同,故仅为参考值。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一、早期诊断

就早期诊断而言,对于患者的肝病背景应予充分重视。我国95%的PLC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还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加以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类人群在35~40岁后,每6个月应定期进行筛查(包括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当出现AFP升高或肝区“占位性病变”时,应立即进入诊断流程,严密观察,力争早期作出诊断。

二、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目前,在我国肝癌的定性诊断仍以检测血清AFP为主,应高度重视:

1、在我国,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μg/L;

2、目前还没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可与AFP相媲美;

3、AFP检测较少依赖影像学设备和新技术。

三、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明显,为临床上PLC的"四定"(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实时超声造影对于直径<3cm的肝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用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用于肝癌与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较有参考价值,而术中超声直接在开腹后的肝脏表面探查,避免了超声衰减和腹壁、肋骨的干扰,可发现术前CT、超声检查皆未发现的肝内病灶。但是,超声检查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手法和细致程度的限制。

2、多层螺旋CT:CT的分辩率远远高于超声,图像清晰而稳定,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肝癌的特性,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CT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通过显示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以及有无腹水来判断肝硬化的轻重,因此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重要的常规手段。特别是薄层、增强扫描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肝癌的部位、范围、有无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显着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肝动脉碘油造影3~4周后进行CT扫描也能有效发现小肝癌病灶。

如何预防肝癌 二级预防不可少

肝癌的一级预防是重要的,在降低肝癌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肿瘤学上被称为“二级预防”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当前是具有实际效果的。故对高危人群实施肝癌普查或筛检,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预防肝癌方面,“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肝癌早期的诊断及预防

如果临床发现患者甲胎蛋白升高,需要立即鉴别的是慢性肝病活动和肝癌。前者往往有谷丙转氨酶的升高,但后者有时也会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如何区分?

这就要依靠甲胎蛋白和谷丙转氨酶的动态变化。一般谷丙转氨酶升高后2-4周,开始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在谷丙转氨酶开始下降后2-4周,甲胎蛋白也开始下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慢性肝病活动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谷丙转氨酶降低或正常,甲胎蛋白不断升高,就要高度怀疑肝癌。

b超也是肝癌诊断的有效方法。有经验的b超医师可以发现小到1厘米的肝癌。将甲胎蛋白和b超结果综合分析,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同时b超显示肝脏肿块,诊断肝癌的准确性高到90%以上。

总之,要做好肝癌的早期发现,首先是患者应该提高医疗保健的意识,重视自己的病史,并主动到医院进行重点体检。

现在由于血清afp、实时超声显像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plc的早期诊断。由于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随之提高,预后亦获得明显改善;故plc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是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关键。

在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大夫还应该关注患者的病史等情况,不能只看眼前。我国95%的plc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还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加以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类人群在35~40岁后,每6个月应定期进行筛查(包括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当出现afp升高或肝区“占位性病变”时,应立即进入诊断流程,严密观察,力争早期作出诊断。

相关推荐

源发肝癌综合症在诊断治疗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一、把“像肝癌”当成肝癌治诊断肝癌应该有金标准,要有100%的把握才行,通常我们把病理诊断看成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当 然,并非只有有了病理诊断这个金标准,才能够诊断和治疗。实事上,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对肝癌的诊断率都较高,如超声、CT和核磁共振对3厘米以上的肝癌 的诊断正确率都在90%左右,如果把这些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加上有关的临床资料,对3厘米以上的肝癌的诊断正确率要达到95%以上,甚至更高。所

肝癌的常见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手段,过去来说核磁共振没有CT检查那么理想,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技术不断发展,扫描时间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了,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现在核磁共振对于肝癌早期的检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甲胎蛋白检查看有没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肝癌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我们临床上也发现一部分肝癌早期病人的甲胎蛋白不一定高,肝癌早期病人的甲胎蛋白

肝癌的诊断方法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肝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引起大家对于肝癌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关心的就是肝癌的认断方法,因为了解了如何诊断肝癌可以更早的确诊病情,以做到及早的治疗,那么肝癌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详细介绍。一、肝癌早期诊断1、如果以前曾经出现过肝上的疾病的患者,在多年以后出现全身关节酸痛,尤以腰背部为最明显,伴有厌食,烦躁,肝区不适,以抗风湿治疗,效果不佳者。2、能够作为

怎样明确诊断肝癌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凡怀疑者,严禁行肝穿刺作诊断,因穿刺极易造成破裂和囊液外溢,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下列检查可明确诊断:1. 包虫囊液皮内试验(Casoni试验):阳性率可达90%~93%。2. 补体结合试验常为阳性。切除囊肿2~6个月后,此试验转为阴性。3. 间接血凝法试验:特异性较高。摘除包囊一年以上,常转为阴性,可借此确定手术效果及有无复发。4.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囊肿破裂尤其破入腹腔者

如何诊断肝硬疾病

我国肝硬化的人群大部分分布在45岁到65岁的人之间,因为肝硬化的死亡率高,如何才能够诊断肝硬化呢?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肝硬化诊断方法一:肝脏弹性或者肝脏硬度检测顾名思义,肝脏硬度检测就是直接的测量肝脏的健康状况,这是近几年来开始重视的一种没有创伤的肝硬化诊断的办法,专业的术语叫做诊断肝纤维化。这个检查方法是日本的一个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十几年过去了,终于实现了这个功能。通过机器看到软组织在振动

怎样诊断肝癌

肝癌是目前对于我们生命健康危害比较大的肿瘤科疾病。由于现在很多人对于肿瘤知识的缺乏,以致于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了解肿瘤的一些知识非常重要。对于肝癌来说,我们除了了解此病的症状之外,还有很多知识也需要我们了解。其中肝癌的诊断方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肝癌的诊断方式有:X线检查:腹部透视或平片可见肝脏阴影扩大。肝右叶的癌肿常可见右侧膈肌升高,活动受限或呈局限性隆起,位于肝左叶或巨大的肝癌

继发性肝癌症狀都有什么

(1)肝功能检查肝癌的症状:肝功异常表明肝癌已属晚期或合并严重肝硬化,这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及了解预后。(2)酶学检查:早期肝癌阳性率甚低,因此只能作为诊断肝癌的症状的一种辅助方法。(3)免疫学检查肝癌的症状:甲种胎儿蛋白检查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4)肝癌的症状检查项目还有肝肿大:肝脏进行性肿大或上腹扪及肿块,质地坚硬或有结节感,局部压痛。(5)腹壁静脉曲张:当肝癌合并肝硬化

中医诊断肝癌

中医如何诊断肝癌呢?现在人们越来越信赖用中医治疗和诊断肝癌,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找出肝癌的病因,还能制定出最合适患者的治疗方案。那么,中医事实如何诊断肝癌的呢?下面由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望诊为中医诊断肝癌主要方法,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观察病人形五、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三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

肝癌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

肝癌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即乙型或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在伴有肝癌高危因素的前提下,对于肝内直径≤2cm结节,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CT、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动态增强MRI四项检查如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显示肝癌典型特征,即可做出肝癌的临床诊断 ;对于发现肝内直径>2cm的结节,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中只要有一项有典型的肝癌特征,即可临床诊断为肝癌。"

乙肝患者需留意甲胎蛋白升高

乙肝等慢性肝病患者是肝癌的好发人群,应定期检查AFP、超声甚至增强CT,以期在肝癌发生发展的早期明确诊断。在肝癌发生发展的初期,因癌灶较小、位置隐匿等原因,常规的超声和ct检查不一定能够发现,如果发现AFP升高,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应进一步进行血管造影和碘油染色试验等。专家表示,由于小肝癌不易被发现,如果能在较早期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就能提早进行治疗。上述案例中的唐女士比较幸运,发现AFP升高后穷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