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蚬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蚬子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2、壮阳壮腰:促进性功能、生精助育。强精益气,提高精液质量,增强精子活力。适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适用于男子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

3、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

4、补肾虚:症状为“寒”,腰酸、四肢发冷、畏寒,水肿的肾阳虚。

5、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介绍了黄蚬子的营养有哪些,相信大家都对这些有所了解了吧,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可以补气养身,对于一些男性有很大的作用哦,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黄蚬子,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哦,希望大家有健康的身体。

黄蚬子怎么煮

在煮黄蚬子之前,有一个 很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先洗净黄蚬子。首先买黄蚬子时向老板要一点海盐,溶于清水中,营造海水的味儿,然后用筷子将黄蚬子与盆底隔开,也是不让小筐沉底,因为黄蚬子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吐出来的沙子,直接沉底了,悬在中间的黄蚬子再吸进来的水又是干净的。也可以在水里滴几滴麻油,2-3小时后就会看到盆底的脏东西会有很多。接下来就介绍一下黄蚬子是怎么煮的吧。

黄蚬子汤

1. 将蚬子放入盐水中,吐沙后用清水洗净备用

2. 葱切段、 姜切片备用

3. 准备半锅水,冷水放入葱段、姜片、蚬子

4. 大火开煮,有个别开口的就捞出来,直至所有的都捞出来。这样不会煮老,肉质嫩。

5. 继续加热原汤,滚开一会儿,然后关火沉淀原汤

6. 煮蚬子的原汤沉淀好后,缓缓倒出清汤部分,晾凉

7. 取适量清汤,放适量盐,尝一下,咸度大约是平常炒菜多一倍。

8. 放入蚬子,上面撒细碎葱花即完成

凉拌蚬子

做法:

1.将黄蚬子放入盐水中,吐沙后用清水洗净。

2.大蒜、 姜洗净切末;香葱洗净切碎;红辣椒洗净,去蒂、切丁。

3.往锅里加半锅水,入蚬子,小火煮至蚬口微张即可用筷子夹出。

4.加入米酒、白糖、酱油、蒜末、香葱和红辣椒搅拌均匀即可。

5、放进冰箱冷藏后再吃,口味更佳;用水煮蚬子时,先开口的要先夹出,以免时间长了肉质变硬。

茼蒿炒什么好 茼蒿炒黄蚬

材料:茼蒿200克,黄蚬子500克,青椒丝,红椒丝,干椒丝少许。

调料:蒜末10克,葱末5克,精盐,花椒油各1小匙,味精,胡椒粉各少许,植物油1大匙。

做法:

1.黄蚬子刷洗干净,放入清水锅中煮至蚬壳微开,捞入盆中,原汤留用。

2.茼蒿择洗干净,切成小段。

3.锅中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先下入青椒丝,红椒丝,干椒丝,葱末和蒜末炒香。

4.再放入茼蒿段炒至断生,添入煮蚬子的原汤,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烧沸。

5.然后放入蚬子炒匀,淋上热花椒油,出锅装盘即成。


大黄蚬子煮多长时间 怎么煮黄蚬子不会老

在锅底放生姜片和香葱,然后黄蚬子直接下锅,不用加水,盖上锅盖,煮5分钟,黄蚬子全部开口了就可以吃了,这样煮出来的黄蚬子真的是原汁原味,鲜嫩可口。


大黄蚬子煮多长时间 大黄蚬子怎么吃

材料:菠菜,黄蚬子,芝麻酱,陈醋,盐,香油。

1、菠菜洗净,黄蚬子洗净备用。

2、在锅中放入适量水烧开,把菠菜焯熟,捞出沥干水分。

3、把黄蚬子如入锅煮熟,取出黄蚬子肉。

4、菠菜切段,和黄蚬子一起放入碗中。

5、把芝麻酱、香油、盐、陈醋搅拌均匀,制成酱汁。

6、把酱汁淋在碗中,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黄蚬子几月份最肥

每年的清明后到六月这一段时间,是黄蚬子最肥的时节,因为这个时候是黄蚬子的繁殖期,黄蚬子还没有产卵,生育前的黄蚬子是最肥的了。

而黄蚬子主产于黄海,每年的6月到9月,是黄海海鱼的休渔期,因此想要吃肥美的黄蚬子,一定要趁6月之前吃。


黄蚬子的营养价值 预防心血管疾病

黄蚬子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这种成分可以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维护骨骼生长和肌肉的兴奋性,由于如果身体缺乏镁元素,很可能导致血清钙下降,影响血管功能的健康状况,因此平常适量食用黄蚬子可以有效的保护心血管,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黄蚬子的食用禁忌

黄蚬子的食用禁忌

1、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

黄蚬子本性寒凉,最好在食用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这样的冰镇饮品,还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2、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食用黄蚬子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尿酸过多,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从而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3、皮肤病患者禁食

皮肤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黄蚬子是因为黄蚬子中所含的蛋白质在进入人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原,对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如发痒起块等,或使原来的皮肤病复发、加重。所以皮肤科医生视海鲜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吃黄蚬子后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多属于I型变态反应,可引起平滑肌痉挛,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水肿,以及嗜酸性细胞增多等。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全身症状;或使婴儿湿疹、慢性湿疹等复发或加剧。

4、食用黄蚬子需要煮熟

黄蚬子煮不熟含有细菌,黄蚬子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黄蚬子的食用处理方法

家中食用黄蚬子的时候,最好提前一天将其泡在清水之中,可借助黄蚬子的自洁而吐出体内的泥沙等,避免食用时“牙碜”。

清洗黄蚬子最重要的步骤是泡洗它内部的沙子。大家可以先用少许的盐加入水中浸泡黄蚬子,盐水的比例约是1:6,泡水后30-40分钟后观察一下,看看它的贝壳盖是否有微微张开,通常新鲜的黄蚬子泡水2个小时就会吐沙干净了。

最有效的方法是把黄蚬子放在清水中,同时放一把菜刀、铁勺等铁制的东西,2-3小时后黄蚬子就会主动把泥沙吐出来,因为黄蚬子等贝类有闻到铁味便吐泥沙的习性。大家也可以将黄蚬子放在铁锅中放置一两个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洗净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黄蚬的吃法(做法)大全

1、原汁黄蚬子

1.1、蚬子一定要选活的,这样好去沙,而且汤更鲜美!

1.2、如果蚬子中有死的,就一定要手动去沙,不然会影响一锅汤的。

1.3、煮蚬子时间不能太久,开口就好了。

1.4、最后倒汤时,最好沉淀一会再倒,而且防止汤底有沙,最后剩一些就不要了。

1.5、黄蚬子在烹饪中适宜于炝拌,白煮,清炒等多种方法。最好的吃法还是炭火烧烤为妙。将加工好的无沙黄蚬放于炭火之上。

2、辣炒蚬子

2.1、刚买回来的蚬子用水泡两个小时,然后将蚬子去泥沙,清洗干净,装入碗中待用。

2.2、将干红辣椒切成小段,葱和姜切成丝备用。

2.3、热锅放油烧热,放入干红辣椒段爆炒。

2.4、再放入葱姜丝,煸炒出香味来。

2.5、倒入清洗干净的蚬子。可以加一些的水。

2.6、将蚬子快速翻炒均匀,加入料酒,盐,白糖。

2.7、快速翻炒均匀,入味。最后加入味精调味。

2.8、翻炒均匀,出锅,这道美味的辣炒蚬子就可以了。

黄蚬子开口了还能吃吗 黄蚬子怎么蒸

材料:黄蚬子、蒜、红辣椒、食用油、蚝油、海鲜酱油、麻油。

1、黄蚬子放入淡盐水中,吐沙,清洗干净,黄蚬子抠开装盘备用。

2、红辣椒、蒜洗净,切碎备用

3、锅中放食用油,加蒜蓉和辣椒,少许蚝油、海鲜酱油、麻油翻炒,备用。

4、把炒好的蒜蓉和辣放在黄蚬子上。

5、然后上锅蒸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黄蚬子的营养价值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营养价值颇高。由于丹东东港附近的海域养分充足,因此这里盛产的黄蚬子比其它地方的个头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

黄蚬子在烹饪中适宜于炝拌,白煮,清炒等多种方法。

最好的吃法还是炭火烧烤为妙。将加工好的无沙黄蚬放于炭火之上。红彤彤的炭火,黄灿灿的蚬壳,热腾腾的水汽,让人垂涎欲滴,片刻,当黄蚬子被烤张了壳就要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筷子搛起热乎乎的蚬肉往嘴里一放,饱满的肉汁鲜得过瘾,比吃了燕窝鱼翅还满足。黄蚬子最鲜美的并非是肉,而是体内的汁水,古人认为这才是食之精液。令人回味无穷,真是人间的美食。尤其是好友聚会,三五知己,品尝美酒,谈天说地,不能少得的世间美食。丹东东港一些人甚至干脆将活生生的黄蚬子掰开,将肥厚的肉身不由分说地放进嘴里。

清代郭麟曾在《桂枝香·黄蚬》中以“俊味江乡堪数”来称道它的美味。东港人对黄蚬子的喜爱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蚬子怎样做好吃

食材明细

黄蚬子500g

葱花适量

盐适量

1. 将黄蚬子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放一点盐,放入一把菜刀或其它铁制品,我放了一把勺子,泡了半天后洗净。

2. 吐好沙的蚬子,放中锅中,加入清水没过蚬子面,加适量盐。

3. 煮到蚬子开口,即可关火,这时汤已经变成奶白色。

4. 剥去蚬子外壳。(如果担心还有沙,可在原汤中再手动涮一下。)

5. 取无沙的蚬子放入碗中,这时原汤要静止沉淀一下。

6. 将沉淀好的原汤,慢慢倒入碗中,汤底不要,以免有沙倒入。最撒上一些葱花即可。

原汁黄蚬子做法小贴士

1.蚬子一定要选活的,这样好去沙,而且汤更鲜美!

2.如果蚬子中有死的,就一定要手动去沙,不然会影响一锅汤的。

3.煮蚬子时间不能太久,开口就好了。

4.最后倒汤时,最好沉淀一会再倒,而且防止汤底有沙,最后剩一些就不要了。

黄蚬子在烹饪中适宜于炝拌,白煮,清炒等多种方法.最好的吃法还是炭火烧烤为妙。将加工好的无沙黄蚬放于炭火之上。红彤彤的炭火,黄灿灿的蚬壳,热腾腾的水汽,让人垂涎欲滴,片刻,当黄蚬子被烤张了壳就要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筷子搛起热乎乎的蚬肉往嘴里一放,饱满的肉汁鲜得过瘾,比吃了燕窝鱼翅还满足。黄蚬子最鲜美的并非是肉,而是体内的汁水,古人认为这才是食之精液。令人回味无穷,真是人间的美食。

家中食用黄蚬子的时候,最好提前一天将其泡在清水之中,可借助黄蚬子的自洁而吐出体内的泥沙等,避免食用时"牙碜"。

黄蚬子在买回来后,放入清水中吐沙,多换几遍水,吐尽泥沙后放入开水中加几片葱姜,煮制开口马上捞出,否则肉质变老,泡在原汤中,放点盐,或者蘸佐料吃,别具一番风味。蚬子的出肉率较少,一般在30%左右。

黄蚬子有干制品,主要是蚬子干,有两种,一种是去了内脏的,一种是没有去掉内脏的,去内脏的比较干净的,价格贵一些。

以上内容就是对黄蚬子的做法,怎样做比较好吃的一些介绍。还有就是黄蚬子怎样处理比较得当。许多人喜欢吃黄蚬子但是有的人说这道菜只有在饭店做的好吃,今天介绍的方法可以使大部分人尝试在家里做这道菜,所以我们学会这道菜以后可以做给家里喜欢吃的人吃,这样是很卫生很方便的。

黄蚬的营养价值

黄蚬的营养价值

1、提高免疫力

黄蚬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蛋白质含量高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分,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

2、降脂降胆固醇

黄蚬的脂肪含量低且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3、护肤

黄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不仅能抑制皮肤衰老、防止色素沉着,还能驱除因皮肤过敏或是感染而引起的皮肤干燥和瘙痒等皮肤损害。

4、抗衰来

黄蚬的硒元素含量相当高。硒是抗氧化剂,可防止因氧化而引起的衰老、组织硬化,并且还具有活化免疫系统、中和某些致癌物或预防某些癌症的功能,是人体必要的微量矿物质,尤其有助于治疗女性更年期的潮热、烦躁。

5、补肾壮阳

长期食用黄蚬子可以提高精液质量、增强精子活力,适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和男子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等病症。

6、利尿消肿

不仅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还能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从而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可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腰酸、四肢发冷、畏寒、水肿的肾阳虚等症。

黄蚬的选购方法

一看,先看蚬子的外壳,壳面是否有光泽,如果色泽正,有光泽,说明新鲜,如果颜色偏暗就不要购买了;

二碰,轻轻触碰张口的蚬子,如果能迅速闭口,说明蚬子新鲜,如果蚬子“感应”较慢,也说明不太新鲜。另外,蚬子通常大都是闭口的,如果在蚬子摊位前看大量蚬子都是张着口的,也可能说明不太新鲜;

三掂,捞几个蚬子掂一掂,如果拿在手里有重量,说明蚬子肉质肥厚,如果掂起来轻飘飘的,就说明蚬肉偏瘦,吃起来口感不好,就不要买了;

四闻,闻一闻蚬子的鲜味是否自然,如果有腥臭味,即使很淡也说明蚬子不是太新鲜,起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不新鲜,这样的一定不要购买。

吃黄蚬的最佳时间

一般是在5月份到10月份之间享用黄蚬子最佳,因为当季,所以享用到绝佳美味,而且价格也相对比较低,而在其他时间,黄蚬子的产量较少,价格高昂,而且黄蚬子的肉质也没有很饱满。

黄蚬的副作用

1、黄蚬子煮不熟含有细菌,黄蚬子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2、贝壳类食的蛋白与人体蛋白质在结构上差异较大,有些人进食后,会发生哮喘、荨麻疹等过敏现象。因此,曾经有过敏史的人不宜多吃。

黄蚬的食用处理方法

1、黄蚬子买了后,在盆中加入清水和一点海盐中,营造海水的味。然后放两只筷子,最后将装满黄蚬子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放入筷子的目的是不让小筐沉底,同时将赤贝与盆底隔开,因为黄蚬子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再滴几滴麻油,2-3小时后就会看到盆底的脏东西会有很多。吐出来的沙子,直接沉底了,悬在中间的黄蚬子再吸进来的水又是干净的,这样黄蚬子里才没有沙。

1、将黄蚬子用流水洗净泥沙,用小刀撬进贝壳,紧贴贝壳内壁剔下完整的贝肉,片掉贝肉上的内脏部分,再用清水冲净,放在洁净的菜板上,左手掌用力压在贝肉上,右手持刀将贝肉尽量片成大的薄片,片好的肉片铺在盘中,蒙上保鲜膜,放入冷冻室内冰镇五分钟左右。

相关推荐

柿子功效作用营养 柿子功效作用

柿子是寒性的水果,入肺经,是秋季应季的水果,秋天比较干燥,很容易有燥热上火的表现,食用水分较多的柿子可以滋润肺部,减轻身体中的火热之气,缓解肺部的燥性,对肺部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柿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是整个维生素中占比较多的,这些成分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每日必需营养,还能抵抗多余的自由基,匀净肤色,从而起到一个美容美白的效果。柿子中含有较多的尼克酸、有机酸等酸性

决明子功效作用与主治

据《中华本草》记载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其味甘、苦,性寒,微咸,应用较为广泛,有清肝益肾,明目,利水通便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羞明泪多、青盲、雀目、头痛头晕、视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外治肿毒、癣疾。

蚬子肉的功效作用 蚬子肉怎么做好吃

食材:蚬仔肉350克,韭菜200克,榨菜半包,姜蓉适量,蒜头2粒,盐,油,酱油少许。做法:1、先洗净蚬仔肉,把沙子洗掉,沥干水;韭菜洗干净切成小段;把榨菜的调料洗掉,切成小粒。2、烧热锅,把蚬仔肉的水分烘干。3、起锅热油,爆香蒜头,再放入韭菜,适量盐,把韭菜炒到八成熟盛起。4、热油锅,下蒜头爆一下,放姜蓉和榨菜粒炒一下,然后放蚬仔肉,下少许盐和适量酱油,蚬仔肉差不多熟的时候把韭菜倒进锅,一起翻炒一

蚬子肉的功效作用 补充营养

蚬子肉营养丰富,其中含有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以及优质蛋白质,这些均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一定的营养,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益于身体健康。

蚬子的食疗功效和营养价值

详细介绍蚬子是一种软体动物,介壳形状像心脏,有环状纹,生在淡水软泥里,肉可吃,壳可入药。食疗功效蚬肉味甘、咸、性寒,入胃经;可清热、利湿、解毒、治消渴、黄疸、湿毒脚气、疔疮痈肿、饮食中毒等。营养价值1. 蚬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2. 蚬肉中所含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相关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1. 适宜目黄、湿毒脚气、消渴、以及疔疮痈肿之人

蚬子肉的功效作用 保护心血管

蚬子肉富含镁元素,这种镁元素可以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对心脏的功能,若是镁缺乏,有可能导致血清钙下降,对于血管功能有潜在危险,食用蚬子肉可以有效的保护心血管,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蚬壳的简介

蚬壳的简介【通用名称】蚬壳【其他名称】蚬壳 (《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动物形态】河蚬,又名:扁螺(《隋书》)。 贝壳2片,略呈三角形,大小不一,大者长约6厘米。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膨起,位于背缘中部。壳外被有壳皮,暗褐色,稍带黄色。壳表面生长纹轮状。壳顶色黑,但多脱去表皮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在中央者最大;侧齿前后各1枚,颇长。外韧带坚强,

蚬子肉有什么营养

1.蚬子肉含有丰富蛋白质,所以食用蚬子可以很好的增强身体的免疫力。2.吃蚬子肉子肉可以很好的清除身体的毒素,促进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起到利尿消肿作用,3.吃蚬子肉有软化和保护血管的作用,能够帮助降血脂和降低胆固醇。4.蚬子肉所含的微量元素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的效果。

黄蚬子的营养价值 补充营养

黄蚬子中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镁、磷等微量元素,可以为肌肉和骨骼的合成提供原料,具有一定的强健筋骨作用,若是用来煮汤食用,更易被人体肠胃消化和吸收,适宜一般人群食用,营养很是丰富。

如何去除蚬子的沙子

1、将黄蚬子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放一点盐,放入一把菜刀或其它铁制品,我放了一把勺子,泡了半天后洗净。2、吐好沙的蚬子,放中锅中,加入清水没过蚬子面,加适量盐。3、煮到蚬子开口,即可关火,这时汤已经变成奶白色。4、剥去蚬子外壳。(如果担心还有沙,可在原汤中再手动涮一下。)5、取无沙的蚬子放入碗中,这时原汤要静止沉淀一下。6、将沉淀好的原汤,慢慢倒入碗中,汤底不要,以免有沙倒入。最撒上一些葱花即可。注